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5     标题: 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

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

来源: thathe 于 2011-05-03



首先向烈士致敬,他们不白死,会有很多人掂着他们。一个人生于一个民族,是上天注定,注定了你对这个民族有责任,无论这个民族目前是落后还是蒙昧的。因此,为了民族崛起这个目标,以任何方式牺牲的人,有权利享受同族的尊敬和纪念。

最近看到不少长津湖的文章,颇有感概,由此念及战功显著的第三野战军及其将领,聊发小文,胡乱侃侃三野战记及历史。

九兵团中的20军和27军都是本人最喜爱的部队,概因本人也是华东子弟。五零年时20军应该略强一些,其前身是新四军1师,粟裕叶飞起家的老部队,怎么排都在三野里排第一。27军则是传奇人物许世友在胶东的起家部队,在三野中依靠战功脱颖而出其第二任主官聂凤智功不可没,可能是后来受到许和尚的照顾,现在的名声较20军更响一些,要说和尚做的最靠谱的事,也就是带出了这么一支旋风王牌。26军则是与许世友并称山东二虎之一的王建安在鲁中的起家部队,在三野中能算主力但排名中上,但本人觉得这是支被低估的部队,综合能力非常强,表现稳健可靠只是低调,当时应不亚于27军。只可惜长津湖之战26军作为预备队出动太晚没什么出彩的作为。三支部队都保留到了今天,27军还和万岁军一起成了御林军,这与其在朝鲜的历练有很大关系。

不过三野更讲的是整体,淮海大战时各部队的整体配合,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也体现了总指挥者的运筹水准,赢得酣畅。三野最强的军,对比国军五大王牌的任何一支,我想综合水平要逊一筹,大概也比不过四野的38和39。这里不能说单挑,打起来牵涉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指挥员的水平,后勤等等,因此不好说。

抗美援朝彭总是临危上任,所做的应该是尽快熟悉朝鲜情况,掌握大局,磨合各部队协调指挥,并且具体指挥美军主攻的西线方向,对三野9兵团可以说基本不了解,因此东线的具体战役指挥,彭总放手给了宋时轮和陶勇。
离开了粟裕,宋时轮转不快,叶飞也飞不高。长津湖一战达到了一半的战略目标,这个角度说可判为胜,可是胜的不轻松,胜的让人揪心。在敌明我暗,敌寡我众的大好形势下,以如此的伤亡,还是放跑了美军陆战1师,军事角度来看,绝对谈不上胜仗。

战前准备肯定是不充分,尤其是对气候方面的准备,这不能全怪指挥员,当时的条件就放在那里,但宋也不能说没责任。宋时轮的指挥看起来有致有序,可是胃口很大而部署上却过于求稳,战术指挥也僵硬的很,强攻过多但由于火力支持有限只能以快袭方式来打造成伤亡过大,战术调整没有跟上,预备队动用过迟。总体来说,还是火候未到。邱清泉不是有句名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说的就是宋的当家部队,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宋是打防守、打阻击的阵地战出名的,沉稳可靠,很刚烈,但灵变不足,运动战攻坚战不是强项。他的历史战绩也是胜败参半,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淮海战役,亮点才多起来。

当时三野有名望的战将,宋算是出类拔萃的人选。宋时轮也是黄埔毕业,统御能力出众,大局感不错,可以担负的起恶战。山野和华中合并之前,陈宋组合就是赫赫有名的,陈当然是陈毅,作为山野参谋长的宋时轮当时实际已经在负责山野的军事指挥了,名义上还经常指挥粟裕的华中野战军。47年1月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华野之后主席指明,战役指挥由粟负责,陈宋变成了陈粟,可以理解宋为何一直对粟不爽。
其他几个兵团级别的,陈士榘出身军人世家,是井冈山秋收起义的老人,老资格红军宿将,绝对是精明能干的人,应该说资历甚至胜过粟裕。47年之前先后任115师、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参谋长,49年以前是华野参谋长,攻坚很出色,而且经常独当一面,个人认为他的军事理论可能不如宋时轮,但至少打战会巧一些滑一些,绝对是精明的老兵油子。据说47年宿北战役给叶飞下达命令时放了叶飞鸽子让华野1纵蒙受了一些无谓的损失,不知是何缘故?另外他自持主席嫡系,为人太牛,也爱吹,从其回忆录就可见一二,动不动粟裕就病倒他就来代指挥,不太厚道,不够稳重,可能得罪人也不少,他的8军团首先被拆的七零八落。不过陈士榘到没受什么影响,建国后被钦点为“工兵王”,再后来为两弹一星做窝,也是大功一件。战争年代,陈如果能稳当点少得罪些人,可能49年兵团司令的职位就打不住了。另外,我觉得以其和主席的亲密关系,如果粟裕能晋元帅的话,三野里他是最有可能晋大将的,虽然他的上将排名不如许世友。
印尼华侨叶飞无疑是粟总手下头号战将,也是陈军长的爱将,只可惜在没有粟裕关注下金门新败。金门可以说一场完败,战前准备粗枝大叶,战略目的未达成,损失了三个半团,唯一的收获是吃了一堑,知道了海岛战登陆战是怎么回事。这里为叶飞说句公道的,他本来是华野最强的1纵(20军)司令,本应理所当然成为九兵团司令,可惜流年不利啊,患黑热病错过淮海,49年重组三野时和宋时轮掉了个个,接手了以宋的十纵为主(28军)的十兵团,真的很郁闷。结果28军在金门丢了个大脸,具体战役指挥应该不是叶本人,当时叶飞忙于接手厦门的政务,他对28军肖峰说:看来大陆已无大战可打,你们28军去扫个尾吧。也与粟裕无关,粟当时在南京,并且早已给叶交待了三不打还是四不打。大意了不是!金门之战叶飞肖峰还是应负主要责任,粟裕也有领导责任。叶飞打战的特点比较近似粟裕,胆大心细,毕竟跟随时间较长。但金门毕竟是叶飞一生之痛,而且之后也没有机会给他正名雪耻,也使得他后来心态多少不是太好,过分争取并强调自己之前的功劳以平衡金门之耻。本人觉得叶飞要是认真起来,应该是比宋时轮强的,而且运动战也是叶飞的强项,毕竟是王牌纵队主官出身。
传奇将军许世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资历在华野里也是前三名的,只是打战一般。当年陈毅重回山东执掌山东军区,军事上首先依赖的是许和尚,两三仗下来,就发现和尚只是刚猛有余,转而依赖宋时轮叶飞情况才略为改善。许后来在内线山东兵团捏得都是软柿子,不值一提,拿的出手的战功也就是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实际济南国军精锐早已被打扫了,守城基本都是二三流部队,粟裕和王建安将一副好牌都搭好了,主席是考虑和尚在山东较有威望,指明让他和王建安山东二虎来当这个牌架子,再加上吴化文一个军的临阵倒戈,真是让和尚摘个大桃,也成就了27军。就这样,打济南还阵亡了五六千将士(比较有对比的是刘亚楼打天津,对手更强,伤亡更小),和尚也因为违命在济南战役之后被调离到山东军区去了。论打战许最多是个优秀的战斗指挥员,其战役指挥能力我觉得在华野里算一般的,号称擅长攻城攻坚,但伤亡总是很大,幸好是带内线兵团,不愁兵员补充,要是到外线去,早被玩完了。和尚后来79年越南战场指挥东线,和西线杨得志相比,损失很大别提多糟糕了,部队到最后都急得搞“三光”来报复对手。和尚要是打战再专业一点,以其与主席的渊源(据说人家名字还是主席给改的呢),大将也是有希望的。和尚爱摆老资格,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他那些活跃于地摊文学的传奇故事大都是他自己忽悠了一分,别人给演绎了九分,这是他的贴身警卫员后来“揭发”出来的,想想也是,他怎么可能或者怎么敢当着主席面大骂江青。不过和尚确实粗中有细,能看清形势,很有政治头脑,前几年还倚着主席跟着四人帮讨伐小平,邓上台后怎么又被邓钦点打越南,服了他了。识时务会讨一把手喜欢也是本事,赫然一方诸侯。
实际本人更看好王建安一些,也许其资质不是最好的,但我总感觉这位仁兄在华野几位兵团司令里最踏实而且在战役指挥上很有悟性,综合来看打仗应是最强的。他和许世友早期是四方面军一个班的战友,后来在延安时因揭发许世友出走而与许交恶。在山东他主持的鲁中军区也是几个地级军区中最强大的一个,但他本人一直默默无闻很低调,为人类似粟裕颇为耿直,是个干实事的颇具才能的明白人,并且甘当铺路石,甚至一度在陈士榘手下干。他的战役指挥的能力应比宋要全面一些,学习能力很强,大问题上很有觉悟。可能是比较忠厚或者是太淡薄了,他大概不像其他几位那么牛气。不过,52年正是他接替宋时轮成为9兵团一哥,在朝鲜打了一些收尾仗。在华东,饶漱石最信任的将领就是粟裕和王建安,结果54年王可能因为仗义执言也受到高饶案一定牵连,后来授衔时还迟了几个月,此后也未受重用。
苏北兵团司令韦国清就不用说,和宋时轮一样,一直是打阻击跑龙套的主,不同时宋带的是华野主力,韦带的相对而言是非主力,如果宋的任务是正面阻击,韦的任务可能就是在侧面敲敲边鼓。不过因为韦出身广西壮族,解放后很幸运的被指命为抗法援越的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托了陈赓的福韦在越南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此后平步青云,成为和和尚一样的政治不倒翁。
其实三野还有两个能人张爱萍和张震,是后来官做的较大的。张爱萍解放战争初期受了重伤,到苏联养病49年才归队,战功不够,不足以全权指挥战役;张震当时已是三野参谋长,可能没有兵团主官经历亦或资历不够,但一直很受粟赏识。
副兵团级里较出色的王必成是个仗义的人,恩怨分明,是一员悍将,当时资历不行,可能大局感也不够。陶勇也是拼命三郎,和王必成类似,级别也不够,他倒是去了朝鲜,九兵团的副司令,是宋时轮亲选的副手。说起来这两位是粟裕从华中带出来的嫡系,可是却没有因为粟裕占到丝毫的便宜,数年来一直是纵队(军)主官,55年都是中将。
49年三野组建时四个兵团里7、8、9兵团都比较强,只有10兵团弱一些,在淮海战役中表现优异的王建安、陈士榘和宋时轮分别被任命为前三个兵团的主官,而原先一直是主力兵团主官的叶飞由于错过了淮海沦为10兵团司令。反过来说10兵团可能占了叶飞的光,一直是台海方面的一线部队,小弟31军更是由于避过金门之祸,能够挺到今天仍是我军台海一线主力。
入朝前,9兵团进行了调整,将最弱的33军和8兵团主力之一26军对调,次弱的30军掰开,留下两个主力师87和88,调入山东军区32军的主力师94,将此三师分别编入20、26和27军,这样9兵团辖3个军12个师人数接近15万,成为三野最强的兵团,入朝责无旁贷。对于宋时轮来说,不知是福是祸,长津湖成了他的宿命。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5

