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历史人文] 科举制度(zz)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从隋唐至清末,一直实行了一千三
百多年,其全盛和完备则在明清时期、故本章的介绍以明清为重点,其他从略。

一、科举以前的选士制度

   (一)春秋以前的世袭制

两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即“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凭血统关
系,世代做官,国君不得随意任免。

(二)战国时期的客卿制

战国时期,逐渐实行客卿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
养士”和“军功”培养。

(三)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两汉时期,有所谓察举制。朝廷提出某类人才的名目,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
、“孝廉”、“秀才”等,由大臣郡守国相考察推荐。每年举若干名到中央政府,先试
用,后授官。这实际上是一种保送制,往往名不符实,当时民谣即有“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的讥讽。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从魏文帝曹丕起,由中央王朝向各地委派专门负责鉴别和
选拔人才的官员,郡叫“中正”,州叫“大中正”,负责把当地人士按照品德才识分别
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国家量才
录用,其办法叫“九品官人法”。其品评人物只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
选官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控制,形成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一般老
百姓根本没有做官的希望。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同时,两汉时期的察举办法,如举
贤良、孝廉、秀才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继续采用。这两种办法并存,而以“九品官人
法”为主。
二、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一)隋朝开始以考试取士

因为“九品中正制”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进身之路,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对于加
强封建中央集权也不利。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
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开济”(
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士。

(二)唐代继承、发展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唐代又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算、明书等许多科目。秀才科从唐高宗李治以后就废
除了。明经即明晓经书,明法就是懂得法律,明算就是精通算术,明书则侧重书法。其
中最重要的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又高于明经。

唐时科举考试每年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所
以后来进土第一叫做状元。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时务策,录取与否既看成绩,也靠名
人推荐。进士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后来改归礼部,所以称礼部试。礼部试及格后,有
时皇帝还亲自考—次,这是殿试之始。新进士录取后,照例在长安杏园举行宴会,叫做
探花宴,选进士中年少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或探花郎(后来以此称殿试第三名为探花)
,又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以资纪念。唐时中了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得
到实际的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选试”,如果选试通不过,只好等待或者到地方官那
里去当幕僚。例如韩愈中进士以后。就曾经三次“选试”不曾通过。考试中姓名弥封、
进场搜身等保密措施,唐代已开始实行。

(三)宋代基本沿袭唐制,但又有所发展

宋代基本上沿袭唐制,但又有所发展:一是多科并为一科。宋初科目比唐时还多,除进
士、明经等外,又有九经、五经、三史、三传、三礼等十来个科目。王安石变法,并其
他科目为进土一科。二是考试内容侧重经义。唐时以诗赋取士,王安石认为浮华不切实
用,改试经义,即解释五经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后来八股文的始俑,三是考期定为三年
一届。唐至宋初,每年一次,间或两年一次,宋英宗以后固定为三年一次,元明清三代
遂为定制。名额也扩大许多,唐时每科进士不过二三十人,宋时通常在二三百,最多达
到五六百人。四是进士分列等级,唐时尚未分,宋以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四甲五甲,每
甲无定数。元顺帝以后只分一二三甲,一甲只限三人。五是殿试成为定制,并且一概录
取。唐时殿试仅偶尔为之,宋时成为必须经过的阶段,由皇帝主考,所以进士称为“天
子门生”。唐至宋初,通过礼部试后,殿试如不及格,尚有落选的可能。宋仁宗以后,
改为殿试不再黜落,而且—经取中,便可做官,不再经吏部选试淘汰。六是增设乡举一
级考试。唐时应进十试的人,由学馆或地方推举。通称举子,或者举人,并不一定通过
地方考试,宋以后,应礼部试之前,必先试于本乡州府,元代也是此。不过和明清乡试
不同的是,宋元乡举及格之后,并不成为一种固定的身份,举子如应礼部试不及格,下
一届还必须应乡举考试,而明清时期乡试及格成为举人之后就不再参加乡试了。

(四)元代科举的时废时兴和对汉人的压制

元代蒙古贵族有做官的特权,无须通过考试,所以开国之初不重科举。中叶以后,为了
笼络汉人,才开科取士。但分为左右两榜,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只考两场,题目容
易。汉人、南人为左榜。要考三场,题目较难,所以元代汉人通过科举取得官职非常困
难。
三、明代的三级考试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更加完备、严密,在考试等级上固定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分
别录取秀才、举人、进士;在考试内容上以八股为主;在保密手续上更加复杂繁琐。下
面就分别介绍。

