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如此危言耸听的言论绝对酿成了197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史上最大的冤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的事实。
1)何谓温室效应?
2)在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到底占据多大的位置,对气温升高负多大责任?
3)是否真的存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4)环保主义者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何谓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又名“大气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地球温度比太阳低很多,所以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的要长很多,主要集中在红外线范围。大气层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释放的大量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层吸收,然后再向外辐射,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之间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内。
太阳辐射的四分之一被大气吸收,四分之一被大气反射回宇宙空间,只有约一半到达地球表面被地表吸收。被地表吸收的能量中有五分之二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其中的四分之三被温室气体截留,尔后一部分再返还至地表和低层大气中。
众所周知,大气中的氧气(O2)和臭氧(O3)能够吸收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地面上生长的动植物免受过度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而温室效应存在的重要意义则是:地球通过大气的温室效应来保持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使近地层温度维持在一个可以支撑生命的范围内。假如没有温室效应,地表平均温度会是零下20℃左右,而不是现在的15℃,地球上可能根本没有生物存在。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全球变暖的宣传,在不少人心目中,温室效应成了负面消极的东西。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温室效应是由温室气体实现的。现在我们知道的温室气体,有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等。
为了比较各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吸收热的能力,IPCC在1990年的报告中引入“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概念。“全球变暖潜力” 被定义为某一单位质量的温室气体在一定时间内(20、50、100 或 500 年)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热吸收能力。以二氧化碳为标准,热吸收能力定为1,多年平均结果如下(百年时段):甲烷21,一氧化二氮310,氯氟碳化合物1000以上。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能力都超过二氧化碳。
在各类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3.618%,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仅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含量的3.225%。以上计算结果得到官方公开数据的支持: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31亿吨(光70亿人每年呼出的CO2就有约30亿吨),而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总产量为7700亿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仅占大气中所有二氧化碳总产量的2.91%,这个数据与3.225%非常接近。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为0.117%。即使按照IPCC 的数据,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90亿吨,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总产量为7500亿吨, 人类贡献也仅仅是3.8%。
在冬季,北半球绝大多数植物进入落叶休眠期停止了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脱落的植物叶子腐烂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从当年十月到翌年五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是不断增加的,五月份所有观测点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年内最高值,而后其浓度随着植物复苏光合作用增强迅速下降。虽然冬天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但我们并没有觉得暖和多少。这说明,二氧化碳对大气温度的作用相当有限。
那么谁才是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
答案出乎预料,是水蒸气。
Goody 和 Yung在1989年出版的《大气辐射:理论基础》一书中说:“水蒸气是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仅排第二位”。水蒸气在大气里的含量占各类气体的4%,二氧化碳占0.04%,两者相差100倍。在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方面水蒸气远高于二氧化碳,由下图可见,二氧化碳的吸收谱很窄,唯一显著的吸收频段在12-15微米的那个峰。而水蒸气的情形却完全不一样,从0.8-30微米间存在多个吸收峰,特别是10微米以上,水蒸气的吸收频率几乎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即使在同等浓度下,水蒸气的温室效应也是二氧化碳的很多倍。由此推算,在温室效应气体中,水蒸气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95%,二氧化碳只有3%。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不同波段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NASA插图,Robert Rohde)
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古气候学家 Tim Ball 认为:
“水蒸气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为大气中温室效应的95%来自水蒸气的作用。社会公众可能对此难以理解。举个浅显的例子:早春、晚秋晴朗的傍晚,由于辐射降温,在近地层会出现霜冻现象,但是如果天空有云层覆盖,因为水蒸气产生的温室效应作用,它会将近地层辐射的热量截收,近地层辐射降温就不会那么明显,出现霜冻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撒哈拉沙漠,这里中午的温度可达52℃,而午夜的气温又降至-3.6℃。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极低因而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作用非常的弱”。
这并不难理解:覆盖地球表面71%的水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之间的转换,参与了能量携带、运送和分配的整个过程,影响着了大气的温度和降水,扮演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最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地球大气中最活跃的因素。
子虚乌有的“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在变暖吗?
