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历史人文] 古代教育(zz)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就重视教育,设置了各类学校,制订了有关制度。了
解古代学校制度,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周代国学与乡学

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关教学活动的记述相当多,证明殷商时期学校肯定已经产生,但其
学制已不可知。到了周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更加发达,正式形成了中央
王朝和诸侯办的国学以及地方办的乡学。

(一)国学

周王朝京城有辟雍,诸侯国都有泮宫,二者属于国学中的大学。国学中还有小学,设在
宫廷的南边。辟雍设在城外西郊,四周以水环绕,中间岛形陆地上的建筑就是辟雍的学
宫。天子有时来这里射箭或泛舟,所以又叫“射庐”或“大池”。它的东面有东序,西
面有瞽宗,北面有上庠,南面有成均,因在辟雍之四门,又叫四门学,都属于大学,是
辟雍的组成部分。大学同时是养老、祭祀和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泮宫形制大致与此相
同而略小。

(二)乡学

据古书记载,古代二十五家为闾,闾有塾;五百家为党,党有庠;二千五百家为州,州
有序;—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乡有校。这些都属于乡学。

(三)教师和学生的构成

周代负责教育的官员兼教师,有师氏、保氏,其中又分大师、小师。又有大司成、大乐
正、小乐正、大胥、小胥等。乡学教师由年老而有德者担任。

国学学生主要是贵族子弟。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世子及公卿大夫元士之子
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平民子弟十五入小学。大学生称为“国子”。

(四)大学的教育内容和课程安排

大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诗、书、礼、乐。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师氏教国子以三
德,保氏教国子以六艺,即: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还有六仪,即关
于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之仪节。大司乐教国子以乐德、乐语、乐舞。
乡学的教育内容是“六德”、“六行”、“六艺”等等。男女学生所学内容各不相同。

大学课程安排大致是: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爚。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各门
功课分别有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如小乐正教干,大胥赞助之;爚师教戈,爚师丞赞助
之。有的教师(如大司成)还要讲论评说。

(五)大学的考查制度

大学有隔年考查的制度。第一年看其析句分段能力和学习志向,第三年看其对学业是否
专心,与同学是否和睦,第五年考查知识是否广博,对老师是否亲近,第七年考查研究
问题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第九年要求做到认识事物触类
旁通,政治上成熟,立场坚定,这就叫做“大成”(见《礼记·学记》、毕业时如果达
不到上述要求,小胥和大胥、小乐正把那些不听教导的学生报告大乐正,大乐正还要报
告天子,然后给以不同处罚。学生学习好的有奖励。乡学择其优秀者升之司徒叫做选士
;司徒择选士之优秀者升之大学叫做俊士.这些人可以不服徭役,又叫造士;大乐正择
造士之优秀者呈报于王,而升之司马,叫做进士;司马择进士之贤者,量才而授官。

(六)大学的学习生活

古代大学学习生活是严肃认真的。大学开学时,主管官员带领全体师生向先师敬礼,以
表示尊师重道。学生吟诵《诗经》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为的
是首先学习如何从政。学生听到鼓声打开书箱,以示重视课业。学校里有体罚用的棍棒
,以维持校纪。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观察学生,并不立即回答问题,为的是培养独立思考
能力。此外还要求:按时进行正课教学,下课后要完成课外作业。大学教育方法强调:
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注意预防,抓住适当机会及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而不能赶进
度,同学之间要提倡互相帮助观摩(以上均见《礼记·学记》)。这些经验至今仍有不少
可取之处。

(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国学逐渐衰落,教师们纷纷跑到各地,出现所谓“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孔子是其首创者,据说弟子多达三千。其
后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都广招门徒,形成不同学派,也是流动性的学校。这时诸侯
办的国学仍然存在,如鲁僖公曾立泮宫,齐宣王创稷下学宫(后者兼有研究性质)。乡校
也有其他社会活动,例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郑人多聚集在乡校议论执政之善否
,子产并不禁止。可见学校的社会作用已有所发展。
二、汉代太学和郡国之学

汉代学校也分官学和私学两类,以官学最为发达。官学中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和
“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和校、庠、序等。

