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评职称

7已有 3360 次阅读  2017-04-17 10:34   标签style 

每年十二月和三月是大学评职称最繁忙的时期。一般来说,助理教授在校工作五年后可评终身教职,材料秋季学期收齐,十二月圣诞节前开会讨论。副教授在拿到终身教职至少五年后可申报评教授,材料春季学期收齐,二、三月开会。具体步骤繁琐细致,但两者程序大同小异,包括三大步:本系评选,人文、社科、理工三大组分别评选,以及全校人事委员会评选。如果候选人对校方的最终结论不服,可到本校人事上访委员会申诉,甚至将大学告上法庭。

 

我担任系主任期间主持过两次职称评选,一次评终身教职,另一次评教授职称,所以对最基层的程序较熟悉。系里准备的资料最关键的是总结信一封,评价候选人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层面,但辅助材料林林总总也收集得不少。如,候选人履历与本人的总结报告;上次评估的报告;上次评估以来每年的自我工作总结;候选人带过的学生与校友的民意测验;每门课的学生打分、评议情况总结;系学生会调查学生民意后写的总结报告;以及三位校外专家对该人学术成就的评价信。主持评议者从帮助确定校外专家名单,到教导学生会成员怎么进行民意调查、写报告,到听课、看资料、征求各方意见,最后写成系里的书面资料后还要获得所有参与评估者的同意、人人签字后才算完工。被评者自然心情紧张,评选者也工作量巨大,有时不免焦头烂额。

 

今年我系没有人评职称、求晋升,但作为我系目前唯一在校的终身教授,我必须参与人文组的人事评选,一连开了三次会。人文组共十二个系,除了法、德、俄、西班牙、希腊拉丁和东亚等外语各系,还有音乐、美术、戏剧、哲学、宗教、英文系。每次开会,要求十二个系所有的代表都出席,程序也非常严格。

 

根据《教授手册》,评选完全根据候选人的个人材料,不可横向或纵向比较。本次会议不可讨论上次会议的案例。本系评选结果由该系代表总结陈词,回答别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匿名书面投票。人文组人事委员会主席当场开票,宣布结果。至于保密条例就更不用说了。所有材料不得外传。过去是讨论结束,收齐纸版后统一销毁。如今是电子版材料通过保密链接下载,用完后统一回收。除了参会的人文组人事代表或上级人事委员会成员,我们不得与任何其他人讨论候选人资料或会议内容,以免违规。

 

不过,法理之外另有人情。从几次参会讨论的情况来看,我也琢磨出了美国人评职称的一些不成文规矩。要想通过,本系代表一定要得力。如果系里持肯定意见,要在总结中提前解释清某些负面信息,比如学生意见、专家批评,美其名曰“提供上下文”,其实就是自圆其说,不让这类反面材料造成破坏性后果。发言时,系里代表也要言辞坚定,证据充足,富于说服力。传达否定意见亦然。否则,很可能碰到系里结论被上级人事部门推翻的情况。这类事情,我自己就目睹了两次。这位系人事代表也要注意言行举止,如准时出席开会,接受意见,耐心解释,否则很可能造成不良印象,影响评选结果。

 

当然,“功夫在诗外”。候选人、评选人的很多功课在评选会议前已完成。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小大学,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熟悉,同事心中早有一杆秤。但是有时仅有内容还不够,还要看材料以何种形式发表。叙事框架有时真的可以改变受众观感,决定成败,一判生死呢。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