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蒲老师语录 [打印本页]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4 11:57     标题: 蒲老师语录

蒲老师语录之甲木与中气:

1.
甲木应该下降,

2.
甲木不降而逆升,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胃气不降。

胃气为什么不降?
是因为中气虚。

脾升胃降,则中气旋转;
脾不升,胃不降,则中气虚而不旋转。

3.
甲木下降,则胆经相火降于下焦水中,水中火足,则生中土中气。

元气生中气,
元气就是肾气,肾水中火足,则元气足,肾气足。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4 12:01

蒲老师语录之脉:
舌像直观,
脉像真实。

有些舌像难以判断虚实,
脉像判断虚实更真实。

寸关尺,浮中沉。
关尺主“里”,
中沉主“里”。

“里”为根本,
关尺重按无力,说明热力不够,阳虚;
关尺重按有力,说明热力较足,需要阴气平衡。

要注意一点,不是有力就好,太过不及都是不好,都是不平。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9 02:11

蒲老师语录

中医有一个普遍现象,也可以说是普遍规律,这个现象就是“初次有效”。

即使是人们口口声声的庸医,也就是见病治病的思维,它也会初次有效。

所以火神派让人深信不疑的地方就在于“初次有效”,几乎每一个爱好者初次用在自己身上都有效,初次用在他人身上也有效,所以因此而深信不疑。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一开始都或多或少会有寒,而附子恰好可以起到斩关夺隘的效果。
悲剧也往往因此而生,因为初次有效而自信,因为很多他人有效而深信,从此走上自残杀人而不知的道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9 02:14

蒲老师语录

伤寒论里面有一句话是“核心”,不论症状是汗、是吐、是下,是亡血,还是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是治病,不论攻与不攻,都要考虑用药后能不能达到“阴阳自和”。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9 02:15

蒲老师语录

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敌人,博古听取外国专家李德的指挥,一心消灭强大的敌人,却几乎将自己消灭了。

现在很多人治肿瘤的思路,与博古李德的战略战术是一模一样的,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0 02:22

拉肚子有力喷射,适合绿豆;
拉肚子无力滑泄,适合炒米


阳虚胃寒吃炒米糊好。

是不是胃寒需要看舌苔,很多人以为胃寒,却不一定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0 02:29

粥,清热+补中多些;
糊,清热+滋阴多些。

气血虚浮。

先大米糊糊稳固气血
虚浮就是降藏不足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1 13:58

中医没有通治感冒的药,不同的人感冒用不同的药;
中医没有通治咳嗽的药,不同的人咳嗽用不同的药;

中医也没有通治高血压的药,不同的人高血压用不同的药。
中医也没有通治肿瘤的药,不同的人肿瘤用不同的药。引用蒲师的金句语录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3 22:43

蒲老师语录:
“养津液以藏热力”就是“阴阳和合”,
“阴阳和合”则生“中气”。
“阴阳偏颇”则“中气”虚;
“阴阳分离”则“中气”亡。

!!!!!!!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5 22:33

六气虽从化,仍以本气的阴阳为主。本气阴旺,则病阴病。本气阳旺,则病阳病。



比如“肺”,
既有“燥”病,又有“湿”病。

五行属“金”,“金”病“燥”,肺金病“燥”;
六气属“太阴”,“太阴”病“湿”,手太阴肺经病“湿”。

阳盛则病“燥”,阴盛则病“湿”。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5 22:35

总之,你不要管他全身上下到处是病,你只管看他的舌脉。

舌脉是寒就治寒,是热就治热,是虚就治虚。
这些身体的偏颇解决了,身体的自愈力就会去治全身上下的病。

有时候舌脉的判断不明显,你就用药去把它吃明显,吃出明显的寒,明显的热,明显的虚,再解决这些明显的看得见的偏颇。

既然身体有自愈力,为什么还要医生呢?
因为平时错误的饮食习惯和药物破坏了身体的自愈力。我们只要去纠正身体的偏颇,帮助恢复身体的自愈力就可以了。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7 00:23