(一)太学

1.太学教官——“五经”博士

汉代太学创始于汉武帝时,是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的的最高学府,隶属于太常
。太学教官为“五经”博士,博士长官叫做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各经博士始为七人
,宣帝以后增至十四人各专一经,如《鲁诗》、《齐诗》、《韩诗》、大小夏侯《尚书
》、大小戴《礼记》、孟氏《易》、严氏《春秋》等等,都属于今文经学派。至于古文
经学派,始终未得正式立于官学。西汉时用征聘或荐举的办法,选择名流学者担任博士
。东汉须进行考试,年龄在五十以上,没有严重疾病,品行端正,合于四科(淳厚、质
补、谦逊、节俭)的标准才能任博士。博士祭酒年俸六百石(月七十斛谷),博士比六百
石(月六十斛)。东汉还有都讲,是博士的助手。

2.太学生的数量和选拔

西汉太学生称“博士弟子”,东汉称“诸生”或“太学生”。正式生有太常选择的十八
岁以上仪状端正的贵族子弟,有直接因“父任”而入学的青年。地方保送的称“受业弟
子”,属于特别生,不规定名额,前者有官费,后者自费。因的有的太学生还要搞勤工
俭学,如倪宽曾靠帮助同学做饭以自给。太学创立后不久,规摸迅速扩大,西汉始设时
名额只有五十人,昭帝时学生增至百人,宣帝时二百,元帝时千人,成帝时三千,王莽
时扩建校舍能容万人。东汉迁都洛阳,不断修建学校,学生越来越多。顺帝时校舍已有
一千八百间,质帝时令六百石以上官员皆得遣子入学,太学生人数多达三万。还附设童
子科,收十二至十六岁能通一经的少年入学,相当于大学预科性质。

3.太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等

太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论语》、《孝经》是
公共必修课。教学方式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东汉太学有内
外讲堂,可容数百人听讲。出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开始规定每年一考,叫
岁试,其办法一是口试,—是射策一一即抽签择题而后笔答,并依成绩高低分为甲乙两
科。能通—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类小官,高材生可任郎中(年俸比三百石)。平帝
时规定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又设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东汉
改为两年一试,分上中下三等,不及格者开除,后改为可以补考。大学学习年限不固定。

太学生除所学专经外,可兼习他经。东汉时鼓励通材,通经愈多将来职位愈高,所以不
少人能博通“五经”。有的学生还研究自然科学,如张衡、崔瑗。

4.太学的学派

太学讲究家法、学派。当时各家讲经,分成许多学派。弟子必须严守师教,不得兼师他
家。经师们讲经,常常爱钻牛角尖,以示其渊博,有说—经达百万言,解—字用数万字
者,十分繁琐,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一些“章句之儒”,为有识者所不满。

5.汉代的太学生运动和东汉的“党锢之祸”

太学生之间也常常研讨学术问题,议论社会政治。哀帝时发生了我国第一次大学生运动
。其时外戚专权,阻贤用私,司隶鲍宣因鲠直敢言而被捕入狱。太学生王咸奋起营救,
诸生会者千人,上街拦住丞相车子,又伏阙上书皇帝请愿,结果鲍宣得免于死。东汉后
期,宦官当朝,政治腐败。太学生领袖郭泰、贾彪与比较正直的名士陈蕃、李膺等人结
合,评论国是,褒贬人物,制造社会舆论,以期改良朝政。他们得到一部分公卿士大夫
以及各地郡国官学学生的支持,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对宦官造成严重威胁,于是被诬为
“党人”,两次遭到镇压,太学生先后被捕者达千余人,史称“党锢之祸”。

  

(二)东汉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时立鸿都门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文学艺术专科大学。它和一味攻读儒
家经典的大学不同,仅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尺牍等技艺。学生多取没有名望的
庶族地主子弟,出来以后很快委以重任。由于鸿都门学政治上受保守势力支持并与太学
生运动对抗,历来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它在艺术教育史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为唐代的
各种专门学校开辟了先路。

  

