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

《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人的自述》是一本老书,198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当年这书首创中国口述实录文学的新文体,可惜我以前没有全部读过,这次却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恰好翻到。书中作者张辛欣和桑晔八十年代初采访的人物事件,距离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虽然时光流逝,文字和故事依然真切动人,让我如获至宝。

书名叫“北京人”,这是比喻,指的是原始人,而不是籍贯和住所意义上的现代北京人。两位作者认为这个名号代表我们的远祖,包含“至少六十九万年的文化积淀”。他们采访的人员其实来自天南海北,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年龄层次从十来岁到八九十岁,男女老少都有;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民族和阶层也五花八门。虽说是“普通人的自述”,其实发言人也包括文学家巴金、作曲家谷建芬、相声艺术家姜昆、前清皇室爱新觉罗溥杰、周璇的儿子周伟等。不过,这些名人都自我认同为普通人,而且书中记录的绝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本书的看点也正在于此。

这里面,有到北京“开洋荤”度蜜月的河北乡村小夫妻,却在拥挤的车站失散的:丈夫说两人找不到便宜的旅馆,只好在澡堂过夜;而且还停电,每人发一小段蜡烛,怀里揣着钱,头下枕着衣服物件,一夜没睡好。有在北京服役,整天为雷达站岗放哨,希望的只是人们经过时对他微笑一下的农村士兵。也有缠小脚的,解放前当过性工作者的,身陷囹圄的,受过劳教的,出外推销产品的,模特儿,寡妇,单身女人,盲人,“改革模范”,远洋水手,退休老人,骑车上班的女工等。

这些故事都带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回想文革甚至更早的坎坷遭遇,为剧变时代各自的生机挣扎奔忙,对未来充满理想甚至幻想。其中虽然不免关于苦难的叙述,但我觉得整体基调是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各有各的喜怒悲欢,可是通常也还标明自己的道德底线,并没有陷入虚无主义或者游戏人生。然而,每篇最多几千字,最少千字左右,却道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想到人的一生可以浓缩在这短短一方块文字中,不由又让人感慨。

两位作者自陈创作此书,受到美国社会学家特克尔(Studs Terkel, 1912-2008)的影响,因为后者终其一生,采访了很多美国普通人,记录美国梦的演变。但是,他们也认为,本书体现的中国人的集体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和美国人有差异:“没有一上来就‘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的”。旧梦未成,又生新梦,都由两位作者不辞辛苦地采集、记录、编写,才让现在的人有机会看到那个时代的真实鲜明的剪影。书中人生活经历之丰富,口述方式之鲜活,都让我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1936年茅盾曾经在上海的生活书店主编过《中国的一日》,收集当年五百多位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5月21日,的经历和感想。要是今天有人能象三十年前的张辛欣和桑晔那样,付出劳动和苦心,再来搜集、发表二十一世纪普通中国人的亲历亲闻,所思所想,那该有多好啊。
现在再采访普通人,估计有一个话题大家都回避不了,房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