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農村不應是城市生活的“垃圾場”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 美國《僑報》8月21日載文《農村不應是城市生活的“垃圾場”》,摘要如下:

  “廉價的“山寨”名牌巧克力、脹袋漏水的果凍、黴變過期的辣條……近日有媒體披露,在山東省濰坊、萊蕪、臨沂等地市的農村小賣部和批發市場中,一些在城市已難覓蹤跡的“問題食品”沉渣泛起。而更令人震驚的是,一位批發商坦言,“問題食品”是專銷農村市場的,“城裡有城裡的貨,農村有農村的貨”。

  這暴露了農村在食品監管方面的落後,著實觸目驚心。暫且不論執行力度如何,至少城市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但在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著大量“盲區”。而上述事發地工商、質檢等監管機構對此的解釋是:由於人手不足,檢測費用高、耗時長等原因,農村食品安全“管不過來”。

  除了約束不力以外,農村的客觀環境也為“問題食品”的泛濫提供了溫床。在農村,食品銷售渠道單一,除了非正規的小賣部,就是更加不正規的集市。這些小賣部銷售什麼食品,取決於農村居民的消費習慣。

    而關於這一點,臨沂市白沙埠鎮朱泮村一位村民道出了心聲:“在農村,品質好、價格高的正規食品不好賣……我們買東西不看品牌和保質期,只要能買得起、吃著香就行。”(新華網19日報道)——可見,由於經濟條件落後,農民“貪”便宜貨;又由於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們缺乏食品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就這樣,在城市如過街老鼠的“問題食品”,卻在農村找到了“下家”。  

    其實,除了食品安全以外,農村在許多問題上都處於“食物鏈的最末端”。在城市中被藥販子收購的過期藥品,大多被銷往農村。城裡無處立足的重污染企業跑到農村建廠,瘋狂排污……經歷了30年改革開放大潮後,儘管農民們住上了瓦房,用上了電飯鍋,看上了彩電,騎上了摩托車,然而,他們為這些“幸福生活”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連癌症發病率農民都高於市民。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村?這是前進中的中國必須正視、沉思的問題。城鄉二元制帶來的鴻溝在某些方面有縮小的趨勢,但在很多層面上,卻在不斷加劇。

  中國城市化、現代化的腳步不會停歇,但在向前奔跑的同時,不應忘記身後還有一群“沉默的大多數”(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國50.32%人口居住在鄉村)。農村,不應再是城市生活的“垃圾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13:56:4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 ... mp;mdate=0822135614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