(三)汉代郡国学

汉代郡国官学不受重视。第一个创办者是蜀郡太守文翁,对开发四川培养了不少人才,
引起汉武帝注意,而后下令在全国推广。平帝时规定:郡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
序。学、校各置经师一人,庠、序各置《孝经》师一人。地方学校教材以识字为主,如
元帝时史游所作《急就章》,就是以七言韵语讲述衣着、饮食、农艺、器用乃至飞禽、
走兽等应用字汇,类似后世的《千字文》、《三字经》。此外,《论语》、《孝经》是
必读教科书。

  

(四)汉代的民间私学

汉代民间私学很盛,学生多者上千。有的相当于大学,叫“精舍”或“精庐”;有的相
当于小学,叫“蒙馆”或“书馆”。教师中有不少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著名学者,如马
融、郑玄等。他们的治学方法严谨,作风朴实,重视考据训诂,后世所谓“汉学”,即
以他们为主要代表。

周代的辟雍,汉代还存在,但只作为天子讲礼及祭祀先师先圣的场所,不再是大学性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仍,文教事业荒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低潮,值得
注意的有以下几件事:

(一)西晋于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

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于是太学便成为六品以下子弟学校,后世“国子学”的名称即由
此开始。

(二)南朝宋文帝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

“四馆”相当于大学下属四个系,明帝设“总明观”总揽上述四科,这是唐代分科教学
的滥觞。

(三)北魏对学校制度的改革

北魏禁止私学,规定了大、中、小郡学校博土、助教及学生的不同数额,这对后世地方
教育有一定影响。
四、隋朝的教育

隋文帝为了振兴学校教育,置国子寺,相当于后代教育部,这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专门
教育行政机构之始。下辖五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另有律学,属
大理寺(最高法院)。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五、唐代的教育

唐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尤其太宗——玄宗时期,突出特点是分科办学,专业
比较广泛,而不像汉晋那样仅限于儒学,充分显示出盛唐文化普遍繁荣的局面。

唐代中央设立的学校通称为“六学二馆”,“六学”属于直系,有国子监统一领导;“
二馆”属于旁系。

(一)学校门类

1.“六学”

“六学”为:①国子学,②太学, ③ 四门学。以上三学,以学习《周礼》。《仪礼》
、《礼记》、《春秋左氏传》等为专业课,兼习《周易》、《尚书》、《公羊传》、《
谷梁传》.而以《孝经》、《论语》为公共课,《国语》、《尔雅》、《说文》等为选
修课,④书学(书法学院),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兼习其他字书,⑤算
学(数学院),学习《九章》、《周髀》、《缀术》等;⑥律学(法学院),以律令为专
业课。

“六学”中前三者属于大学性质,后三者属于专门学院性质。

这些学校的学习年限:律学六年,算学十一年,其他九年。入学年龄:律学18—25岁,
其他为14—19岁。诸生通三经或五经者,经考试及格,送尚书省录用;愿意继续学习的
,四门生可补太学,太学生可补国子学。各学毕业生皆可参加科举考试,如进士、明经
、明法、明算等。

2.“二馆”

门下省所属学校有弘文馆,东宫所属有崇文馆,教师称学士,由著名学者但任,收三品
以上及贵戚子弟各三十人,学习经史书法。两馆皆兼研究和教学双重任务。“二馆”都
属于大学性质。

3.“六学二馆”之外的学校

又有广文馆,为考进士考补习之所。有京师学,为专门研究《五经》之地。崇玄学,是
专门的道教学院,研习《老子》、《庄子》、《列子》等书。

太医署所属学校有医学,其中分医科、按摩科、针科、药科,学生结业后,可分别考取
医师、医正、医工等职。

司天台(天文台)所属有天文学、历数学、漏刻学。太仆寺所属有兽医学。军队系统的屯
营、飞骑也有学校。

  

(二)招生

唐代的学校体系完备,在入学分科考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制度。招生方面规定国子学招
收学生三百,收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孙;太学招收学生五百,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四门
学招收学生一干三百,其中五百为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孙,八百为庶人之俊异者。书学(
书法学院)招收学生三十,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通书者;算学(数学院)招收学生三
十,招生范围同上;律学(法学院)招收学生五十,招生范围同上。

