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他] 百年民国名人八卦 ZT

本帖最后由 whdxwd1 于 2014-3-8 09:18 编辑

孟小冬  梅兰芳
1

评分人数

孟小冬: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孟小冬,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乳名若兰,本名令辉,艺名小冬。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孟小冬5岁学艺,7岁登台,12岁在无锡正式挂牌公演,因童声嗓音高亢,戏路以高嗓老生为主。
  
  1924年,孟小冬北上投师,向天津名票王君直、王庚生、韩慎先、李采繁等学习,潜心研究谭派演唱艺术。后又进京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大进,终成一代名伶。
  
  孟小冬初到北国,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
  
  虽然演戏要男女分班,但大宅门的堂会却不受这个限制。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

72921971_27115196.jpg
2014-3-6 23:27
先从梅兰芳的原配八起。
  
  
  王明华,梅兰芳的原配夫人。旦角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妹。
  
  梅兰芳之所以着急娶妻,是因为17岁的他因嗓音变声不得不停止演唱在家休养。心情郁闷中,家里便主张为他娶个媳妇,好帮他度过这一难关。
  
  王明华带来了好运。不到一年,梅兰芳就恢复了嗓音,可以重新唱戏了。那时梅家还不很富裕,日子甚至有些清苦,王明华却毫不介意,她善待家人,勤俭持家,将梅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久又相继生下了一儿一女,取名叫大永和五十。
  
  除过生活,在事业上她也是一个好帮手。王明华对梳头也很能。梅兰芳初期演古装戏时,出门往戏馆去,随身总带着一个木盒子。那里面装的是王明华在家为他梳好的假发,因为那种梳法连专门梳头的师傅都梳不过来。梅兰芳上台前只需把假发往自己头上一套,一个精美的古代美人的形象便立刻出现了。
72923718_27115196.jpg
2014-3-6 23:29
不料一场麻疹病夺去了王明华一双儿女的性命,孩子的夭折犹如晴天霹雳,击倒了她,也使本来幸福安宁的全家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原来,梅兰芳的大伯梅雨田夫妇生了几个孩子,却偏偏都是闺女,没有儿子。这样一来,梅兰芳在家族里就是兼祧两房的独生子,两儿女的夭折断了梅家的香火,给整个家族出了一道绝大的难题。他不能无后。
  
  科普一下啥子是兼祧;兼祧俗称一子顶2门。即兄弟2门或3门只生有1个男性后代时,可分别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传几门的后代。清律附例开独子兼祧之先例,清律附例规定:“如可继之人,亦系独子,而情属同父母亲,两相情愿者,取具阖族甘结,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兼祧的目的是为了承继香烟后代,实际上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合法存在。此律在香港曾长期存在,1970年才予以废除。
  
  是这时王明华娘家为了安慰王明华,建议收养侄子王少楼做儿子。但梅兰芳思忖再三觉得不妥,考虑到自己还不以三十岁,正年轻,可以自己生,领养他人孩子多有不便。顾大局、识大体的王明华无奈只好认可丈夫的想法有道理,于是同意梅兰芳再娶一房妻室生儿育女,完成她本人未能尽到的责任。
  
  领养不方便,娶妻(妾?)就方便了……神逻辑。
  
  这一段还有几个小八卦。在那个年代,女人是不能去后台的(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里有类似的情节),王明华便女扮男装,坚持陪伴梅兰芳左右——是紧迫盯人的意思吗?
  
  而王明华怕陪伴梅兰芳唱戏的岁月,不留神怀了孕,所以做了绝育手术,因此在孩子夭折之后只能丧权辱国地同意梅兰芳再娶。
  
  
  
  
  当时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收了一名女弟子,名叫福芝芳,年方十六岁,已进入城南游艺园女坤班献艺。
  
  福芝芳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一户满族旗人家庭,外祖父是靠吃皇俸为生的一名满旗军官,膝下只有一女。民国后,收入中断,家中生活贫困。福氏女19岁时嫁给了一个做小食品生意的人,两人性情不合,她怀孕不久后就逃回了娘家,发誓不再回婆家门。福芝芳从小不爱出门,以小花猫为伴,稍长大与邻里姑娘一起在炕头上绣花戏耍。当时一起戏耍的姑娘有果素瑛(嫁程砚秋)、冯金芙(嫁姜妙香)等人。十四五岁时向邻居吴菱仙老师学唱京剧。外祖父去世后,只剩下她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此时母亲每日要陪伴女儿上戏馆演出。为了安全、方便,本来就身高马大的福母就此改着男装,当时在南城戏剧圈子里人称“福二爷”。
  
