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怪的回避与暧昧——汉印欧语比较研究的两种态度

印欧语和印欧人这两个概念是比较语言学的成果,那么我们能否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来寻找印欧人起源于中国的证据呢?
  目前有关汉印欧语比较研究的著作有两本,一是谈济民的《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2001年),一是周及徐的《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2002年)。通过这两本书,我们发现汉语与印欧语之间存在着确切无疑的亲缘关系,而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是西方的语言学家对于汉印欧语比较研究的回避态度;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语言学家,确切地说就是谈济民与周及徐二人对于汉印欧语密切关系发生于何地的暧昧态度。
  周及徐的书首有三篇别人为其写的序言,第一篇出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梅维恒(Victor H. Mair)之手,其原文为英文,开头一段是这样说的:“一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注意到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词汇音、义相似的现象,少数语言学家甚至一直试图列出包含一二百词的比较长的词表,以展示两种语言中看似同源的词,并试图根据音位学原理加以说明。德国学者张聪东教授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第三篇序出自中国语言学家郑张尚芳之手,他说:“加拿大学者蒲立本(E.G.Pulleyblank)1966在《汉语与印欧语》(载JRAS9-39)中已推测了汉语跟印欧语言间有亲密关系,还没着手作真正的词汇比较。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张聪东博士……写了《上古汉语中的印欧词汇》……(1988),《古汉语复辅音在印欧词汇的印证》……(1991)等论文,他也曾计划编《汉—印欧词源词典》,惜赍志以殁,未竟其功。”
  据上述引文我们知道,西方学术界注意到汉语与印欧语之间的亲密关系已有一百多年了,但除了蒲立本在半个世纪前作了一番推测之外,迄今没有一位西方学者正式开展这种研究,最早作这种尝试的还是一位华裔学者张聪东,且又因其离世而中止,然后就是现在的谈、周二人的研究。为了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现象的反常,我们不妨看看周及徐对印欧语内部语种比较研究的回顾:
  “印欧语同出一源的设想始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86),此后欧洲学者纷纷投身于语言历史研究,一时之间,群星灿烂,历经百年,硕果累累。至1870年左右最后把阿尔巴尼亚语和阿尔明尼亚语收入囊中为止,历近百年,学者们完成了对印欧语系语言亲属关系的论证,同时完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构建,奠定了现代语言科学的基础。”(《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88页)
  很显然,欧洲学者对于印欧语历史研究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的,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探究,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求索,因为这里面蕴含了他们对各自民族的寻根意识。既然如此,为什么已有迹象显示印欧语与汉语存在亲缘关系,而他们却鼓不起继续探究的学术热情呢?是他们对汉语不感兴趣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西方学者做了许多汉语与其他语种的比较研究,而在比较的对象中惟独遗漏了他们自己的母语印欧语,对此周及徐以“不存在的‘鸿沟’”为标题,发出了以下一番议论: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藏语系语言之外,汉语的亲属语言的探索现在已经触及这些地区的语言:在汉语的西面,欧亚大陆最西端有巴斯克语,欧亚交界处,黑海西面有北高加索语,中亚南部,有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Burushaski语。汉语的北面有叶尼塞亚语(Yeniseian)。汉语的东南和西面有散布太平洋中的南岛语,再向东面,有北美印第安语的Na-Dene语系。L.沙加尔认为南岛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斯塔罗斯金认为北高加索语、叶尼塞亚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上述可能与汉语有关系的语言分布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空缺;地跨欧亚的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之一的印欧语不与其间。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难道汉藏民族的先民与印欧民族的先民之间真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地理上的隔绝是不可能的。……或者在那个时期文化上的差异(周注:姑且假设如此)竟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使汉藏和印欧两个民族在纪元前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不合情理的。那么,还有一种可能;这种使两者隔绝的‘鸿沟’不是历史的事实。” (周著《比较》11页)
  这种“鸿沟”不是历史的事实,但却是西方学术界一百年来实实在在的现象,这又该怎么解释呢?周及徐对此并未深究,但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背后肯定有某种值得人深思的东西存在。
  比较语言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同时还有它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就象我在前文指出的,是与各自国家的文明价值、文化利益密切相关的。近一百年来,西方的学者一直在宣扬中国文明和华夏民族起源于西方,不论持此说的学者其主观意愿如何,它客观上起到了贬低中国文明价值的作用。但是,现在既然有了比较语言学这一利器,又有了汉印欧语存在联系的推测,为什么他们不一鼓作气,把汉语收入印欧语的囊中呢?这样岂非是坐实了中国文明西来的假说吗?可是西方的学者对此却是退避三舍,并不热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测:此种研究的结果并无把汉语收入印欧语囊中的希望,反而预示了印欧语会被汉语收入囊中的可能,而这当然是不符合西方的文化利益的。
  这种推测是否成立呢?我们只要翻一翻周及徐的书,就会思过半了。比如说,《新全球史》不是声称印欧人于公元前4000年在欧亚草原上开始驯养马吗?不是声称印欧人设计出两轮和四轮的马车及马拉战车吗?不是声称车轮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吗?但是现在比较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证据:汉语与印欧语中的“马”、“辔”和“车”这几个词是同源的(见周著252、492、236页),我想单是这几个例证也足以让西方的学者们大惊失色了,因为这意味着印欧人和苏美尔人的发明权有被动摇甚至丢失的可能,而且天知道汉语与印欧语中还隐藏着多少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历史真相呢?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道旁苦李”,说的是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挂着累累果实,却没有被来往的行人摘走,那说明其味道肯定是苦的。汉印欧语比较研究这棵李树,之所以一百年来都不见西方的学者去采摘,那肯定是他们曾经尝过,发现是苦李,然后才弃之不顾的。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洞悉西方学术界这一异乎寻常的回避态度的由来。
举报 | 2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8)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03485-1.shtml
举报 | 38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比尔克林顿Lv 8 时间:2015-05-20 16:12:55