答案是否定的。
1940-1975年,这一时期正是全球快速工业化阶段,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较快。但这一时期全球气候趋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不少科学家担心地球正步入下一个冰川期。
1975-1997年的22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论在这一阶段甚嚣尘上,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
1997-2014年的17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但全球气温基本没有变化。2013年3月全球变暖政策研究基金会(Global Warming Policy Foundation)发表了一份由David Whitehouse博士撰写的报告,认为自1997年以来全球气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推断,在距今17,000-18,000年前全球达到最冷点,此后冰川开始融化,气温升高,并在14000年前结束了中纬度地区与现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时代。在此之后,历经数次冷暖交替、冰川进退和海面起伏。大约8000-7000年前,这一时期称为气候最优(Hypisthermal或Altithermal)时期,属于全新世中最热的一个时期,当时全球气温要比今天高4℃左右,当时的非洲要比现在湿润得多,而美国中西部地区则近似沙漠。据考证,史前大洪水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公元前5000年左右:欧洲冰川的融化最终导致地中海海水猛涨,淹没黑海和整个地中海沿岸,进而殃及世界各个地区,远在东亚的中国古人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家园被大水侵没伤心欲绝,“桑田沧海”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奈,“精卫填海”则表示了与之抗争的愿望。此后气温基本上属于有起伏的降低趋势。
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上图是由美国气候学家Cliff Harris 和气象学家Randy Mann 绘制的自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周期分析图。棕色填充部分表示当时气温比现在高,蓝色填充部分代表当时气温比现在低。由图可知,5000年来全球气候冷暖周期不断交替,一般一个周期有数百年之久。
公元前1250年左右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时代的气温比现在要高很多。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300年被称为气候最优亚期,跨度约1500年,从亚历山大大帝到蒙古帝国全盛期,几乎涵盖了整个罗马帝国时代。接着是小冰河期,从1300年代开始到1840年代结束,气温比现在低很多,当时伦敦泰晤士河冬季结冰,冰面上可以通行马车,英国的蒸汽机革命发生在小冰河期末期,为了御寒,英格兰人伐树取暖,结果很多山被砍秃了,为此有人戏言:假如犹大此时忽然良心发现想以自杀谢耶稣,他可能都找不到一个树来上吊。小冰河期后,从19世纪中叶开始气温又开始上升。
以上气温变化分析主要基于欧洲史,与从中国史书的记载推论出的气温变化结论基本相同。
商代气候温暖,从殷墟挖掘出土了竹鼠、貘、大象等热带动物骨骼;中国河南省的简称为“豫”,“豫”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牵着大象的样子。西周中期以后开始变冷,直到周幽王末年。
中国的气候最优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西汉末年,贯穿整个春秋、战国、秦和西汉时期,中国文明的最重要成果,都发生于此时期,当时山东、陕西一带盛产竹子,汉语的很多字都是带竹子头的;春秋时期,流行用竹简写字,为便于阅读,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绳子按次序编连起来,为此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西汉末年气候趋冷,社会动荡加剧,公元一世纪蔡伦发明造纸术,恐怕也与气候变化引起竹子大量减产有关系,该寒冷期一直延续到隋末,由于天气寒冷牧草大面积减产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著名的五胡乱华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唐朝开始到北宋末年又是一个温暖期,据记载,唐朝初期长安一带盛产竹子、柑橘,附近有很多大熊猫,传说武则天时代有一次捉到8只的记录;“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本是巴蜀来”,妃子杨玉环是成都人,嗜食荔枝,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生长温度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冬季低于2℃就可能遭受冻害,低于-2℃就会被冻死;鉴于荔枝的这个生长习性,竺可桢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就把史籍中记载的荔枝和其它植物分布变化作为分析历史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现在中国,荔枝只有岭南种植,但那时杨玉环食用的荔枝不会产自岭南:从岭南至长安远隔万水千山,不考虑渡河翻山,按当时的快马运输速度最快也要半个月,在没有掌握荔枝保鲜技术的远唐时期,这些荔枝还没等运到长安前就会烂掉;事实是当时与陕西接壤的四川像成都、涪陵、忠县、宜宾、眉山、乐山等地方都盛产荔枝,一旦成熟,完全可以用快马一天左右送到长安。简言之,唐朝时陕西、四川的温度比现在高出2℃以上,那时气候温暖似乎没有带来什么消极影响。到了北宋末年,温度骤降,公元1111年,太湖封冻,而且史料记载其时“冰坚足可通车”。公元1513年,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同时结冰,湖面宽阔的洞庭湖竟成为“冰陆”,冰面上可以行人,过马车。冷热交替,乃是自然之常态。
据气象资料,中国大陆20世纪的最低温度发生在1955年冬,该年1月,安徽正阳关最低气温达到-24℃,南京是-14℃,连广东省的阳江也降到了-1.4℃,当时正阳关附近的淮河、长江的支流汉水以及洞庭湖都曾封冻,这是该地20世纪唯一的一次封冻记录。
