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vork 于 2011-11-9 21:08 编辑
记得以前看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八卦,日机轰炸,大家跑警报时,研究庄子的刘文典公然对教授写作课的沈从文说:“我跑是为保存国粹,学生们跑是为中国的未来,你跑什么?”可是这样一个狂人,却对陈寅恪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寅恪(1890-1969)的老家是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但他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语言学家。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因为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永不叙用”。所以,他走上了和父辈仕宦截然不同的道路。十三岁时,陈寅恪随兄东渡日本留学,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张文凭就是复旦公学的高中毕业文凭。1910年到1925年期间,他在欧洲游学13年,学习了22种语言,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1925年,陈寅恪回国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清华四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大部头著作,也没有博士学位者。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说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称自己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述比不上陈的三百字。他上课,除了那些被他戏称为“圣人再传弟子(康有为号称“南海圣人”,梁启超是他的弟子),天子同学少年(王国维曾在清帝的上书房供职)”的清华学生,教授也来听讲受教,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中西结合、考证比较,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他秉承严密、精确的德国学术传统,甚至要求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一定要学好数学才能做国学学问。他这种精密考证的方法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继王国维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历史后,又为后代史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陈氏一生可谓一波三折。家道中落,改弦易辙走现代教育之路;抗战烽火,他留下大量眉批笔记的藏书又在长沙战火中焚毁。所以,他在大后方的研究全靠记忆。在抗战时期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他仍然对唐代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抗战结束时他已经彻底失明。晚年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书期间,他又开始研究明清民间文学,特别是女性的文学贡献。他认为清代陈端生的弹词《再生缘》是中国的史诗,还写了自伤身世的《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因为精通多种外文,有能力对不同国家语言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但他又至死都用文言写作,对中国传统语文的特色和地位非常自信。他更坚持“没有自由的思想,就没有优美的文学”,始终维护学术自由,思想独立,铮铮铁骨,令人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