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附设的幼儿园做了一项试验,他们对一群四岁的孩子说,他们有两个选择:如果他们能等十分钟,可以获得两颗棉花糖(marshmallow)的奖励,如果他们不能等,则可以马上获得一粒棉花糖。这些心理学家又追踪调查,十几年后,在这群孩子高中毕业时再次对他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那些四岁时善于等待以便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的孩子,不但成长为更加成熟、理性、受人欢迎的青少年,而且在学习能力、考试成绩上也远远超出当初那些冲动的孩子。这两种孩子四岁时的智商差别不大,可是大学入学成绩却差别悬殊,正因为他们幼年时期就表现出的“情商”的差异。
“情商”这个词,曾几何时突然流行起来,成为社会上的时髦话语。不过它到底是什么涵义,从何而来,我一直不甚了了。最近寻根溯源,找到了丹尼尔戈曼(Daniel Goleman)1995年写的《情商:为什么它可能比智商更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的十周年纪念版(2005年出版)。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作者最初写书的动机是要呼吁美国社会改变他所认为的美国教育的一个严重缺陷:只重视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却忽视他们在感情自控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成长,因此造成日后大量的社会问题,比方说青少年暴力犯罪、未成年女性怀孕等。所以,他在书中花了大量章节讨论怎么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孩子们对个人感情的了解和掌控。以后这本书成为商业领域的培训教材,让不少公司的CEO动辄声称“情商”云云,这就是原作者当年始料未及的了。
作者说的道理现在看来很简单,即仅看人们的智力因素并不能判断他们日后是否成功。他引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决定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其实只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要看个人的遭际(比如家庭出身、机遇),更要看人的“情商”。戈曼眼中的情商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情感自知:知道自己经历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来源是什么,并且区分情感和行动;二是管理情感,即学会怎么处理愤怒、沮丧、压力和挫折感,而不是通过和别人发生冲突来发泄;三是提高情感的“生产力”,学会负责、专心、自制,减少冲动;四是提高设身处地、从他人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情感;最后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一项又包括若干要求,比如,学会分析和理解各种关系,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善于磋商谈判,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友善体贴,乐于助人,讲求民主,追求群体的和谐等。
老实说,作者提出的这些观点当年也许振聋发聩,现在则更多是知易行难,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但是作者说的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例子却足以让天下父母——特别是急于让孩子上各种培训补习班却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父母——警惕自省。人生是否成功快乐,“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句话的确不是妄言虚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