唐代各学,皆收日本、高丽、高昌、吐蕃子弟留学。

唐代地方州府之学分为经学和医学两种,学生名额依各地人口多少而有差异。经学生分
别为六十至四十名,医学生分别为二十至十名。县学只设经学,名额五十至二十。州县
学生通—经者可升入四门学。

  

(三)考试制度

各学皆有考试制度,分旬试、月试、岁试和升补试(毕业试)。有旬假、田假(五月)、授
衣假〔九月〕。旬假前一日即旬试日。—考背诵记忆,以帖经方式出题,二考理解,每
题经文二千字问大义一道。岁试考全年所学专业,问大义十道.对八题为上等,六题为
中等,三题以下不及格。三次岁试不及格或不能按期结业者,令其退学。

  

(四)教学方法

各学教学方法以分经讲授为主,有的教师很有学问,如徐文远“多立新义,对先儒异论
,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博而且辩,听者忘倦。”陆德明“随端立义
,众皆为之屈。”唐代学校风气不同于汉儒之死守章句和家法,是颇富于创新精神的。

  

(五)教师

各类学校教师分为博士、助教、直讲,品级待遇和人数皆因学校的不同而有区别。博士
自正五品至从九品,月俸自二十五贯至二贯;助教自从六品至从九品,月俸五贯至一贯
。各学学生入学时皆须送束脩,品种和数目因学校不同而分别多少,包括绢、酒、肉等
。全部束脩,博士得五分之三,助教得五分之二。

  

(六)私学

唐代政府鼓励私人办学,因而教育比较发达。一些著名学者,或先授徒讲学而后做官,
如颜师古、孔颖达;或先做官退职后再讲学,如刘焯;或既做官又讲学,如韩愈、柳宗
元。这些人所设“学馆”虽无正规学校形式,实际上培养了不少人才。
六、宋代和辽、金的教育

(一)宋代官学

1.宋代官学的基本体制

宋代官学制度基本承袭唐代。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收七品以上子弟)和太学(收八品以
下及庶人子弟),废四门学,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仁宗时设武学(军事学院)、
军监学(军工学院)。徽宗时设画学(美术学院),课业有人物、山水、花木、鸟兽、屋宇
等。另为皇族幼童设宗学。地方除州县之学外,在外侨集中的广州、泉州设“蕃学”。

2.北宋王安石兴学和三舍法

宋代重科举轻学校,上述各学繁盛期都不长。所以北宋大臣曾先后三次提出兴学,即范
仲淹的庆历兴学,王安石的元丰兴学和徽宗时的蔡京兴学。以王安石较有成效。

王安石兴学的内容主要有:

①创立三舍法

创立三舍法的目的是严格升级考试制度。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初级班),定额二千人,日
后依考试成绩逐步升班。考试分月试、岁试和毕业试,试题为经义、策、论等。外舍生
于岁试后,参考操行取第一、二等者升入内舍(中级班),定额二百人,内舍生两年后,
考试成绩优、平,操行合格者升入上舍(高级班),定额一百人。上舍生学习两年后,由
政府派员举行毕业试。凡操行与学业俱优者为上等,资格与科举考试之进士相同:一优
一平为中等,可免尚书省试;俱平或一优—否为下等,免乡试;不及格者除名。这样就
把养士和取士的职能皆归之于学校。地方上的县学生通过考试可升入州学,州学生三年
后优秀者可贡入太学。

②更新教材

宋初教国子以《五经》,义多驳杂。王安石为培养变法人才,改用他所主编的《诗经》
、《尚书》、《周官》三经新义,反对繁琐章句之学,注重义理之学,为变法寻找理论
根据。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三舍法和重义理的作风一直沿袭下来。

3.宋代的太学生运动

宋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太学生对国家安危十分关心。钦宗时,金兵围汴京,
抗战派大臣李纲被投降派李邦彦排挤而遭罢黜。太学生陈东带头上书,要求李纲复职,
怒斥李邦彦为“社稷之贼”。城中军民声援者数万人,群众围住皇宫,痛打卖国贼,钦
宗只好让李纲起复。南宋时国学生杨宏中等六人,上书支持正直大臣赵汝愚,批评权奸
韩侘胄,结果被遣送远方,当时天下号为“六君子”。