  作者:郭致平 时间:2015-05-20 09:46:30
  西亚的马车与轮子远早于东亚?他们又是始于何时?轮辐车轮是印欧人发明的?你的证据何在?
  -----------------------
  @玉出昆冈 2015-05-20 10:19:03
  林梅村认为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081年中国的夏启派战车讨伐有扈氏比西方最早的公元前1700年安纳托里亚王用马车作战至少早300年。(见《古道西风》P.39)
  不过在考古实物上中国可能不及西方早。
  -----------------------------
  西方的考古实物有些存在造假嫌疑。
  原来古埃及也有一系列伪史,许多为西方学者伪造(转载)(第25页)_国际观察_天涯论坛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84127-25.shtml
玉出昆冈:
2016-11-25 09:25:04  评论
评论 宇易至简:我讲的是上古人类迁徙路线,最晚是西周以前,你讲的那几条路线只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如果你说西周以前就存在,请给出具体的证据。
玉出昆冈:
举报  2016-11-25 22:43:08  评论
评论 宇易至简:从南方进入中国的证据可以参看分子人类学专家李辉的论文《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这个帖子后面引用过其中的内容,你可以往后看。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03485-4.shtml
作者:丰血2Lv 13 时间:2015-05-16 18:44:52


  轩辕 意思明显是车的意思 陶朱公 陶 燧人 神农 这些头衔 涵盖上古所有关键发明
  
举报 | 304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maoqianrenLv 8 时间:2015-05-14 01:48:02


  印欧人不愿承认他们的起源地在亚洲,
  ------------------
  @玉出昆冈 2015-05-12 13:09:03
  更正一下,是欧洲人不愿承认他们的起源地在亚洲,印度人因为本身是亚洲人,所以对起源于亚洲并不排斥,有一位印度学者就主张印欧人起源于新疆。
  ---------------------------

  关于印欧人起源地的几个假说。

  1,安纳托利亚地区。(亚洲)

  2,里海地区(欧亚交界)

  3,西域--中亚(亚洲)

  4,高加索地区(欧亚交界)

  每个假设都与亚洲相关。哪来的欧洲人不承认亚洲起源说?