还是说回三野将领,谈三野就不能不说说三野的灵魂人物——粟裕,这里会较大篇幅说一说粟总,因为华野的战记多半就是粟战神的战记。粟裕战功卓越,军事指挥出神入化,为人处事君子般坦荡单纯,这种单纯可能被同级别的人理解为“装”或“阴”。建国后屡遭排压,真是应验世事不如意十常八九,但一直尽职尽业,是个真正的军人,是个悲情英雄,也是共和国不朽的传说。
说起粟裕,很多人为其没有评上元帅耿耿于怀,说实话这是个没办法的事,主席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大缘由的。这得从三野的起家说起,客观的说,三野是一支偏师起家的,先是红军主力去长征,留守的偏师成了新四军。抗日结束后,山东的头等主力115师走了关东,留下的偏师加上新四军一支及一些地方部队成立了山东野野战军。而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也并入了129师的一些部队,抗战之后散成几支,三师随黄克诚去了东北,五师随李先念挺进中原失败后被打散,军部及主力包括叶飞一师随陈毅编入山野,剩下的加上一些地方部队成立了华中野战军。47年初山东和华中合成了华东,49初华野又编成三野,因此三野就是由这些个偏师发展成的。随了主力的相对来说资历更深更有才能,留在偏师的一般来说资历浅也年轻一些。但就是这支偏师,在陈粟饶等人的带领下,解放战争中异军突起,成了最强的部队,把最强的敌人还玩的团团转,大大地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要论起功绩,大概也就四野能勉强比一比,当然三野的处境比四野要困难得多,对付的敌人也更强大,应该说大家都不容易,三野比四野更不容易。
但因为是偏师起家,三野的领导层,比起其他几个山头,资历更浅,也要年轻一轮,看看其他几个山头的兵团级别的人物,贺龙、徐向前、陈赓、黄克诚、肖劲光、刘亚楼、程子华等等,都是元帅、大将以及准大将级的人物。军队是尤其注重资历的,因此在同职务同战功的前提下,三野的将军们显然是吃亏的,占了全军近三分之一强的三野山头得了一帅两大将,57员上将占了10员,名不副实的二野同样得了一帅两大将10上将,四野摘了两帅三大将20员上将。
当然别的山头的将领相对三野确实资格更老,很多人在红军时期甚至建军时就战功显赫,为了平衡山头,不得不牺牲资历浅的三野。当然元帅还是要给一个的,陈毅当时已脱离军队,是国务院副总理,完全可以不必授军衔,小平就没授,粟裕封帅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可是粟若领了帅,三野的其他将领就压不住了,别的不提陈士榘、许和尚是不是都可以当大将,别的野战军确实也有同级别的当大将的,粟裕在华野一直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差两级好像不太合适。怎么办呢,周恩来几次建议下,最终把老资格陈毅拉回来代表三野封帅,粟裕则封第一大将,和尚他们要是跳将起来,一句粟裕也是大将就顶回去了。这就是为什么罗荣桓辞帅没辞成,而粟裕实际不辞的话估计也当不了帅,粟裕是个明白人,主动辞帅,省得中央为难。主席当时一句“壮哉粟裕”个中滋味,自个儿体会。
罗荣桓毕竟是四野的政委,粟裕是华野的代司令,严格的说确实差了半个级别。而且罗荣桓抗日时率115师一部在山东建立根据地的功劳岂是同一时期粟裕可比的。我总觉得粟裕第二次让司令有点没必要,当时是48年5月,毛粟于西柏坡城南庄长征后第一次见面,真是相恨见晚,两人成宿的谈孟良崮谈内战局势,当然还有相持不下的战略分歧。粟裕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战略才能,也表明了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主席的敬意。主席知道关键时刻要到了,因此决心信任粟裕的军事能力。首先改变主意不再要求出击江南;其次决定将华野分出去的几个兵团统一回归粟裕指挥;再将军事才能不济的陈毅调离华野到中野当副司令监军,一来以免干预粟裕指挥,二来为将来如果粟裕需要调度中野打下伏笔,三来还可以给已有矛盾的刘邓和稀泥;同时打算任命粟裕为华野司令员。此时简直可以说粟裕是主席眼里的第一红人,连东北的战局主席也请粟裕同志帮着参谋,粟裕是不是可以携着这个势头,舍我其谁当仁不让,坐上华野第一宝座,许和尚他们谁敢不服?如果历史是这样的,粟裕55年就是板上订钉的元帅。可惜粟裕是厚道的,也许觉得这样做对不住一直比较支持他的陈毅,况且陈毅同志的统御能力确实不错。我只能说粟裕确实高风亮节。其实,粟裕后来自己也说,这次让司令搞的主席也很不高兴。想想也是,我们不说不识抬举这种小人化领袖的分析,这个时候主席确实是希望粟敢于担当一些。
三大战役一结束,大局基本已定,49年初华野改三野时,粟裕任副司令,不再任代司令了,虽然陈毅一直还没回来。这时就和司令政委拉开了一级。
可惜的是,粟裕让帅别的山头并没有领情,也得罪了三野的将领。主席戏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三野的将领不是圣人,也希望自己肩上的星星能再多一颗,不少人心里埋怨辞帅的粟裕,你当不了帅不也压了我一级,你要是努力了当不上不怨你,主动辞就是你的不是了,太不替弟兄们着想了。
很多军迷们喜欢比较粟裕和林彪,这是很自然的,粟裕和林彪,他们是解放军中最高明的战役指挥员应该没什么疑义。我个人奉他俩为南北战神,两人都非常擅长战役谋划,能整天整宿对着地图琢磨排兵布阵,并且精于算计,这是天赋,加上后天的机遇和锤炼,再善于总结,战神就是这样产生的。
林彪的战术造诣更高,毕竟受过黄埔这种系统的军事教育,在战斗素养上想的更深更细,其六大战术原则,四野全军受益匪浅,各种减少伤亡的点子更多,相对来说三野的兵战打的就要老实一些,没有四野匪。林也更加谨慎稳重,注重厚积薄发,步步为营,一般来说没有七八分把握的仗是不打的。这样除了刚开始在东北立足未稳时吃了些败战损失不小,缓过来之后就势如破竹,一直也没吃什么大亏,说实话对阵白崇禧的青树坪之战也算不上什么大亏。
当然林彪的统御力也更胜一筹,林一直是中央的嫡系,深得主席信任,一到东北很快就成了一哥,并载有平型关之美誉,四野上下没有敢不服的,这样的统御力对于战役指挥是相当有作用的。相对9兵团入朝前调整,林彪对作为东北边防军的13兵团入朝前的调整可谓大动作,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的13兵团4个军,除了38军外,其余3个军原本都分别隶属其他军团,邓华洪学智及兵团部是15兵团的,韩先楚是12兵团的。这样的动作可见101对四野的统御力惊人。
而三野的高级将领对粟裕不服的大有人在,特别是48年以前,关键时候总是需要陈毅来发狠话,才肯执行粟裕的军令。粟裕大概是少了一点的霸气,也许是性格上待人比较宽容的一个人,要是换个其他人,“敢不听我的,整死你。”对于人事任命上,粟裕也不像林彪这般有魄力。许世友运气好碰的是粟裕这样的“老实人”,要碰上林彪,他可能就是陈光了,不过世友不傻,碰上林总可能会换个玩法。若是林彪,肯定也会对9兵团也做类似13兵团那样大调整,一哥大概会换成叶飞或王建安;军队可能还会考虑加入23、24军这样的当家主力。
林部的将领们似乎更出色一些,能人也更多一些,有首先提出抢占东北的黄克诚,有建国后的海军司令肖劲光和空军司令刘亚楼,这些都是战略级数的将领。尤其是刘亚楼,既有才干又有留苏的背景,深得林总青睐,刘后来没评上大将估计是因为和空军在朝鲜战场虚报战功有关。比上面几位不济点的也是当年首先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的红25军政委出身的陈子华,其打战也是精于计算毫不吃亏的主,充分体现了山西人精明能干,要不然怎么可能干上38军的兵团司令,据说此君是得罪了高岗,很早就被迫转业。接下来的邓华李天佑韩先楚个个响当当都不是易于之辈。反观粟部的将领们,大都是些老兵油子类型的悍将,要说战略级数当属后来居上的张爱萍和深得粟总青睐的张震。要我说,四野就是再次一级黄永胜刘震贺晋年李作鹏,论打战放到三野也是不弱于那些个兵团司令。
粟裕的战术、统御和部众比不过林彪,但战略造诣还是高于林的。林和粟由于各负责一片战场,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战略分歧,但两人分别和军委大本营有过不少战略分歧,可以拿出来侃一侃,让大家感觉一下两人在战略上的高下。
林粟和主席解放战争中确实有过不少战略分歧,很多次是林彪或粟裕纠正了主席战略认知上偏差,我认为这并不稀奇,林和粟毕竟身处与国民党军事对抗的第一线,比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中央军委能够获得更多实际情况,正是他们精确的反馈,使中央军委及时有效的矫正了一些战略上偏差,从而在军事上取得不断的胜利。主席相对老蒋而言,坚持己见但不顽固己见,出现偏差则及时调整,总之是能够认真思考下属的意见并且有效采纳其建议,这也是中共在军事上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6