  

(二)宋代书院

宋代最盛的是新型学校书院。它是在汉代“精舍”、唐代“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北宋著名书院

①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原为南唐李善长创立的学馆,至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学
生达数千人;

②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北宋初年潭州太守朱洞始建;

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原为唐人李宽读书之处,北宋至道年间李士真于其旧址建立书
院;

④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后周始建,北宋初曾赐名太室书院;

⑤ 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北宋真宗时郡民曹诚所建,后来捐献给政府;

⑥ 江苏南京茅山书院,北宋仁宗时侯遗所建;

2.南宋著名书院

南宋时书院越来越多,全国有136所,主持人有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真德秀等著名
学者,影响大大超过官学。

岳鹿、白鹿洞、丽泽(在今浙江省金华市)、象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县)四个书院,因
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的主持,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被称为“南
宋四大书院”。

3.书院的体制

书院最初都是民办,后来演变为民办公助或者官办。一般皆有固定的学田作为经费来源
,有一批私人捐赠或国家颁赐的图书作为教材,有聘任的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主持人
称山长、洞主或堂正,还有副山长、助教、书讲等。教师多是名流学者,招收学生不问
家庭出身,因而吸引了大批中小地主子弟。

4.书院教学特点

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少书院往往是一个地区或某个学派的学术中心,有些书院的教
材后来成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②经常开展不同学派间的学术交流,叫做会讲,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相当民主。
如朱熹曾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讲学,吕祖谦曾主办著名的鹅湖之会;

③ 注意奖掖后进,有利于年轻人锻炼成长;

④既读经,也学文史;既读古籍,也看当代著作;

⑤强调创新,鼓励独立思考,注重学行结合,提倡师生间、同学间互相诘难,这些经验
至今仍然可贵。

5.书院的学规

宋代书院都订有学规,即学生守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言行举止都提出要求。如朱熹
的学生董铢、程瑞蒙所定学规要求:“凡于此学者,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令。居处
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
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
于余功,游艺有适性”(《程董二先生学则》)。每一条目之下往往还有详细的说明。这
些学规中既有封建性糟粕,也有合乎教育科学的精华。

宋代以书院为基地,形成一代学风,后人称为宋学。它不同于汉学的重训诂考据、而注
意义理阐发,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有所推动。然其弊则易流于空疏,脱离实际。

  

(三)辽和金的学校

辽和金的学校多仿宋制,有国子监及太学,习经史诸子等书。元代有国子学、蒙古国子
学、回回国子学,由大司农掌管,始分三斋(即三合),后扩充为六斋,依学习成绩以次
递升,对汉人严,而对蒙古人、色目人宽。地方各路设有蒙古字学,以推广蒙古文字。
七、明清两代的教育

(一)明清国子监

明清时期,不再分国子学和太学,也没有唐宋那样多的专科学校,这时中央办的大学采
用一个名称,即国子监。明代有北京、南京两监,清代只有北京一监,这样国子监的职
能就大为缩小,不再相当于教育部。清代除国子监外,另设“宗学”、“八旗官学”,
以教育皇族和八旗子弟。初期除读书外,尚有骑射之类课目,后来徒具形式。

1.国子监官员

明清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副长官为司业,皆由翰林中选拔。其下有监丞(训导长,正七
品)、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皆从七品)、学正十人、学录七人(皆正八品)等。

2.国子监生员

明清国子监生员,没有唐宋那样的出身和年龄限制,其来源:—是秀才中的贡生,包括
岁贡、优贡、拔贡、恩贡、副贡,都是经过各地科举考试产生的,总称贡监;二是三品
以上官员子孙,称为荫监或荫生;三是捐钱买得入监读书的资格,称为例监;四是举人
入监,称举监(明万历以后很少有)。以上四类,明代统称监生,清代有时专指例监为监
生。入学名额,清初为二百五十人,分属率性、修道、广业、诚心、正义、崇志六堂,
每堂由一名学正管理。后来增至三百,最多时四百,也收外国留学生。学生全部公费,
已成家的还有家庭补助费。