  1921年的一天,吴菱仙老师和罗瘿公先生受梅家之托,来到福芝芳家说媒。当时,坤角登台献艺在社会上还是件新鲜事儿,时有不良纨绔子弟伺机骚扰。福母整日为女儿提心吊胆,正想有合适人家就把女儿嫁出去。梅兰芳人品好、艺术好,当时已走红,虽然已婚,但福母了解到王氏夫人不能再生育的情况后,就答应了这桩婚事。但她表示,自己虽家境贫寒却是正经人家,不以女求荣来嫁女儿,她不要订金和聘礼,但提出两项条件,一是梅兰芳要按兼祧两房的规矩迎娶福芝芳,她的女儿不做二奶奶,要与王明华同等名分;二是因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必须让她跟着女儿到梅家生活,将来梅兰芳要为她养老送终。梅家和王明华对此均表同意,于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结为伉俪。
  
  继续八卦,也看到说福芝芳就是妾,兼祧是后人贴金的说法。
  
  福芝芳嫁给梅兰芳后,就终止了演艺生活。她性情文静、为人厚道、不多言语,在家中照顾梅兰芳日常生活,颇得梅兰芳的疼爱。她因出身贫寒, 幼年没有上过学,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梅兰芳特为她聘请了一位中年女教师,常年住在家中。每日上午读书、识字、学文经。她聪明、伶俐又好学,十分勤奋。早上起床,先写一个时辰的墨笔字,然后就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起,又学了唐诗、《古文观止》,还学会了背诵《左传》中的几段。老师还教她读白话文,阅读杂志。就这样断断续续学习了四年多。慢慢地,她从只能识读简单书信直到能读古文和白话文的小说作品。看小说的爱好伴随她终生,那一直是她最喜爱的消遣。福芝芳和梅兰芳婚后十四年中先后生了九个孩子。头生是一个男孩,又添了一个女儿。第三、四、五均是男孩。六、七、八又连生了三个女孩,最后一个是小儿子梅葆玖。
和梅兰芳结婚后,孟小冬没有入住梅宅,而是和梅兰芳住在北京东城无量大人胡同(这胡同名真个性……)的一所四合院里。此院名为“缀玉轩”,梅兰芳的许多朋友常聚集在这里,说古道今,谈文论艺。
  
  没有入住梅宅,成为一部分人坚持孟小冬根本没有得到梅家的承认,根本只是在和梅兰芳姘居,最多也就是一个外室的铁证。
  
  孟小冬到底是妻是妾是非法同居?楼主都说了不是抠男、新一期,楼主不知道。其实楼主根本没明白过民国的婚姻制度,到底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是闹哪样就算结婚了?
  
  
  
  1926年的某一天,一位不速之客造缀玉轩,此人名为王维琛,当时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王对孟小冬心仪已久,无奈孟此时已成为梅兰芳的情侣,因此他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王维琛到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张汉举是当时北平很有名望的一名绅士。王维琛见出来的不是梅兰芳,迅速拔出手枪抵住张汉举,声称此事与张无关,让张把梅兰芳叫出来,因为梅夺了他的未婚妻(指孟小冬),他要和梅算账,否则梅只有拿出1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张汉举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告诉梅兰芳这位先生要借10万块钱。梅兰芳先是一愣,迅即明白过来,只听一声:“我立刻打电话去。”便已不见身影。不久,梅宅被大批军警围住。不料,王维琛无意中瞥见了军警,顿时惊慌失措,拔枪就射向张汉举。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听到枪响,军警们一拥而上,王维琛饮弹倒地,旋即殒命。(你看,地球多危险啊,躺着会中枪,站着也会中枪。)
  
  缀玉轩发生如此血案,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最终连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梅孟二人分手的原因,以此说流传最广,但也有人说血案一事纯属虚构。连是否曾经发生过《缀玉轩杀人事件》都无法确定,凶手的身份和动机就更扑朔迷离了,我记得有看过一个说法是凶手其实是北平警察局(类似机构吧,我也忘了具体是什么单位了)的某位领导人的儿子,也就是俗称的官二代……还有人说杀人根本不是为了孟小冬,而是梅兰芳得罪了人。
  
  
72922136_27115196.jpg
2014-3-6 23:32
还有一种说法是戴孝风波让孟小冬含恨而去。
  
  
  
  1930年8月初,梅兰芳的伯母(即梅雨田之妻)去世了。因为他肩祧两房,伯母也就是他的祧母。尽管幼时,伯母对他很严厉,但他始终感念伯母的养育之恩。得到消息后,他马不停蹄,立即赶了回家。随后,梅家办丧事,一切陷于悲凄之中。
  