(一)院试

明清院试是取秀才的考试,秀才是参加最初一级科举考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正式称
呼是生员,又叫诸生、庠生、俗称秀才,不过和汉唐时期的秀才含义已大不相同。

明清院试实际上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由于在没有取得生员资格以前的
应试考生,不论年龄大小,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一律称为童生,所以有“白发苍苍老
童生”的笑活,所以院试又称童生试,又叫小考。

1.县试

①报名和具保

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在每年二月。童生先向本县衙门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
三代履历,并且由同考的五个童生具连环保,叫做“五童结”。还要由本县秀才中的廪
生具保,叫做“廪保”。保证不是冒籍、匿丧,保证出身清白,不是娼优皂隶的子孙,
才能参加考试。因为每县每次录取秀才的名额有限,所以本县人总是严防外地人冒籍参
加考试,为此常常引起纠纷甚至打架,叫做“打冒籍”。按照封建礼节,遇有父母之丧
,二十七个月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违者叫做“匿丧”。在封建社会,娼妓、戏子、奴
仆的子孙,被认为出身卑贱,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五童结和廪保就是保证没有上述现象
,如果发现问题,廪保将被取消廪生资格。

②考试

县试共考五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两篇,清代加试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诗文写法有一定
格式,清早进场,即日交卷,不得点灯,姓名弥封,以防舞弊。阅卷人由知县及其幕僚
担任,不得委派本县学官或书院院长,以防徇私。

③录取

由于县试只是预试性质,一般录取从宽,第一场及格后即可参加府试,第二场以后备场
,考生可以自愿参加,带有参考性质。县试及格称“出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

2.府试

府试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四月,一般须经县试及格后方能参加,但因故未参加县试者
,于府试前补考一场也可参加府试。其报名、具保、考试办法与县试大体相同。也是考
一场,及格后即可参加院试,第二场以后各场自愿参加。府试第一名称为“府案首”。

3.院试

①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提督学院(明)或学政(清)主持

院试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主持。明代称为提督学院,或提学道,清代称学政,俗称学
台。由中央政府各部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三年一任,每省一人。由于考试工作特别重
要,所以不论学政原来品级高低,地位与本省总督、巡抚平等。学政职务除考试童生外
,还包括考试秀才和学官。

②报名、具保、唱名、考试等环节

学台衙门在省城,但院试并不在省而在府。学政依次到省属各府分别考试童生和生员叫
做“案临”。应试童生与县试、府试一样履行报名、具保等手续,除五童结、廪保之外
,还另加派保,保人也须是廪生。在童生点名入场时,派保须站在一旁,唱名时当面答
应,发现问题立即追究。考生进场搜查甚严,不许带片纸只字,进场后对号入座。考桌
为长条木桌,每桌十人。考题不印,口头宣读后贴在木牌上,举示全场。

院试基本上是两场,第—场为正场,考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首。第二场为复
试,考八股文一篇,试帖诗一首。

③录取

院试分县录取,每县名额因各县钱粮人丁多少而不同。清代最多时大县五十名,中县三
十名,小县二十名,后来时有变化。对于少数民族,如苗族、瑶族,另有专门名额,汉
族不得冒占,以示优待。

4.关于生员

①生员身份的取得和考试

院试及格,就取得了秀才资格,被送入县学或府学学习,身份叫做县学生员或府学生员
,文雅的说法叫“游泮”(因为学宫门前有半圆形池水叫泮水),通俗的说法叫“进学”
,第一名叫“院案首”。进学之后就换上秀才的制服,明代戴方巾,清代帽尖用银顶,
身着蓝袍,俗称蓝衫。进学之后,秀才要拜学官为老师,接受学官的教育和管理。

此外,生员还须参加学政所举行的检查性考试。学政到任第一年为岁考,第二年为科考
,即为参加乡试时举行的预试。两种考试均按成绩分为六等:三等以上有奖,四等以下
受罚。后来稍宽,很少有五六等。生员欠考五次即革去资格。

②生员的名目和选拔

生员依照成绩,分为贡生、廪生、增生、附生、监生等不同名目。贡生是贡献于朝廷送
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分为拔贡、优贡、岁贡、恩贡、副贡,统称五贡。

