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女孩多次在妈妈饭菜中下药 称等她难受我去照顾


核心提示:女孩菁菁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她却在妈妈的饭菜里多次下药,并且在被发现后非但没有悔改之意,并称,“妈妈在乎我,也离不开我,只是她自己不知道,我要等着妈妈难受时去照顾她”。对此,医生表示,孩子因缺乏安全感出现心理扭曲。

  “我要等着妈妈难受时去照顾她”


  多年来相依为命的母女,女儿却在妈妈的饭菜里多次下药,并且在被发现后非但没有悔改之意还振振有词:“妈妈在乎我,也离不开我,只是她自己不知道,我是在为她创造机会。”省立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对此表示,孩子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已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正确引导。

  母亲绝望:一不留神女儿就在饭菜下药


  菁菁妈妈告诉医生,最近一个月晚上睡觉前她经常感觉自己头晕、胃疼有时还想吐。去医院检查后,她被告知患有浅表性胃炎。她以为是自己一直爱吃辣的原因所致,但是就在一周前,她却在无意中发现女儿菁菁正在厨房里偷偷地往饭菜里下药。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是我的确看见她把几粒胶囊拧开,把药粉拌在我炒的辣咸菜里。平常这个菜只有我吃,她不吃辣。”菁菁5岁时,父母离异,之后一直是菁菁妈妈一个人很辛苦地抚养孩子。看见女儿这样对待自己,菁菁妈妈既伤心又纳闷:孩子这么恨我吗?


  “现在只要她放学回来我就会把她锁进房间,等我做好饭再把她放出来。”菁菁妈妈表示,她发现女儿有此行为后也试图和她沟通,但是孩子似乎并不愿意多说;还有两次,她只是想去厨房端个汤,只是一转身的时间,回来就看见她把空胶囊壳往口袋里藏。


  菁菁妈妈因为承受不住压力,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了身边很多的亲戚朋友,试图得到一些安慰和劝解,但是结果却并不如她意,一些朋友甚至开始渐渐疏离她们母女。“家里估计以后都不敢来客人了,都怕被她下药。”

  女儿心声:等着妈妈难受时去照顾她


  “我自己不吃下过药的饭菜,因为知道妈妈过一会就会难受,我还要去照顾她。”在省立儿童医院儿保科,菁菁告诉医生,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她尝试过好几种不同的药,后来发现家里的感冒药、消炎药“效果”都不明显,只有芬必得最好用,之后她就开始每天把买早饭的钱省下来等攒够了就去药店买芬必得。


  “最近三个星期,只要有机会,就把药都放在有辣椒的菜里,因为妈妈知道我不吃辣,不会要我吃。”在得知妈妈很可能因为长时间吃了她下的药而导致浅表性胃炎后,菁菁表示她没想过让妈妈生“大病”,只是想让她不舒服。


  经过医生十多分钟的心里疏导,菁菁开始愿意和医生交流。“好几个月了,妈妈心情一直很差,总说要不是我,就不会和爸爸结婚,现在就不会这么累,她明明很在意我,但是又讨厌看到我。”菁菁说,她想起以前妈妈生病时总喜欢把她搂在怀里,还说以后只能靠她了,因此才她萌生了这样的念头:让妈妈不舒服,这样她才知道我是她身边最重要的人。


  “其实其他人根本不用担心,我不会对他们下药,因为没有必要。”菁菁说,她的世界里从小就只有母亲,因此她只想引起母亲的关注。

  医生解答:孩子因缺乏安全感出现心理扭曲


  据了解,菁菁爸妈在协议离婚后,菁菁父亲回到福建老家,一年也不和女儿打一次电话,但是抚养费会按时汇给孩子妈妈。


  “几个月前,她爸爸突然打电话来,说自己在老家再婚以后生的儿子现在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的开销大,以后就不承担菁菁的抚养费了。”菁菁妈妈说,从那以后她就觉得自己很孤立,孩子马上要上初中了,她一个单亲母亲,在超市工作工资也不高,一想到各种花钱的地方她就心烦,所以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我不说就憋死了,忍不住。”


  “孩子长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安全感已逐渐丧失,现已发展成很典型的心理问题。”刘亦芳表示,有此类心理问题的孩子通常有三个特征:一是只针对自己最在意的人,二是实质上并无恶意,三是经常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想要的爱。就像菁菁敞开心扉后哭着对妈妈说的:“妈妈我很爱你,但是太害怕你把我等同于那个‘坏人’最后就不要我了。”


  刘亦芳指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缺乏安全感,大部分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暗示。对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回馈,用自己愉悦、平静的心态慢慢抚慰孩子不安的情绪,别让成年人生活中暂时的烦恼影响孩子至关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期。

