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罗马盛衰原因论_____文史知识接龙主题(1)

本帖最后由 facaifacai 于 2009-11-15 00:44 编辑

s2226172.jpg

《罗马盛衰原因论》

本书著者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本书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本中他第一次概略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按照孟德斯鸠的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决定的。



罗马盛衰原因论的评论:
罗马,从一座城市到一个帝国
公元前八世纪,罗马只是一座城市,但到了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就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是什么样的力量完成了这一巨大的转化?又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衰弱,甚至“像莱茵河一样地结束”了?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给出的答案是:共和的政体、严明的法律、自由的公民,还有在不断征战中形成的朴素、勇敢、好学、随时为荣誉而牺牲的民族性。
  
  只有共和的政体和严明的法律才能使各种势力消长的权力集团相互制衡。当塔尔奎纽斯未经元老院和人民的选举取得了王冠并把国家变成世袭、专政的政权时,罗马人选择了把国王赶跑,建立起共和国,国家的治理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负责,而最高权力则在两个执政官手中。但因为只能有贵族才能担任执政官,此时,罗马的权力掌握在强大的贵族手中。为了达到平民和贵族的制衡,罗马共和制设置了“保民官”。保民官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行政权,但拥有否决权,可以否决元老院的决议。为了“矫正法律所不曾防范的弊端”,还设置了旨在确保共和国纪律的监察官。
  
  公元前五世纪,日益增长的平民力量开始不断冲击贵族集团,他们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他们在选举中的优势,他们拒绝参加战争的行为,他们的离开的威胁,他们单独作出决定的权利,最后,他们对过于顽强地反抗他们的人们的弹劾”。平民一步步取得胜利,先是取得与贵族联姻的权力,然后是当选执政官的权力,接着是进入元老院的权力,最后取得和贵族一样的祭祀权力。至此,罗马由一个君主国家转为贵族国家,再转为民主国家,也开始准备进入它最强盛的时期。
  
  在孟德斯鸠看来,“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的确,任何一个覆灭的政权都毁于同样一个原因,即没有监控没有制衡的权力,被统治集团肆意的挥霍了。当奠基了罗马强盛的制度,被野心家的金钱和军队彻底瓦解后,罗马也开始走向无法避免的衰落、灭亡。
  
  完善的政治制度只能保证国内政局的稳定,骁勇的军队才是国家扩张的利器。罗马的强大是“打”出来的,从被母狼抚养过的罗慕露斯兄弟建立这座城市之初,它就有着狼一般的本性,“为了争夺公民、妇女和土地”,他们不断出击,并不断凯旋。在这座“没有商业,又几乎没有工业”的城市里,发家的唯一途径就是打劫,就是征战。不断征战使罗马人永远都处于战争状态,并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了胜利,他们身披比别人更厚更安全的铠甲,挥舞更重打击力更大的武器,也需要进行更艰苦更长时间的锻炼。他们有着最虔诚的誓约——这是严明的军纪最可靠的来源,这使得罗马军团即使“在最不利的战斗中他们也不会不集结在某一个地区,或者在敌人的队伍中也不会发生任何混乱”。与此同时,罗马人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只要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习惯,他们立刻就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习惯”。最后,他们用着萨比尼人的大楯、西班牙式的剑,并不忘记努米地亚的马、克里特的弓手、巴列亚尔的弩手、罗德斯的船只。“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机会,而平时则是他们进行操练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罗马,让人很难不认同孟德斯鸠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准备战争时能够像罗马人这样小心谨慎,在作战时能够像罗马人这样毫无畏惧”。
  
  这样的罗马是不可能不胜利的。强大的罗马军团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中叶,伴随着迦太基的灭亡,罗马开始走出意大利半岛,进行对已知世界的征战。但是,从罗马走出意大利半岛那一天开始,罗马的共和国体制就走上了无法挽回的灭亡之路。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只有有财产的公民才可以成为士兵,军队是由执政官召集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宣誓效忠的对象是共和国;同时,元老院时刻密切注视着将领们的一举一动,而军团绝不可以越过罗马城附近的鲁比康河,否则就会被全体罗马人视为为叛国者——这就意味着没有谁是可以轻举妄动的。但是,当共和国的力量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和大海后,军团开始驻留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远离元老院的视线,而将领们则成为军团的所有者,士兵们的效忠对象。“罗马再也无法知道,在行省中率领着军队的人物到底是它的将领还是它的敌人了”。与此同时,随着共和国疆域的扩大,罗马的公民权开始扩大到意大利各民族,甚至意大利半岛之外的行省中去。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能对罗马的精神罗马的自由百分之百认同并服从,在取得同样的公民权的同时,罗马的精神却分散了。
  