这一章十二经升降杂病诀,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中,孙其新整理到原理篇后面。

等到真正对彭子益医理了然于胸,看这一章就像看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样明了,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而然。

但是一开始不建议苦读苦思这一段,会绕来绕去伤脑细胞。
因为在心中还没有建立彭子益医理模型,只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去背诵,会感觉好复杂。

等到有一天明白了彭子益医理,心中有了整个轮廓,再看这一章就一目了然。

可以隔一段时间来瞅一瞅这一章,每次感悟其中一点点,等到某天看起来很轻松了,再认真读,就可以事半功倍。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7 22:42

蒲老师语录之脾胃中焦
脾胃居中焦。

脾脏,胃腑。
脏阴,腑阳;
脏寒,腑热。

所以中焦是脾阴与胃阳交合的地方,也就是寒热交融的位置。
寒热交融则中气旋转。(未完)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17 22:49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2-17 23:02 编辑

蒲老师语录之脾胃中焦
1.
健康的身体是脾升胃降。

2.
脾的本性是阴脏,阴的本性是下降。怎么才能脾升呢?需要胃阳的交融。

胃的本性是阳腑,阳的本性是上升。怎么才能胃降呢?需要脾阴的交融。

3.
如果中焦偏寒,则脾不能升;
如果中焦偏热,则胃不能降。

脾不能升则病,
胃不能降则病。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2-24 15:41

蒲老师语录:
黄帝内经讲:“气出为虚,气入为实”。

中医治病就是“调气”,“虚实”指的是“气的虚实”。

人体感受大气的两股力量,“离心机”与“向心力”。一股力量向外“升散”,一股力量向内“降藏”。
“升散”让人“虚”,
“降藏”让人“实”。

所以,“虚”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无力升散;
一种是因升散而虚。

所以,中医出现“虚则补之”“虚不受补”两种说法,让人迷乱。实则是不明白“虚有两种”。

第一种,无力升散的虚,可以虚则补之。
第二种,因升散而虚,很多补虚药都会助升散,所以“虚不受补”。其实是不明白“何以虚”,所以不明白“何以补”。

明白了“气入为实”,才会明白第二种虚何以补。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 01:11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2 01:15 编辑

蒲老师谈认定着落
不是单纯的寒,单纯的热,单纯的湿。

也就是有寒,用祛寒药又会增热;
有热,用清热药又会增寒;
气虚,用补气药又会增滞。

因为药吃得杂,所以身体的气机也就杂。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 17:44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2 17:45 编辑

蒲老师谈论定着落:
不是单纯的寒,单纯的热,单纯的湿。

也就是有寒,用祛寒药又会增热;
有热,用清热药又会增寒;
气虚,用补气药又会增滞。

因为药吃得杂,所以身体的气机也就杂。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3 01:06

蒲老师语录:
我还是喜欢彭子益医理,觉得是中医唯一能放之于四海而皆准。其他书都有宝贵的经验,但不能做到放之于四海而皆准,都或多或少存在偏颇和不足。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3 01:09

蒲老师语录;
考据文字属于研究中医的一种方式,毕竟是整理散乱的竹简成书,章节顺序与文字难免有错乱。

彭子益推崇黄元御的伤寒说意,至始至终用六气解六经,坚持腑热脏寒的分工,条理分明。胃腑本热,内热病属于胃腑分管;胃寒呢?虽然病位在胃,责任分工则归于脏寒,也就是“寒”都归于太阴少阴负责。

这样简洁明了,算理解伤寒论的思路之一吧。
其他解释伤寒论的书,对于一个方子既出现在阳明病,又出现在少阴病,厥阴病,总是难以透彻解释。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4 02:07

蒲老师语录:  健康的身体是“温润”的状态,
寒热平匀为“温”,
燥湿平匀为“润”。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4 02:10

蒲老师语录:   
脾主运化,脾运化正常就能生成津液,津液足就不会口渴。

水湿伤脾,脾伤不能生成津液,所以口渴。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4 02:13

蒲老师语录:  明白“本气自病”的医者万里挑一,所以治病总想着祛邪,就像博古李德的战术一样,总想着杀敌,不管自身有没有那个能力。

人体自身有分管“风、热、暑、湿、燥、寒”的部门,这些部门容易受外界的引动,引动“寒”,引动“热”,是自身部门出了问题。治病需要恢复这些部门正常运转,而不是要消灭这些部门。

