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扩校有感

5已有 3659 次阅读  2019-09-29 06:11
校友群里有人把母校的照片发上来。
大家很热烈的在分辨,这栋楼是哪一栋,这个花园是哪里的,这棵树是栽在哪个楼下。
因为已经毕业多年,他并没有进图书馆,教室内部,实验室,而只是拍了一些建筑物的外观图。

感觉人的记忆真的会自己补充脑洞,照片上的景物,似乎在梦里出现过,但是又好像跟梦里的有点差别。
大家感叹几句,然后有人爆料,新校区已经在北京郊区建成了,以后入学的新生,都会在新校区内学习,老校区将作为研究生院,不再吸收本科生。
可怜的师弟师妹,他们美好的大学生活,将在荒郊野外度过,做一个乡下人,要听音乐会看电影,都必须开车进城。想想都好凄凉。

哎,大学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身处北京这个多年国都,不能领略它一年四季的美,不能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真是少了很多乐趣呢。
也许中国大学是向美国学习,美国蛮多有名的大学就坐落在小镇,如果想买点东西啊看个电影啊,都必须开车进城,所以有留学生说美国是个大乡村。以后中国大学可能也会这样。从交通统筹的角度来说,这么做可以分散人口,减轻公共交通压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许日后手机计算机不再是标配,一辆小汽车才是必不可少的吧。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 颜小火 2019-09-29 08:51
    我以前上学的地方已经被卖掉了,那个学校名字改了一次又改了一次,搬到了另一个县。。。这个县目前是本城的新区
  • 思想 2019-09-29 14:04
    典型的共产党式瞎折腾。巴黎的索邦大学有八百年历史,也没有搬来搬去。牛津剑桥也没听说过搬家。美国大学建校在小镇,估计当初奠基人生活在那里或者小镇本来也挺好,当然他们也没想到这些学校后来成为世界名校,像普林斯顿哈佛之类的。好的机构,就是在好地方随着时间积淀美好。共产党就是看到人家好的,就抢过来,学校在城市里土地值钱,把它们赶走。如此,中国就没有什么名牌可持续可留恋的东西。
    日本百年企业逾2.5万家 中企平均寿命仅3年。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喜欢吹嘘什么百年大计,实质上全都是蝇营狗苟官僚为自己小算计。
  • 夜夜笙歌 2019-09-29 17:00
  • lisayu 2019-09-29 21:49
    NO, NO, NO, 在我国,考虑到密集的建筑群和人口,学校外迁的行动,其实是变相扩大城市半径,构建新的街区;在政府的宣传和城市规划用词中,可能就是合理优化城市结构,激发城市活力,创造更舒适的生活圈等等。
  • 小马 2019-09-30 07:50
    思想: 典型的共产党式瞎折腾。巴黎的索邦大学有八百年历史,也没有搬来搬去。牛津剑桥也没听说过搬家。美国大学建校在小镇,估计当初奠基人生活在那里或者小镇本来也挺
    其他不敢说,但是学校地皮还是学校的。主要是扩招的问题,学生数量多了,实验楼多了,原来在市区的用地不够,于是干脆在郊区划定一个大学城,把市区的大学都搬过去,人造的建造一个新热点。。。。。
  • 小马 2019-09-30 07:54
    lisayu: NO, NO, NO, 在我国,考虑到密集的建筑群和人口,学校外迁的行动,其实是变相扩大城市半径,构建新的街区;在政府的宣传和城市规划用词中,可能就是合理优化城市
    个人觉得,还是要看市政的规划。
    比如深圳在南山那里建了大学城,有不少研究机构都坐落于此,同时科技园里又有大批的科技企业,比如腾讯,中兴,产学研结合比较密切,而西丽大学城也很繁华。所以这个例子我觉得还是成功的。
    可是就北京来说,是一竿子支到良山那边,校园区功能比较单一,就是教学。虽然学生的本业就是学习,可是和大社会环境脱节,总觉得对学校和学生将来的发展不利。
    以前在学校时,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去周围的名校转转,北大剧场很不错,清华食堂也很好,还能去小剧院看看话剧,去北图看看书听听音乐会,同时去海淀电子城那边玩玩新电子,书店里又有各种讲座。颇有点,谈笑皆鸿儒的收获。。
    但是搬到郊区之后,你想看个电影,可能要提前做准备,想去图书馆看书,也得准备拿出一天时间。可能觉得太麻烦,干脆就不出门了。。。。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