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春节亲戚发言大纲,网友罗列“春节亲戚发言大纲”引热议

gossip.jpg
网友自制春节期间“亲戚发言大纲”,为避八卦考虑不出门



据《现代快报》报道,“谈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小朋友,期末考试考第几名啊?”“去年赚了多少钱?”“吃什么长这么胖啊?”……春节走亲访友,被问到这些问题是不是很头疼?日前,网上流传的一份《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表中罗列出长辈们爱问的毒舌问题,还有网友总结出十大过年见面的禁忌问题,让围观网友倍感“亲切”,不少网友直言:“你们这样问,还让不让人过年啊!”



姑娘问为啥长胖了  小伙问有没有买房

近日,一张《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在微博里流传,列表总结了亲戚聚会时,长辈们会问的问题以及长辈的内心活动。据列表所示,长辈们寒暄的第一句往往是:“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抱过你呢!一转眼长这么大了。”列表分析,其实这些亲戚平时并不往来,只是要拉近两家关系。

在寒暄完之后,长辈们就会切入主题了:“结婚了吗?”如果说结了,那就要详细交代另一半的所有资料,重点是收入,接下来就会问:“生孩子了吗?”如果说“生了”,长辈们就会要把小孩子叫来看看,然后让其表演唱歌、舞蹈、说笑话……如果说“没生”,长辈们又会劝你早生孩子。

如果“没结婚”一般长辈们就会问:“有对象了吗?”如果有对象,长辈们就开始滔滔不绝:“怎么还不结婚,早点结婚好……”(如图)这份列表在微博里被累计转发两万余次,列表让不少网友都觉得很“亲切”:“真心觉得是我家亲戚的写照,你们这样问,还让不让人过年啊!”

网友们还在跟帖中补充了很多其他亲戚长辈爱问的问题,一样很毒舌。网友“凶恶的毛小毛”说:“每次跟我奶奶去亲戚家玩,她老是让我喊人:怎么还不叫人?长这么大还不会叫人啊?工作怎么样啊?不打算再读研了吗?……诸多涉及我个人隐私的问题,真是很烦躁。”

长辈们的问题总是很犀利,问问题会“对症下药”。网友“其木木”说:“我还在上学,我们家亲戚见到我就会问,你这次期末考试怎么样啊,多少分,第几名啊?特别是在我吃得正欢的时候被问成绩,一口噎着说不出话来。”

网友“兔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每次亲戚见到她,劈头盖脸就会问:“吃什么长这么胖,脸上痘痘还没消呢。”让她无语凝噎。而对于男性网友来说,被问有没有买房是致命伤。



要么左耳进右耳出  要么减少回家次数

“每次回家,我那点隐私都要被亲戚们翻个底朝天!”网友“卡多呢”已经厌倦了每年都被这样盘问,今年,他准备来一回绝地反击。于是“卡多呢”总结了三种方法来应对亲戚们的唠叨:“一、被念到时可以假装蒙娜丽莎,但实际上认真贯彻左耳进右耳出的原则。二、说理推卸,以‘有没有对象’这一问题为例,借口有如下几种:‘其实有顺眼的了,不过时间不久,等时机成熟了一定带来给您过目’、‘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周围的男人们太恶心’……三、鸵鸟式逃避,减少回家次数。”

“回家以后,我都怕碰到亲戚朋友,实在是招架不住。”方雷是在南京工作的河北人,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的他至今没有找到女朋友,“刚毕业那会儿还好,问的也不多,现在每次回家我都成了‘众矢之的’。”方雷说,这几年每次回家,原来的一些邻居都会追着他问个不停。除了跟以前同学聚聚会外,方雷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我混得一般,又没找到对象,有什么好说的呢。”有时候实在问烦了,方雷干脆沉默不语。

“妈呀,仿佛看到了几天后自己的命运。”距离春节还有几天,网友“李燕红mizuki”看到这张图片后,开始担心起来,“我可不想成为被八卦的对象。”



生活的圈子不一样  仅剩这些共同话题

即将回家过年的陈旭,已经结婚生子。看到图片后,她先是被图片里诙谐的语言逗乐了,“情况都差不多,无非是问学习、工作或者婚姻之类的。”不过在陈旭看来,亲戚朋友的唠叨询问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反而让她觉得很温暖,“这都是善意的唠叨。离家在外都是忙工作,谁会跟我说这些啊?”