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证据支撑的是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数据,目前参加全球数据交换的气象观测站大约有6000个。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距地1.5米处的大气温度,因为该高度便于观测气流又比较稳定。气温表安装在百叶箱内,百叶箱的设计者为十九世纪英国都市工程师Stevenson,故百叶箱又称史蒂文生箱,目前常见的百叶箱通常由木质或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内外部分均为白色以避免对辐射的吸收,箱壁由两排叶片构成,叶片与水平面45°角,两排叶片呈人字形结构,这样设计的思想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的影响,并使仪器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的感应空气的温度变化。
2000年11月,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新西兰气候科学联合会创始人Vincent Gray先生为新西兰皇家科学协会(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做了一场专题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向观众透露,对卫星遥感和探空气象气球所测大气温度的统计结果并没有显示出逐年变暖趋向,只有用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资料统计才会显示气温逐年变暖。
Gray把气象观测站按与城市的关系分成两类,一类是处于市区或者靠近市区的气象站,另一类则坐落在偏僻的乡村。对比发现,前一类气象站所测的气温记录有逐年增加趋势,后一类并没有显示出这种趋势(比如,新西兰的Chatham岛,澳大利亚西部的Geraldton,南极,加拿大北部的Clyde,西伯利亚的Turahansk,以及冰岛格林兰的Godthaab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建立在市区或靠市区很近地方的气象观测站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如果让受热岛效应影响的气温观测记录参加统计,很容易会得出气温呈上升趋势的结论。
那么,究竟有多少个气象观测站数据存在失真问题呢?
美国一位有二十五年工作经历的资深气象工作者Anthony Watts在650名志愿者的帮助下,对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所属的1221个气象观测站中的860个站气象观测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很难让人乐观,860个被调查的气象观测站中,多达89%的站观测环境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气象观测站附近建有停车场,有些站将空调外机的排气口直接指向百叶箱,还一些站的百叶箱附近树立着反射率极强的金属杆,这些问题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气温记录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在澳大利亚,多达四分之三的气象观测站建在飞机场。
相比而言,对大气层温度的测定则要稳定可靠得多,1997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的John Christy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Roy Spencer在英国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1979-1997年卫星所测得的大气温度没有发现逐年升高趋向”的文章,使得人们更有理由怀疑全球气候变暖论了。通过对于1979-2008年三十年来卫星遥测到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的进一步分析,Christy和Spencer的结论是:1979-1998年大气平均气温基本不变,1997-1999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出现一个高峰,2003-2008年基本未变,但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此期气温比1979-1997年高0.2-0.3℃。
这些调查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全球气候变暖是依据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就真的站不住脚了,因为它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加剧的情况。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论上毫无价值”。
上文提到的英国,新西兰著名科学家Vincent Gray就坚决认为“全球变暖”是一种幻觉,他写的书就叫:《温室幻觉:“气候变化2001”批判》。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的科学家人数比撰写2007年IPCC全球变暖报告的52名科学家多了近20倍。
与此同时,在美国,大约有三万多名科学家联名呼吁美国政府拒绝签署1997年京都议定书关于全球变暖的协议,他们认为,类似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会对环境造成伤害,阻碍科技的进步,不利于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声明声称:“尚无确切的证据使人相信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释放正在造成或在可预见的将来造成气温升高或气候反常等灾难性的后果。相反,倒是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二氧化碳的增加会有利于改善动植物的生长环境。”
根据地质学家和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论,大约在五亿年前,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二十倍,距今两亿年前降到现在的四到五倍,其时以蕨类为主的植物非常繁茂。新生代以后的造山运动和有机物沉积以碳酸钙、煤炭、石油等形式“埋没”了大量二氧化碳,以至于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步降到了目前的水平。
