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政经军事] 摒去受害者心态

刘卫东,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政治室副主任

摘要:美国从不讳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直期待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媒体上从来没有歌功颂德,在最强大的时候也充满忧患意识。正是借助于反思精神,美国才成为世界霸主,而这种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前的中国总有一种受害者心态或者说是拳民心态,总觉得别人要害自己,不管美国做什么事都是心怀不轨,都是"亡我之心不死",从来不去思考对方正常以及善意的一面。不摆脱这种心态,就无法虚心向对方学习。

第一,关于借鉴本身的思考

一、是否需要借鉴?答案当然是确定的,但首先需要防范三种心态。第一是暴发户心态,总是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很厉害了,世界老二了,老大也怕我们,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一些官员也表现出这种心态,在面对他国同行时颐指气使,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第二个是畸形的爱国心,有些人出口必谈爱国,什么事情都和爱国扯上关系,他们的爱国就是绝不接受任何对中国不足的批评,时刻要用没有底线的阿Q精神来满足虚幻的心理需求,打着爱国的帽子就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这完全是在误国。第三是受害者心态或者说是拳民心态,总觉得别人要害自己,不管美国做什么事都是心怀不轨,都是"亡我之心不死",从来不去思考对方正常以及善意的一面,也毫不理会对方的解释。不摆脱这三种心态,就无法虚心向对方学习。

二、借鉴什么?尽管中美政治制度、文化历史不同,在美国适用的东西在中国不一定都适用,但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甄别,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就应该努力去学习,即使暂时没有条件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三、如何借鉴?归根结底还是要扬弃,美国好的我们就要尽量学;不好的,比如利益集团对政府的绑架,比如高消耗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同样也是一种借鉴。其核心原则是少一点中国特色,少一点美国例外,根据基本常识和普世的原则去做出判断。

第二,原则上的借鉴

总的来看,中国的社会发展缺了两个历史阶段,一是欧洲的文艺复兴阶段,这一运动最终导致人权代替了神权,以人为本成为社会发展基本原则;二是资本主义阶段,我们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就进入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积累明显不足,个人主义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阐释和发扬。所以在借鉴的原则方面我希望以人为中心来谈一谈看法。

一、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来借鉴。20世纪对美国的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有三个,分别是老罗斯福时期的进步主义运动、小罗斯福时期的新政,以及约翰逊时期的伟大社会运动,这三个运动的主旨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正,向贫困开战,改善人权。这些方面恰恰也是当今的中国需要认真借鉴的。人权这个词在中国比较敏感,大街小巷广泛张贴宣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没有这个词。

中国政府对于人权的理解与西方不同,那么不妨把它改为公民权利,而促进公民的平等、削减特权显然应该成为其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有人的尊严,也是着眼于改变社会上人和人之间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妨先从小处做起,比如借鉴美国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努力,美国在1960年代通过了儿童安全法、健康肉类法、健康家禽产品法、房地产销售公开法等等,都是为了平衡消费者与大公司的利益,使得弱势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

二、从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借鉴。这主要指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历史上美国的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但在幡然悔悟之后义无反顾地全力投入进行治理,尤其是约翰逊时代出台了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飞机噪音控制法、国家环境政策法、荒野保护法、濒临灭绝动物保护法等等,基本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美国的经验是政府主导、环保组织参与、全民动员三管齐下,最终收效明显。我们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缺少具体的落实和保障举措,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疑虑,这方面也应该解放思想,以全民利益为导向来重新进行规划。

三、人与国家关系的借鉴。一般来讲,个人关注富裕,国家注重强大,这里所谓人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想说明富民与强国之间的关系。我对美国经验的理解,就是先致富再强国。美国成长过程中对社会冲击最大的是内政,核心是财富的分配和政治参与问题,而对外称霸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美国历来关注创造财富,维持霸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维护海外市场,有钱了才有资格谈强国;当然这是由其个人主义价值观决定了的,美国历来关注个人胜于国家。我们现在谈强国太多,关注个人致富藏富于民太少,有些本末倒置。

第三,细节上的借鉴

可以理解,由于当前中国国情的限制,上文提及的一些原则还难以借鉴,但这并不能成为排外的理由。我们不妨从所有可以学习的细节之处、以及不太敏感的领域着手,立即开始学习。比如对于令国人挠头的烧秸秆问题,美国就有非常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会在秋季派出一种专门处理落叶的车辆,把各家各户堆放的落叶用吸管吸进粉粹机,粉碎后储存在车后的容器中拉走统一处理,没有任何污染,效率极高且实现了废物利用。美国人还把枯枝断木打成手指大小的薄片,铺在树根部或者儿童活动器械周边的地上,既有利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又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再如美国的物资循环利用系统,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为二手货的再利用提供便利;还有美国的校车管理,我们应该从理念上去学习,而不是出了事后就草草照搬模样了事。从不涉及政治、争议较少的领域着手进行学习,可以改善民众的生活习惯,拓宽视野,提升认知层次,逐步增进整个社会的成熟度,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我还有个非常具体的想法,政府可以设置一个专门鼓励大众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平台,出国者不管在外面看到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细节,都可以记录下来投递到这个平台上,以季度或年为单位进行评奖,奖项名称可以是"取经奖"、"借鉴奖","师夷奖"等,既有助于鼓励发现自身不足取长补短,也能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谦逊。

第四、几点感受

最后我谈三点感受。

第一,从我们跟美国的对比来看,应少一点资本主义,多一点社会主义。我们名义上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的程度已经超过了国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发展生产力,按照这个标准来说,哪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不是发展生产力呢?记得课本里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实际上就是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美国20世纪的社会改革基本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的短板,当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相当高,但财富分配不公引起的

第二,少一点地方独裁,多一点中央集权。现在从中央的大政方针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得到百姓拥护的,可是到了地方就实行不下去,中央政府的行政强制力明显不足,当然中央决策也需要优化简化,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一定要放手,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平衡。美国联邦与州的关系同样复杂,但利国利民的大政方针基本上没有在地方上受到严重阻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非常少见。

第三,我们应该少谈一点思想、理论、主义、观念之类的口号,多一点具体的立法和实际的执法。有些领导一开口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努力弘扬、着力加强"云云,究竟具体要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才行,做不成怎么办,从他们的讲话中都得不到答案。

美国人喜欢就事论事,不谈宏观抽象的东西,谈什么事就把它具体化,落实起来也更容易。总之,美国就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进步的国家,它从不讳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直期待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媒体上从来没有歌功颂德,在最强大的时候也充满忧患意识,正是借助于这种自虐式的反思精神,美国才成为世界霸主,而这种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写的挺好,很实在,符合实事求是的理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