当然也有主席坚持己见并反过来说服指挥员的时候。
林彪和主席最有名的战略分歧是打长春还是打锦州。林彪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旦长途跋涉出击锦州,长春郑洞国的十万人马内含孙立人起家的“天之骄子”新38师有可能跑出来切断大军的补给线并重新拿下四平,而沈阳廖耀湘的精锐新1新6军以及经历过四平的71军有可能尾随并死磕攻锦部队,加上葫芦岛侯镜如的十余万人马的夹击,锦州范运杰本身还有十来万,这样的战场态势实在让人揪心,一旦攻锦不利,东北形势将成崩溃之势。攻锦有点下生死手的意思,不似林总的作风,因为当时在东北东野70万(不含地方部队)对比国军50万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没必要主动搏命。而围攻长春显然要稳妥的多,打下长春是问题不大的,沈阳要是派援兵,正好打援,打下长春,再兵发沈阳,解放东北是迟早的事。问题在哪儿呢?当东野打下长春,卫立煌大概就会下决心听老蒋的撤出东北了,这样的话国军大概可以从东北撤出40万军队,这些部队无论撤到华北,还是华东,都会增加其他战场的困难,因为变相的国军收缩了兵力,兵力一集中并相互关联,想要歼灭就困难了。这么说吧,如果48年伊始老蒋真的说服各诸侯放弃东北山东甚至华北等地,收缩集中兵力于江淮以及西北绥远一带,由白崇喜、傅作义这样的军事高手统一指挥加上杜聿明的高参,内战持续的时间肯定会长很多,很有可能战争会出现胶着僵持状态,弄不好真的就划江而治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划江而治对于国民党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结果,可是48年伊始国民党大概没太多人能够真正看清形势。
回过头来,因此打长春和打锦州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能全歼东北五十万国军,鉴于全国战场形势,这个险是值得冒的。主席三番五次的催林彪出击锦州,林总一直在犹豫,最后还是罗荣桓做通了林彪的思想工作,促使其下定决心放下包袱攻击锦州。当然,林总的操作过程几乎无懈可击,一环扣着一环,堪称完美,除了锦州外围和临海的营口跑了些残军,歼灭国军达47万之众,使得东野入关时得以雄兵83万。
再说说主席与粟裕的战略分歧,48年城南庄会面以前,对于外线还是内线,分兵还是集中兵力,主席和粟裕有过几次分歧,主要是46年南线计划,47年的分兵,48年出击江南。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各个歼灭敌人可以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键点之一,但也需根据战局形势,灵活应用,死般硬套可不是主席的风格。
个人认为主席的中央军委在内战期间有两个较大的战略偏差,不是错误,只是偏差。
先说第一个。抗战结束之后,国家需要和平,人民渴望和平,中共也期盼和平,毛的设想是国共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中共在联合政府占一席之地,部分地方上如东北的联合政府可以由中共为主导,联合政府的初期阶段中共甚至可以掌握一定的武装为保障。这大概是蒋介石不可能接受的,他一方面和中共假和谈,一方面在美国帮助下将其在大西南的国军精锐运出来在全国范围作军事部署。有过4.12和皖南血的教训,中共大部分上层尤其军队将领包括毛泽东对时局还是很清醒的,应该说从抗战结束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对付国民党可能的攻击。尽管如此,甚至到46年秋内战全面爆发两三个月后,毛及其中共中央对于和平的期望值还是有些偏高。因此在战争初期,中共战略出发点上有点不计后果的想打胜战多占地盘,以便在和国民党的和谈中能多一些资本,在东北甚至提出了“最后一战”的说法。毛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是显然的,人民期盼和平的愿望是巨大的。
而林彪正是这时候给主席发的那封有名的“请主席清醒考虑之”的电报。包括林彪粟裕在内的一些将领因为对国军军事动向的了解,更清醒的认识到和谈只是国民党在拖延时间部署军队,内战不可避免,我们必须保存实力做长久打算而不应在这个时候和国民党决战。当然,主席很快矫正这个偏差,使得军队没有受到较大损失。
46年6月,国民党撕破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毛泽东从力争打胜仗以争取和平这个观点出发,布置了南线和北线作战计划。南线计划,又称三军进击津浦路,简单点说,要求南线的太行刘邓部,山东陈毅部,以及华中部三军主力外线出击,进攻作战。按计划,华中野战军将听从陈毅指挥,除留1个纵队在苏中坚持斗争,主力将西出淮南,配合山野主力出徐蚌。

