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在任之堂的日子【zt】

在任之堂的日子【zt】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跟院长请了一个月的假,准备开始我的游学之旅。

从长春到武昌,坐了近三十个小时的火车,在晚上十一点的时候,终于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中南民大,我何师弟那里。何师弟是我吴式太极师门的师弟,也是中南民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他对茶道文化的造诣极为高深,曾经出过书。

他信奉以茶识人,人以茶分,他最喜欢喝的是潽洱茶,曾言此茶是万茶之母,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外表看,没有绿茶的钟灵毓秀,也没有铁观音的香色清扬。但潽洱有着岁月的沉淀,厚重,大气,最具底蕴。特别是其色黄,很有土味,最能宜脾胃。

武汉的闷热,最终让我对天气妥协,吹起了电扇。那种无处不在的灼热感觉让我这个身在北方多年的南方人再次感到了一种南方天气的熟悉和亲切。我对此行充满了期待。在武汉呆了一天之后,告别了何师弟,我又坐车到了我此行的目的站十堰。

十堰,是一个山城,当地居民大都靠山而居。比起武汉,这里天气算得上是“天堂”。白天虽然闷热,但是因为山城的关系,晚上凉风不断。

我是住到我同学家了,我同学是当地太和医院的医生,也是今年毕业的,刚刚去报到。

第二天,不到八点,我就找到了任之堂所在,碰巧余老师出行了,只有周哥在,周哥接待了我,问我一些情况,并问了我的住行情况,感受到了周哥那份热情和朴实,我渐渐抛却了我的拘束,也跟着周哥脚步,在药房活动起来。后来,培杰,王蒋,陈墨,阿发都来到了药房,一看他们,对中医那股热诚,让我惭愧。他们背着我不太熟悉的经典,《药性赋》《病因赋》《病机赋》等,相对他们,我感觉自己浮躁了许多。虽然也重视经典,但不至于这般切切诚心。

我更加明朗我的不足,明确了此行的目标所在,我是在一个高人指点下,才来这里的。

余老师回来了,跟照片上的一样,亲和力十足。一眼就觉得可信任之人。余老师来的比较早,看老师被那么多患者围着,我说:老师,我给您抄方吧。余老师说:你刚来,先熟悉两天再说。我就在别上记录患者挂号的名字,一边看余老师看病的思路,余老师每逢患者,都会让他们清淡饮食,少思虑。老师说患者得的病都有他们自己的因果,很多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问题,提倡他们“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深合“治病必求于本”的宗旨,一代上工的风范一览无余。

余老师一上午看了近六十人次的患者,不曾见他起身活动或少作歇息。对患者,皆如至亲,对有些患者病情有特殊之处,处判方药总是仔细又慎重思考。细详察,审谛覃司。这种大医精诚的精神让我感动。看医院,有多少医生,自恃已长,俯视病患。很多时候都是应付了事。遵行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余老师的方药极其价廉,一付药多不过数十块,少不过几块钱,给病患开一次,二三剂药,鲜有超过一百块的。传统熬药仅一块钱一副药。余老师的药,都有一个特点,药真,效好,很多都是自己采的,来源于野生,看那红参片,都是贡品极的。看到这些,我似乎能明白,余老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精湛的医术,厚德载物,大德载大术,因为余老师有德,有大德。

当天晚上,因为我知道医堂晚上有座谈会的习惯,我也赶上了。余老师问了我的个人情况,我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出身的毕业生,并在我们附属医院的传统诊疗中心做住院医生,我们科多都是针药并用,我觉得百病皆生于气,针刺之法,大多调气,而且,拯救之法,妙用者针,要论取效之捷,莫妙于针刺,自幼接触针灸的我,对针灸有近乎偏执的热爱。我们科里针灸大多不是常规针灸科规定的病,像颈痹、中风、痹病等。下到感冒,到了复杂的内科病,皆离不了针灸。对于内科的患者,我都调升降,天三针,人四针,地六针并用。所以这次过来就想跟余老师理一理升降的思路还有学脉法。余老师听到我的情况后,当场给我升化了升降的思路,并给我订了这段时间的学习计划。

老师出行有很多收获,把此行的收获分享给我们。于是,老师把录的视频放给我们看,给我展开了一幅宏伟的中医写实画卷。医是易,是道,医道原来可以这样,在山谷川流之间,在一草一木之间,在云卷云舒之间,无一体现出医的阴阳升降之道。药王殿的护殿人,大白山的云海,太白米的神奇,铁棒槌的霸道,药王茶的诱惑,大爷海的波澜壮阔,拔仙台的日出,还有路途的采药经历,无一不深深的吸引我的思绪,彷彿在那个风和日丽的巍巍太白山岭,我漫步于云端,去感受那种造化生神秀的道韵。

这里传统的学习气氛非常好,还有几个四川一个西医院校来的兄弟,有杨鑫,周泽伟,王朋静,想到他们西医出身的却千里求学于此,那种对中医的向往,而且,个个都有一身不错的中医造谐,其中杨鑫的对中医经典的博闻强识,王朋静的灸艾绝技,周泽伟对中医的极专精神,都还有来自陕西中医学院的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林明冠,一手好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广博,让我开了眼界,都不是一般人哈。我们在下午的时候,会去民间中医联谊会的办公室上课,第一堂课是我们大师兄培杰给我们上的,培杰和创涛都是最早跟余老师学习的,所以,我们叫他们大师兄,二师兄,我们这里不分年龄,但以达者为先,因为在他们身上,非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培杰和创涛身上总有一种沉静的特质,培杰脸上有一种和善的笑,像佛,创涛一身正气。大师兄培杰分别从道,德,术层面给我们开了一个眼目,也让我们了解了道医的是什么,什么才叫道医。道医是以德全道,以道御医。让我们要重视道篇,德篇的经典。

