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出差美国第二天

3已有 416 次阅读  2023-10-15 03:49

周六是开会的正日子。早上照旧出门跑步,9:30与两位参会者一起去威斯理大学。到了地方,九点开始的第一场还没结束,同行者要发言的第二场要10:50开始,时间还早。我们坐在客厅的桌子旁准备各自的发言,同时也享受主办方免费提供的饮料、水果和甜品。

 

这次会议的发言很多,同一场有好几组平行进行。我去听了10:50开始的第二场中的一组发言。四个发言者都是中国女性,都是博士生或刚开始工作的年轻助理教授,准备得都很认真,但说实话发言经验不足,有趣的话题(比如民国时代的儿童军事玩具的制造、有关抗战的网络游戏)也说得无趣了。问答环节好像有不少在读的硕士、博士生提问,其中可能有不少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我一方面非常惊喜有这么多英语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国年轻人入行,另一方面也更感受到美国大学教职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午听现任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的主旨演讲,同时吃午饭。每人一份盒饭,包括鸡肉、三文鱼、牛肉或素菜的夹心。倒是真材实料,我的三文鱼三明治巨大无比,里面至少夹了一整块三文鱼肉。主旨演讲很清楚,讲的也是最新话题:中国地产业的问题和地方政府的巨额负债,但新信息并不太多。我下午两点要发言,所以演讲后还在提问时就提前离开去了相关教室。时差的余韵犹在,发言前我只希望不要打瞌睡。

 

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所以发言时很多话题无法展开,但效果似乎还不错。其他三个发言包括用佛洛依德理论分析纪录片《危巢》等、讨论二战时期麻州一家陈姓美籍华人的经历(这个主题我之前也做过一些研究)、宋美龄(威斯理大学校友)在二战期间和美国朋友交流的故事。除了电影那篇论文,其余两篇都很有意思。做陈家故事的那位学者提到他们大学在陈家人过去生活的小镇,希望明年秋天请我去讲学一次。研究宋美龄二战故事的学者告诉我她的祖母是金女大毕业生,也在母校教过书,会发相关资料给我。

 

我们那场结束后,下午四点那场没精力参加了,我就在休息区做点事,喝茶、吃水果,又和几位与会者交流了一下。会议5:30结束,六点又有饭局,S邀请了一些参会者去另一家餐馆吃饭,约好大家5:50在大厅碰头。这次去的是镇上商务餐的常用地点。老实说,菜色一般,比较接近美国人的口味,量大但并不精致。我幸好要了一份干贝,比较清淡、份量小,中午吃的三明治很大,晚饭时还不怎么饿。席间谈话、认识新朋友还是愉快的。那位写宋美龄二战活动的学者居然是胡宗南的长孙女,曾有幸在纽约见到过宋美龄。

 

八点多吃完回酒店。开会虽忙,也完成了任务,令人开心。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