举报 | 30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用科学事实纠正西方语言学家那些影响广泛的严重谬误,这能说是走极端吗?难道三氯氰胺的奶粉可以通过电台大做广告,优良厂商的奶粉就不该做个小广告?这是什么逻辑?西方的学术霸权就是靠你们这种学者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三千年前就在找普遍规律,西方人还差得远呢。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遵循着普遍规律进行演化,这个事实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了。这只能说明你对语言根本缺乏本质的认识,只看到一点皮毛。
举报 | 302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楼主:玉出昆冈9Lv 11 时间:2015-05-12 15:17:04


  西方的学术霸权就是靠你们这种学者建立起来的。
  -------------
  我不是学者,我对当今中国的学者也没有好感,但这不等于我就应该无条件赞同你的观点。
  我上面的问题请你不要回避:入声的消失究竟是一种进化还是退化?
  如果你连这么个小问题都答不上来,又如何能评判哪一种语言才是“先进”的语言?
举报 | 30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ChoiKenji3Lv 12 时间:2015-05-12 10:42:52


  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欧洲中部高加索地区
  因为印欧语系中有雪,森林等共同的词汇,而没有海,所以应该是极寒的欧洲中部地区
 @站立在罄石上 2015-01-21 03:51:39.0

  看过石毓智的《汉语语法》,对古汉语和英文语法进行比较后会发现越是古早的汉语越是和英文语法相似,太神奇了的说!!
  —————————————
  这点我学古文的时候也颇有感受,像英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谓宾,如果出现其他动词必须是以其他动词形态或者从句形式出现,而现代汉语白话文的表达方式是意群,一个句子里面可以出现好几个主干成份,但是学古文就会发现,古文也是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主干成份。
  
作者:站立在罄石上 时间:2015-01-21 03:51:39   

  看过石毓智的《汉语语法》,对古汉语和英文语法进行比较后会发现越是古早的汉语越是和英文语法相似,太神奇了的说!!
  -----------------------
  这本书不会也是持汉语源自印欧语的立场吧?我估计很悬,现在中国的学术界被境外势力渗透得太深了,不随波逐流的就只能被边缘化。
作者:丰血2Lv 13 时间:2015-01-19 22:32:46


  看过后天没 那就是答案 一旦北极气团 急冷气团 南下 欧洲美洲 必死 即使澳大利亚 也得完蛋

  而中国 北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顶住了北极气团 而 东南还吹来暖气

  所以 是几千年前若干极冷气团摧毁欧洲平原 就出现断代 甚至反过来 先去欧洲的再返回来

  如 赫特人 考古明确发现赫特人在土耳其内的都城和文件库 但都是外交法律文献 特别是与埃及的外交文本 与埃及文是对应的
  使用巴比伦楔型字母用于拼读 证明与 欧洲语言差不多 如eat water 一样读音 语法一样
举报 | 146楼 | 点赞(2个赞,22.53分)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羽月游侠Lv 6 时间:2015-01-10 15:03:05


  好帖,古代的中国北方的确是大量黄白混血,而在马鞍马蹬出现前,农业文明凭借人口就能碾压游牧文明。中国的气候得天独厚,我以前看过一本书说大河文明,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在6000年前不是现在这样的,而是两河丘陵遍地,尼罗河河谷幽深,共同的是蚊虫滋生,这是冰川期留下的。那里直到人们广泛使用引水渠才得以改善。气候真的太重要,像北美大陆,10月份,寒流可以从北极直接到达加勒比海,一夜骤降15度,所以那里文明根本发展不起来,而纵观世界,中国的农业地区是被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围起来的,不惧寒流,连云贵还有很多冰川期前的植被和生物,这气候真是好到爆。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30楼 | 点赞(2个赞,22.53分)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03485-2.shtml
楼主:玉出昆冈9Lv 11 时间:2015-01-10 13:07:07


  作者:阿尼玛卿山 时间:2015-01-10 06:46:29   @玉出昆冈 2014-12-29 11:03:07
  连印欧人的祖先也是如此,甚至他们后来还是说着苗语离开中国、再辗转北迁到欧亚草原的,这让欧美的学者情何以堪啊!
  ==============================
  你想的太多了。欧美学者认为人类都是从非洲出来的,按你这个说法更是情何以堪了。
  --------------------------
  你显然不了解欧美学者的心理,他们可以接受人类起源于、最早的文明起源于、以及印欧人起源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惟独不能接受起源于中国。
  不是我想得太多,而是你想得太少。
举报 | 128楼 | 点赞(2个赞,22.53分) | 打赏 | 回复 | 评论(3)
都广之野盛世之春:
2016-08-06 17:38:37  评论
同意这句总结!
jusntine:
举报  2017-02-08 14:33:51  评论
非常同意,如果是别的地方,反正那些地方的人和文明都已经完蛋了颓了换了血脉了,给个起源也无所谓了。但如果是起源于中国,那就证明了他们自己是失败者,出逃者,而中国是文明产生继承发扬正统传人留守者,从来都是。
剩余 1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楼主:玉出昆冈9Lv 11 时间:2015-01-10 12:52:11


