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父亲16年走遍全国找到被拐儿子 被拐孩子拒绝认亲


□寻子的爸爸像极了祥林嫂,反复地说:都怪我,没提防。

□孩子的养母一直以为警方弄错了,当场昏倒在派出所里。

□爸爸擦干眼泪,一字一句地说,“就是恨人贩子,两个家,都毁了。”


从湖北荆州到邯郸永年,张海平一路拎着寻亲16年的所有材料,还有一个在荆州做好的生日蛋糕。16年前,儿子被拐之日,距离生日还有三天。他幻想中的认亲,应该给儿子补过生日。令人遗憾的是,对突然冒出来的亲生父母,17岁的儿子极度排斥。

16年,张海平两口子靠收废品为生,把江浙一带几乎走遍,除了儿子一周的照片,就是人贩子的名字,他们到处找到处找,就希望找到儿子带他回家。9日,认亲的希望落空了。

被拐儿童超过16岁,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在这一刻也失去了约束。张海平一字一句地对记者说,我不怪孩子,我就恨人贩子,两个家都毁了。

不管你在哪儿,爸爸都要找到你

9日6时,湖北张海平夫妇抵达邯郸,这是他们第二次到这里寻亲,一手攥着警方出具的DNA鉴定书,一手提着千里之外订做的生日蛋糕。

这一天,他盼了16年。1996年12月2日,张海平夫妇一岁的儿子刘坤失踪了。当时,他们租住在荆州荆沙村。同组的吴姓夫妇常来串门,张海平二人并无防备。16年前的12月2日,距离儿子生日还有三天,吴妻抱走刘坤说去买糖,吴和张闲聊后离开。不久,见孩子不送回来,张海平再去吴家找,大门已经落锁。

对这个片段的描述,张海平像极了祥林嫂,反复地在寻亲的中向人讲起,“儿子还有三天就过生日,都怪我,没提防,都怪我。”

从那一天起,吴的老家四川云阳、江苏凤鸣、盘石、奉节、天门、上海、安徽、浙江,张海平以收废品为生,奔波大半个中国,甚至在一次坐船时,看到一个长得很像自己的男孩,一路“跟踪”到对方家中。“就想找到他,那是我的孩子,他在哪里,过得好不好,知不知道我们在找他?一定要找到他。”张海平靠着一片片废纸、一块块废铁的微薄盈利,16年间一次次的寻找,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追到天涯也要找到人贩子

张海平和其他的寻亲者不同。从始至终,他都知道拐走儿子的人是谁,甚至知道他的家在四川的云阳(现为重庆云阳),他认定只要找到了吴,就会找回儿子。

在向宝贝回家志愿者求助前,张海平只知道吴所在的县,这导致他两次前往云阳县都茫然而归。2011年8月,他通过志愿者的帮助,得到了吴的户籍所在村,从县城到镇上有车,再去村子就得爬山了。寻亲心切,张海平装了一瓶水,一口气爬了1小时山路。

当他在村民指引下,找到吴的老宅,张海平蹲在地上掉泪了:房子已经塌了,即使立着也是破旧的不成样子,他始终认为吴夫妇拐走孩子是自己养,但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要受多少苦呢?“我蹲了两个多小时,才缓过劲来下山。”张海平不死心,2012年1月1日,农历新年将至,他又一次去吴的老家堵人,希望吴会回家过年,能和自己的孩子见上一面。十几年的挫败,张海平已经淡然了,他安静地返回荆州,2月8日收拾行李再次前往云阳。

这一回,张海平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线索,有一位回乡过年的村民提供,吴5年前曾在宜昌打工。完全没有头绪的张海平马上带着这条信息赶到宜昌,去当地警方处核实。他获悉吴确实在宜昌暂住并务工,又马不停蹄地赶回荆州去搬救兵。

2月23日,吴被抓。找了16年,张海平没想到自己就和吴在一个省份。他迫不及待地想从吴的口里知道儿子的下落,并且第一次跟随荆州警方赶到邯郸永年寻亲,遗憾的是,吴交代的第一个孩子,通过DNA鉴定,并不是张海平的孩子。

