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ss122 于 2014-10-5 13:01 编辑
这篇文章也算中文里含糊其辞,混淆视听的典范之作。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建交,香港主权没有回归中国,不是英政府以租借条约为由不放手吗,难道是这篇文章作者说的,中国为了利用香港,死活把香港推给大英帝国养着,大英帝国没办法才接手?“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不是两国政府外交交锋,协谈下中国政府才选择的一个政策方针?抱歉,现在太晚了,我也没时间一点点查资料,先把质疑放在这。
二、1958年1月30日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见英国代表团时向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转达的话:“如今英国和香港政府中有人阴谋将香港变成新加坡那样的自治领。希望麦克米伦明白,中国会将任何令香港变成自治领的做法视之为不友善的举动。中国希望香港今日的殖民地地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同样,这句话,我现在也没时间去查证,暂且作为事实言论,58年,中英政府应该已经就香港回归日期和回归前香港的性质做了个协定了的。哪个国家政府会愿意自己被租借的领土,回归前被人以民主的名义分割出去?我想周总理的原话意思是,如果英政府抱着分裂中国领土的邪恶用心,不遵守租借条约和回归协定,那中国就马上收回香港的主权。你们歪曲的可真是。。。。呵呵,现在太累没想出处合适的词语,只能呵呵暂代。
三、简单总结这篇文,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纠纷:
香港这个小女儿,被大英帝国这个大地主抢回家当小丫鬟,中国这个农民妈妈解放翻身做主人之后,养不起小女儿还想着让小女儿贴补家里,就把小女儿仍然留在地主家里,伤透了小女儿的心(是吗?)卖身契还没到期时,地主婆慈祥的对香港小妞说,你的农民老土妈妈中国,一点都不好,生活不好,没家教还专制,你回去肯定比现在过的苦,你还是在我还能不让你回家之前,想办法自立门户吧,在我这里当丫鬟你也赚了不少钱了,养自己过好日子足够了。。。blabla。。可是中国妈妈不答应,要小女儿当丫鬟贴补家里(真的贴补了?)所以,卖身契到期后,香港小女儿各种不情愿,地主家里当丫鬟也比回到土农民家里当女儿强啊,更何况,地主奶奶答应帮忙让我自立门户可以变小姐太太呢。。。
四、这篇文的作者,对地主奶奶——大英帝国真是脉脉深情跃然纸上。也不想想,抓着卖身契的是谁,奴使她的是谁,谁在坐等收钱。居然还把周总理歪曲成这样,周总理为人如何,不是只有中国人推崇的。而,英政府发现邓小平不同意英政府继续管理香港之后,大力促使香港独立自治,割裂香港与中国的行为被解读为为香港人的民主做贡献。我该用什么感叹词,表达我的心情,太困了,想不出来。
一句话,玩文字游戏,很多人很厉害的,别把别人当傻瓜。香港小丫鬟,没有家庭背景,走出门你也不会是小姐名媛的。农民妈妈中国厉害了,分割了地主圈里的利益,有点钱有点势了,而且还在继续分割中,在家里各种容忍你凡事优先你,可能还能圆你的小姐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