过去5.5亿年大气二氧化碳地质历史时间变化(Berner,《科学》,1997年)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成分之一,是植物的能量来源,是动植界自然链条得以维系的最重要媒介。
12H2O + 6CO2 + 阳光 → (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这是植物光合作用公式,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把二氧化碳变成葡萄糖和水,这个公式说明:光合作用中参与的二氧化碳越多,葡萄糖和氧气的产量越大。根据李比西最小因子定律 (Rule of Liebig),一种生物必须有不可缺少的物质提供其生长和繁殖,这些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当植物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量时,就对其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
简单地说,植物生长量不是由可用资源的总量决定,而是由稀缺的资源(限制因素)决定。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就是稀缺因子。实验证实: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使粮食产量增加。
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才使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个问题很重要,孰因孰果必须搞清楚,不能因果倒置。海洋科学家研究指出:不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全球气候才会变暖,而是因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升温,溶解度变小,海水会释放出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在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后。
还有一些研究证实,全球气候趋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一定下降,比如,十一万年前的那个间冰期,大气温度不断下降,而二氧化碳并没有明显变化。这个研究结论完全否定了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的说法。
全球气候变暖论批判及为二氧化碳平反
1988年,在美国前副总统当时还是参议员的Albert Arnold Gore的大力推动下,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暖论源于IPCC所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IPCC认为:温室气体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由于人类的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工业生产还使大气中出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温室气体,并且它们的浓度也在不断的上升,按IPCC的估计全球因石化燃料燃烧和其他工业生产,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从1860年的大约0.1十亿吨碳单位(GTC),增加到20世纪末的近10 GTC。同一时期,二氧化碳的大气含量从280按体积计算百万分之一单位(PPM),增加到约380 PPM,全球气温上升了约0.6℃。
IPCC提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并将其原因归为工业化活动向大气过度排放二氧化碳的行为,IPCC的报告促进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和限制碳排放规定的京都议定书的出台。
然而,由于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全球气候变暖论一经问世就带有天生生理缺陷:
1)得出全球气候变暖结论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城市气象站,没有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违反了统计学上数据抽样原则,犯了以偏代全的错误。在引用二氧化碳含量的历史变迁资料时,IPCC 的两位主要专家Callendar 和 Keeling以数据不精确,方法有问题等理由弃用了90%以上的资料,只保留符合得出全球气候变暖结论的数据,经过这个处理,二氧化碳的含量从工业化初期的280PPM增长到现在的380PPM,这自然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工业化影响的结果。但问题是,据John Jay对来自全球的九万份大气化学分析的历史资料的研究,1825、1857和1942年的二氧化碳含量都可能达到过400 PPM。1940年以来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在增加,但气温却没有多少变化,这个观测事实恰恰正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全球变暖没有产生影响。
2)断章取义、穿凿附会和以偏代全,在宣传全球气候变暖危害的文章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意误导读者:“每年,有数百头北极熊在野外死亡”,这句话企图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存环境压缩,死亡增多。事实是北极熊的数量过去几年一直在增加,这些死亡的北极熊,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被猎杀的(当地法律允许居民每年猎杀 600-800头北极熊)。在宣传片中多次出现巨大冰山裂解的镜头,做为全球变暖的佐证非常有震撼力。但春夏季节,冰山不融化才稀奇可怕呢。卫星监测的结论是,在过去的几个夏天,南极海冰规模已经达到或接近创纪录的程度,目前还在在扩大;1979年以来,2012年北极海冰的范围创下最大面积。多年资料分析证实,1979年以来,冰山的范围没有多大变化,海平面也没有加速上升。