欢喜张海平遭遇认亲冷场

再次审讯后,警方得到了第二个孩子的下落。张海平手里的DNA鉴定书已经确认,这个17岁的少年就是他找了16年的儿子刘坤。

认亲的最后一刻,因为办案流程推迟到了9日。永年警方已经找到了孩子,张海平坐上警方的车之前,跑到宾馆去拿蛋糕,他满怀信心地说,我是要带孩子回去的,他爷爷不行了,要和老人见一见,他弟弟也很想见哥哥。随行民警提醒张海平,要做好心理准备,张海平点点头,却再难掩饰内心的欢喜。

9日11时,张海平夫妇坐在永年县西阳城乡派出所里。李爱荣小心地解开蛋糕包装,眼泪一颗颗地掉在蛋糕上。眼泪还没有收住,一个穿白衣的少年进了门,一屁股坐在了距离张家夫妇较远的沙发上,蛋糕他没看,张家夫妇他瞟了一眼。少年已经改名叫王明,辍学打工。

王明摆手制止张家夫妇讲述寻亲和当年的拐卖场景,要求单聊。张家夫妇一会儿取全家照片,一会儿取一下鉴定书,他们沉重的表情透露着,这场认亲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顺利。

永年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清如走进单聊房间后向记者透露,王明明确提出,希望张海平夫妇以后不要再来永年,他只有一对父母,就在永年。陈清如摇摇头,太突然了,对孩子来说。

丢下父母 被拐孩子拒认亲

王明焦躁的态度显然不愿意就此多谈,他反复提醒张海平夫妇,不要见我妈,她心脏不好,早晨犯病了。王明的叔叔介绍,王明的养母家中有三个女儿,想要个男孩传宗接代,当年,王明就这样来到王家。

王明的养母一直以为警方弄错了,9日上午才确定,并当场昏倒在派出所。邯郸市刑警支队副书记常英怀再次给王明及其家人做工作,王明的养母终于肯和张家夫妇坐下来谈。

谈话中,王明养母一直捂嘴哭,不停地重复,我理解你们,理解,很理解。当年要知道孩子是偷来的,我们也不要啊。这些话在16年后,为时已晚。三个家长坐在一起,各有各的痛,各有各的难。

李爱荣不再哭,她说害怕刺激王明的养母身体出现状况,但是这样的好心显然没有被王明领情,就在谈话过程中,王明冲进屋子,架起养母的胳膊,当着李爱荣的面,叫着:“娘,咱回家。”搀着她走出房间,这一幕来得如此突然,李爱荣还下意识地捂着镜头不让记者拍,“孩子不愿意上镜头,别拍到他。”

张海平夫妇追到派出所门口,也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上车的背影。张海平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想多留点照片,因为王明不但没有留下工作地址,连个电话也不肯给他。

站在派出所门口,张海平擦干眼泪,一字一句说,我不怪儿子,我就是恨人贩子,两个家,都毁了。

(应采访要求王明系化名)

难受,特想哭。
话说,当年那孩子是买来的?为什么不去孤儿院或福利院领养个?
除了叹气,我没啥可说的,孩子也就17岁,能有这样的态度不错了
做不到更完美的。
我觉得,生父生母既然已经知道他过的不错,真的只能要求他偶尔回去看看了
不然还能怎样?
如果能再有点勇气去当个乞丐就好了。。。
可怜啊,人贩子实在太坏了
人贩子抓到应该重判!这个孩子心眼儿不坏,就是有点轴。
她可以不必拒絕認親吧?
還是可以相認呀~~
往來又沒關係
又不會有人逼他斷絕現在的家庭
楼上说的有点天真,这一看就是养父养母对孩子抱着很大的期望,这个年纪的孩子,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可是,也不能怪养父养母,十几年养下来,得花多少心血啊,常言道生恩不及养恩大啊,这孩子能以养父养母为重,也算有孝心了.........
但是,我也隐隐的会想,这亲生父母以捡废品为生,是不是也让这个年纪的孩子觉得丢人?
曾经看过报道,是在医院抱错了孩子,一个是工人家庭,一个是知识分子家庭.知识分子家庭里教养的孩子学习,家教各方面都不错,工人家里因条件所限,孩子皮了点,学习不太好.可也不是坏孩子.但是.......结果太令人寒心,两家都争着要那个好孩子,没人想要那个皮孩子.我看着蹲在墙角的那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照片,好寒心.不知道该怪谁!
是我太黑暗了吗?如果亲生父母有钱,结局也许完全不一样
叹气,天杀的人贩子!
没有买,哪里来的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