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吃主儿”父子(上)

8已有 1598 次阅读  2021-05-12 17:04

 “人的口味往往是爱吃而又未能吃够的东西最好吃”,这是王世襄在《春菇秋蕈总关情》中有关吃食的经典之论。作为一个既会吃又会做的美食家,他曾在汪曾祺的散文《美食寻旧》中出场,有自带食材、作料和大圆桌上门给朋友做菜的传奇。当然,他后来辟谣说,自己不是梨园武生,带桌子一事纯属夸张。

 

王世襄19142009是著名学者、文物鉴赏收藏家,曾享受国院特殊津贴,以学问广博名满天下。他出身世家名门,祖父王云在清代官至伯父王仁堪三年(1877)丁丑科状元,父亲王继毕业于上海南洋学堂赴法留学读法政专业曾任之洞幕僚以及民国政府外交部政司司。母亲金章是著名画家花卉翎毛无所不工尤精藻。但他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跟美国人上英文课,后来又从教会学校燕京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

 

王世襄家学渊源,学贯中西,文物鉴赏与收藏之外,在家具漆器竹刻雕塑等领域成果斐然。他又号称京城第一玩家”,对熬鹰、练狗、斗蟋蟀、养鸽子、种葫芦等休闲活动亲力亲为,别有会心。 俗话说,三世做官,方懂穿衣吃饭。王老对做饭吃饭这种生活的艺术也颇有心得。在他晚年出版的《锦灰堆》、《二堆》、《三堆》、《不成堆》等著述中,之道虽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自出机杼,识见不凡。

 

灰堆又名八破图,起于明代起初是画家成画后剩余笔墨对书房一角随意勾勒的游戏之作。它要求中所描物呈现破撕裂状,但都有出和依据。画家要糅合工笔、写意、中国和西洋画的画法,并模仿真、草、篆、隶、印刷体等各字体还要做到布局形散而神不散,绘物件件逼真这种艺术讲求描摹面貌的小实物像从灰堆里拾到的故而得名灰堆

 

王世襄的美食文,也大有“锦灰堆”兼容并蓄,博中见雅,耐人寻味的风味。他有时通过美食忆往,描摹民国人物的文采风流,例如燕京大学门口小食肆“常三”供应许地山传授的印度饼;有时借助老北京的饽饽铺、萨其马记录民俗风情。时而对食用菌菇寻根溯源,状类科学研究;时而又对老字号的兴衰、全国烹饪比赛的评比发议论,将北京菜、福建菜的流派传承,历代演变娓娓道来。他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著文之外,亲自下厨做出隽品辣菜、野鸡、烤葱,让同道中人回味无穷。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 Terms 2021-05-13 02:42
    人的口味往往是爱吃而又未能吃够的东西最好吃,一下子就想到了美味的荔枝.
  • 嘉讷 2021-05-13 09:05
    王的生活境界非我能及,但更好奇王夫人是何等女子,對他寬容支持至斯。一查之下,袁荃猷亦一不弁學士。
    王的悼亡詩很是真切。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