  正是这次的丧事,引发了孟小冬戴孝风波。可以说,这是他俩分手原因之一。
  
  对此,自称跟梅兰芳交情深厚的吴性栽(笔名槛外人)这样回忆道:
  
   当时梅跟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跟梅共事的朋友们亦不同意。后来梅的祖老太太去世,孟小冬要回来戴孝,结果办不到,
  
    小冬觉得非常丢脸,从此不愿再见梅。有一天夜里,正下大雨,梅赶到小冬家,小冬竟不肯开门,梅在雨中站立了一夜,才怅然离去。所以梅孟二人断绝来往,主动在孟。
  
    这段回忆中,有一个错误,那就是并非“梅的祖老太太去世”。梅孟之恋发生于1926年,而梅兰芳的“祖老太太”,即祖母早在1924年就去世了。老太太去世后不久,梅兰芳应邀赴日,在抵达门司后曾经公开发表谈话,讲了来日演出的目的,其中一句话是:“今年夏天,我祖母去世了,目前我还在服丧期间,但我还是特地到日本来了。”
  
    关于戴孝风波,吴性栽只说了一句:“孟小冬要回来戴孝,结果办不到。”据说,当时的情况是,梨园艺人们纷纷前往梅家吊唁,有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还有“五大名旦之一”之称的名旦徐碧云,以及王蕙芳、姚玉芙、魏莲芳、王少楼、王少卿、王幼卿等。每个人都身着孝服,进了灵堂,烧了香,磕了头。可是,当孟小冬头插小白花,神情哀伤地来到梅家大门口时,却被人拦了下来——连门都不让进。
  
  
  
  据说,孟小冬不能上门吊唁,是梅兰芳正宗的妻子福芝芳从中作梗。(金枝欲孽呀宫心计啊步步惊心呀XDDD)
  
  让我orz一下正宗二字……就算福芝芳是兼祧之礼进门的平妻吧,说正宗好像也有点那个?王明华此时还没死呢,正宗应该是王明华吧……
  
  
  
继续无责任放八卦。梅家后院里的那些事儿……
  
  
  王明华在自己孩子夭折后一蹶不振,她悲痛欲绝,几乎不能自已,时常半夜间猛然惊醒,彻夜不能入睡。她时常心口痛,胃口全无,不思饮食。她再也打不起精神梳妆打扮陪丈夫去戏馆,外出应酬了。这意外的打击使她精神一下就垮了下来,身体也越来越衰弱。起初只是不思饮食,吃不下东西,胃时常痛。梅兰芳娶了福芝芳后,王明华看到福芝芳接连生下了梅家人渴望的子女,梅兰芳有了子嗣,他又对孩子百般宠爱,王明华为梅家高兴,但心中对自己做了绝育手术懊悔不已,情绪愈来愈消沉。不久又染上肺结核病,久治不愈。一家人和福芝芳都为她焦虑。王明华担心自己患的肺结核传染病会传染给一家大小,更担心传染给梅兰芳,影响了他的演艺事业,便决意离开家。她在一位特别护士刘小姐的陪同下,到天津马大夫医院治疗。她为家人 安危着想,到外地去治病,使家人都十分感动。
  
  这是比较和谐的说法,多么相亲相爱的姐妹俩啊~
  
  
  
  另一种不太和谐的说法:
  
  据说新婚之夜,梅兰芳怕王明华心内委屈,先去了她的房,拉着她的手说话,最后才说去新太太那了。王明华对他的体贴极为感动。
  
  王明华病卧于床,福芝芳很快接手照顾梅兰芳的生活。福芝芳对王明华是尊重的,也曾怕王明华孤独,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让她养,王明华还是回了。
  
  后来王明华独自去了天津,临去时她对福芝芳说:我身体不好,还请妹妹费心,照顾好梅家的后代。
  
  1929年,王明华病逝于天津,据说,梅兰芳当时并不在她身边。
  
到底是什么让孟小冬决定离开梅兰芳,楼主不知道,楼主只知道,1933年9月5、6、7日三天,天津《大公报》头版连续登载了“孟小冬紧要启事”,全文如下:
  
    启者:冬自幼习艺,谨守家规,虽未读书,略闻礼教。荡检之行,素所不齿。迩来蜚语流传,诽谤横生,甚至有为冬所不堪忍受者。兹为社会明了真相起见,爰将冬之身世,略陈梗概,惟海内贤达鉴之。
    
    窃冬甫届八龄,先严即抱重病,迫于环境,始学皮黄。粗窥皮毛,便出台演唱,藉维生计,历走津沪汉粤、菲律宾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养。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
    
    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抑冬更有重要声明者:数年前,九条胡同有李某,威迫兰芳,致生剧变。有人以为冬与李某颇有关系,当日举动,疑系因冬而发。并有好事者,未经访察,遽编说部,含沙射影(引者按,时传李某乃孟小冬的未婚夫),希图敲诈,实属侮辱太甚!
    