明白“本气自病”,治病如庖丁解牛;
不明白“本气自病”,治病如盲人骑瞎马。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4 10:35

蒲师语录:
1,治病原则:
      内伤之病,虚劳为多。虚劳之病,无不由津液耗伤而起。不可误用凉药伤了人身相火,不可误用燥热药伤了人身津液。必须脉气实滞乃用凉药清热,必须真有内寒,乃用温药温寒。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与其太过,宁可不及。太过必定坏事,不及尚可加增。

2,治病大体上分两种,
一种是针对病症用药,
一种是针对病症的根源用药。
       针对病症用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有时候有害;
       针对病症的根源用药,不仅说出来的病症好了,没说出来的病症也会好了。
       许多疑难杂症,看起来病症许多,针对病症用药,要用许多药;
针对根源用药,可能就几味药。

3,彭子曰:
但是阴虚之脉,用养阴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愈;
但是阳虚之脉,养阳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恋;
但是中虛之脉,或滞积之脉,用养中之药、调滞消积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愈。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5 00:19

蒲老师语录::中医有一个普遍现象,也可以说是普遍规律,这个现象就是“初次有效”。

即使是人们口口声声的庸医,也就是见病治病的思维,它也会初次有效。

所以火神派让人深信不疑的地方就在于“初次有效”,几乎每一个爱好者初次用在自己身上都有效,初次用在他人身上也有效,所以因此而深信不疑。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一开始都或多或少会有寒,而附子恰好可以起到斩关夺隘的效果。
悲剧也往往因此而生,因为初次有效而自信,因为很多他人有效而深信,从此走上自残杀人而不知的道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5 00:33

2023-11-5
问:不明本气的医者,把病治好了,这个何解老师?

大体上可以分两种:
1.真正治好了,也就是虽然是对症用药,但恰好符合了“本气”。
2.看起来治好了,实际上是伤害。当时退烧了,当时止咳了,当时看起来消除了某一个“病症”。可是,但是,复发,等等等等,越来越难治。
---------------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正是因为各有各的天赋,各有各的缺陷。

哪个人又没有天赋和缺陷呢?
有时候天赋就是缺陷,
有时候缺陷就是天赋。
曾经有人说孔融“小时了了,大时未必”,过去的课本上也有“伤仲永”的故事,这些故事说的是天赋就是缺陷。
贝多芬好像耳聋还是什么,这是不是缺陷呢?却成为了著名音乐家。
所以道德经说“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你可能命带偏印和墓库,所以对中医及玄学有异于常人的领悟力。这是天赋。
但也因为偏印和墓库,瞧不起人,与常人比较,思想上就好像偏颇,不够和合。这就是缺陷。

而中医,以及其他“道”,终归是贵在和合,忌讳偏颇。
---------------
@听老师,阴阳自合必自愈,是不是代表所有的病都有一点共性就是阴阳不合?
都和本气有关啊?
对的[强],

什么是本气呢?
历代医者总是想着用药去疏通去消散结节,就没有人想着身体本身是什么在负责疏通消散。

身体的木气在负责疏通,土气在负责运化。
身体出现结节,出现肿瘤,说明木气的疏通作用出了问题,说明土气的运化作用出了问题。

那些去疏通结节,去消散肿瘤的药,有好多是不是更伤木气,是不是更伤土气?
---------------
从舌苔看,已经被各种治甲状腺结节的药误伤害较长时间了。

正确的中医治病方式,是调理身体的偏颇,帮助身体恢复自愈力。
伤寒论讲“阴阳自和必自愈”。

错误的中医治病方式,是用药去治“病症”。虽然也有治好的时候。
更多的是伤害。更多的是增加了身体的更多偏颇。
与西医思维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从舌苔看,伤害时间较长,修复也需要时间。