正在苏中前线指挥作战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南下作战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首先淮南是个穷地方,交通不便利,部队对地形也不熟,后勤补给困难加大,恐难支持;其次苏中是华中作战部队供应的主要来源,如苏中失陷,淮南又不得速胜,部队将会处于进退两难,局面会相当不利;再者,部队在苏中活动了八年,情况非常熟悉,打仗根本不用地图,群众基础很好。因此,建议第一步让华中野战军先集中力量在苏中打。
陈毅同志拒绝了粟裕的建议,坚持南线出击战略。而毛泽东则对粟裕的建议极其重视,随即叫停南线计划,并提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这才有了粟裕的神仙仗“七战七捷”,再加上其它地区内线作战的胜利,更使毛泽东认识到实行内线作战、积极防御更为有利。虽然要丢掉一些地方,但丢掉地方并不可怕,关键是消灭敌人。南线作战计划也随之改变。
再说中央军委的第二个战略偏差。虽然很关注中原和华东战场,但是战争初期主席心里并不把中原和华东作为解放战争的战略重点,这是不无道理的。毫无疑问,东北才是重中之重,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东北背靠老大哥,工业又发达,拿下东北,逐鹿中原就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共不乏有识之士,黄克诚是第一个向中央正式书面提出抢占东北可行性报告的,为此黄以兵团之职得了第三大将。因此,主席希望除东北外全国各战场的队伍战略上起的“阻援”作用,也就是尽可能多的拖住国军的大量部队,使其无暇增援东北战场,好让林彪尽快发展起东野搞定东北。就是全国打光了,只要东北能拿下就是胜利。江南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国军精锐聚集之处,其战斗意志是最顽强的。对于中原和华东,军队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尽可能多的拖住国军的精锐,就是大功一件。
由此,对于主席主张外线出击或者分兵的理由就不难理解了。不能在内线坐等敌人来进攻,要主动出击外线,将队伍散到到敌占区,或游击或袭扰或发展,这样无疑对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才能牵制住更多的国军使其不得以增援东北。这有点类似抗日时期敌后战场的做法,这样的战略部署应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刘邓的挺进中原,华野47年的分兵,以及48年要求华野精锐出击江南都是在这个战略前提下的部署。从效果来看,基本达到战略目的,拖住了南面的国军精锐,但是代价是惊人的。
个人认为,保存好实力,歼灭更多的敌人,才是对东北最有力的支持。如果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和华野能够在内线再坚持一阵,多消耗一些敌人,然后稳步收复失地,逐渐解放豫北山东苏北,顶多到48年上半年,华野和中野就有能力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而且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同一时期,林彪就是通过47夏秋冬三季攻势大量消耗了国军,48年上半年则破袭交通线并大练兵,到了48年下半年,东野的质和量都全面超越东北国军,并将敌人压缩在三个大城市一带,给东北战略决战营造了一个绝好的军事势态。
这个战略偏差到48年5月的西柏坡城南庄毛粟会面之后才得以矫正。
粟裕一生中亲自指挥但打得不顺利的仗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南麻和临眗,伤亡两万余人,歼敌不过一万五,想打歼灭战却打成了消耗战。面对国军王牌整编11师,作为攻方这样的伤亡比也是合理的。不过粟战神吃这样的亏,真是有点难得。
这里要好好分析一下47年七月分兵。直到孟良崮,主席逐渐意识到之前真是低估了华野,自46年国共开战以来,粟裕领军的华中野战军以及合并后的华东野战军以战养战,一直成旅成师的在歼灭国军,而且仗越打越漂亮,这次居然出乎意料的剜去老蒋的心头肉整编74师,而此时东野还在四平临江和国军僵持,华野的战略应用应不仅仅限于“阻援”牵制,而是更多的歼敌,军委47年5月22日电,大意是华野要集中兵力握紧拳头,再打几个类似孟良崮规模的歼灭战,这与粟裕一向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粟裕也一直按这个指示积极准备下一步作战计划。
可到了6月29日,突然接到了军委“建议”分兵三路的指示。先说说为何军委出尔反尔,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原因就在于刘邓的挺进中原。当时的形势是,刘邓度过黄河,准备挺进大别山,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堵截步步紧逼,压力非常大,弄不好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军委要求华野分兵的用意是用突出去的几个纵队去减轻刘邓的北线压力。要知道主席在战争时期的电报都是“建议你们如何如何”,如果粟裕真的把中央电文理解为建议而自行其是,那么这样做的后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刘邓大军的生死存亡。此前对南线计划的抗命和后来的抗命渡江都和此次的形势不同,这次来得非常突然,基本没有商量和回旋余地。而且,陈毅和谭老板(谭震林)都极力支持中央的决定,粟裕不可能再反对了。
现在有的文章说,由于整74师的覆灭,国军各部吸取教训,都非常谨慎,使华野没有机会再各个击破,因此陈粟决定仓促分兵。将这笔账算在粟裕头上,这是不厚道的,也不合逻辑,对于粟裕来说,分兵前他负责的是整个华野全军三十万余人的战役指挥,分兵后只有四五个纵队十来万人,像粟裕这种“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将兵之才,我不信他心里会赞成甚至主动做这个决定。
仓促倒是真的,要是主动决定分兵就不可能仓促,一天之内兵分三路,叶陶率1、4纵向鲁南;陈唐带3、8、10纵向泰安;陈粟谭指挥2、6、7、9纵及特纵正面出击。
南麻战役就是粟裕只有4个纵队加特纵的情况下想歼灭胡链的不满员的整编11师发起的。整编11师之后又改回为18军,是最资深的国军五大王牌之一,是老蒋嫡系陈诚的起家部队,从这支部队出来的人因对老蒋死忠深得其青睐从而遍布全军,因此陈诚派系又有“土(11)木(18)系”之称。如果说74师是骄且横,11师则是老练且狡猾,要我说也丝毫不亚于74师,不久前更是重创了挺进大别山的中野主力。而此前歼灭74师六个团动用了华野手头全部9个步兵纵队加特纵,6个攻坚4个打援,虽说这时的纵队力量得到加强,要歼灭整编11师这种王牌五个团,以华野部队当时装备及战术能力,没有七八个纵队是不可行的,况且11师在南麻建备了完善的工事,两翼黄伯韬的整编25师和整编64师也在积极靠拢。打了几天,许世友主持攻坚的几个纵队没占到便宜,阻援的7纵挡不住了,只能撤出。
临眗战役对阵的是国民党顽8军,虽不是精锐但守得很顽强。由于是雨季并且是外线作战,粟裕的部队此时已经相当疲惫,加上山洪暴发给部队造成很大损失,粟裕在打了几天敌人援军赶到之际不得不及时的撤出部队,鲁中失陷。
另两路也得不着好,叶飞陶勇刚出鲁南还挺顺利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不久两个纵队就陷入敌五个军(整编师)的重围,被打成了“面包”“西瓜”,好不容易突出来和陈唐兵团会师,损失了两万多人;陈士榘唐亮兵团三个纵队取了个空城泰安,接下来攻济宁就崩了一嘴牙,也损失了五千将士。这样七月分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野总共损失近5万人,一些部队不得不缩编,将士们情绪低落,怨声载道。
粟裕做了检讨,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战略上轻敌所致,原本在内线虽然总兵力少于敌人,但集中力量每仗只求歼敌一(整编)师,局部兵力和敌人可形成4:1到5:1,当然胜算极大,现在分散兵力跑到外线去,对战时局部兵力和敌人只有1.5:1甚至1:1,歼灭只能打成消耗。粟裕不能说军委的分兵指示有问题,只能说我们主观上轻敌了。检讨在陈毅和谭震林处通不过,谭老板将问题指向战术层面上,更是指责粟裕指挥部署不当,战术攻坚不利,陈毅急忙出来打圆场。主席也出来说话,最近一两战没打好没有关系,总的形势还是好的云云(确实牵制了更多的敌人,使刘邓得以喘息)。这是为上位者的智慧与气量,我觉得主席可能也有点意识到此次分兵过于急迫,何况用人之际,宽慰是一剂良药。
接下来重新分兵,分成内外兵团,陈粟统领主力1、3、4、6、8、10纵队及特纵再加上晋冀鲁豫野战军11纵组成外线兵团,负责外线进攻作战;许世友谭震林则统领2、7、9以及新建的13纵,担负内线作战任务;另外11、12纵仍留在苏北敌占区打游击。这期间粟裕得到了一定的兵力,又重新开始打胜战了,9月打了沙土集战役,之后破击并穿越陇海线,进军豫皖苏边区,牵制了大量国军精锐,有力地支援了刘邓大军和内线兵团。与此同时,内线兵团进行胶东保卫战,由于国军主力大量撤出胶东,内线兵团轻易粉碎敌人进攻山东的计划,并进一步逐个歼灭留守的地方杂牌部队,收复失地。粟裕就这一段内线兵团的表现曾谦虚地说,许世友同志指挥的内线兵团比我打得好。
且不论第二次分兵,七月分兵战略上应该说多少有点急进的,华野以实践和鲜血证明了这个不太高明的战略,对此中央军委应负主要责任。
转眼到了48年春,军委又将华野分成了4个兵团。粟裕统帅绝对主力1、4、6纵及特纵主力为1兵团,准备出击江南;许世友统领7,9,13纵及新建渤海纵队为2兵团亦称山东兵团;陈士榘领3、8、10纵为3兵团,划归中野指挥;韦国清领2纵以及归建的11、12纵为4兵团亦称苏北兵团。
主席意欲出击江南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希望粟裕这支奇兵到江南去搅一搅以牵制更多的国军主力,战略上减轻东北华北乃至中原各战场的压力。这一次,粟裕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一直推延没有出击江南。他认为首先出击江南未必会使老蒋回撤江北的主力如18军5军25军等,这样实际上并未减轻中野的压力;再者江南是国民党经营时间较长的地方,部队过去得不到地方支援必将事倍功半,三个半纵队十几万人马别说歼灭国军主力部队,就是碰上小白的桂系或者其他地方守备部队都够喝一壶的;更重要的是,集中部队在江北这块有利于共军作战的土壤上大规模歼敌的设想几乎就不可能实现了。
主席三次发电报催促,粟裕一再坚持,陈毅这回的态度有些暧昧,模棱两可。最终主席邀陈毅粟裕来西柏坡城南庄一会,当面锣对面鼓,咱们说说清楚。
城南庄一会可以说是华野的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主席未必真正被说服,他一向很坚持己见的,也许是被粟裕的一句“全国解放将被延迟”所感染,最终他下定决心信任粟裕的军事能力,不再坚持出击江南。粟裕是立了军令状的,主席干脆送佛送到西,替粟裕清理束羁,委以全权指挥华野。并将陈毅请到中野兼副司令,为两路大军的配合打下伏笔。
粟裕的确没有让主席失望,六七月豫东战役,九月济南战役,而后十一月至来年一月的淮海战役,半年就搞掉了老蒋七八十万而且大部分是主力部队,基本肃清华东中原一带长江以北国军机动力量。粟裕兑现了自己对军委的承诺,历史证明了战局的发展与粟裕的之前战略分析完全吻合。
可以将三野的解放战争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6年内战爆发起,第二阶段47年7月分兵起,第三阶段48年5月城南庄会面起,第四阶段49年1月华野改三野起至年底内战基本结束。
第一阶段形势最为紧迫,夹缝中求胜,处处以少胜多,军队从华中和山东(吃了不少败仗)到合并的华东,打了一系列漂亮的神仙战,歼灭的大多是高质量的国军主力机动部队包含快速纵队和整编74师,歼敌数量在全国各战区独占鳌头。野战军(不含军区)数量从9万发展到11个步纵加特纵约34万左右。
第二阶段华野处于分兵状态,粟裕直接指挥的是华野主力兵团,虽然战局一直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华野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经典之作,歼敌数量即使不如第一阶段可能也差不离,质量却大大的不如,成建制歼灭的尽是些地方守备的杂牌部队,自身伤亡也不小。野战军新建了13纵和渤海纵队,数量发展到约40万左右。
第三阶段粟裕全权指挥华野,并和中野多次战略战役配合,大规模的成建制的歼灭敌主力部队,这一阶段无疑是华野战史最绚烂的一章。野战军发展至4个兵团辖15个步兵军另加直属部队包括一些特殊兵种共计近60万人,如果不是淮海战役后优先补充中野,华野规模估计会更大。
第四阶段三野渡江,解放南京上海,一路扫荡,尾随国军主力至福建,直至金门失利,内战告一段落。野战军发展至80万人。
不难看出华野在第二阶段的表现相对其他阶段要差一些,这一阶段的最大功绩只能说牵制了大量国军主力机动力量,给兄弟部队以巨大支持这类不痛不痒的话。仔细分析的,本人觉得还是和这一阶段的分兵战略有很大关系。假如军委不“建议”分兵,而是仍让粟裕统一指挥集中兵力的华野,粟裕会不会有机会继续打规模逐次加大的歼灭战,这样的话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会不会更加快速?我想还是有可能的。
说起内外线和分兵的战略分歧,我们可以看看中野的境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盛时期已达到13个纵队加西北民主联军38军,刘伯承在47年内线的鲁西南战役中一次歼敌已达5万。应军委分兵出击外线的“建议”,于47年6月起分兵挺进中原,全军搞的支离破碎。一部分留守的主力自然划归到华北野战军,留守的非主力沦为地方部队,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刘邓率主力1、2、3、6纵以及特纵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4、9纵及38军由晋南南下豫西一带,策应中路主力;还有一个11纵在东路策应,后来成了华野外线兵团的小跟班。结果呢,非但没有消灭多少敌人,却把自己耗成了瘦驴,若不是刘伯承指挥出色,华野鼎力相助,刘邓大军极有可能被全歼击溃。因此,很多人认为“挺进中原”,瘦垮了中野,也拖累了华野,实为不智。
现在为俩位尊者讳,搞的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序列都成了迷,说白了不就是掩盖刘邓大军的尴尬。参加淮海战役的共军,史称60万,大概没有包括一些地方部队性质的独立旅。华野这边是12个主力纵队加特纵、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还有第二阶段加入的刚在济南得到充实的渤海纵队,大小共16个纵队以及几个独立旅,总兵力应在四十六七万以上。参战的中野部队7个纵队两个独立旅总共应不会超过十六万人,其中主力是在挺进中原中留了一手没有太大损失的陈谢兵团两个纵队,这里多说一句陈谢兵团,49年其主力4纵加上淮海黄维兵团中投诚的廖运周师编成了13,14两个军,一个纵队变两军在全军是独一份,小弟9纵后来更是成了名垂千史的上甘岭15军,这三个军到今天都保存下来,15军还成了空降军,可见陈谢兵团当年还是很有实力的。刘邓大军4个纵队七拼八凑大概也就是六万人样子,那还是在豫东战役小补了一下之后,平均一个纵队也就三四门野战炮,还不如从华野归建的小弟11纵肥。别说淮海,就连之前的豫东战役,坐镇中野的陈毅小平都心有余悸,觉得粟裕太“贪”,确实当年刘邓大军瘦得厉害。
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刘帅对挺进中原耿耿于怀。假如当初能像粟裕一样坚持一下甚至不惜抗命,能将部队留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内线在打一些歼灭战再稳步南进,中野可能会发展得和华野一样壮大,那么中原地区的战略决战可能会来的更早一些。而作为政治家,小平同志则一直在鼓吹挺进中原的战略意义,动不动就是“为了全国胜利中野就是拼光也值”之类的空口高调,其用意不言而喻。
反过来说,粟裕要是也像刘邓一样盲目服从军委命令,过早的出击外线,估计也会落得损失惨重。那就真的只有等东野南下来逐鹿中原了,全国解放少说也得再过两年。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略分歧以及实践证明,主席对粟的军事才能尤其是战略分析上的造诣是相当认可的,建国后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我这个老乡是我们这些人中最会打仗的。
老对手胡琏,个人觉得其在对阵华野和中野的国军将领中,战绩应该是最好的,刘伯承粟裕都吃过他的亏,让粟裕最担心的国军将领也就是他。其余对阵的不是成仁就是进了功德林,再不就是因失利淡出军界。能够长期对阵到最后硕果仅存的成为“金门王”的胡琏,晚年也发出“土木不如一粟”的感慨。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7

