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饥饱(下)

6已有 1603 次阅读  2022-03-17 09:06

中美饮食习惯、口味偏好不同以外,对剩饭剩菜的态度过去也不一样。有位美国朋友告诉我,他小时候在盘中剩下不爱吃的青豆、西兰花等蔬菜时,母亲总要一瞪眼,警告说:“中国(或者非洲)的孩子还在挨饿呢。”我失笑之余,也想到当年外祖母哄我吃饭的故事。不过,和美国父母的“世界胸怀”不同,外婆的叙事套路另辟蹊径:一是,饭碗里剩下饭粒我日后会和麻脸结婚;二是,用餐象“二师兄”一样泼泼洒洒,在饭桌、地面上留下残屑的话,会遭雷公报应,大致都是惩戒、威吓的风格。

 

美国人一般说来对残羹剩饭总有点不待见。老式英文中有“去年圣诞节留下的水果糕(fruitcake)”的说法,用来嘲笑无人青睐的“剩女。其实,水果糕内容丰富, 卖相喜庆,包含各色坚果仁、红绿果条和朗姆酒, 有的也颇可口,只因为储存时间过长,不免遭到白眼。感恩节大餐之后,各家各户处理庞大的烤火鸡,在以后的几周里做三明治、煮火鸡汤、烤火鸡面条(casserole)等花样百出,但原来的热门大餐依旧不免沦为怨府。下餐馆打包,还有美国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委婉地称它为“喂狗包” (doggie bag)的。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中对于剩菜剩饭的态度却和美国人大相径庭。过去中国人在外宴客时又大手大脚,多叫了一倍的菜肴也豪情满怀,绝不打包。在家却是能省则省,吃饭时务必“打扫战场”,剩菜剩饭全数塞下,否则就是犯了天打雷劈的大错;或者, 做一顿,吃几顿,如同穿衣方面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外婆当初讲的故事,传达的是勤俭节约的教诲。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的励志小故事,诸如富家子如何浪费粮食,乱倒剩饭,而附近寺庙的和尚(一说是家里目光长远的新媳妇)每次都悄悄地把这些留下晒干,日后荒年到来,果然全家得以果腹,度过难关等。

 

剩菜剩饭总要当场解决或者节省下来留待他用的传统,在中国人的饭桌上现在有时还可见到。那年去姑妈家吃饭,她对着怀孕的表妹说:“还剩下点菜,你都吃完了吧”,害得那时胃口奇好的表妹被弟弟嘲笑为“吸尘器” 。更有传说,著名的扬州炒饭和“平地一声雷”(锅巴汤)就是厨师为了不浪费隔夜的剩饭而想出来的变废为宝的高招。但是,中国人如今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和世界接轨了。自从父亲听说绿叶菜不能在冰箱里放过夜,母亲每天的做饭任务就加重了。各种中文媒体上也时常唠叨:吃饭时要留三分余地,不要撑得肚膨气胀;“家庭煮妇”们更不要为了节约硬塞剩菜,弄到“三高”。

 

不过,现代养生之道的主旋律,无论中美都是务必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因小失大。眼下“包圆”剩菜省了小钱,日后看病吃药可能就得花大钱。这当然有道理,其实也反映了物质生活改善后,老百姓“食不求饱”,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包括健康、美味、愉悦、品位等的趋势。只能说,人的饮食习惯果真是文化传统、家庭背景、教养习惯与经济政治的浓缩。

 

另外,人类心理的一大特点是对经历的时长缺乏判断力。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回忆起当初新鲜有趣的感受,但对其持续多久却记不清。所以,吃第十口和第十一口感觉一样,吃五分钟和吃一小时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也无差别。因此,仅凭个人感受“管住嘴”,自控减肥十分不易,而要让客人对一顿饭记忆深刻,应当在最初和最后提供让他们惊艳的食品。洛赞对法国和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分析后还发现:法国人吃得少、吃得慢但更享受食物。美国人吃得多、吃得快,尽管貌似更重视食品的营养价值,健康状况反倒不如常吃高脂食物的法国人。对那些有志于或正在节食减肥者,心理学家的研究当有指导实践的价值。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