余老师总说,看病要从大的角度去看,把人放到天地去看。看病,不同层面能看到不同的东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一的层面,看的是道,从二的层面,看的是阴阳,是升降,从三的方面,是五脏六腑,从万物的层面,看的是病症。跟爬山一样,从山底到山顶,看的是微观,从山外来看,看的是山势,是宏观上把握。大道若简,所以,看病要从山里出来,去看势,去看宏观,从大处首眼,这样,看病变的简单,治疗方向也简单许,就像,一个患者,从上到下,有高血压,颈椎病,冠心病,脂肪肝,风湿。如果从这个层面看,开出来的药方会很大,很难面面俱到,如果从山下分析病机,可能是心的问题,肝的问题,再到远处去看,可能就是升降的问题。治疗处方用药就简单得多。这样看病也不累,还容易把握到病的方向,直指本质。

每到上午,我们或学习,或背书,或熬药,或针灸,因为这么多学员之中,我是唯一针灸出身的,所以,每天都会扎上几例,也算是让我学习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余老师医堂针灸比我在医院的时候效果强上不少,每每数针,皆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让我不得不感叹,这里的气场真好。

余老现用药的特点,就是顺其性,养其真,把握每一味药的特性用药,其中,取象比类让余老师用的出神入化,如猪甲这味药,就是猪的爪甲,猪用它来刨地,所以,这味药具有穿透之性,能通,加上这味药长期接触猪粪而不化,所以,它能降浊,猪甲刚刚取下来的时候,很臭。经炒之后特别的芳香,香能醒脾,故能健脾升清。所以猪甲对大肠积滞,大便干、稀的效果都很好。

又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余老师决定带我们一大帮人去爬山认药采药,随行的还有常常在这里吃中药的患者,三两成群一共近二十人,这次是准备去牛头山,牛头山的入口是一个当地盛名的滟湖公园,集游泳休闲的好地方。牛头山正处在滟湖公园的深处,是一个大型天然药库,上山有两条路,一是沿着山腰的小路,另一条是从山谷的小溪上攀爬上去。沿着山道,到处充盈着北方没有的翠绿,丝丝清新的空气朴面而来。

清热利湿五爪龙,又名律草,麻骨梢根治牙痛,清热祛火;商陆有毒慎用,根消肿散结,黄荆条疗脚气,子平肝潜阳;花椒椒目,皆能温中行气,治腹胀腹水;樟脑樟枝,均能了秽杀虫,除风寒湿痹;又闻两面针散风消肿,清热解毒,……藤挂花名凌霄,功善疏肝解郁,又能美容。一个下午下来,我们认了四五十味中药,每样药我们都采了做标本,有得还亲自口尝,一路大家其乐融融,赤脚踩在沙土上,感觉置身于世外桃源,尘世的喧嚣,城市的浮躁皆离我而去,心灵在山风、翠色、溪水中忘却了好多好多,留下的只有那份少时才有的真。

下山我们走的是山谷,沿着小溪流,有不少大小不一石头伫立在小溪上,被流水,清风雕刻出各种形状,似象,似云,似人物,诉说着岁月的各种故事。一眼看去,稍显凌乱的石头,配合着丝丝涓流,还有两边的翠绿,丝毫没有给人唐突之感,只有说不出的自然和谐,这也话就是大自然的相处方式吧。思及于人,妄心,贪求,烦恼时时占据着现代人的心里,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能与自然合一,保持那一寸净土?

余老师说,要多读经典,经典的文字有圣贤赋予的那种意境,就像,你要是认真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专心读,会发现,你读的一点也不累,精神状态反而更好。如果能长时间把心沉侵在里面,会给种种感悟。所以,多读经,是一种增强医者悟性的法门。最好做到滚瓜烂熟。多读经典,感受圣贤的那种胸怀,无形之中,自己也会跟着受益。人的心胸就像一个容器,心胸越大,能包容的就越多。假如你的心胸容器跟杯子一样大,一粒沙子都会让怀里的水波涛汹涌,假如跟脸盆一样大,那么沙子下去影响就好,假如能把心胸容器修成湖般大小,沙子下去也就一丝涟漪,假如能做到海纳百川,那么大石头下去也无丝毫影响。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说的就应该是这点吧。

对于脉法,是我最兴趣的东西之一,也是我此行重要目的之一。我在抄方的时候,就感觉余老师的摸脉也是自成一派。余老师常常说,要从大处着眼,所以,余老师的脉法,第一摸的不是濒湖脉学里面的二十八部脉,也不是五脏六腑,余老师摸的是势,体现人体气血运行变化的势,寸口脉关尺,势占的七成,无论太过与不及皆为病脉。势体现的是阴阳,是升降,是聚散,是寒热,是虚实。这样整体把握,遣方用药自然如虎添翼。老师曾言,初学脉的时候,脑子里要空,要至意深心,不能去猜病人的症状,不要去给患者引导暗示的语言,要去从病人口述的症状去应证指下所得,要去把这种脉体现的象存于脑海,这样时间长了,脉感自然有了。

在医堂,抄方,抓药,熬药形成一道流水的风景线,有条不紊。药房无小事,老师药房里每一张方在这三步都是接最传统的方法去做的,核对核对再核对,可谓纤毫勿失。体现的是一种医生对病人的态度。视患者,皆如至亲。

总之,余老师是我辈学习的典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