谈三野战记说粟裕,就不能不点评一下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经过就不再赘述了,我想就淘一淘一些个战略关键点并简单分析:
1、杜聿明提出守江必守淮,应将国军主力撤出百战之地徐州,集结于蚌埠一带。国军收缩兵力应该说是明智的,可惜杜临时被老蒋拉到东北去救火,国防部又举棋不定,计划未及实施,结果让刘峙将机动兵力在徐州两侧延陇海线摆了个一字长蛇阵。
2、粟裕果断的提前两天发起战役。战局瞬息万变,如果按原计划11月8日发起战役,徐州东面的黄伯韬兵团肯定已移至曹八集将与李弥兵团之间的真空地带填上,并撤回徐州,华野将错失围歼黄兵团的机会。主席对粟的回复是“要机断专行,不必事事请示。”这样,得益于徐州北面第三绥靖区张克侠等的起义,华野迅速通过其防区直插曹八集,封住了黄伯韬7兵团兵团回徐州的路,并将黄兵团五个军番号的总共十余万兵力围困在曹八集以东碾庄一带。
3、在华野围攻黄伯韬之际,杜聿明提出先不顾黄伯韬,徐州可携重兵向南挺进宿县一带,与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一起合击较弱的中野6个纵队。这是很高明的一招,必会搅乱战局。可惜老蒋缺乏壮士扼腕的决心,非下令邱李两兵团东进去解救黄伯韬。这恰恰落入粟裕的计划之中,要知道除了围攻黄伯韬的5个步纵加特纵,粟裕安排了9个纵队来打援而不是单纯阻援,还有1个纵队的预备队也是随时可以上来的。仗打到后来邱清泉也是心惊胆颤。
4、11月8日粟裕张震发齐辰电,战役由求歼敌一个兵团的小淮海向战略决战的大淮海发展。
5、中野6个纵队加俩个独立旅自豫南商丘地区从西北方向杀入战场,在战役第一阶段首先攻占徐州之南兵力空虚的宿县,之后的主要任务便是阻击北上的支援徐州的三个兵团,西南武汉华中地区过来的黄维兵团、正南方蚌埠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刘伯承出色完成任务,有力的配合了华野的行动。电影《集结号》描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一段的故事。
6、非嫡系但一直是绝对主力的黄伯韬够坚韧的,黄兵团在碾庄足足撑了半个月,并给华野造成2.7万的伤亡。那边宋时轮对邱清泉的死阻也伤亡了上万人,所幸华野政工相当强大,做到即俘即补,这样才没有影响到战役的后两个阶段。当然也有些客观原因,一来此时国军的抵抗意志还比较坚定,二来这也是共军阵地战形式压缩围歼兵团规模国军经验也不足,各纵和步跑协调还不完善,三来兵力的优势也不是很悬殊,围歼的还不到二打一,四来时间紧迫,中野顶的辛苦,主席天天在催。围歼总指挥王建安的学习总结能力是一流的,华野及时调整战术并形成了一套阵地攻坚坑道迫近作业战术体系。黄伯韬兵败自尽。
7、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华野兵分南北两线,北线7个纵队监视徐州集团;南线5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攻击李延年刘汝明集团,2个纵队加上归建的中野11纵及特纵主力协助中野围兜黄维兵团。
8、黄维此时最佳的选择应是向东面的蚌埠集团靠拢,可是这个国军的罪人,共军的功臣,带领国军包含资深王牌18军在内的12兵团,义无反顾的北进扎入刘伯承给他准备的陷阱。相对于张灵甫,搞不懂黄维“主动”受围目的何在。部队被围在宿县南面的双堆集,黄维开始自持枪坚炮利,还一副能耐我何的架势,愚蠢至极。老蒋大概肠子都悔青了,把12万多人的精锐兵团交给了他而不是战功显赫的胡琏。兵团副司令胡琏由于官场受排挤多少有点寒心,黄维从武汉出发时胡琏借奔丧并不在军中,否则决不会任由黄维瞎搞。
9、对于徐州集团的撤退方向,杜聿明在国防部作战会议上耍了心眼,导致中共的情报有误,幸亏粟裕不为所动,将北线部队埋伏至徐州以南津浦路两侧,依旧按照徐州集团延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蚌埠这一路线来部署兵力。
10、对于粟裕来说淮海的第二阶段是其一生用兵最为紧张的时刻,最经典的评价是一对肩膀挑三副担子。除去还给中野的中野11纵,加上刚加入战局的渤海纵队,大小16个纵队加若干独立旅的华野部队调动频繁,阻击李延年刘汝明最多时用了5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助中野打黄维最多时用了5个纵队,围兜杜聿明徐州集团最多时用了11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兵力应用和调动达到了极限,连野司的特务团也补充给了基层纵队。粟则连续7天7夜没有睡觉,落下了美尼尔氏症。
11、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时,潜伏者到处制造混乱,30万人马走的毫无条理,军心已经败了。带着党政机关倒也罢了,不太理解为什么还要裹挟很多青年学生。本来这时候就应该打破瓶瓶罐罐,利用机械化装备的速度优势,先向西或西南甩开追兵再南进逃生,对黄维可视情况救援,在行至双堆集西南蒙城时如有机会可从华野和中野之间寻找真空一举杀入。我估计杜聿明同学当初也是这么设想的,不过到真正执行却相去甚远,杜还是缺乏了邓政委这股狠劲。也又一次说明,杜光亭是个出色的参谋性人才,但非决断果敢之主帅。
12、杜聿明集团从西南出徐州没多远将至永城时,收到蒋校长空投的那封“亡国灭种”的亲笔信,斥责杜置同泽于不顾一味避战,并严令杜集团立即向东南转进解救黄维弟弟。杜当然明白此举相当不智,却也不敢担责任,找邱疯合计。邱疯对老蒋是死忠的,那还有啥好说的。一转向,果然和本来侧面追击的共军撞上了。部队左冲右突,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由于各兵团行动不一致,孙元良的小兵团向西突围过程中首先遭到歼灭,而邱李两兵团再想突围时天降大雪一切休想,再后来汽油也耗的差不多了,最终被华野部队围困在此处。据说,校长写这封信是受到共谍郭汝瑰刘斐等人的怂恿。
13、中野全部兵力加上华野5个纵队近30万人围歼双堆集黄维剩下的10万多人。有个小插曲,邓政委原先的算盘是陈赓负责东集团为主攻,陈锡联负责西集团王近山负责南集团为辅攻,华野的部队拆分至各集团,碰上个棱子陈士榘不干。陈毅出来调节,最终安排士榘率华野的4个纵队负责南集团并且当但主攻,华野的将士争气的很,特纵几轮榴弹炮之后,将士们一鼓作气攻破黄维的核心阵地。空降进了双堆集救火的副司令胡琏也无济于事,最后带着32块弹片只身逃脱。黄维则被俘,我觉得共产党后来真不应该关这位“大功臣”近三十年。毕竟是国军精锐,12兵团给中野和华野总共造成了近4万的伤亡。
14、战役进入第三阶段,由于顾及华北傅作义集团南撤,华野将邱李两兵团围困了整整一个月才动手,天寒地冻国军部队缺衣少食突围又没有希望,军心已不能用涣散来形容,基本就没了,士兵开小差的没有七八万也有四五万,剩下的大部分基本没有抵抗意志,再什么王牌主力估计也只有民兵的水准了,剩下十几万人三四天就被华野以最可能小的损失给打扫了,大概也就200师还抵抗了一下,国军五大王牌的最后一支5军也在此覆灭。杜聿明后来非常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学傅作义,那时邱疯整天喝酒跳舞准备为蒋殉葬,可是为了你一人的名节不惜拉数万人的生命来垫背这就有罪了。光亭恨自己软弱。
15、洒洒中野和华野的歼敌数。中野的比较好算,中野第一阶段的战绩是攻占宿县并牵制北进的三个兵团,歼敌数不会多,应在1万至2万之间。第二阶段中野全力处理黄维兵团,从设围,压缩敌阵地,总攻到收网中野参与了全过程。当然总攻时华野出的兵不比中野少多少,而且主攻是华野打得,骨头是华野啃的。这一阶段包括起义投诚至中野的国军在内,中野歼敌数应在7万至8万之间。中野的总歼敌数在9万左右,对于中野自身力量而言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战绩。华野的歼敌包括4个半兵团1个绥靖区,加上蚌埠集团的零碎,总数量应在46万左右包含起义投诚,这与华野的参战兵力几乎是1:1,战打到这个份上,还有啥好说的。
16、纵观整个战局,共军一直对国军各集团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而国军却对共军的参战兵力以及各部实力一知半解,各部都在夸大当面敌情,指挥官多数情况只能依赖自己的经验和战场感觉。真不知道国军情报部门以及侦察部队在干什么?而徐州剿总刘峙动不动就“大捷”到国防部邀功,真是莫名其妙。国军重兵往往聚集成一坨,部队不敢撒出去,因此基本没有纵深,最后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直至歼灭。而共军却以纵队或师为单位撒的铺天盖地,但相互配合的几乎天衣无缝。
17、最后调侃一下总前委,这是个中国特色的虚拟机构。由于中野通讯器材落后经常出故障,因而在淮海大战期间以小平同志为首的总前委没能下过什么有效指令。淮海之后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才开始发号施令。后来却因政治需要,其作用被无限突出。
比较了林粟,又聊完淮海,该说到抗美援朝了。我总想,要是粟裕又或者是林彪可以去指挥,那该多好。顺便说明一点,我不是贬低彭总,彭总的战功无疑是我军里最出类拔萃的,抗日他是八路军实际总指挥,抗美他又是总指挥,即便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的一野和西北胡宗南马家军等各势力周旋,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论战功全军他数第一没问题,论资历威望全军他也是名列前茅。可是要论起军事造诣,在下认为他比林粟还是要差一个等级,甚至略低于刘帅陈赓,和徐帅属一个级别。
客观的说,抗美援朝最佳人选毫无疑问应该是林彪。林彪长期战斗在东北白水黑山之间,朝鲜与东北相邻地形和气候条件相似,在兵力部署和后勤保障上驾轻就熟。而且此时林彪已经在北京参与入朝参战准备,他受命调兵遣将,将13兵团调回东北组成东北边防军,兵团正副司令换成邓华和洪学智。但此时,主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7月13日中央发布命令: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萧华为副政委。从人事搭配来看,这应该不是主席心血来潮,而是精心酝酿、慎重考虑,大肖小萧都是井冈山的老资格的嫡系,又一直在四野干,况且大肖与粟裕关系不错,他们可以替粟裕镇镇场子。由此种种迹象,包括粟裕回忆录都表明了毛泽东首选粟裕挂帅志愿军。主席此举多少有点挫伤了林总,林总也可能认为主席想削其兵权,再加上自己确实也是一身伤病,干脆告病去苏联歇一歇。这也许是为何一些人总误以为林总怯战。
可惜的是粟裕同志是真的病倒了,他早年征战留下的6处战伤,加上淮海战役过度疲惫,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他终于不支了。粟裕7月7日得知主席点了他的将,深感这是党中央、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理应勇挑重担,但又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顶不下来会耽误大事,因此向毛泽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的同志。毛泽东仍坚持要粟裕去,粟裕立即为新任务做准备工作,指令华东军区选配东北边防军指挥部班子,指令华东空军调查研究侵朝美军空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能力,并向军委建议增调原准备用于攻台作战的三野主力9兵团参战。粟裕说:“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辞了,我还是要去。”

