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 看不见的“隐形杀手”
众所周知,手机是通过发射无线电波,通过地面基站的接收中转,从而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这种被称作射频能量的电磁波在传输中,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对器官组织造成伤害。
尽管国际上对手机辐射峰值限制严格,世界两大手机辐射标准制定者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对辐射标准进行了统一。手机在出厂前辐射SAR值(人体每单位公斤允许吸收的辐射量)美国为1.6瓦特/千克、欧洲2.0瓦特/千克,我国则依照欧洲标准。但长久以来,手机辐射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手机辐射“猛于虎”
虽然科技界、包括世卫组织的多家手机辐射研究跟踪机构,尚无法量化辐射究竟给人体健康带来多大损害,但下面的许多案例和数据证明,电波辐射远没有这么“亲和”。
科技家已研究证明:人体持续遭受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产生致热效应,将引起皮肤发热、身体疲倦、免疫功能下降、眼球白内障、甚至器官退化等严重损伤。瑞典科研机构对一万多名使用手机的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手机越频繁的人,其身体不适的感觉越明显。
“安全通话” 势在必行
因为辐射电波导致的负面影响而摒弃手机不用?在这个高度依赖沟通的时代,历史的车轮势难倒退。研究人员发现,手机在使用中,如用户身体(一般为头部)与手机距离为零,其辐射量可达到100%,倘若与其距离40公分,其辐射量便会衰减99%仅为1%,从而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使用有线耳机接听电话,与手机发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手机(尤其是天线部分)靠近大脑,电磁辐射这个隐形杀手也就无可奈何了。
但普通耳机因缠绕打结而不便被人使用,蓝牙耳机因为需频繁充电、容易丢失也让用户却步。既要通话方便还要通话安全,无论用户还是手机厂商都在期待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