  从苏拉开始,掌握军队的将领就开始逐步控制了政治权力,并逐步成为人民眼中的“救星”,总是被人民“深情的呼唤着”,被元老院深深的期待着。但是,西塞罗却指出,在过去,“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许多人的保护之下,而不是所有的人在一个人的保护之下”。军队、荣誉、权力、财富,开始向少数几个人聚拢,法律形同虚设,誓约成为玩笑。庞贝用金钱贿赂选民,凯撒用既定的价格收买了执政官、行政长官、保民官,甚至还有祭祀,屋大维则成为首位“元首”。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监察官、公民大会,统统被金钱玩弄在手上,自由的精神在利刃面前格外的软弱,独裁的帝国时期开始了。
  
  帝国时期的罗马,疆域还在扩大,但是成就了罗马的共和、民主、自由精神已经远去了,虽然罗马帝国也经历过从涅尔瓦到马克·奥勒留五皇帝近百年的黄金期,但是,帝国的五脏已经烂了。卡利古拉、尼禄、孔莫都司、卡拉卡拉……一系列的暴君层出不穷,靠军队坐上宝座的皇帝们随时都担心着被军队杀掉换人,每个皇帝都更关心自己能做多久的皇帝,官员们更关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能否持久,士兵们则关心自己的战利品和奖赏如何……没有人真正关心帝国的前途和发展,罗马的荣誉彻底消失在金钱的灿烂光芒中。帝国的瓦解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罗马盛衰原因论》并不是一部严格的历史书,虽然这本书是建立在大量的史实基础上的,但呈现出来的文字却带着鲜明的孟氏特色,与其说论历史,不如说论政治。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锋人物,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君主独裁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在贪婪的国王和大主教们的统治下,宗教裁判泛滥,公民的思想自由被严重剥夺。在这个背景下看此书,孟氏的言外之意就很清楚了。但是,需要警示的,又岂止18世纪的法国呢?
读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罗马起源于战争,兴盛于战争,也最终为战争所败,罗马盛衰史也就是一部战争史。

    罗马城的最初只是为储藏战利品、牲畜和粮食而修建的,没有街道,只有很小的房屋散落于各处。后来在罗慕露斯国王和他继承者执政期间,才开始营建这座永久之都。国王执政期间的战争,由于大量战利品的输入,武器的改进,使国力开始强盛起来。

    当然这时的战争还只限于罗马周围与其邻国,而在执政官执政期间,罗马则把战争开到了意大利的一切民族和亚细亚地区,并强行与这些民族签订不平等条约,削弱他们的国力,掠夺他们的财富,对他们的争论进行裁判;罗马还通过结盟的形式,使众多的民族成为了它的臣民。罗马俨然成了世界的主人。

    战争也伤害到了罗马,特别是当罗马军团越过阿尔卑斯山和大海的时候,由于远离罗马本土,所以他们在征服的地方驻扎下来,并逐渐失去了公民的精神,养成了军团的独立势力和军团将领的崇高地位,这些将领有苏拉、马里乌斯、庞培、凯撒等,他们后来都成了罗马的独裁官,于是阴谋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权更替,最后屋大维建立的一个人的统治,罗马帝国由此开始,一系列皇帝的统治,国力继续消耗下去,军纪也丧失了,罗马军队腐化到不带武器盔甲和头盔,见了敌人就逃跑的地步,于是罗马就成为各民族瓜分的对象了。蛮族人纷纷洗劫罗马,于是罗马就一点点从衰落走向覆灭了。

    孟德斯鸠对于罗马的兴起和灭亡是这样评价的,罗马的兴起是由于它只能不停地作战,而且仗着一种难以相信的运气,它总是在征服了一个民族之后,另一个民族才对他开始战争。罗马之遭到毁灭,是因为所有的民族一起向它进攻,并且从四面八方侵入了它的土地。

   

    罗马人热爱战争的原因

    可从以下三方面原因解释:

    一、执政官制度。罗马人每年选举执政官,执政官为了连任或是对荣誉的热爱,在其任职期间往往表现得雄心勃勃,他们不放过一切可以成就其赫赫功业的机会,而战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国内的建设往往是缓慢和收效甚微的,而战争的胜利则可以带来巨大的荣誉,大量的战利品会让整个罗马疯狂。

    二、元老院。元老院也愿意进行战争,因为它经常受人民申诉和请求之苦,为了使自己摆脱人民的困扰,它就设法把人民的精力放到对外事务上去。

    三、人民。人民也乐意进行战争,因为战争对他们的好处是可以分到战利品,这在罗马这个没有商业和工业的城市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人民要想致富就只有靠战争这种抢劫手段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