3.国子监教学和八股文

国子监教学的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的“四书”、“五经”和《性理大全》、《通鉴
》以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等。八股文当然是必修课。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它的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
定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
都是对偶的意思。八股文的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内容必须以程朱
学派的注释为准;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
。《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
有格式。

教学活动有教师“会讲”,自博士至学录,每月分别讲书一次,内容各不相同。还有学
生“复讲”、“背书”,亦有互相讨论叫做“轮课”。

明清当局对国子监学生思想控制极严,没有言论、结社和上书陈事的自由,否则严加惩
处,所以从国子监中很少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只能造就俯首贴耳的奴仆。

4.考试和结业

明代修业期四年。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班;一年半以后
考试,文理通顺者升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班,又一年半以后,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
率性堂为高级班,再一年结业。考试采用积分法,一年积八分为及格,再派到吏部实习
三个月叫做“历事”,最后按成绩分别任命正式职务,如州判、县丞、主簿、教渝、中
书之类。清代改四年为三年,课程除经史外,增“治事”一类,包括兵刑、河渠、乐律
等实际知识,每生各习一项。考试分月试、季试,其余与明代相同。

  

(二)明清的府、州、县学

明清各地有府、州、县学,名为学校,实际上是秀才的管理机关,不是秀才不得入学。
府学学官为教授,州为学正,县为教渝,副职都称训导,分别为七或八品。按制度,入
学生员须专治一经,并分习礼、射、书、数四科,学官每月一讲,生员每季一考,无故
不到者要受罚。实际上老师懒得讲,学生懒得听,有的甚至经年不进校门,只由触犯刑
律时才被送到学校来查办,管理比国子监松弛得多。

  

(三)明清时期的书院

1.明清书院的屡遭禁限

明清时期书院仍在发展,由于其中自由讲学和议论政治的风气以及不同学派的自成体系
,对封建专制统治不利,于是屡遭禁限。明代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曾先后发生四次毁
书院事件,最后的一次发生在无锡东林书院。

2.“东林党人”案

无锡东林书院主持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崇尚气节,批判诈伪,“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把矛头指向专权的宦官头子魏忠贤,从而吸引很多人士前来听讲,影响极大,被宦
官们视为眼中钉,诬为“东林党人”,罗织罪名,矫旨镇压。东林学者被大批逮捕流放
,各地书院被同时一扫而光,其害较东汉“党锢之祸”尤烈。

3.清代书院的官学化

清代初年,书院稍有恢复,有的成了传播反清复明思想的基地,统治者十分害怕,曾明
令禁止。雍正十一年(1723年),才下令各省省会设一书院,并拨银一千两为办学费用,
以考课为中心,以八股为专业,为科举做准备。这样的书院,已变质为省立大学,与宋
明书院名同而实异了。

4.坚持传统的少数民办书院

在上述背景下,也还有少数民办书院仍然保持研究学问的传统。其中一类是重视义理与
经世之学的,如李二曲主讲的关中书院,颜元主讲的漳南书院;一类以词章诗文为重点
,如姚鼐主讲的钟山书院,沈德潜主讲时的紫阳书院;一类是注重考据训诂之学的,如
阮元主持的诂经精舍,惠栋主讲时的紫阳书院。这些书院都不重八股,其中第三类影响
尤大,他们继承汉学传统,并发展成为清代“朴学”,取得了许多重要学术成果。

  
(四)民间教育

明清两代,民间尚有蒙馆、家塾、族学等,都相当于小学性质。



旧私塾一景

  
(五)戊戌变法后新式学校的兴办

戊戌变法以后,废除科举考试,兴办新式学校。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
,各省以省会大书院为高等学堂,府城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书院为小学堂。1901年定学
堂章程,学制为寻常小学堂三年,高等小学堂三至四年,中学堂四年,高等学堂(相当
于大学预科)三年,大学院(分科大学)三至四年。1903年又另立章程,蒙养(幼儿园)至
初小五年,高小四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三年,大学堂三至四年,其上还设通儒院,
相当于研究生院。民国初年,定初小为四年,高小三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大
学本科三至四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