不料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不仅难以坚持工作,甚至左右环视都困难,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粟裕不得不向军委和毛泽东请假治疗,力求尽快康复。此时毛泽东临时任命高岗为东北边防军司令,着手出兵的筹备事宜,真正的帅位还是虚位以待,主席还是想给粟裕留着。直到九月中旬美军仁川登陆之后,出兵刻不容缓,主席这才急招彭大将军进京赴命。

这就是天意,中国有句古话叫物极必反,物尽其极必然是会有代价的,解放战争的极其出色,耗尽了林粟俩位的心智和运数,不休整一阵是挺不过去了。不过本人始终认为以林或粟的能力,若去朝鲜,大概会比彭总取得的胜利更大一些,代价也会小一些。遗憾哪,没让联合国军尝尝中华南北战神的厉害。话又说回来了,万一打的好过头了比如全歼了美军几个师,以本人对美国佬的了解,这帮家伙当初真做得出丢原子弹的事。

最后关于粟裕58年挨整的事,主要是彭总牵的头,主攻有彭聂陈三帅。其实我倒觉得彭和粟在性格上倒是有很多相似之处,耿直倔强,全心为公,坚持己见不惜犯上,粟裕可能更加单纯一些,而彭则霸道一些。两人应当成为莫逆之交,可惜阴差阳错,最终做了对头。老彭从朝鲜回来时风头正盛,在老彭眼里,你粟裕娃儿资历甚低,不就是解放战争打了几个胜战,得了老毛给撑腰,骄个屁,别人捧你我老彭才不尿你,整得就是你这种骄兵。
关于彭粟的矛盾,其实主要是国防部和总参的职权分配问题,在建国之初,并没有太多经验,也没有个明确的指导手册什么的。在美军体系里,国防部长直接对总统负责是职位最高权力最大的现役军人。而按照当时苏军体制,总参可比国防部权力大得多,即使现在中国的军事体制,说白了国防部其实是这么一个空壳子单位——传中央军委的话、用国务院的名义、让指定的相关部门去做与军方有关的事,它是对国务院负责的;而作为四总之一的总参则是军委的职能部门,直接对军委负责,应是比较有实权的。当然一般来说国防部长都比总参谋长要牛,这不是因为国防部更牛,而是因为往往国防部长在军委里排名比总参谋长更靠前一些。因此,从现代角度看,其实粟裕对这两个部门的职权理解应该更到位一些。再加上粟是实干的人,战争年代也养成了当机立断注重实效的行为准则,和平年代做事估计多少会有让老彭觉得粟裕骄傲,争权。
比如说以总参名义调志愿军回国,这事要说算不上越权,不过最好是不是和老彭打个招呼。我估计平时老彭对小粟稍有不适就大呼小喝,小粟这样的人内向,自尊心肯定是很强的,因此小粟对老彭很憋屈也很怵,不愿和老彭多交流。结果,这事搞得老彭大发雷霆,非说粟裕“向国防部抢权”。
粟裕在随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时问人家要了份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想学习一下以便日后理顺和国防部的职权分配,结果被人诬陷为“告洋状”,后上升为“里通外国”。这哪跟哪儿,要告状也得跟军委毛大人告,要跟毛子顶多就是发发牢骚,人家管你那闲杂。
还有对国家未来的战略设想两人也有些分歧,粟裕建议从全军中抽调几只精锐部队,优先装备,成为国家级战略机动部队,哪出问题上哪。而老彭主张几大军区齐头并进,并由此污蔑小粟要搞“粟家军”,做“野心家”。实际林彪顶了老彭当国防部长之后就开始搞总战略机动部队,这是趋势。从现代眼光看,我们不得不又一次佩服粟裕超前的军事战略意识。我军近些年的做法和50年前粟总想法也不谋而合,全国战略一盘棋,弱化军区作用,陆军五支王牌作为总战略机动部队分别是北京的38和27军,济南的54和20军,沈阳的39军。
据说粟裕火化的时候,头骨里整出了3块弹片,我一直有所怀疑是不是这些弹片诱发粟裕脑部某些区域异常发达,使其在某些方面变得远过于常人的聪明。我就纳闷,粟既非海龟也非黄埔也就是个高小的学历,也不曾像主席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不可谓广,可是总能将战局战略方向看的清楚分析的透彻,不可不谓奇。不管怎样,这是上天对国家和中共的恩赐,遗憾的是,这种恩赐最终还是被浪费了。
粟裕51年出任副总长时,徐帅是总长,聂帅是代总长,实际主事的是聂帅,但54年最终接替徐帅总长之职的却是粟裕,由此聂帅对粟产生偏见可以理解。我总觉得聂帅不太擅长军事,内战之前中共在华北这一块的家底可比华东的要厚,至少不差,对手是傅作义集团和山西老阎。徐帅率非主力对付老阎最后得胜。聂帅率主力对付傅哥,两三年下来,负多胜少,军事上没什么出彩的。当然聂帅除了打战之外其他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尤其是根据地建设,抗战时聂帅的晋察冀和罗帅的山东是发展的最好的,这两部都出自115师,中共出东北的精华大都来自这两部分,到解放战争华北军区的建设也是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并且担负着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华北野战军虽打了不少败战,但未伤筋骨,也发展到了整整三个兵团,并于49年支援给了一野老彭两个兵团去解放西北,聂帅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傅作义虽在战术层面上能打几个胜仗,战略层面上显然输给聂帅,我敢说即使没有四野南下聂徐二帅打败傅哥也是早晚或者损坏大小的事。
但是由于军事指挥上的不擅长,聂帅可能和主席总不在一个频道上,他觉得重要的汇报上去主席觉得没什么味道。而粟则不同,汇报工作所提所想非常符合主席口味。还有一次主席表扬了粟裕的工作,却把聂帅训的哑口无言。最终主席干脆让粟来主持总参。可是聂帅的背景很好,在党内资历也很深,虽无惊天动地的大战功,但一直以来也是兢兢业业一心为公几次累的吐血,在圈内口碑很好,在华北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次粟顶了聂真正为粟埋下了祸根,估计是得罪了老彭老徐等军头。后来聂帅批粟“一贯反领导”和“大盗盗国”,要说前一条还有点道理,后一条就不知所云。而且聂还记了一辈子仇,到死阻止粟裕平反,不过死后就阻不了了。
要说陈毅同志就有点不厚道了,批粟有很大投机性,而且是下了狠手,又是“阴”又是“装”的。陈一直是粟敬重的领导,陈粟搭档也是军内赫赫有名的,本可像桃园结义一般流芳百世,很可惜。
之前一直也没说说陈毅,借这个机会也说道说道这个华野的龙头老大。陈毅在法国和周恩来有过共同“勤工俭学”经历,一生都挺受周照顾。其在党内的资格很老,参军时赶上南昌起义的尾巴,一来周就给了个团政委的衔,其统御力很强,皖南之后的这一段正是他和刘少奇力挽狂澜将新四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又重新发展起来。本人感觉陈毅也是个想活的潇洒一些的聪明人,大事大方向他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主见,只是紧随中央不含糊,在一些小节小问题上他则表现的性情侠义,因为这个他也吃过亏42年黄花塘他就没整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饶漱石被请出华东。但也因祸得福,来到延安使毛有机会真正的了解这位诗友,做出“陈毅是个好同志”这个结论性评价,并于45年让陈毅再一次入主新四军。当然新四军的壮大除陈毅外,他的对头饶漱石以及另一大将张云逸有更大功劳。
人聪明,会用人,做事果敢有魄力,陈毅是当之无愧的帅型人物,在华野是无人不服。陈毅可以说是个资深全面型的人才,要说缺点就是某一方面不够专,当然是军事指挥,这在战争年代对于野战军主帅可是个大缺陷,再加上三年半的解放战争,他有两年多身不在其位,因此固然他是三野的一哥,但不能成为灵魂。华野是副司令负责战役指挥,这在全军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在华野本身也是只有师团级以上才知晓的内幕,因此形成了华东共军最大的一个战略欺骗。国军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若论军级或单个兵团的指挥水平,国军不输于共军,甚至很多单位还胜过共军;可是若论数个兵团的统一协调指挥,共军远高于国军。胡琏甚至放言,华东中原共军除了陈毅刘伯承外,其余如粟裕之辈皆不在话下。胡琏那时候认为粟裕是兵团司令角色,恰巧与粟裕的几次直接对阵如南麻、沙土集等等胡琏指挥的整编11师或18军都占了上风。等后来真实的情况逐渐清晰,到了台湾的胡琏才重新审视他的老对手粟大将。
陈粟在华野时几次争论,说白了都是陈毅坚决要执行军委指示,而粟裕则根据实际情况据理力争,有时甚至不惜抗命,更可恨的是这个犟头似乎每次都是对的,到末了中央又转为支持粟裕,陈军长枉做小人,还得主动检讨以示高姿态,最终还又一次被请出华东。任何人碰上这么个又有才能又无比倔强的下属都会很压抑,陈军长在战争年代做的真的很好,再不爽也得收拾起来,以自己的长处在其它方面给军事强人粟裕以最大的配合和支持,关键时刻还得替他镇镇场子。陈毅明白,只有这样华野这个团队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要是真跟粟裕闹翻了,要么陈毅完蛋要么华野完蛋。对此,粟裕也是心中有数,虽然业务上“反对”领导,但内心却极为敬重陈军长,要不然真不至于让司令。
现在战也打完了,而且是其他人要整你粟裕,也是时候我陈军长跟你粟大将算算帐泄泄愤了。我感觉陈粟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情谊的,陈对粟既恨且爱,陈毅发泄完了不满,心里痛快了,又立即将粟拉出泥塘。此事之后,陈粟表面并无来往,我估计是陈毅内心有愧,真是没脸去见这位老部下。我还估计陈毅肯定是通过一些其他渠道向粟表达过歉意,虽然楚青(粟裕之妻)对陈毅多少有点埋怨,可能觉得他道歉不够诚恳,但粟裕心中早已原谅了陈军长。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7

