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退休的历史教授谢正光(Andrew Hsieh)和康奈尔大学历史教授谢曼柯克兰(Sherman Cochran)合作,最近发表了《上海刘家》(The Lius of Shanghai)一书。柯克兰1992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商业史时,发现了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曾被誉为中国“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身经国共两朝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刘鸿生(1888-1956)和家人的大量私人信件。1997年他开始和谢正光合作,到2013年终于成书,由哈佛大学出版。
本书主要是对刘家十几口人(父母和他们的九儿三女)在民国时期的私人通信的总结和分析,通过一个有权有势的富商家庭的成败、悲欢揭示了时代大潮的力量。刘夫人叶素贞是文盲,但通过一个秘书和家人通信。其余通信者都精通中英双语。刘鸿生本人虽未留过洋,但曾在上海的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中学、圣约翰大学接受教育。除了最小的儿子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他其他的儿女都曾在上海的双语学校念书,然后留学英、美、日: 剑桥、哈佛、MIT等。
全书分四个部分。一、二部分关注二、三十年代刘家发家、儿女教育的情况。第三部分写到抗战时期家人分离,有些成员被迫逃离上海进入国统区大后方或到达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根据地,在乱世谋求生存、发展。第四部分描述中共建国以后刘家的状况。关注时代背景之外,两位作者也致力于剖析这个特殊家庭的权力关系: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怎么探讨家长里短的各种问题?谁有权作出最终决定?兄弟姊妹之间怎么建立联盟和父母谈判?
首先,刘家和叶家联姻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刘鸿生父亲早逝,虽有商业才能但无钱财。而叶家虽然有钱但后继乏人,没有能干的男性后代可以肩负家族重任。两人结婚后,叶家的钱财源源不断地输入刘家,让刘鸿生得以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而叶氏则不断生孩子。她一共生了16个孩子,有十二年时间每年一个。他们12个幸存的孩子中头七个是儿子。他们每个儿女都有中文和英文两个名字。
从1929年到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前,家庭通信涉及儿子在英、美留学的经历,儿女的婚姻大事等。做母亲的开始不愿孩子们出国留学,被父亲说服后,她又和儿女约法三章:留学后要归国;要为家族公司工作;一定要和中国人结婚。
通信中不乏坎坷、矛盾和争议。比如二、三、四三个儿子在英国遭受种族歧视,差点被剑桥拒之门外。大儿子自作主张从哈佛退学,去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三儿子私下和一个父母不喜欢的“西化”女孩订婚,又设法让父母同意他们结婚。他们的大女儿(第八个孩子)由父母做主和宋子安(宋子文的弟弟)订婚,却和一位有妇之夫恋爱,在日本生了一个私生子后和已离婚的爱人结婚,被父亲赶出家门,生了孩子才被母亲接纳。
这些风波有惊无险,最后都得以顺利解决。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刘鸿生父权威严,对海外留学孩子的管束不免鞭长莫及。而母亲和子女的亲密关系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帮助调节父亲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