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哈哈 是有个性的盘点
莫愁女: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钟祥人。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是战国的。
张采萍,叫采萍的也很多啊。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7 13:25 编辑

薛素素

薛素素 (西元16—17世纪),一名素,又名素君,字素卿、润卿等,人称薛五、五郎、润娘,生卒年不详。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吴江人。约生活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秦淮名妓,善画山水、兰竹,兼擅白描。所绘花草、虫鱼,备具意态。又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丸先后掷发,同击一处,自称女侠。传世作品有《兰竹图》、《兰竹松梅图》、《溪桥独行图》等。

胡应麟《甲乙剩言》云:“素素姿度妍雅,言动可爱,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

清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有“十能”:诗、书、画、琴、弈、箫、绣,而驰马、走索、射弹,尤绝技也。

薛素素居京师(或南京)期间,为一李姓将军所嬖,后将军携素素画像赴广西,侗苗族人见而惊为天仙下凡。

又有一彭姓宣慰使,深慕素素艳名,遣吴人冯生将其骗至湖广边城永顺。费金钱无数,素素终不身许。彭氏恼羞成怒,羁留边城十余年方放还。期间曾有诗集《南游草》多卷,惜今已不存。

薛放归后,居留南京秦淮河畔,在此结识一些江南文人名士。于嘉,又名玉嘉,字惠生,一字褒甫,江苏金坛人。家世仕宦,然才高而久困科场不售,遂弃之。肆力于诗。素素与之相识,似曾有过婚嫁之约,但不知何故未能结成姻缘。后又结识同乡沈德符(1578—1642),沈字景倩,一字虎臣,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其父沈自邠曾为万历五年第三甲进士选庶吉士,后入翰林院。景倩工诗,尤精于明代朝野掌故史实,撰有《万历野获编》一书,为明代著名野史笔记,闻名海内学林。沈、薛两人相识后,日渐情浓。沈即为之脱籍赎身,素素遂嫁景倩为妾。  

素素嫁入沈家后,可能有过几年花间联吟,晴窗弄墨之惬意时光。但后不知又发生何变故,素素终离沈家而去。官宦世家,难容风尘旧人耶?或沈又得新欢,始乱终弃?后人难解其中疑窦,亦不敢妄自臆度。素素有怀人诗云:“良夜思君归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携来独枕谁相问,明月空庭泪湿衣。”此诗是否可以从中读出些缘由,也只好仁者见仁也。

后来又传说素素嫁为商人妇、吴中富家翁妾,均难见确切明证,姑妄信之。但其曾绘观音像与绣织佛经、大士像,则屡见于李日华、董其昌等名家笔记与书画题跋之中。寒窗孤灯,长斋绣佛。艳称海内之一代艺妓,蜕变为心如止水之佛门居士。梦中谁是画眉人?醒来试记长短更。忆往昔风光霁月,堪向谁言?

《独斟》   
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其一)   
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门前无客过,数酌自酡颜。(其二)


thumbnail_400_400.jpg 一五九九年作 芝兰竹石 手卷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7 13:57 编辑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她从小酷爱读书、写字、绘画,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张.便在桌子、青苔石、墙壁上乃至捡来树叶练习书法,作诗攻画,终于苦学成才。

早年为江浙名妓,海宁人光禄卿葛征奇见到其《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为侍妾。婚后随葛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行李首饰尽失,独抱诗稿而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出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苍老无闺阁气。亦工芦雁。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郊居用松陵集韵】   
避世墙东住,牵船岸上居。雨分三径竹,晴曝一床书。   
上坂驱黄椟,临渊网白鱼。衡门楱草遍,长者莫停车。   

【长安秋日】   
高树秋声入梦迟,夜来风雨簟凉时。季鹰自解归来好,纵乏莼鲈也动思。   

【秋江晚泊】   
石尤风急泊沙湾,日落寒江鸥鹭间。秋水空明千里月,荒烟暝锁万重山。   
樵歌野唱犹行路,僧寺残钟独掩关。潦倒篷窗愁客梦,漫披诗史手重删。   

【寒食二首】   
月落池塘野水澄,桃花雨岸挂鱼罾。冷淘寒食无烟火,古刹深山何处灯。   
野岸蛙鸣隔浦听,小池春涨漾新萍。潇潇不断黄昏雨,寒食烟消鬼火青。


花鸟图.jpg
花鸟图,款题“崇祯壬午孟夏写于燕邸西湖李因”。钤“李因之印”、“今生”印。幅上有葛征奇长题,钤“葛征奇印”。崇祯壬午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此图印证了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赛金花的出生日期有很多说法,主要有1864年、1871年、1872年、1874年几个版本,由于出生日期未定,其生平事迹中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晚清众多的名妓当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根据有关的史料,历史上的赛金花经历大概如下:   
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赛金花 安徽黟县人,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90年代初,同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
秋红除了她的美貌、才情外,更生性雅洁,特别是缠就一对三寸金莲,形似春笋,柔若无骨,恰好盈握。
  明清以来,男子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女儿的一双脚。
     她和泪填了一阂《忆秦娥》的词:
  乱离别,遥念往事心摧折;心摧折,梦中情愫,衷肠泪血。虎狼强使鱼水绝,两
  地相思苦残月,苦残月,昨夜欢笑,今朝悲切。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因,出身贫寒,资性警敏,耽于读书,不喜修饰,常“积苔为纸,扫柿为书,帷萤为灯”,苦学成才。早年为江浙名妓,海宁人光禄卿葛征奇见到其《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为侍妾。婚后随葛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行李首饰尽失,独抱诗稿而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出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征奇为其诗集作序,称其诗“清扬婉妩,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自成逸品,即老宿臣公不能相下。”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苍老无闺阁气。亦工芦雁。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陈维崧在《妇人集》也称她:“作水墨、花鸟,幽淡欲绝。”。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黄宗羲曾为她作传,不过黄宗羲长得真。。。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30 21:44 编辑

插一句无关的话进来……
看到柳如是的那段突然想到以前读到的一副对联……
柳如是如柳,谢道韫道谢
才女多薄命啊……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马丁说: 所以一般英雄莫问出处,美女莫问how old r u?
我忽然发现,这一楼都是些老熟人啊...你们去收集美女资料了?
我忽然发现,这一楼都是些老熟人啊...你们去收集美女资料了?
kasimsophie 发表于 2011-5-30 16:31



哪里有金子+鲜花,哪里就有偶们的身影哈   还能顺便攒分升级,一举三得啊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忘了在哪里看的,说能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不是妓女就是小老婆,虽然刻薄也未为远矣
鱼玄机……温庭筠是渣TA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