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郁达夫的婚变

与周氏兄弟失和之后两造都“三缄其口”,“说了便俗”的态度不同,郁达夫在和王映霞分手时可以说是口诛笔伐,连篇累牍,“吃相难看”。

郁达夫认识王映霞以前早就成家,和妻子孙荃有了三个儿女(其中一个儿子后来在5岁时夭折)。他们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不是没有感情的。孙荃是当地有名的才女,能作古体诗词。两人婚前,郁达夫留日时期就经常互相唱和,郁达夫还每次都给她改诗。两人在1920年结婚,孙荃也可以算是下得厨房,入得厅堂。郁达夫在上海时请郭沫若和他的日本夫人安娜和成仿吾吃饭,出妻见子,让孙荃和安娜一起在厨房做腊肉、煎鸡蛋招待客人。可是到了1927年,可能正应了“七年之痒”的说法吧,郁达夫开始狂热追求王映霞。

王映霞是当时有名的美女,不光相貌身材出众,风度极佳,而且擅长交际,当然不乏追求者。相比之下,郁达夫虽有文名,但家世清贫,其貌不扬,并不是最有竞争力的追求者。更糟糕的是,他的这种“浪漫”举动遭到了兄长和朋友的强烈反对。郁达夫的大哥郁曼陀(华)比他年长12岁,一直是严父似的存在。大哥的反对除了出于对孙荃的同情,还有法律上的理由:他反对郁达夫大操大办,在上海举行婚礼,而不和孙荃离婚,因为对他这个大法官来说,这是犯了重婚罪。至于郁达夫的朋友们,据他在《日记九种》中说,曾经有几个青年“铸成一排铁像跪在他的床前”劝谏,可是他怎么会听呢。于是在没和前妻离婚的情况下,他还是和王映霞结了婚。其实,郁达夫固然是铁了心要娶王映霞,王映霞肯嫁给一个清贫文人,说明对他也是有真心的。

两人也幸福过 。郁达夫过去嗜酒,常有喝得烂醉,露宿街头的情况。结婚以后,王映霞做得一手好菜,又擅长管家,在杭州置办了房产,与当时的达官贵人的太太们也周旋得很好。有一段时期,郁达夫也不再喝酒过量了。两人走在街上,王映霞衣饰华丽、相貌出色(时人回忆说有好莱坞明星琼克劳馥的风情),郁达夫却清瘦朴素,貌不惊人,朋友们常有“谁家的阔太太带着听差上街来了”的取笑。可是,起初两人形影不离,恩恩爱爱,十二年中又生了三个孩子。

可惜到了抗战爆发前后,郁达夫家发生了婚变。内幕究竟如何,现在还是扑朔迷离。郁达夫的朋友说是王映霞爱慕虚荣,和国民党中统的许绍棣“勾搭成奸”。王映霞怎么说,我们不知道。可是郁达夫又是发表《毁家诗记》,又是在报上公开羞辱王映霞,骂她为“下堂妾”,连他的朋友们都看不下去了。郭沫若曾经赞同李梨初说的郁达夫是“模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可是这一次也觉得他做得太过分。别说是“家丑不可外扬”,郁达夫不光是自曝其丑,这回连“爱人”都暴露了。事情做得这么不漂亮、不光棍,结局当然是一拍两散,两人的感情再难挽回。

郁达夫有对联自况曰:“曾因酒醉鞭名马,深恐情多累美人”,上联估计是虚写,下联倒有点对景。作为一个浪漫诗人和作家,爱情不光是调剂,大概也是他的灵感。郁达夫感情充沛的正面意义是对朋友情深意重,比方说他和鲁迅的友谊,和创造社诸君的交情,还有他对文学青年沈从文的关照。沈从文难忘的是,两人第一次在严寒的北京见面,郁达夫不但倾囊相赠,把口袋里所有的零钱都给了他,而且当场取下自己戴的围巾,围到沈从文颈上。很难想象同样爱护青年人的鲁迅或者其他较为矜持的同时代知识分子会有这样的举动。另一方面,他的这种多情也让他在和女性的关系中多冲动少理智,终于闹得不可开交,以“家破”收场。郁达夫才气是尽有的。他不但写得一手好诗好文,而且精通日文、英文和德文。只是他在和王映霞纠葛中的表现,让我不太佩服。因为其中暴露的不光是他的“男性中心”意识,而且是一种弱者的受害者心态。

郁达夫的作品,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散文和游记。至于他的小说,虽然当年在青年中大受追捧-曾有人按照小说主人公的装束买了香港布做成学生制服穿,类似于现在的青年人追捧超女,争戴“笔笔”样貌的眼镜-我觉得值得看的大概只有三篇:《沉沦》,因其大胆抒情地描写了留日学生的心路历程;《迟桂花》,因为塑造了一个健康优美的女性;《春风沉醉的晚上》,因为一改颓风,描述了文人和女工的友谊。斯人已矣,当年的恩怨也一并灰飞烟灭,唯有作品长存世间吧。
发觉许多名人只是有突出的才华,实际的品格并不太值得称颂。
2# 云彩123
只能说名人其实也是普通人,可是因为出名,弱点就更是暴露得天下尽知。
当男人不爱女人后,对她的杀害大小,能看出这个男人的品质。
不喜欢郁达夫。
2# 云彩123
只能说名人其实也是普通人,可是因为出名,弱点就更是暴露得天下尽知。
yeyeshengge 发表于 2009-11-15 11:38

一針見血的點評啊!
看了这后,更觉得 文人都是渣这话越发没错了。
至少很多出名的文人,在家庭,情感和婚姻上都表现的很渣。
郁达夫失婚后的表现很没有风度,说到底是气量太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