先吃红糖大米煮稀粥三天,再看看舌苔。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7 10:57

蒲师大概是这个理论吧::这时候的症状明显,说明敌我双方对垒正激烈,等到战争结束,症状就消失了。

战争结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我方胜利,战争结束;一种是敌方胜利,战争结束。

这时候针对症状用药,大多都是我方被压制,退下阵来。所以这种“症状治好了”,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有许多“但是咳嗽”“但是低烧”“但是”“但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8 14:47

大体上三板斧,

1.
“阳宜藏”“热宜降”,
养津液以藏热力。

2.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3.
从下往上看,下焦是根。
治上焦病,要看中下焦。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10 17:10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10 17:22 编辑

姜立冬问:浦师,为什么绿豆汤有这么大功效?
蒲老师语录::
绿豆汤,有清热、生津、祛滞的作用。

与其他苦寒清热药比较,苦寒药容易伤中;
与其他生津药比较,生津药容易滋湿

与其他祛滞药比较,祛滞药容易耗气。

绿豆汤相对平和,又兼具这些功效,副作用较小,除中焦虚寒外,适用范围较大。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10 18:57

蒲老师语录 ::
水果等饮食败脾滋湿,
中焦虚湿。

脾虚,不能运化,所以瘦,不长肉。
中虚,不能旋转,上焦虚热不降,所以鼻炎。
湿久,脾肾肝肺无有不伤,气血阴阳无有不伤。
肾气得不到滋养,肾主骨主牙齿主耳朵,这些就容易出问题。

很多人总想着给孩子营养丰富化,维生素丰富化,吃水果等滋湿、败脾、耗气的各种辅食。脾伤,就算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营养食品也无济于事。

给孩子吃饭吃饭吃饭,等脾恢复正常了,即使是大米中没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成分,脾都能根据身体的需要运化生成出来。

有些说,孩子就是不吃饭,其实就是已经伤害了。
哪怕一开始吃一口,吃两口,吃三口,吃小半碗。只要不继续伤害,吃着吃着就正常了。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14 00:47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16 21:58 编辑

中气旋转,则上降下升。

上焦热不降,说明中气不旋转,说明中气虚。

中气虚,忌直上直下。
直上直下,则运动不圆。

白砂糖补中运中,与绿豆的凉降成圆运动,防直下之伤中气。

———
伤寒论书中“阳明病胃家实”,属于最热实的病症,承气汤组方仍然是寒热并用,不是全部寒凉。寒热混合生中气,成圆运动。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18 14:10

蒲师大概是这个理论吧::这时候的症状明显,说明敌我双方对垒正激烈,等到战争结束,症状就消失了。

战争结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我方胜利,战争结束;一种是敌方胜利,战争结束。

这时候针对症状用药,大多都是我方被压制,退下阵来。所以这种“症状治好了”,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有许多“但是咳嗽”“但是低烧”“但是”“但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19 04:37

(指舌苔)颜色比较鲜,是扶阳散寒导致热气上浮,所以干咳。

因为是“造成”的热气上浮,不是身体本来的“实”热,浮动则“虚”。“虚”不宜绿豆汤。

也就是有些人觉得身体寒,就去吃热药;吃出热来了,马上又吃寒凉药。这样忽冷忽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反而容易折腾出诸多问题。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3 23:41

禅拍分享】

【股骨头坏死】调理方法:重点拍打股骨头周围,拍的时间越长越好(拍打的过程有可能疼痛加重,建议继续拍打),拍打内侧腹股沟,外侧环跳。拍打大腿内侧的主筋,使其柔软,拍打脚底,打通腿部内外侧微循环系统,:拍打脏。拍打两个月左右时,会出现股骨头缺损现象加重,是股骨头的坏死部分被吸收,新骨头还没生出的缘故,拍打时会有疼痛,坚持即可。

【 脚跟疼】调理方法:直接拍患处。3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8 13:36

蒲老师语录::

为什么?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1.
为什么一直吃两个月没有效果?
如果是吃错药了,没有好效果,也应该有坏效果吧?
你去试试同样的药一直吃两个月看看,是不是要么有好效果,要么有坏效果,而不是没效果。
就算是坚持吃两个月饭,也会有效果。

2.
就该换思路了?

