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 转:债务上限、违约及其他

八月二日,盖特纳说是最后截止日。美国国会到期如不提高债务上限,财政部可能违约,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好吓人啊,美国国债违约!读研时学的金融学模型里都有一个无风险利率的概念(risk free rate)。问教授,教授说就当是美国国债利息吧。后来自己开始误人子弟,一样如此人云亦云。违约的债券利息还能当无风险利息吗?
在中国,美国国债是否会违约一样牵动很多人的心,国家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啊,会不会打水漂?现在是不是应该卖啊?
多虑了!
事情演变到现在这个样子,债务已经变成了一个战略游戏: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游戏。
盖特纳之所以如是说国债会违约,是因为政府必须把事情说的很严重,就像那个喊“狼来的”小孩儿。
共和党比那些村民要聪明些,从开始就不相信“狼来了”,同时他们也聪明到说狼最终是要来的,如果现在什么也不做。
但八月份不会,也许九月份也不会,也许也许。。。
美国民调显示:70%以上的人不同意提高债务上限,这就是共和党的底气所在。有趣的是如果你追问下去,如果债务上限不提高,那你是同意增加税收呢,会有70%的人反对,还是削减社会福利呢,也会有70%的人反对。
既不增收,也不截流,如何削减财政赤字。没办法,所以说最后债务的上限还是要提高的,这是双方都认同的,只是多少从增收中来,多少从截流中省。民主党倾向于前者,共和党说免谈。想增加税收?没门儿!
唉,什么时候,中国人民也能有这样的代表,而不是对所有政府议案都很高潮地喊着“yes, yes, yes!”的央视的倪大妈或者四川的胡奶奶。
回到美国债务。
底线是在八月二日之前或当天,双方最有可能达成一个妥协。上限应该会提高,即使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赤字的压缩是现在就开始,还是像意大利一样过几年再说。
如果你问克鲁格曼,他一定说现在就削减赤字是多么愚蠢,经济会受到多大损失。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过去几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有接近20%是从联邦政府转移支付来的。如果削减开支,美国的国民收入减少,经济短期内必然失速。
如果是这样,中国的出口业就会连带受到很大的打击。
不要忘记:美国第一轮财政刺激里政府每花的一块钱里,有六到七毛变成了中国的对美出口。在这里,中美的经济刺激手段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中国是政府花钱建“铁公机”。美国是把钱放到百姓手里,即使这意味着百姓反手去购买中国货。
得了便宜的中国人很多会说美国人傻,政府刺激大搞点儿基建多好,看肯尼迪机场破烂的,修修补补,肉烂在自己兜里,多好。的确。
但其实肉不一定烂在自己兜儿里。事实上,中国的投资很多肉都烂在关系户儿兜儿里,儿很多这些关系户手里如果还没持有一本外国护照那也是在申请。
现在如果美国政府没钱了,不傻了。中国可能也会面临不小的危机,尤其是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劳工工资、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高企不下的情况下,美国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可能就会成为压倒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较好的结果是国会两党双方达成一个长期的缓慢但坚定地缩减赤字的协议,通过立法将之固定下来。这样子对经济的增长损害会比较小。
但这样做也有风险:那就是意大利式的风险。如果削减赤字的任务全都推到以后的政府身上,市场首先要相信政府会守信。好在美国政府现在应该还剩下一些信用可以透支,所以估计此风险不会太大。
在中国,政府没有信用问题,因为反正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但这不妨碍政府一天决定,两天执行,因为它的绝对权力是至高无上和无可置疑的。
7.23之前:财政刺激四万亿,银行必须给地方政府贷款,说给就给。管他什么项目,沾着“铁公机”,同志们,冲!
7.23之后:高速投资、高速敛财、高速腐败的过程终于把高速失速到零速,“这是一个奇迹”。不过还是没关系,我们的高铁是合格的,技术是先进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又走题了,回来再扯美国的债务问题。
如果说第二种方案的坚定稳步减持赤字对美国和中国是个最优方案的话,第一种小幅提高上限、近期快速压缩赤字对美国仍不失一个长远的利好,对中国的短期影响就会比较大。
想在的情况看起来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第二种比较小。
最小的可能是达不成任何协议,债务上限维持现在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国债会违约?
先来看看八月份的情况,以后每个月大同小异:
税收进项: 1700~2000亿美元
~~~~~~~~~~~
债务利息支出:  290亿
社保加医保: 1000亿
国防供货商支出: 310亿
失业保险:  130亿
其他开支:  500亿
联邦工资福利:  150亿
教育经费:  200亿
如果你是美国政府,你会选择债务违约吗?
反正我不会,因为利息只占美国总支出的6%左右,占税收的15%上下。它不解决实际问题,而造成的对金融市场的潜在损害是巨大的。
事实上,美国政府的很多机构都已经开始准备缩短服务时间,甚至不必要的部门已经准备关门大吉以节省开支。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美国公务员有可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无薪休假。当然,公务员可以从休假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从无薪的角度。半瓶子水可以说是满的,也可以说是空的。
其实,有趣的是如果美国国债因为可能潜在的违约可能性而遭到大规模抛售的话,这实际上是最好的购买机会。
上限不提高意味着发债量减少,同时意味着政府开支需要大规模压缩40%,所以短期内经济会非常糟糕。有什么人能告诉我还有比这更好的购买债券的机会吗?
当然如果最后一种情况出现,股票就算了。不光美国,全世界的股票市场都会哀鸿遍野,一地鸡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