拔贡,清代十二年选拔一次,每县一人,由学政、总督、巡抚三院会考。

优贡,三年—选,于学政离任前举行,每省不过数人。

岁页,凡廪生十年,挨次出贡,谓之岁贡。县学二年一人,州学三年二人,府学一年一
人。

恩贡,凡遇国家庆典,如皇帝登极、大寿、大婚之年,临时增加一次选送贡生,叫做恩
贡。    “

副贡,为乡试之副榜,即举人的备取生,可以不经学政选考,直接送入国子监读书,有
多少送多少,名额不受限制。

廪生是廪膳生员的简称,凡新取生员一等,或岁考科考一等的,明代每月给米六斗,清
代每年给银四两,性质类似奖学金。这种秀才叫做廪生。童生应试须请廪生具保,保人
可以收取—定保金。

增生为廪生以外增加的名额。因为廪生名额有一定数量,大体上是府四十名,直隶州三
十名,县二十名。如果考一等的生员多于此效,那就得依次递补,额外者叫做增生。增
生没有银米,也不能担任廪保。

附生即附学生员的简称.也就是一般秀才,监生即国子监生员,包括荫监和捐监等。
(二)乡试

1.乡试是选拔“举人”的考试

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考生及格就成为“举人”。因为在秋天举行,又叫“秋
闱”,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遇有国家庆典,临时增加一次,叫做恩科。乡试之年叫大
比之年。

2.乡试的考官

乡试的考官,与学政同样须从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和翰林中选任,不过品级比学政要高
。同样必须回避原籍省份。每届每省派正副主考各一,为临时性出差,谓之考差,事毕
回京,与学政一任三年不同。各省行政长官为乡试监考官,叫做监临。还从省内进士出
身而非本省籍贯的知县、州判中临时抽调一二十名为同考宫,即阅卷官,又称房官。此
外还有大批事务官员,如受卷、誊录、巡查等,规模之大,远非秀才考试可比。

3.应乡试者

参加举人考试的必须是秀才,包括贡生、廪生、增生、附生、监生等等。捐监和荫监虽
然没有参加考试,但由于出钱买了生员身份或因为先辈的荫庇,也可以参加举人考试。
前者如《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后者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

乡试报名系采取集体报名办法。由学政开列名单报送主考。凡科考在四等以下的生员不
得参加乡试。

4.乡试的考场——省会贡院

乡试地点在各省省会贡院。贡院的外墙很高,上植荆棘,所以贡院又称“棘闱”,贡院
内除阅卷等办公室外,有许多考棚,分为几十条小胡同,依次以千字文编号,每号分为
几十间小房子,叫做号舍。整个贡院有号舍几千乃至上万间。每一号舍高六尺,深四尺
,宽三尺,仅容一人起坐,连躺都躺不下。



定州贡院

  

5.严防作弊的措施

乡试的搜查制度比院试更加严格。进场时两名士兵搜查一名考生,如同对付囚犯一般,
摘帽,脱鞋,解衣,散发,衣服被褥,—切用具通通抖开,毡毯无里,皮衣无面,笔管
镂空,板凳单层,蜡台不能过高,砚池不能过厚。点心饽饽都要切开。搜查后,考生科
头跣足,手挽考篮,像叫花子一样领卷进场,对号入房。号门一锁,不得出入,每号由
若干名号卒看守,就像小鸟关进了鸟笼。考试期间,贡院棘墙外日夜有人巡逻,附近居
民禁止抛砖扔石,释放鸽鹞,鸣放鞭炮,以防利用这些手段给考生递送东西。

考试题目考前刻印,不得多印一份。考卷姓名弥封,稿纸每页骑缝处都要盖印,为了防
止阅卷官认识考生字迹,考生亲笔写的考卷(叫做墨卷)并不直接送给考官,而由专门的
誊录人员用朱笔誊写(叫做朱卷),再由专门的校对人员对读无误,签字后方送主考。

6.三场考试的时间和考题

乡试共考三场,每场三天,与秀才考试—天—场不同。第一场在八月初九,第二场在八
月十二,第三场在八月十五。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四书”三题、“五经”四题),第
二、三场考表、判、策、论及试帖诗各若干题篇。

7.阅卷

主考用抽签的办法分送各房同考官评阅。同考官阅后写上评语,认为可以录取的便推荐
给主考宫,叫做荐卷。主考官取中后,会同监试官、同考官等按朱卷号码核对墨卷,然
后再拆开弥封,填写姓名籍贯。