换什么思路呢?
是什么样的舌苔,就用什么什么样的思路。舌苔没有变,就还是那个思路;舌苔变化了,思路就该变化了。

思路要凭依据,思路是从舌(脉)而来,舌没有变,却变思路,那思路的依据是什么?

3.
公开问诊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真实案例认识和了解彭子益医理,所以希望大家既反馈有效的案例,也要反馈无效的案例。

像这样公开反馈无效的案例就很好,就可以找出原因,更有利于学习。
最忌讳的是,担心反馈无效的案例,主观以为是治错了,又去找其他医者换思路。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公开反馈无效的案例,都是可以最快的治愈的。只要去换思路找其他最快治愈的,明年这个时候还会到处找医者,只会越来越差。

回到这个案例,一直吃了两个月,会不会是花椒质量问题,份量问题,做法问题?还是期间吃了其他错误的药物或饮食?从这个思路去找原因,就比较靠谱了。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8 13:40

好文章,好好学习。在。。。。。。。。。。。,。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9 06:56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29 06:57 编辑

江鸿涛 :我一开始也不是有意不配合蒲老师的,不过他的方法就是凭借柔,刚的智慧和技巧。

还有他掌握带动气机来用药,或者食疗。
这一点也不会伤害到内在脏腑。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治愈效果。

但是这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和配合,
才能完成这个治疗过程。然后才能够彻底治愈。

当治愈后有一点儿的着凉感冒时?
再一点米糊糊就很快的又健康起来。

我认为就目前学习伤寒抓主症的中医们很难做到的。

转载蒲老师的铁杆患者的心声。[Fight][Fight][Fight]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3-29 07:05

蒲老师语录你现在的体质和病症就是吃出来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症,大多都与饮食习惯有关。

别说吃饭两年,只要正常吃饭半个月一个月,身体都会有明显变化。

问题在于,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正常吃,其实只是按照“科学的”“养生的”“营养学”观念在吃而已,并不是吃饭。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1 13:08

蒲老师语录::
@中医调理,胡斌 

猜不到吃什么伤了舌苔,有可能是祛风散寒药。
舌苔伤了肺气不能敛降,为医者大忌。

因为降藏为生命之本,
降则生津,不降则断了津液的源头;
降则阳气有根,不降则阳气耗散。

——
大米糊糊助降藏。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3 01:20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4-3 01:21 编辑

蒲老师语录
中文一字多义。
这里说的“水火”,实质说的是“津液与热力”的关系。书面语言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所以这里说的“水火”,不是平时喝的水,这个概念经常被专家讲混淆了。

喝的水是“水湿”,
水湿≠津液。

五行的“水”指“肾水”,而“水湿”最伤肾。

饮食通过“脾的运化”生成津液,
“水湿最伤脾”,脾伤则不能运化饮食生成津液。所以许多每天坚持喝水习惯的大多面黄肌瘦,反而口干口渴。

所以,最好是说“津液与热力”的关系,比喻成现实生活中的“水火”虽然栩栩如生,但容易引起歧义误解。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3 09:36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4-3 09:37 编辑

蒲老师语录::
我最初的表述是:
“被喝白开水的习惯所伤”
“被吃水果的习惯所伤”
“被艾灸所伤”
“被针灸所伤”

后来发现有些患者在复诊中继续坚持这些习惯,她需要明确的指示,所以就换成了:
“不要喝白开水”
“不要吃水果”
“不要艾灸”
“不要针灸”

本意要表达的意思是目前身体已经被这些所伤害,不宜再继续。

所有能“治病”的,都是能“致病”的。
艾灸针灸也治好很多病,汤药也治坏很多病,本意不是否定艾灸针灸。

但是,每次遇到这样的患者该怎样简单恰当地表述出来,而不引起歧义呢?
作者: mksln    时间: 2024-4-4 05:04

饭吃太多了也是会撑死人的。。。。。。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6 00:09

蒲师语录之营卫:
1.
营气在全身无处不在。
就像血行脉中,血又在全身无处不在。

2.
中医治病就是“调气”,擅长治理“气化病”。

对于“形质病”,中医仍然只有通过调理“气化”,“气化正常”了,身体的自愈力去修复“形质”。
所以中医的“补血”,实质上是调理气化正常,身体运化生成血。没有药物可以直接补充血。

