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这个名字太熟悉了,主要是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在课本中无数次出现他的名字,“导弹”、“火箭”、“卫星”这些尖端科技的词语总与他捆绑在一起。但我没有机会见到他,也没有那个冲动,因为我觉得教科书上有他的照片已经足够了。
我不了解钱学森,所以,我没有办法去谈我对他的看法,我只知道的是,他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就回国了。而那时候,大量的科学家都往外跑,而他,却回到祖国。曾经看到不少文章都在抨击国内的科学教育环境太差,导致科学家外流。这是事实,以致今天,还存在这种情况,说得难听点,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搞科学的,基本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处理繁杂的人际关系上,而非学术。有点可悲。
我无法高歌钱学森的光辉历史,那是路人皆知的问题,说了,那就俗了。但生在中国的我,基于我对历史的皮毛认识,我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帮助了中国摆脱“科技贫困”的帽子,至少,给中国人增添了些许自尊。尽管这些与我们距离太远,但我们从很多新闻、报道、消息可得知,因为科学的发展,中国的地位提高了。
钱学森已经老去,他这20多年来,似乎失踪了,没有什么消息,很多人已经把他忘记(包括我),如果不是因为看到新闻提及到“钱学森逝世”,很可能凭自觉我不会记起他,除非是出现其它新闻或者再看看课本。
一个人的老去和离开都是必然,结果都一样。只是,留给社会的东西,不一样而已。中国有句话:“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我想,钱学森的离去,是重于泰山吧。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谈不上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情感可宣泄的。只是,在钱学森逝世之后,还有人能想起他,至少,还有更多的“钱学森”出现,这些人,都能为中华民族之强大而奋斗。
套近距离的说一声:钱老,走好!(文/文上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