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没猜到谜的咱怎么样也要扒拉个人出来。。提名和珅。。不是王刚。。人品不好的帅哥。。

文:《四库全书》等多部典籍的正总裁
     和珅是很有才干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乾隆皇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有不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比较感人。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后来和珅写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武:23岁的和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随驾护卫
    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进逼兰州,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去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二月,乾隆令和珅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并赐其享受紫禁城内骑马的待遇
===========
有文有武有颜木有人品。。。会骑马哟。。对哦。。还很有很有钱~~
===========
话说百度的时候还百度出来个“女:钮祜禄氏,后嫁与康熙皇帝七子淳亲王允祐之孙贝勒永鋆。和珅死后,他们受到冲击,抑郁不得志。”和珅的女儿嫁给的小7的孙子哦。。
1

评分人数

    • 马丁: 欢迎来抢钱 =)鲜花 + 10 金钱 + 10
赶紧占位,提名尉迟迥

尉迟迥(516~580)北周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字薄居罗。鲜卑族。宇文泰甥。他能征善战,好施爱士,位望崇重。初为泰帐内都督,从泰复弘农,战沙苑,累有军功,任尚书右仆射、大将军。西魏废帝二年(553)入蜀平萧纪。以功为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镇蜀。北周初,拜柱国大将军。宣帝即位,为相州总管。帝死,杨坚独揽天下兵马事,他起兵讨坚,兵败自杀。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文帝姊子,鲜卑别种尉迟部之后。父俟兜,性弘裕,有鉴识,娶周文帝宇文泰之姐昌乐大长公主,生迥及吴国公尉迟纲。迥七岁丧父,兄弟二人长于舅氏。少时即聪明敏达,容貌俊美。长大之后胸有大志,好施爱士,娶西魏文帝之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西都侯。跟随宇文泰收复弘农,大破东魏高欢于沙苑,皆立下战功。大统十一年(545年)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魏安郡公。大统十五年(549年)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迥少年有为,任兼文武,颇允时望,深为舅父宇文泰器重。大统十六年(550年)拜大将军。
1

评分人数


十六国的乱世,英雄枭雄辈出啊,入围很多人
太难了!不过俺这块砖还素很高兴滴。
故:所以
布:吕布
疑:疑惑
云: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
马丁 发表于 2011-4-19 14:56
诫哥儿猜谜语。。。。。打一成语

功败垂成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十六国的乱世,英雄枭雄辈出啊,入围很多人
风露清愁 发表于 2011-4-19 16:19

是啊,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可是咱最最神往的时代,人才辈出,而且都是个顶个的帅哥,有一种不同任何其他朝代的风流风范。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0:11 编辑

咔咔咔 在俺转贴的文里发现一文武双全的帅哥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

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

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

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统一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

容貌 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 羊.jpg
1

评分人数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诫哥儿猜谜语。。。。。打一成语

功败垂成
嗣诫 发表于 2011-4-19 18:41

虎摸,诫哥儿,歹势,抢了乃的花花。

8过,是金子就会发光滴!总有乃发光发热的时候~~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5:13 编辑

占位提名 孙策

《三国志》载: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策(175-200),字伯符,孙坚之子,孙权长兄,正妻:大乔。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历史评价:
一是重用旧臣,任人不疑。
二是不计前嫌,重用祖郎、太史慈等降将。
三是抚视孤寡,不欺弱者。
四是兴王伐夷,横扫江东。
五是调虎离山,上兵伐谋。
六是知人善任,化敌为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扎实的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5:36 编辑

占位提名:诸葛亮
诸葛.jpg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所以被称为武侯、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号,也称“卧龙”或“伏龙”。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也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

文:
* 代表作品:《隆中对》,《出师表》
* 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 “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 精通音律: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甚至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武:
* 蜀汉十多年间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前线决策者,最有名的如赤壁之战
* 技术发明:构思灵巧,曾发明损益连弩(诸葛弩、元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 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阵图,直至唐代名将李靖仍十分推崇
1

评分人数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6:04 编辑

再来:姜维

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姜维.jpg

姜维(202-264),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前后共出兵11次,然而终究回天乏术。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

“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诸葛亮思其为接班人(“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并授之平生所学。

文:
* “如姜维《蒲元别传》,上承刘向,下启魏晋,于志人小说领域别开生面。”
* 蜀山古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琴曲:《当归》。
1

评分人数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6:26 编辑

马超(176-222),字孟起,汉羌混血,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将领。 他曾割据凉州, 雄霸一方, 具有影响全国局势的作用。在继续扩张中, 马超被曹操战败, 退走汉中, 依附张鲁, 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 马超归依蜀主刘备, 郁郁不得志而终。

马超.jpg

“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

“(曹操)又见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

玄德在关上看时,门旗影里,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玄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

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1

评分人数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4-20 06:40 编辑

one more, 崔琰

崔.jpg

崔琰(?-216),字季珪,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

“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少好击剑,尚武事。及长,诵论语、韩诗。结公孙方等,师丛郑玄。袁绍辟之。绍出兵黎阳袭许都,琰谏阻,绍不听。未几,果败于官渡。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获罪,赖阴夔、陈琳救得免。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邺。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隶,后赐琰死。”

 易中天在《品人录》中说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

  后人有赞曰:“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1

评分人数

别忘了领取每日红包哈, 有2~10金说    如喜欢此文,请帮忙去 1 楼顶一个吧 ^^
是啊,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可是咱最最神往的时代,人才辈出,而且都是个顶个的帅哥,有一种不同任何其他朝代的风流风范。
SHREKCEN 发表于 2011-4-19 21:21

我看别拿穿越不当工作时,他们说“现在是公元385年,我们晚了15年....这里不是建康,而是……而是长安”,这工作给我羡慕的。
十六国之大乱斗期间,除了变态的,好像哪个拎出来都可以写成烽火硝烟英雄美人的故事。
趁着马丁斑斑刚上任面嫩,不好意思不发奖金,俺继续来搂银子。

谭纶(1520-1577),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文:
他1520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25岁考取进士,历经三个皇帝、官至兵部尚书。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思维敏锐,智力过人,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特别爱读《曹刿论战》等兵书。平时观察蜘蛛结网、蟋蟀相斗等现象,都认真思考并和用兵打仗联系起来,后来写成《说物寓武》二十篇军事著作。

更有趣的是谭纶还是个戏剧票友。谭纶酷爱戏曲,尤喜盛行南方的海盐腔。于军中设戏班,随军征战、演出。任浙江台州知府丁忧回籍时,自浙江带回海盐腔戏班,命艺人传授给本地艺人,还亲临排演现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一些曲调还融入京剧。

武:
以下摘自《明史》 卷二二二 列传第一百十

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罢不复调。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马岗、何家?览,又与继光共破之葛埠、南湾。加右参政,会忧去。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饶平贼林朝曦。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因功绩显著,谭纶历事三朝,主持军务近30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国英雄,与戚继光齐名,号称“谭戚”。不仅骁勇善战,威震沙场,更能知人善任,因才授事,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李梁、李超、陈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战将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称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者。

相貌:
敢于上台唱戏的,肯定相貌不错。
1

评分人数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