3.
营血,
卫气。

中医治病重点就是观察“气的状态”,
“气”是无形的,
而身体存在许多有形的部分,比如肉、骨、血,脏腑,等等。所以在表述上就出现了“气血”的区分。

4.
人体阳在上,阴在下。
如果没有上下循环,如果上焦的阳气不能下降交于阴,则人死矣。

营,卫,就是阴阳上下升降循环的过程。

阳气降入下焦交于阴,下焦阴气涵阳,逐渐温暖,温气较足则升。这个温升的过程就是“营气”。

“营气”携带下焦阴气上升,上焦积聚到足够的阴气,阴气就会带动上焦阳气下降。这个敛降的过程就是“卫气”。

所以,营卫二气,实质上是一气周流的转化过程。

5.
卫气也无处不在。

血行脉中,血中亦有气;
营行脉中,脉中亦有卫气。

就像“肝升于左”的说法一样,营内卫外只是一个笼统说法。
因为,营气升散,需要卫气降敛来平衡。如果营气升散于外,缺少敛藏,则气血消散而亡。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6 23:42

蒲老师语录::
医者不是神仙,不要想做神仙。
尊重患者与家人自己的选择。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8 23:26

蒲老师语录::
中气旋转,则上降下升。

上焦热不降,说明中气不旋转,说明中气虚。

中气虚,忌直上直下。
直上直下,则运动不圆。

白砂糖补中运中,与绿豆的凉降成圆运动,防直下之伤中气。

———
伤寒论书中“阳明病胃家实”,属于最热实的病症,承气汤组方仍然是寒热并用,不是全部寒凉。寒热混合生中气,成圆运动。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11 14:00

津液枯,气血流通不畅,所以疼。

针灸一时打开经脉不通的位置,所以不痛了。但是没有改变津液枯的实质,所以过几天又疼。而且,久而久之,灸多了耗气,气虚,更容易滞塞。

推拿也是,缓解了局部的通畅,但是没有改变津液不足的实质,所以另一个地方又不通了。
作者: mksln    时间: 2024-4-12 01:44

这就比较难办了。。。。。。。。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13 08:04

黄芽:
健脾必先强胃论
脾为至阴,得胃阳后始可化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阳者无也,此先天之气也,故气为血之先也。昧者不识此理,凡遇积滞之症只用消导一法,克伐胃阳,脾失胃禀,水谷自难消矣!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17 10:31

蒲老师语录::最好养成不从病症猜原因的习惯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26 00:24

蒲老师语录::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多都是方书,某药治某病。至于为什么的医理,没有说。

最初只有黄帝内经讲到了“天人合一”的医理,天人怎么合一,黄帝内经讲得不透彻。
金元以后,兴起探究中医医理的好风气,所以出现每个门派都是依据黄帝内经,但又各说各的,并不一致。

只有彭子益,依据二十四节气阐释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医理,阐释中医各门派对在何处,错在何处,一目了然。
作者: mksln    时间: 2024-4-26 01:45

只有彭子益,依据二十四节气阐释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医理,阐释中医各门派对在何处,错在何处
这确实是要下苦功才能真正做到的。。。。。。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26 08:21

蒲老师语录::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多都是方书,某药治某病。至于为什么的医理,没有说。

最初只有黄帝内经讲到了“天人合一”的医理,天人怎么合一,黄帝内经讲得不透彻。
金元以后,兴起探究中医医理的好风气,所以出现每个门派都是依据黄帝内经,但又各说各的,并不一致。

只有彭子益,依据二十四节气阐释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医理,阐释中医各门派对在何处,错在何处,一目了然。
作者: ranchgirl    时间: 2024-4-29 11:32

/蒲老师语录::

绿豆汤能“治病”,
绿豆汤也能“致病”。

是否可以用绿豆汤,需要从舌脉认定着落。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