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台湾行(四)

9已有 7326 次阅读  2015-12-22 16:17   标签style  台湾 

基隆、野柳之行玩得不错,可惜正碰上台北马拉松,交通不顺畅。早晨来接我的车子迟到,下午旅程结束回宾馆又遭遇堵车,让我感到玩的时间和堵车时间差不多长。下午M来接我出去玩,先到中正纪念堂以及附近的广场、公园,再到台北最古老的迪化历史街区,包括宁夏街、霞海城隍庙、大稻埕码头。

 

今年六月我到过“国父纪念堂”,觉得那里的建筑占地虽广,式样质朴,很接地气。中正纪念堂相形之下更豪华气派。地铁中正纪念堂站就和别处车站不同,新月形的照明灯,大理石墙壁上用金字镌刻站名。出了地铁站就是巨大的自由广场,花岗石牌坊上几个藏青色大字标明。广场左右分别是国家音乐厅和戏剧院,几乎一色一样的古典建筑,飞檐翘角,金碧辉煌。正对广场牌坊的中正纪念堂在广场的另一头,四层楼,雕琢精美的几十层汉白玉台阶通向正门。去时正在修缮,必须从侧门进入。

 


走进侧门就是巨大的展厅,现在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正展示“抗战真相”,包括多媒体视频,历史照片,标示各战区的中国地图等。不用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图片特别引人注目。展厅两边还有画廊、大礼堂,其他楼层有会议室。从这里绕行到正门,拾级而上,进入蒋公座像大展厅。和国父纪念堂的布置相似,巨大的座像和林肯纪念堂的雕像相仿,左右是青天白日的国民党旗,另有两名宪兵挺立站岗。据说正点也有交接仪式的表演,不过这次没看到。墙上还有蒋介石的名言。

 

纪念堂周围其实已被用作市民公园。从四角进入自由广场后,市民在这里打拳、跳舞、做操、照相。走过正中的大花坛,两边游廊里也有不少人在练习乐器、小坐休憩。临近纪念堂特地设计了假山石、步行道和各种奇异热带植物的园艺造型,宛如公园。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在亚热带二十几度的冬日傍晚,一切都温煦安详。

 

离开中正纪念堂又坐地铁去迪化历史街区和大稻埕港口。这里是台北人最早定居的地方,建筑方面还有清朝和日据时代留下的痕迹。现在各种老字号的药店、小吃店、布店和干货店吸引了游客。我们就在一家排队的小吃摊前买了“古早味车轮饼”,其实就是蛋卷式的外壳,模样像蛋筒,但较短,顶上大圈,下面圆柱形,加入馅料(甜的有紫薯、南瓜、大红豆、奶油,咸的有萝卜丝等),放进模子里现烤现吃,黄昏的灯火下,淡水河边散步、骑车、休闲的行人不少。游客穿梭于各种小店之间,拿起芒果脯、杏仁茶、干燕窝东瞧西看。城隍庙香火异常旺盛,尽管正殿在修,城隍夫妇被迫挤在偏殿,偏安一隅,不断有人来上香、拜拜,而且年轻人特别多。出来一瞧,殿外免费供应“平安茶”,其实是枸杞红枣甜汤,说喝了能带来桃花运,保平安,难怪年轻人那么多。M也说,台北人也相信这里的城隍特别灵验。


 

晚饭在老字号三元号吃,这是M挑选的,据说这家店原在现宁夏商圈的“圆盘”中心,拆掉重建时搬到现址,供应她童年常吃的古早肉羹。我们每人吃了一碗古早肉羹面,又叫了一个烫青菜(其实是空心菜)。和胡须张相似,这也是个老字号小店,价廉物美,大众消费,堂食外卖都生意兴隆。所谓古早肉羹原来就是肉丝、肉皮条加笋丝一起勾芡煮开。台菜的风格是略带甜味,较为粘稠。不难吃,也不算太美味,但对M来说就是她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了。她告诉我,母亲年过八十,在日据的台湾长大。过去民生极苦,平日主食不是米饭,而是长期储存、发霉的地瓜干。吃前要浸泡很久,除去霉菌,这才能煮饭。现在地瓜饭成为大众追捧的传统美食了。可见美食怀旧的意义在怀旧,不在美食。

 

因为周一一早要坐高铁去高雄,所以我们六点多就散了。我回宾馆整理行装,睡得也早,毕竟玩了一天,累了,晚上睡得比第一晚香。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 小马 2015-12-23 06:30
    看上面的照片,街景的那些很有民国范儿呢,拍电影都可以直接去了
  • 11dd 2015-12-24 19:53
    谢谢yeyeshengge大大每天细致的分享,从你的文字中总能让人领会,学习到。
  • 夜夜笙歌 2015-12-24 19:56
    11dd: 谢谢yeyeshengge大大每天细致的分享,从你的文字中总能让人领会,学习到。
    不客气,亲能喜欢是我的荣幸。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