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大平原建筑艺术展

13已有 10344 次阅读  2011-11-07 09:39   标签建筑  美国  竞争对手  艺术展  代表性 

前任校长在位期间买下了镇上一栋房子,俗称“里克屋”(Ricker House)。今年正好是它落成一百周年,大学特地举办展览,我才知道它的设计者鼎鼎大名,是美国“大平原派”(Prairie School)的代表性建筑家格利芬夫妇(Walter Griffin,1876–1937;Marion Griffin,1871 –1961)。他们同为著名建筑家佛兰克罗德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学生,其中先生瓦特曾经在二十世纪初打败众多竞争对手,成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城市的总设计师,太太梅兰则是世界上最早获得行业执照的女性建筑师之一。


“大平原派”建筑艺术是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早期流行于美国中西部的建筑样式。它的特色是大量使用水平线条来呼应大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比如平顶加下垂的屋檐和水平设置的窗户等,重视房屋和周围环境的水乳交融,强调坚固的建筑、精致的手工和简洁的装饰。这个流派一方面推崇手工艺,反对工厂流水线机械操作、“非人性”的劳动,另一方面也借鉴中西部独特的地理风貌,创造出有别于欧洲仿罗马希腊古典建筑的、独特的美国现代建筑风格。他们倡导“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即房屋应该象周围环境的一个自然生长物。他们设计的平铺宽敞的风格也和古老欧洲拥挤的城市风貌截然不同,展示出美国作为拥有广阔领土的新兴国家的自信。

格利芬夫妇在长达二十八年的合作生涯中完美展现了大平原派的建筑艺术。除了世界各地的350栋建筑物以外,他们还设计了相关的建筑材料、内部装修、家具和其他室内用品。大学画廊展示的,包括他们亲笔绘制的图样,他们在美国各地设计的房屋的照片,甚至还有五六幅绣制在绸缎上的房屋微缩示意图,有形有色,精致美丽,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图书馆借来的展品。大学另外又在十月开放参观, 让我有幸登堂入室,进入里克屋寻幽探秘。

瓦特格利芬本人曾声称,他是个“自然主义”的建筑师,坚信房屋应该自然而然地“生长”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里克屋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这栋房子外表不起眼,就是树木、草坪、鲜花丛中一处平铺的房舍。门面倒开阔,雪白的粉墙趁着深红的屋顶,看起来也清爽明快。可是进屋一看,就别有洞天,让人惊叹建筑师用心良苦了。


画廊的副主管D负责解说,让我这个外行也略知其中的门道。比如,壁炉上方瓷砖贴成的画壁(mural),客厅里的是“自然主义”风格,呈现山水风景图案,书房里的却是现代派的抽象几何图形。而且,D说,客厅里的画壁是大学买下房子以后整修时,拆除一块白色遮蔽的木板,才让这件艺术品重见天日的。还有,“大平原派”的住房从外部看方方正正,笔挺庄重,室内的四角其实留空,用来放置L型的书柜。


房子一楼是厨房、餐厅、客厅、书房,二楼有五个卧室、三个浴室,其中主卧房盥洗设备独立,其余四个卧室合用两间浴室。学校十年前买下后,就把它作为短期访客的“宾馆”,这让D非常痛心疾首,因为建筑因此受破坏颇大。去年冬天有人夜间开窗,结果水管冻裂,水漫金山,学校花了大钱才重整完毕。参观者好奇发问:怎么才能有幸住进里克屋?答曰:学校董事会开会时,董事多半入住。再问,当初多少钱买下的?D故作神秘,不过暗示说:不到16万美元。这次参观的客人不少是申请我校的高中生和家长。他们一边惊叹学校拥有这样一座历史性建筑,一边也惋惜美国人对于遗迹太不重视。

窗外阳光灿烂,秋色绚丽,全无时光飞逝,历史久远的沉重感。建筑师倘若身后有知,不知是兴奋百年老屋依旧伫立合用,还是惋惜它的保护不善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 qyangroo 2011-11-07 10:57
    喜欢这种风格,非常朴实无华,装修也很自然,好像化妆里的裸妆效果。
  • 马丁丁 2011-11-07 10:59
    状况还行啊看不太出来破败,米国有木有 Victorian house 之说?这个房子的外观已经相当现代化了
  • 夜夜笙歌 2011-11-07 11:55
    qyangroo: 喜欢这种风格,非常朴实无华,装修也很自然,好像化妆里的裸妆效果。
  • 夜夜笙歌 2011-11-07 11:56
    马丁: 状况还行啊看不太出来破败,米国有木有 Victorian house 之说?这个房子的外观已经相当现代化了
    Victorian House的风格不同,小镇也有。
  • 马丁丁 2011-11-07 15:31
    yeyeshengge: Victorian House的风格不同,小镇也有。
    4a,年代是那个年代,风格却不是那个风格
  • 夜夜笙歌 2011-11-07 16:50
    马丁: 4a,年代是那个年代,风格却不是那个风格
  • lita 2011-11-07 21:02
    谢谢,长见识了。
  • 小马 2011-11-07 21:49
    我看不出来有什么艺术气息啊。。。觉得挺平常的一个房子。。。
  • dvork 2011-11-08 03:28
  • 我是小土豆 2011-11-08 03:29
    覺得很美, 和外面的樹搭起來特別融合!
  • 踏楊花過 2011-11-08 09:07
    是不是比較矮啊? 單看第一張圖好象有點採光不太好的感覺。最後一張看起來很漂亮, 是因為 "生長在自然中"的原因。
    我們的國家也曾經有過慢工細活, 留下過一些美麗的建築和手藝。 工業化和城市化到目前, 火柴盒似的住所和方便麵一樣普遍了, 而且還批量生產出很多具有共同特徵的美女。
  • 夜夜笙歌 2011-11-08 09:44
    flying: 是不是比較矮啊? 單看第一張圖好象有點採光不太好的感覺。最後一張看起來很漂亮, 是因為 "生長在自然中"的原因。
    我們的國家也曾經有過慢工細活, 留下
    摊得比较开,其实不矮。
  • 夜夜笙歌 2011-11-08 09:44
    我是小土豆: 覺得很美, 和外面的樹搭起來特別融合!
  • 夜夜笙歌 2011-11-08 09:45
    nmaverick: 我看不出来有什么艺术气息啊。。。觉得挺平常的一个房子。。。
    各有所爱。主要是住著舒服,而且細節方面手工很出色。
  • 加华老人 2011-11-10 21:24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