3)片面夸大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化友为敌。二氧化碳是对地球生物生存极为重要的大气资源,历史上气候暖期、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期都对应着一段生物繁荣的历史。在所有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仅占3﹪,但Gore先生对引起温室效应负95%责任的水蒸气视若无睹,却拿二氧化碳大做文章,令人难以理解。倒是《全球变暖大骗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这部资料片道破了天机,片中曾谈到鼓吹全球气候变暖的幕后存在巨大的利益链条,在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罪魁的谬论被炒作起来以后,美国对气象气候有关方面的投资从一年几个亿猛增到120多亿。利益面前,面对事实许多科技工作者选择了沉默。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IPCC提出了碳排放配额制直接导致了国际间的碳交易,二氧化碳问题已影响到政治经济领域,为此,伦敦大学名誉教授Philip Stout指出:“气候变化是由数百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试图通过操纵某一基于政治目的选择的因子来操控气候的想法,是错的不能再错了”。
那么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米兰科维奇的循环理论(Milankovich cycles)是目前解释历史气候变迁的最好的假说:一个地球气候变动的集合影响,以十万年为主要周期,伴随着四万年以及二万年左右的周期。它与三种地球绕日运行轨道的变化有关,这三个影响因素也造成了地球的冰期与间冰期,大都与太阳辐射变化量有关。简单的讲,(1)地球公转轨道离心率的变化,为一个约九万六千年的周期。轨道离心率越大越利于形成冰期;(2)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的变化,倾斜角度介于21.5度到24.5度之间,以四万一千年为周期。角度越大,越易形成冰期;(3)地球的岁差,因地球自转轴的进动,造成一个大约两万六千年的周期。在远日点时,若北半球倾向太阳,冬天温度将会相对较高;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温变化,决定全球气候的变迁,决定了日照多少乃至冰雪消融的程度原因。
亿万年来,我们生存的地球冷暖交替,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既没有界定时间尺度,也没有明确一个空间范围,缺少基础数据支持,逻辑推导漏洞百出,这样一个不正确结论,转移了人们对工业化进程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关注的视线,还会诱导人们在如何处理碳排放问题上一厢情愿的解释、罔顾事实地推断和为我所用地胡来,危害甚大。
工业化进程是人类文明必经的一个时期,我们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减少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去几十年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和大气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伤害着我们的身体,阻滞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因此,关注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倡导低碳文明,减少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是比关注所谓全球气候变暖更迫切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准备好迎接变化才是最明智之举。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Cao Jinnan和竹林翁先生,特此声明,致谢。)
参考资料:
竹林翁:《冤哉,二氧化碳》
http://bbs.tiexue.net/post_4089115_1.html
Cao Jinan:《也谈全球暖化骗局论》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624092.html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greenhouse_data.html
http://earthguide.ucsd.edu/virtualmuseum/climatechange2/07_1.shtml
Global WarmingSwindle, Martin Durkin, London, 2007
http://tocom.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满志敏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The Real History of Carbon Dioxide Levels
Greenie Watch ^| March 23, 2007 | Dr. John Ray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bloggers/1806245/posts
Cool It: 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s Guide to Global Warming,b Bjørn Lomborg, 2007, Cyan Communications / Marshall Cavendish; Third Printing edition (2007).
http://3dparks.wr.usgs.gov/nyc/moraines/flandrian.htm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greenhouse_data.html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bloggers/1806245/posts
http://www.cfact.org/issues/climate-change/climate-change-truth-file/
http://scienceofdoom.com/2011/02/24/water-vapor-vs-co2-as-a-greenhouse-gas/
http://www.pnas.org/content/99/7/4167.full
http://www.climatedepot.com/2010/12/08/special-report-more-than-1000-international-scientists-dissent-over-manmade-global-warming-claims-challenge-un-ipcc-gore-2/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