8.录取名额

各省每届乡试取中举人的名额皆有定数,依各省钱粮人丁多少而有差别,最多的顺天取
一百六十多名,最少的贵州取三十名。正式举人属于正榜。还有备取生,叫做副榜,不
算举人,也有定额,最多的顺天二十名,最少的贵州四名,后来改为按各省正榜五分之
一的比例录取副榜。副榜即副贡。

9.写榜、放榜

写榜时先空下前五名不填,从第六名写起,写到最后一名,再写第五、四、三、二、一
名。写榜时贡院门外挤满了等候消息的人群,每填一名,就有人把一张小纸条从门缝递
出去,外面得了消息,就赶快回去报喜,敲锣打鼓放鞭饱,讨喜钱,喝喜酒,热闹非常
。榜写好后,用巡抚关防,张挂于巡抚衙门前。因为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所以又叫“桂
榜”。

10.关于“解元”、“同年”等

乡试第—名叫做“解元”,原是解送朝廷之意。放榜后,新科举人应邀参加巡抚衙门的
宴会叫做鹿鸣宴。然后新贵们就纷纷拜老师,认同年。—般称主考官为座师。称同考官
即阅卷官为房师。所谓同年是同年中举的意思,二十岁和五十岁也算同年。每一新科举
人由政府发给衣帽旗匾银二十两。清制,进土、举人帽用金顶,宗祠可以树旗杆,挂匾
额。

11.中举之后的地位

中举以后,就算正式进入统治阶级。其地位为秀才所望尘莫及。一般秀才不能作官,虽
然贡生肄业期满可以做学官,但考试很严,机会很少,通常只能教书成为乡村知识分子
,所以人们往往叫穷秀才。举人就不同,可以参加会试,以求上进。会试一次不中,可
以要求担任教职,做学官。会试三次末中,可以参加大挑,候选知县。所谓大挑并非经
过考试,而主要是看相貌,多取体貌丰伟,年富力强者;其次是看口才,多取言语清楚
、应对敏捷、熟悉吏治者。挑上的人,常常发往急需用人的地方,例如治河工程之类,
以候补知县试用。即使不出去做官,在家也可以称乡绅,交结宫府,包揽词讼,横行乡
里,欺压百姓。例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之前,没人瞧得起;中举之后,就被
称为老爷,知县、地主都和他交朋友,还有送田产的,送房屋的,送奴仆的,几个月间
,就成了大财主。
(三)会试(殿试)

1.会试

①会试是选拔进士的考试

明清“会试”是全国范围的选拔进士的考试,每三年一届,在乡试的次年举行,也就是
丑、辰、未、戌年举行,时间是春三月,所以又叫“春闱”;因为是礼部主持,所以也
称“礼闱”。

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举人,已仕未仕均可。清制:各省举人进京会试,分别由当地政府发
给一二十两银子作路费,落第举人也给适当盘缠,以示照顾。

②考官

会试考官由皇帝钦命,主考官叫做总裁.正总裁—人,副总裁三人。由一、二品大员担
任,均须进士出身。同考官十八人,叫做十八房,由翰林进士出身的司官,科道担任。
此外,还有两名监考官,叫做知贡举,由—、二品大员担任。其余事务官员,如提调、
监场、搜查、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制度大体与乡试差不多。

③考试

会试也是三场,每场三天,三月初九为首场,十二日为二场,十五日为三场。考试地点
在北京贡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内。由皇帝亲自出试题。其进场搜查,场内规矩,分墨
卷朱卷,以及阅卷荐卷等办法,与乡试大致相同。

④录取名额

会试取中名额最初没有固定数目,清代最多的一届进士为四百零六名,最少的一届九十
六名,大体上二十名举人取一名。后来改为分省定额,最多的省二、三十名,少的十余
名或八、九名。

⑤会试放榜

会试放榜在四月十五日,因为正是杏花开放时节,所以叫“杏榜”。榜用礼部印,张挂
于礼部大堂前。会试取中后叫做“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请注意,不等于状元)。

2.殿试

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殿试虽然没有取不取的问题,但十分重要,因为它是皇帝亲自
主持的考试,状元、榜眼、探花等名次由此产生,所以人们特别重视。

①殿试场地

殿试地点不在贡院而在保和殿。殿内备有考桌,高尺许,仅能盘腿而坐,书写不便,一
般自带可折叠式小桌置于其上,又自备考箱,置笔墨用具,兼代板凳。虽说是皇帝主考
,其实皇帝并不亲临考场,只是虚设御座。行礼如仪后,由大臣宣读考题。

