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文人墨客偏爱苦

10已有 1701 次阅读  2021-07-14 16:02

 

古人说 “甜酸苦辣咸” 五味,因为现代科学证明辣是触觉而非味觉,有人提议加上“鲜”(日文umami)来凑足。我总觉得苦味最违背人类本能。甜、咸、鲜代表人类进化过程中必需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一向是我们的最爱。即便现代医学与减肥人士对多糖、多油、多盐食品深恶痛绝,甚至目为“毒药”,人的口味偏嗜还是那么顽固。苦味则不然。进化过程中人类本能地排斥苦味食物,因为有毒食物往往苦涩。中国八大菜系以甜、酸、辣菜著称的都有,但以苦味招徕食客的很少。

相比于梁实秋这样胃口好、嗜好肥甘的“大路货”口味,现代不少文人学者却标榜自己对苦味青睐有加。周作人把自己的书房称为苦雨斋,还多次吟诗、撰文讨论“苦茶”,似乎对苦情有独钟。他在《苋菜梗》中提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因为第一可以食贫,第二可以习苦”,鱼腥草(古称蕺)、苦胆都能砥砺意志,还慨叹“中国的青年有些太娇养了,大抵连冷东西都不会吃,水果冰激凌除外”。当年初到日本,别人因“日本菜那么清淡枯槁没有油水”而“大大恨”时,他却从个人“性分”、绍兴饮食谈起,发思古之幽情:“有些西可以与故的什么相比有些又即是中国某的什么这样一想就很有意思如味噌汁与干菜金山寺味噌与豆板福神牛蒡独活与芦笋盐鲑与勒皆相似的食物也……此其又含有文化交通的不但可吃也更可思索。” 他还扯上了人生的“小训练”,说:“中流的知识阶级应当学点吃苦至少也不要太享受享受并不限于吃‘吐斯’之 类抽大烟娶姨太太打麻将是中流享思想的表这就更占领道德制高点了。

知堂老人在日常饮食中其实很怕苦。他对苏州精细茶食低回吟唱,五六十年代多次让人从香港寄“海淘”食品包裹,对作为“个人名片”的苦茶也是叶公好龙。有朋友被他忽悠,特地从家乡带来苦丁茶相赠,他一尝实在太苦,“终于没有能够多吃”。再看茶叶,发现是“故乡常种的一种坟头树,方言称作拘朴树的就是”,联想就更不美妙了。不过,这不妨碍他在《苦茶随笔》中引经据典,谈日本的“唐茶”,《茶经》中的皋卢,《南越志》中的瓜芦木,乃至《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各种树叶泡的茶。周作人谈苦,其实是因为“好玩”,“好想”,而非“好吃”。无独有偶,汪曾祺小时候不爱吃茨菰,因为它有苦味,还和记忆中家乡的水灾、食物匮乏联系在一起。但一听老师沈从文点评师母张兆和做的茨菰肉片:“这个好! 格比土豆高”,他就改变了观感,甚至把茨菰视为故乡的指称,想在北京的冬日来一碗“茨菰咸菜汤”了。

故乡的食物可能因“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之故蛊惑客居异乡的游子。我们的记忆也往往粉饰太平,把过往的苦难修正为回味无穷的经历。但苦茶和苦菜受到文人墨客关注,并拔高到“有格”、有德的地位,还和苦味代表的文化记忆有关。周作人翻检故纸堆说苦茶的例子“珠玉在前”。慈姑也有独特文化品牌。诗人涨潮的《江南行》曰:“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写景抒情,比兴结合。茨菰秋末收获,此时荷花花叶凋零,文人“留得残荷听雨声”之际,也可品味微苦的莲子与茨菰,感怀爱而不得的苦涩离情。

总之,中国文人对苦味浓墨重彩的描绘有违人情之常,很不自然,却有文化。这让我想到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以口味区分阶级的经典论述。他说,上流社会追捧的美食多半份量小,油脂低,味淡而苦,与“下等人”的偏爱截然不同,因为贵族要用饮食习惯证明自己有条件挑剔口味,也有能力控制自我。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 思想 2021-07-14 22:18
    那年在青城山下都江堰边的小摊上买了苦丁茶,回到美国喝起来感觉很新鲜,可是,喝了几次,似乎每次喝完头疼得厉害,就扔了。
  • Terms 2021-07-15 00:42
    苦的食材,大多有毒。
  • zhumama 2021-07-16 02:35
    小时候完全拒绝的“苦”味菜,比如鱼腥草,苦瓜,苦笋……年长之后基本都接受了,是自己理性地告知自己“吃了好”,然后我的肠胃就认可了吗?我也很是疑惑
  • 夜夜笙歌 2021-07-16 03:00
    zhumama: 小时候完全拒绝的“苦”味菜,比如鱼腥草,苦瓜,苦笋……年长之后基本都接受了,是自己理性地告知自己“吃了好”,然后我的肠胃就认可了吗?我也很是疑惑
    口味也会改变的,长大以后可能更喜欢复杂一点的味道。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