本帖最后由 风云无际 于 2012-11-2 09:02 编辑

母亲是弱势,女儿更弱,当她向女儿倾泻怨气时,不知道女儿的更承受不住。这对母女的关系中,明显母亲占主导地位,女儿的行为,都围绕着母亲转,女儿的错,母亲也负有责任。
很多母亲在离婚时拼死拼活的抢子女的抚养权,但是其中有些人既没有经济能力更没有坚强的心理承担单亲家庭的压力。
象这位母亲,如果她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收入,就无法改变她们的家庭状况,如果这位母亲没法改善心理承担能力,这种情况就不会改善,甚至会不断恶化下去。或许她自解说:我压力太大,需要发泄,我没有打她。但是她怨气会影响女儿的学习、择偶、婚恋。有人说这只是唠叨而已,但这其实也是家庭暴力。
希望心里干预能有用,希望这位母亲能改变自己,希望这位女儿能坚强,通过好好学习改变生活。不过能改变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会被压力压倒,重复以前的老路,越走越差。
可惜的是,我们国家基本上还没有办法解决这类的家庭纠纷。

而在另一个方面,而在离婚的婚姻中,很多男人会逃避抚养子女的责任,拒绝支付抚养费,越是处于低层次的人群中,这种情况越多。同样,国家解决这类纠纷的能力非常弱,根本无法保障女人的权益。

这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啊,为什么没有对应她悠久的时间的文明呢?
我還真看過這種電影~再一次表示戲如人生~
我對於這個父親真沒話好說~雖然他好像並不是這個事見的主角,可是卻是他導致這個結果!!
希望孩子可以慢慢康復
好可怕,心灵扭曲了其实很难矫正的,不知道她以后还会做出什么事......
我同事离婚也有个孩子,好几年了都还是那样,越来越怪,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实都有关心,两边都经常接去家住、一起爬山钓鱼旅游什么的,生活上照顾得比一般家庭其实还要周到,但是感觉越关心越容忍,就越出格,今年就二十了,书也不读了,整天宅着,都愁死了,同事也一直不敢再婚,只能守着了.....
有些事情脑袋想不明白,只是因为屁股还没有坐到一定高度的位置上........
有的人讨厌任性,只是因为没有任性的资格.......
一般女儿的话,大部分中国父亲基本上是不会要抚养权的。
而弱势的母亲再带个孩子,那生活真的是很痛苦。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该怎么说呢,故事果真来自生活,并且更加残忍吗?
我觉得现在有好多心理变态的人啊,而且大家都很擅于从心理角度去解释呢,真奇怪,我小时候也是被棍棒教育大,天天被阿姨用塑料衣架打大腿什么,她后来都去批发买衣架了,虽说这样不过我现在也很正常,而这些人是这么回事啊,玻璃人吗
常常看到很多人對單親的小孩抱有偏見
但我想不能什麼都推到生活難過 扶養壓力大
這個小孩也許是有受到來自於單親媽媽的壓力 但主要還是他的生活圈太狹隘...

所以所有煩悶憂愁都鎖在心裡 支撐他世界的唯一的支柱是媽媽
--為生者祈福,為死難的人們祈禱。
高雄前鎮、馬航、復興、北捷、戰爭中的死難者,萬望已得到安寧。R.I.P
常常看到很多人對單親的小孩抱有偏見
但我想不能什麼都推到生活難過 扶養壓力大
這個小孩也許是有受到來自 ...
昕雨 发表于 2012-11-2 10:57


孩子的成长是环境的结果,父母,亲戚,朋友组成她/他的世界,但毫无疑问,家庭中的人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对象,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会斥责学到外面习惯的孩子,命令他们改正,这种情况在单亲家庭中更加严厉。
单亲家长们有的怕孩子向往离异的一方,不许孩子离开自己一步;有的像这位母亲一样觉得孩子成了自己的包袱,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更不许孩子离开家;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家境不好(也有的觉得没教好孩子),怕人笑话就禁止孩子出去……当然还有别的类型,不管哪种,他们都会限制孩子外出游戏,更不喜欢孩子交到外面的朋友。时间长了,这些孩子会怎么样?

很遗憾,这些孩子的世界只有家和家里的那个亲人。

不是生下孩子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意味着必须教育和抚养孩子。

不该对孩子抱有偏见,因为他们的性格是他们父母塑造,而对他们的父母,应该责问他们的失职。
这个小女孩太可悲,她的世界里只有妈妈。
应该给她培养些爱好,转移她的关注点。
人格比较健全的,是不会把自己生存的意义完全依赖到其他人身上
看得有点毛骨悚然,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偏激的人……
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所以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想法,可是不能否认,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够造成无法预料的影响!
回复 2# 风云无际


    不能同意的更多。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那方如果带着怨气,尤其是经济能力不足对孩子的身心的伤害那是非常大的。这个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这么一个相对弱势的单亲母亲问题,而且中国由于一贯的对女性的偏见,更容易施加过重的舆论压力给这个群体,结果恶性循环,弱者更弱……
俺爹妈常说,以你们这一代人的想法眼光看,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我们自己大都是不合格的父母.....
我想也是,我小时候父母也忙工作,挨骂挨打也是有的,一年最大的零花钱就是压岁钱,有的还要上交,至于我父母就更没有什么爱的教育了,带弟弟妹妹帮家里干活吃亏吃苦倒是有的,只是我们的父母辈和我们自己也长的还好就是了,遵纪守法读书向上,没有啃老没有坑爹.....
有些事情脑袋想不明白,只是因为屁股还没有坐到一定高度的位置上........
有的人讨厌任性,只是因为没有任性的资格.......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