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蔡澜的乡土美食

蔡澜于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是华语圈中知名的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商人。他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拿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精于书法、篆刻。他写作多年,出版书籍超过200本,曾与黄霑、倪匡、金庸并称“香港四才子”。

蔡澜也主持过多种电视节目。《蔡澜叹世界》是TVB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旅游节目,由他带领工作人员远赴13个国家拍摄代表人生最高享受的生活场景。他主持的TVB旅游美食节目《蔡澜品味》集旅游、饮食、消费、娱乐于一体,也大受欢迎。1992年起他又进军商界,创办监制了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其中蔡澜卤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都风靡香港。他引荐进口了澳洲有汽红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还在上海开了一家“粗菜馆”。

这样一个见多识广、风流倜傥、能吃会做、多钱善贾的才子兼商人型美食家对吃食别有会心,见解独特。旁人问他什么东西最好吃?他较为大众的答复是和要好的(女)朋友一起吃的东西最好吃,而最不好吃的是“健康食品”。具体说来,“吃惯的东西就是好吃的东西,尤其是妈妈烧的菜。第一个印象,就深深烙印在你脑中,从此毕生难忘。”

蔡澜心目中的美食是乡土的、家常的,和个人的童年记忆与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所以,他爱贡丸、河粉、云吞面、海南鸡饭等传统小吃和烧鹅、盐焗鸡、猪头肉、乳腐、皮蛋等传统菜色,对所谓“健康食品”指南不以为然。他对“猪油捞饭”等高胆固醇、高脂肪的吃食情有独钟,觉得唯一不需要加猪油就好吃的菜是“豆芽炒豆卜”(按:豆卜即油炸豆腐泡)。他也对有关什么不能吃的讨论嗤之以鼻:“与其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不如保护濒临绝种的食物。许多儿时吃过的味道,当今已尽失。能够尝到传统的食物,已经觉得非常幸福。哪里有时间讨论什么不吃的?”

他又认为各种烹调方式中以白灼最佳,可以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他带领“美食旅游团”南征北战,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去广东采荔枝,去昆明品菌菇,去日本冈山吃水蜜桃,就是讲究食物要“接地气”,觉得“味含土膏,气饱霜露”的果菜才是上品。他又支招,饭馆的菜好不好吃,只要看它端上来时色、形是否传统:烤麸如果是刀切而非手撕必定不佳,而韩国泡菜色泽不够鲜红就是腌渍火候不到。

蔡澜自认只是个馋人,不愿接受“美食家”的尊称。他说品鉴美食无甚秘诀,只要善于比较;自己只是留意吃食,多和菜贩交流。不过,作为老饕的第一要义是得有品尝各种食物的勇气和好奇心。蔡澜声称: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四条腿的桌子不吃,硬的石头不吃,软的棉花不吃,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饮食禁忌和偏好。

他爱茶而不喝咖啡,因童年吃凤梨受伤而对这种水果敬谢不敏,又因猫有灵性而不吃猫肉。他不爱吃的菜色则有:小唐菜、蒟蒻、年糕、面条、马铃薯、西兰花,因为它们味道单薄,质感平淡,缺乏个性,不够独特。在观念上,他又反对几类食品:冒充荤菜的斋菜,人工培养而非野生的禽畜鱼虾,连锁快餐,东西结合的所谓复式(fusion)烹调以及造型考究的花巧菜。这些食物他一概称为“饲料”,并大声疾呼“还我天然,还我纯朴”。

蔡澜的美食文通俗流畅,用字浅白而活力四射、个性十足。正如他所说,我们有时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种习惯,一种乡愁”。
他老人家現在自己开餐厅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