  作者:华阳虞 时间:2015-01-09 13:48:42   
  对,中国这块土地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宝地,堪称人间仙境,人类只能起源于中国。没有人口基数不可能诞生文明,也只有背靠水塔(青藏高原)中国才可能孕育大量人口。
  -----------------------
  确切地说,是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至于人类的起源,我认为就承认非洲起源也没什么。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重要性确实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如果没有它,中国的长江流域可能就是另一个撒哈拉沙漠。
如果说,汉印欧文明不是产生于中国,那么它能产生于哪里呢?西亚北非和欧洲的农业种植也有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有诸多不利。中国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欧洲则不然,雨多的时候气温低,气温高时又没有雨,西亚北非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天然农业的产量都很低,不能保障人口增长和专业分工,因此也就无法产生文明。在西亚北非的大河流域出现的灌溉农业,一方面可以不受降雨量的限制,另一方面冲积平原上的土壤比较肥沃,因此产量远远高于天然农业,文明社会由此才得已产生,但这已是公元前4000年以后的事了。苏美尔的人口在公元前3000年达到了10万人[6],这样的人口规模和密度放到中国完全是无足轻重,但在中国之外却是空前的成就,由此也可以想见,7000年前的文明社会,除了中国,世界上哪里都产生不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如果一个地方在7000年前就产生了文明社会,那么创造它的民族是不可能全部迁移到别处的,游牧的印欧语族可以离开,他们本来就是流动不定的,但农耕定居的汉语族为什么也要离开呢?一个文明社会至少得有十万人的规模,请问这么多的人口能全体迁徙到哪里去?七千年前的文明社会肯定不是建立在灌溉农业之上,它的区域肯定非常广大,至少不会象苏美尔、古埃及那样仅局限于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那么这样广大的区域,无论遭遇天灾还是人祸都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又何必全体向外迁移呢?这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所以这个文明只能产生在汉语族自古迄今生息于兹的中国。
  还有,如果一个地方在7千年前就有了文明社会,那么那里应该存在8、9千年以上的文化遗址才对,因为文明不可能忽然出现,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然后还应该有5、6千年和3、4千年乃至更近的文明体才对,因为文明虽会灭亡,民族虽然变易,但产生文明的环境、气候、农作物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消失,所以在以后的几千年里应该还会不断有新文明出现,象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就是如此。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符合上述标准呢?西方学者指为印欧语族与汉语族起源地的伊朗高原有吗?喜马拉雅山麓有吗?叶尼塞河流域有吗?这根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单凭一些起码的历史常识就能知道,那些地方都没有,只有中国才是惟一正确的答案。

  ---------------------------------------
  [4]见陈雪良《中华远古文明之谜》第164页。
  [5]见周流溪《印欧语言起源新说》。
  [6]见《新全球史》第36页。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03485-2.shtml
2016-03-26 10:56:11  评论
关于印欧语与汉语间是否有同源关系的话题,回避的恐怕应该是中国的学者,而不是西方的学者吧?不知楼主有什么证据如此说。因为一旦印欧语与汉语有同源关系的论题得到认可,中华文明的外来说便成既定的事实。楼主反其道而行之,不知是被什么东西蒙蔽了双眼?或许我们都是外行,根本看不清楚事实的本身。
郭在野:
举报  2017-01-17 12:03:06  评论
评论 jingyuxingzi:所谓的外来不外来,这个本身带有民族情绪在里面。带着这种情绪,东西很难客观。做研究,最怕的就是什么都搞月是故乡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汉语和印欧语的关系肯定是非常密切的,但说是整体上同源,肯定是错误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