对于小平同志,我倒不觉得他对粟大将有什么仇,但不知道有没有妒,虽然他主持了多次批判刘粟萧(克)的小会,那是他总书记的职责。但凡出色的政治人物都有这般能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大部分不熟悉的人喜欢你支持你,这也是一种才能魅力,不知道是不是先天的。不过呢大多数政治人物是不可深交的,因为深交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内心的功利和不真诚,其实这对政治家来说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政治本身无诚信可言,只要是出自公心,即可释然。扯远一些,毛泽东相对来说还是有点例外的,他比较讲感情,一直同情底层的劳苦大众,却反感官僚和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知识分子“精英”,若是和平年代主席这样的人估计很难拔到高位。话说回来,身为政治高手,小平自然明白他应该所持的立场,批粟他虽然看起来很欢,实际不过是跟风,其所为应基本是出于公心。
小平同志后来抢淮海的功多少有点不厚道,主席在世时可敢称“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可能在文革之后或者89之时要牢牢的控制好军队,小平确实很需要军功来粉饰其威望。因此小平在给粟裕平反时很是谨慎,平了反就得承认人家以前的功绩,这是不符合自己的政治需要的。我想小平对这事还是心里有数,一是我去见主席之前肯定会办;二是这事只能低调办,否则太损一帮老家伙们也包括自己的名望。当然当事人都知道淮海时前方是粟裕在控制全局,虽然以其级别不会直接对中野下命令,但粟裕每次也是抄送中央,并且“恳请”中野怎样怎样,可以说中野的每一个战略动作都是粟裕在牵动。这里要赞一下刘帅的胸襟和智慧,他能够完全的领会粟裕的战略意图并且带领中野不遗余力地作战略协同,当战机出现他当机立断以辅为主开始主导战场,而这时华野又鼎力相助。唯有两位战略高手“无我”境界的配合,造就了淮海的辉煌。我看粟裕若是淮海第一功,刘帅可以说是第二功,华东局饶漱石出色的后勤组织可算第三功,小平同志因为经常帮刘帅下决心勉强和陈毅争个第四功。另外,邓“钦点”许和尚打越南我想也是别有用意的政治需要,这里就不详叙了。
不过小平同志总体来说还是很出色的,抗日早期就和刘帅搭档129师,主持晋冀鲁豫军区,将这块根据地发展的也很不错。抗日头几年129师被老彭把着打了不少硬仗,129师歼灭的日伪军是八路三个师里最多的,但损失也是最大的,为此刘帅和老彭也结下梁子。日军的扫荡和报复也大都针对这一块,这也使得晋冀鲁豫军区的壮大程度相对山东和晋察冀有些差距但也不大。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晋冀鲁豫野军区得以强大,且愈战愈勇,从根据地建设角度来说,小平的功劳不小于罗帅聂帅。还有一点小平同志也是很了不起的,其实评帅中牺牲最大的不是粟裕,而是小平。54年的军委除了主席之外11个委员10个都是元帅,就小平不是。粟裕好歹还是第一大将或者说准帅级的,同样情况的陈毅也照当元帅,小平则连个军衔都没了,但他从未因此表露出半点不满。其人格的魅力、出众的才能、非凡的魄力、坚韧的毅力和宽阔的心胸注定了其统帅而非仅仅元帅的命运。
很多人认为粟裕在三野中威信不够,三野不少人不服他,这应该是说得解放战争前期的事,粟裕新四军偏师资历确实难以令山东那些长征过的老八路信服,就连粟的三个铁杆部下叶王陶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也讲过粟的怪话,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多数人如果赶上个资历低的上司在其领导的工作不顺的时候很少有背后不讲上司怪话的。但是伴随着不断的胜利,48年以后粟裕在华野的核心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即使陈毅不在亦不会有大碍了,再不服粟裕就是许和尚的下场。所以不应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将一个人早期说的一句怪话做为其一直不服粟裕的理由。再比如说淮海第二阶段双堆集的时候,很明显陈士榘已经只遵粟裕之令而不怎么听陈毅的了。
在粟裕挨批的58年,三野的将士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主帅陈毅都来动员的情况下,也有跟风的,但也没有说什么太出格的话,大多数则选择沉默。三个铁杆部下叶飞是“打死我也不说”,陶勇是插科打诨装傻充愣,王必成则揭发了粟裕要打淮海的“大谋”,三野的将士们心里明白,粟裕怎么可能反党。有些人认为,批粟时三野将领不敢出面给粟裕说话,说明粟裕威望不够,按此高论,59年批判彭德怀,彭的“威望”更是小得可怜。全军不但没有人出来帮这位昔日的解放军副总司令说话,他最亲信的副手、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曾被人称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彭总"的张宗逊还当了急先锋,在庐山会议反戈一击批彭最积极。
林彪对粟是惺惺相惜的,也够义气,在批粟的会议上说:最近一直有病,不知为什么打胜仗的挨批,明天不来了。肖劲光也是实事求是的替粟裕向主席说了些公道话。
再说说主席对批粟的立场,很多人认为批粟是主席的意思,这个我不敢苟同,粟作为后起之秀一直得主席力挺,如要分山头的话,粟无疑是主席这个山头的。而且,我怎么看粟裕也没有到功高盖主这个地步,老彭功更高但也不够盖主。那为什么主席又同意彭德怀整粟,可能主席一定程度上也认可粟在工作中有骄傲情绪这种说法,有问题大家批评一下也好,补一补延安整风的课,甚至宝刀入鞘雪藏一阵也不是坏事。再者,主席在和平时期为了粟裕和几位元帅翻脸更为不智之举。他认为将来打大战迟早肯定还是会重新启用粟的。因此批粟批到差不多了,也触及灵魂了,主席站出来为粟说了话,使其过了关。只是可惜主席有生之年也没有打起大战,粟裕这样的军事人才在国防建设中被浪费。
59年彭德怀倒霉的时候,刘少奇劝粟裕把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提出来。粟裕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多么光明磊落的大将军。对陈毅也是没得说,陈毅死后对其被打为“反革命”的幼子陈小鲁照顾有加,并召为女婿,可以说是以德报怨。
粟裕基本说完了,最后让我们回到朝鲜的长津湖战场,再一次与九兵团的子弟兵们一起感受冰雪严寒和连天战火。长津湖之战的过程,这里也不再赘述,我们还是和谈淮海战役一样,淘一淘一些个战略关键点并简单分析,并放些马后炮。
1、由于狼林山脉所隔,朝鲜北部天然形成东西两线,而且交通阻绝,大兵团更是难以逾越,只有到山脉的南北麓东西线才能融汇。西线的第8集团军,汇集了三个军(军团)24万人,一线兵力13万。而东线的美10军及韩1军团共十万余人是辅攻,由咸兴向北主要有三路兵:东路沿海岸线向朝苏边境推进;中路沿赴战湖地区一直向北推进到了鸭绿江畔的惠山;西路主力则以陆战1师为主则向西北推进,打算在狼林山脉北麓的江界地区与西线第8集团军钳击人民军和志愿军。
2、为求抓住歼灭东线孤军前突的美10军主力的战机,9兵团收到四次命令变更,一次比一次紧急,结果使9兵团在原计划开赴东北准备整训途中,未作任何停留便提前直接入朝参战。最直接的恶果就是使9兵团参战准备极不充分,穿着华东地区的冬装就仓促进入了高寒地区。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贺晋年在沈阳车站曾警告:“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果然不幸言中。
3、在11月初的一次战役时,在美10军主力向西北推进过程中,先是韩1军团的3师后是替换上来的美陆战1师和美7师,在从黄草岭至柳潭里一路和赴战湖一带遭到志愿军42军节节阻击,42军是在诱敌,双方除韩3师遭到42军反击吃了点亏之外,损失都不大,陆战1师损失尤其小。42军随后与到位的9兵团换防,调往西线参战。
4、二次战役志愿军东西两线都大打的战略部署很符合主席“跃进”的军事浪漫主义思维。以志愿军的后勤能力,西线围歼,东线阻击可能更现实一些。那样的话,原先东线阻击的42军没必要往西线调,大不了再补充一个师,节节抵挡,就足可以拖住陆战1师攻势。而西线因为精锐9兵团的加入,相信战果会更大。最重要的是,9兵团就有充足时间换装并领取物质,不会因为寒冷造成巨大的减员。西线美军若败退,东线美军肯定不敢停留或再向前拱,或沿海岸线南撤或干脆从兴南入海南撤,否则志愿军从德川沿狼林山脉南麓杀过去包饺子。
5、与此同时,与志愿军发起二次战役的同一天,美军于50年11月25日发起圣诞节攻势,即西线第8集团军主力与东线的陆战1师共同推进至江界地区钳击金日成最后的力量以及老麦所认为的中国虚张声势的五六万志愿军,并计划于圣诞之前结束战争。美军所料不及的是攻势发起时志愿军在西线有13兵团两批入朝的6个军,在东线有9兵团的3个加强军。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以其职业军人的敏锐和谨慎,对即将降临的危险有所察觉,因此他没有像麦克阿瑟和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要求的那样全力攻击推进,反而命令部队缓进。
6、到长津湖开战之前,美10军麾下陆战1师主要散布于沿自东南咸兴向西北推进主公路线上的真兴里、古土里、长津湖南岸下碣隅里直到西岸柳潭里一带;美7师的近一个团则散布于长津湖东岸的新兴里一带;另外,还有美3师一个营加李承晚一个团在长津湖地区西南的社仓里策应整个东线的左翼。这样,在长津湖地区加上连接咸兴的公路线以及外围社仓里,美韩军共有一个师部(含作战勤务大队包括不同类型的8个小编制营)、步兵五个团、炮兵一个加强团、坦克一个加强营,另有英军一支分遣队计一个营加上的一些其他单位零散部队,总兵力约3.2万余人,其中陆战1师2.4万多人。柳潭里做为突击第一线兵力最为雄厚,下碣隅里则是指挥、交通和补给中枢。
作者: 山东大汉    时间: 2012-10-1 10:48