陈旭觉得,自己之所以会被经常问到这些问题,是因为这是离家已久的她和亲人朋友之间仅剩的共同话题,“他们很关心我,但只能问这些问题,因为大家生活的圈子不一样。”



相关报道

一个70后的过年计划账单:
费用高达22795元

据《华商报》报道,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理念”,过年自然需要一定的花销,但不知从何时起,这花销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负担。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随着年关的临近,不少读者通过新闻热线或在网上发帖的形式,诉说自己眼中“变了味”的春节。


70后
孝敬双方父母近万元

人群特征:事业有成,工作稳定节日

压力指数:★★★

压力来源:父母的孝敬钱,接济家中亲戚的钱

日前网友“czlala”发帖晒自己过年回家探亲的费用清单。其中一家三口的“包装费”:4135元;带给家人的礼物费:3790元;孝敬双方家中老人共9760元;交通费:2710元;打牌娱乐+同学聚会1400元;置办年货:1000元。总费用高达22795元,“czlala”惊叹:“这哪里是过春节,分明是‘春劫’啊!”


80后
给亲戚拜年礼不能太轻

人群特征:刚成家立业或刚有了小宝贝

节日压力指数:★★★★

压力来源:父母的孝敬钱,给小孩的压岁钱

住明德门的兰先生今年29岁,2011年7月刚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过年要回丈母娘家拜年,妻子家兄妹共四人,一共有5个小孩。“这是我们婚后第一次去拜年,礼当然不能太轻。”兰先生说,本来打算孝敬丈母娘3000元,拜年礼品准备1500元,每个孩子的红包500元,俩月工资快没了!


85后
工资不高也要给压岁钱

人群特征: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节日

压力指数:★★★★★

压力来源:给孩子的压岁钱、亲属的期望

在西安某民办高校任职的小鲁今年24岁,他先给记者算了一笔“压岁钱”的账。家中算上侄子、侄女一共有6个孩子,一个孩子包200元,就要1200元。“光红包就要花费掉月工资的一半,太沉重了,少给不行的。”去年给的是50元,结果别人都给了100元,当时感到特丢面子,今年就得把去年丢的面子给争回来。
  



来源:金羊网  时间:2012-01-20 15:33:02   编辑:ivy
http://ent.shangdu.com/2010/nd/20120120/56_530445.shtml
不兴未婚发红包送礼,住家人士
工资不高,不过也不需要给压岁钱
中國孩子的紅包真大。
在往雞蛋超人的方向努力。
哈哈 为了这个我还特意问了我妈 她说不管我到几岁 只要我还没结婚就收得到红包 如果我结婚了 宝宝还小 也只要收不要包 各种暗爽啊~
偶也问了,说只要没结婚,就不给红包
偶从14起就没了红包
从长辈给红包转变到给长辈红包的第一年~
只要没结婚就不用给红包
该干嘛干嘛,一响贪欢啊
真好啊,我開始工作賺錢後,就開始給紅包了,給我爸媽和晚輩(親戚的小孩),不管我有沒有結婚,這紅包就是年年的發出去...
我们这里没有没结婚就不用给红包的说法,小孩父母巴不得未婚有工作的给呢。因为这是纯赚的,不用还回去。我家是大家族,亲戚小孩特多,别人可以互相抵,而像我这样未婚已工作的是只出不进。第一年没经验,给了31份。以后学乖了,有些可以避过去,今年目前为止给了8份。
冷暖自知
我家明天出个亲戚80岁寿礼,估计压岁钱也要跟着出不少。提起就气人,这寿星明明是五月份的生日,却提前到大年初三过,什么意思嘛~~
冷暖自知
我要包.....我未婚....
說工作了就要包....
哀....
一个人在国外过节,虽然孤单,但是被审问和发红包都躲过去了
可惜那个春节亲戚发言大纲字太小,没看清。
我们这里没结婚的但工作了的也能收红包,不过也要给家里父母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点红包过年表示孝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