    冬与李某素未谋面,且与兰芳未结婚前,从未与任何人交际往来。凡走一地,先严亲自督率照料。冬秉承父训,重视人格,耿耿此怀惟天可鉴。今忽以李事涉及冬身,实堪痛恨!
    
    自声明后,如有故意毁坏本人名誉、妄造是非,淆惑视听者,冬惟有诉之法律之一途。勿谓冬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弃人权也。特此声明。
离开梅兰芳之后,孟小冬的感情生活并非一片空白。她后来的丈夫,名气比起梅兰芳来毫不逊色,那就是上海滩黑道大亨杜月笙。
  
  据说,杜月笙1925年就看上了孟小冬。1929年杜月笙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腻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今锦江饭店)。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杜对孟念念不忘,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   
  
  此时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门后,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担子。而侍疾也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责任,因为她的相伴已经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自入杜公馆以来,孟小冬一直沉默寡言,对一切看不惯、听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傲岸的她却迫不得已,淡淡地说了句至关重要的话。那天,杜月笙当着家人的面,掐指计算迁法需要多少张护照。当他算好了需要27张时,孟小冬淡然的声音突然飘了过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一语道破实情。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那一晚,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由人搀扶着,充当新郎;孟小冬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毕竟他们有了女儿杜美娟,杜月笙有责任
  给孟小冬一个名分。
二  林徽因陆小曼,818张幼仪
张幼仪,名嘉玢,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世居真如,后移嘉定。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她的二哥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民社党创立者。
  
  1912年7月,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苏州创立“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2岁的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到该校读书。   
  
  但三年后,尚未结业的张幼仪就被接回家成亲了。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张嘉璈,在当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在巡视学校时他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这就是徐志摩。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和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约。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徐志摩的态度:“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1918年张幼仪生下长子徐积锴(阿欢),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张君劢的信,被迫地把张幼仪接到他身边,张幼仪回忆当时徐志摩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此时的徐志摩已然与林徽因坠入情网,不久徐志摩就提出离婚。
  
  1922年张幼仪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彼得,“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72930435_27115196.jpg
2014-3-6 23:37
离婚后,张幼仪到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并随其去了德国,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1925年痛失爱子彼得,1926年夏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带长子阿欢去北京读书,直到张母去世,她携子回沪。经时张嘉璈已经是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而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与此同时,八弟张禹九与徐志摩等四人在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又出任该公司总经理。这使她的经营能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1934年,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又应邀管理该党财务,一时威风八面。抗战爆发后她又屯积军用染料,大发了一笔横财。   
  
  1953年(一说1954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婚前,她写信到美国征求大儿子徐积锴意见:“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儿子的回信情真意切:“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在共同生活了28年后,1972年苏医生病死,张幼仪赴美,1988年病死于纽约,是徐志摩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长的人
张幼仪的故事是不是很励志很鼓舞人心?巴特,据说这也是一个美化过的版本……
  
  这个版本里提到1920年或稍迟,徐志摩为林徽因提出离婚,张幼仪“毅然”同意,实际上他们离婚却是在1922年,中间张幼仪还生了个孩子…… orz 不是没有感情么?不是已经找到真爱了么?这孩子是怎么来的?
  
  和徐志摩的婚姻与离婚,张幼仪未必洒脱,据说张幼仪曾形容自己的婚姻为:“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与之相对应的说法是,张幼仪本来是死不离婚的,还搬出自家与徐家家长向徐志摩施压,然而不管张幼仪多么贤良淑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善操家务,具备多少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徐志摩投奔真爱的热情,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了……
  
  
  
  
  前面有童鞋说没有弃夫……怎么没有啊?你们忘了陆小曼么?她和徐志摩恋爱的时候可是有一个据说超疼她的老公王赓的……

  
民国美女陆小曼
05C36B1AF343069340240BFC5D506A60.jpg
2014-3-6 23:39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黄磊饰演徐志摩,周迅饰演林徽因,刘若英饰演张幼仪,伊能静饰演陆小曼
72932705_27115196.jpg
2014-3-6 23:42
三    张爱玲

张爱玲: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