②殿试策论

明清时,殿试只出一题,不试八股而试策论,要求回答关于时事政务方面的一个问题,
例如吏治、财政、边防、河工、礼、刑、农、工等。—般要求千字左右,当日交卷。策
论有一定程式,开头结尾都是颂圣之辞,中间谈实质性问题往往空泛。殿试一般不重内
容,却很看重书法,所以状元并不见得有真才实学。

③主考官(皇帝)、读卷官

殿试无主考官,因为主考即是皇帝。有监试宫,清代多由亲王担任。提调官例由礼部尚
书担任。由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和部院大臣八人为读卷官,即阅卷大臣。

④状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名次的拟定、放榜等

每份试卷八大臣轮流批阅,分别作记号,写批语,然后由首席读卷大臣商定名次,首先
拟出前十名人选,进呈皇帝亲自决定一至十的名次。前三名通称一甲,一甲第—名称状
元,又称殿元,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一甲三名统称鼎甲。第四
名即二甲第一俗称传胪。前十名名次决定之后,皇帝首先接见,叫做“小传胪”,第十
—名以下名次由读卷大臣排列,分为二甲、三甲两类。然后皇帝于太和殿接见全体新进
士,叫做“大传胪”。礼节特别隆重,全体文武大臣都要出席。除御旨宣布全部名次外
,同时宣布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
“进士”。然后,鼓乐仪仗,将新进士名单以黄绫榜公布,张挂于长安街,所以老百姓
把中进士叫做“金榜题名”。如果有人乡试、会试、殿试都取第一,集解元、会元、状
元于一身,就叫做“连中三元”,那是莫大的荣耀。

⑤“琼林宴”、“释褐”、 进士题名碑等

大传胪之后,礼部赐宴,叫做“恩荣宴”,又叫“琼林宴”。还要到圣庙拜谢孔老夫子
,叫做“释褐”。每科进士名单由礼部出钱刻石立碑于太学,叫做进士题名碑。明清两
代这些碑现在都保存于首都图书馆旁孔庙旧址内。中了进士,宗祠可以树牌坊,并由礼
部发给牌坊银三十两,一甲三名另外加五十两。此外,也有拜老师、认同年等等习俗,
与乡试相同。

⑥殿试之后的朝考和官职的分配

殿试之后还有朝考,目的是分配官职。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例授编修,其
余按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总成绩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和知县等职。庶吉士
为学习研究性官员,三年期满再举行散馆考试,然后授实职。进士朝考后授主事带有实
习性质,三年后才转为正式主事。朝考后授知县的,则分发各省尽快候补,叫做“榜下
即用”,不像他人那样往往要长期候缺。

进士出身,叫做两榜出身;举人出身,叫一榜出身;统称科甲出身,被明清读书人认为
是最荣耀的做官道路,被称为正途。其他途径如捐班、恩荫、杂佐等等,则称为异途,
迁升提拔远非正途出身所能比拟。

1598年,万历皇帝亲自主持殿试,题目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在一天之
内写下了这份“状元卷”,万历皇帝在卷首朱批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全卷长3.
3米,宽38厘米,共2460个字,写得端正漂亮,朴实浑厚,既是策文又可看作书法作品
四、科举之武科

从唐代以后,科举科目除文科外,还有武科。清代有武院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
,武院试由驻防军派参将或副将会同学政主持考试,及格者为武秀才。武乡试由巡抚主
考,及格者为武举人。武会试由兵部主持,及格者为武进士。武殿试以后也依成绩分为
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各级考试内容分别有骑射、步射、舞刀、掇石和默写武经七
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黄石公三略
》、《姜太公六韬》)等,也有一套防止舞弊的制度。顺治年间,武状元授参将,武榜
眼授游击,武探花授都司,二甲授守备,三甲授署守备。
觉得有道理,那些无能五德的贪官就会被挡在门外。
觉得科举是当时唯一一个靠自己奋斗,努力就能有一个新的明天的办法。
不知当时也有代考作弊的吗?
唐朝武则天上位,把世家杀的差不多,才真正的给了寒门上升的渠道,之前都是依附世家才能得到举荐。
科举应该算是给当时不同阶级的人跨阶层的一条很实际的路。
科举制度成了儒家甚至儒教对百姓,对学生,对有志之士的精神绳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