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歌词】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领导被压迫的民众
携着手,向前进,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作者简介】
陈祖康,字绍文,号宜安,生于1904年,原籍福建漳平,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在法国留学七年,毕业于法国西北工学院。共产党员熊雄在巴黎介绍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熊雄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邀请陈祖康回国担任军校的政治教官。陈虽是学理工的,但国学根底深,能文能诗。一次,熊雄告诉陈祖康,黄埔五期已开学,就是缺校歌,政治部希望他能写一首。于是,陈祖康请来音乐教师商量,写了一首77个字的校歌。
不久,陈祖康参加了北伐。1933年,福建事变发生,陈在福州,和这次事变有关联,事变失败后定居长沙。几经打击,陈悲观失望,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在长沙警备司令部工作时,曾听过他政治课的军统特务范裕厚说服他加入军统。这样,这位军校校歌作者由于失去革命信心而成为一个军统特务。
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后,他到湖南醴陵收集广西方面的动态,“成绩良好”,后被派往老家福建工作。在担任军统闽北站站长期间,曾查到一封日本台湾总督中岛满从香港寄给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信并上报中央,吓得陈仪赶快把他的日籍太太送到长沙并表示对中央的忠诚。
1939年,陈祖康被派到上海从事情报工作,从陈公博那里获得了美国需要的日本剩余海军舰只的位置的情报,从而帮助美军飞机彻底解决了日海军舰队。随着抗战的即将胜利,为了保证国民党军队进入上海,他和日军高级军官勾结,破坏了共产党在上海日军下级官兵中的策反。
抗战胜利后,陈祖康返乡竞选所谓“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当选为代表。大陆解放时,陈祖康随国民党逃到台湾。1960年,陈又受命赴香港进行反共的情报工作。由于活动猖獗,1962年被香港政府逮捕入狱。返回台湾后,于1979年2月25日病死,终年7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