7、陆战1师和空降101师一样,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装备更强重武器更多,所部士兵全为志愿兵而非招募兵,战斗意志极其顽强,战斗技能非常出色。因而,在得知陆战1师被围之后,美军内很多人士并不为其担心,反而觉得这回中国人要吃苦头了。陆战1师在二战中瓜岛冲绳岛等处屡立战功,是太平洋战场的当之无愧的头等王牌。同属东方优秀军队的志愿军相对于太平洋上的精锐日军装备和战斗力等级相当,战术亦有很多近似之处,不同之处是日军残忍极端,志愿军坚忍灵活。不过就这些近似之处给了有过与日军战斗经验的陆战1师很大益处,相对来说志愿军对美军就知之甚少。再补充一点,陆战1师编制不仅齐全而且超强,作战时团级战斗单位以步兵团为主配属炮兵营及各类勤务分队,人数可达7千人,远非一般陆军团可比,接近于志愿军两个团。
8、志愿军东线的反击较西线迟了两天,原因是由于地形不熟加冻饿减员严重穿插部队无法完成战前准备。至发起攻击的11月27日,20军58、59、60、89四个师,27军79、80、81三个师基本到位。最初的部署是这样的,27军79师和20军59师夹击柳潭里,27军80师又81师1个团围攻最弱的新兴里,20军58师围攻下碣隅里,60师切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道路并自北面攻击古土里。长津湖战场西翼有89师相机攻击社仓里之敌,东翼有81师另2个团警戒东面赴战湖一带中路之敌,两翼并同时作为预备队。这样的部署比较规矩,只是局部兵力优势不够显著,指挥员的想法是自北向南的逐次歼灭。至29日晨形成的态势是,围住了新兴里、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三大块美军总共近两万人,并基本切断各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的连通。
9、新兴里一带是美7师31团即北极熊团指挥的拼凑起来的接近一个团兵力不到四千人。27日27军4个团对其发起攻击,29日又从东翼预备队加了1个团进来,为确保歼灭随后又调刚到位的27军94师1个团为预备队随时加入新兴里战场。至12月2日,在5个团5:1绝对优势兵力的围堵下,31团支队于向南突围的路上,基本被建制性歼灭。美军这个拼凑团有1个坦克连1个炮连及一部分步兵因驻距下碣隅里较近一些的后浦,成功撤出;另外由于志愿军歼灭北极熊团后并没有仔细的打扫战场,以千计的分散突围的零散美军沿长津湖岸隐蔽南逃,也回到下碣隅里。尽管如此,这个团包括团长有一半人被歼灭(亡失俘),团旗被缴,这也是志愿军唯一一次团级建制消灭美军,27军也由此真正走向王牌行列。
10、柳潭里一带包含到下碣隅里公路线有陆战1师的两个步兵团和半个炮团,占了陆战1师一半的兵力,那可是真正的硬茬。27日起9兵团两个主力师开始对其发起攻击,到12月2日又加入了刚到位的94师两个团,还是没有留下对手。由于撤退路上的关键点德洞山口东侧死鹰岭一直控制在手,柳潭里之美军突围非常成功且特别有序,除了毁弃一些重炮,连带着两千轻重伤员于12月4日全部撤入下碣隅里,而且损失比预计小得多。这一局部的兵力比开始还不到2:1,且9兵团头几天用于进攻时兵力损失太大,冻饿减员还有敌人空军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到敌人突围时,已无足够力量围堵。这个结果很不理想。
11、做为指挥、补给和交通中枢的下碣隅里兵力并不雄厚,27日时有师指、半个团步(工)兵、1个炮营总计四千余人,建制非常杂乱,但其防御工事相对来说是最好的。20军58师于28日晚从三面发起攻击,突破了西南角防御,并夺取了东面的东丘山,但由于通讯不畅并没有及时从突破口投入预备队,错过了唯一一次可以攻破下碣隅里的时机。美军立刻反击恢复了西南角防御,但此后58师也顶住了美军对东丘数度反击,一直控制着东丘,著名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就是牺牲在美军对东丘一个高地的反击中。29日晚,从古土里来援的以英军第41特遣队为主的德赖斯代尔支队经过60师层层阻截,以亡失俘四百人的代价最终有四五百人和一个连17辆坦克进入下碣隅里。当夜58师集结兵力时遭到有预谋的空袭,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到30日,从后浦撤退的31团坦克连炮连也回到下碣隅里。当夜16辆31团的坦克和德赖斯代尔支队的步兵在东丘山脚下组成防御线,有效地阻挡住东丘山冲下来的志愿军。三天恶战加上冻饿,58师减员达六七成以上,没有能力再组织攻势,令人心痛不已。下碣隅里美军得到几天喘息,开始准备撤退。
12、九兵团方面,26军主力于29日起南下接替20军58师继续攻击下碣隅里,但一直到12月5日才有76、77两个师到位换防。除长津湖一带,东路中路以及长津湖地区西翼社仓里之美韩军已于12月2日开始全面向咸兴撤退,20军58师60师还有在西翼攻击社仓里的89师,依次前出至下碣隅里以南乃至咸兴以北的公路线,一路阻击美军南撤,并阻止南面之敌北援接应,其中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黄草岭一带地形险恶对阻击最为有利。而27军在结束新兴里和柳潭里的战事后,休整两天,然后主力取道社仓里随89师之后从西面直插咸兴,意图拦住美军。此时西线战事于2日基本结束,第8集团军也在向38线以南撤退。
13、在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一再坚持下修建的下碣隅里机场空运走了近五千伤员,史密斯将剩下的1.2余万人分成5团和7团两个战斗群,定于12月6日开始撤退。这时的志愿军已换防成刚到位的26军,这两个师一面赶路一面应付空袭和寒冻非常疲惫,且初次上阵对地形及美军作战特点都不太熟悉。6日凌晨,美军陆战7团战斗群肃清了出发阵地的威胁开始撤退,陆战5团战斗群则终于攻克了一周以来一直掌握在志愿军手里可以制约美军突围的东丘高地,26军立刻组织反击,均未成功。
14、销毁了下碣隅里的所有物资,美军在前有层层堵截,后有追兵,上有空军大力掩护的情况下,以伤亡六七百人的代价,于7日夜全部撤入古土里。鉴于古土里狭窄区域汇集了1.6万人,且志愿军一直不懈追击,史密斯决定部队在古土里除了空运出重伤员外不做休整继续以5团、7团和1团三个战斗群次序于8日起开始南撤。志愿军方面,26军后追,20军沿公路线阻敌南逃北援,27军绕道往咸兴赶,基本是这个形势。
15、接下来就是有名的水门桥事件了,古土里向南不远有一座跨度8.8米的公路桥,是重装备南撤的毕经之路。志愿军和美军都意识到了水门桥的巨大价值,自12月1日起,60师已经将此桥炸毁了3次,最后一次甚至连桥基都炸了,本以为万无一失了,可是美军的工程能力可以说完全超出了这一时代志愿军上下的认知,美军从日本运来8套M2车辙桥的部件连带16个巨型降落伞并于7日空投到古土里。8日夜,气温急剧下跌至零下四十度,控制水门桥的志愿军近一个营几乎被冻僵在附近的高地上。9日白天陆战1师工兵营在5团的掩护下,成功架桥。
16、水门桥再向南,真兴里北部的黄草岭地形险恶,南北落差巨大,必是志愿军阻击的重点,尤其是1081高地更是关键所在,其火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封锁整整2公里长呈U形的道路。史密斯命驻守真兴里的1团一个加强营北援,无论如何都要拿下1081高地并控制黄草岭公路两旁的山头,以掩护主力南撤。12月8日,北援美军攻了整整一天,攻破了一些公路两旁的志愿军阵地,但始终没有拿下关键的1081高地。9日晨,美军依旧先是飞机炮弹覆盖,再是步兵上前接敌,出人意料的是1081高地居然没有反击,原来衣裳单薄的整整一个连志愿军全部冻僵在高地上。可恨的老天!
17、古土里至真兴里这11公里,美军从8日晨开始出发,一直到11日夜后卫部队到达,总共用了77个小时。负责阻截的20军也真是拼尽了全力,58师参谋长和一个团政委,60师一团长,都在这里阵亡。他们炸了桥,占着咽喉死战不退,控制着公路旁的高地,但8日夜的酷寒给本来就已接近力竭的20军带来致命打击,论千计的战士在这里活活冻死更别提冻伤的,9日起志愿军家阻截的力量明显弱下来。幸运的美军又一次以伤亡五六百人的小代价,完成原本应是最艰难的一段撤退。20军真的不甘心啊!
18、从真兴里到咸兴城再到兴南港这一段都是平原,道路开阔,还有铁路可以机动,几十公里路对于机械化的美军来说也就是数个小时的事。志愿军的阻击力量只有尾随社仓里撤退之敌穿插至真兴里之南的89师一部,而且疲惫之极,只能趁夜袭扰撤退的车队,白天由于美军空中和地面炮火的封锁,根本没有机会。至12日晚,陆战1师基本突围成功。
19、但9兵团仍不甘心放弃,26军继续后追,27军加速奔向咸兴。可是,两条腿在平原上怎么赶得上轮子。只有27军的先头部队于14日急行军赶到咸兴一带占领城外一些高地,并给在咸兴外围一带巡逻的美3师部队造成近百人的伤亡,但美10军的大多数部队已经撤至兴南港,围歼已无希望。兴南港的舰炮和各种口径陆炮拼命发泄着堆积的炮弹,再加上空军的支援,在兴南周围形成了绵密的火控保护带,其猛烈程度甚至超过仁川登陆。这种情况下27军的先头部队根本无法再攻击。
20、美10军十万多士兵自12月11日起开始登船,至24日止全部从容的从兴南撤出。当然撤出之前,按老规矩,美军毁掉了咸兴和兴南的所有物质,尤其是兴南港,作为东线美军的后勤补给港,一贯注重后勤补给的美军在此储备了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被数百吨高爆炸药和炸弹炸上了天。9兵团于17日占领咸兴,并于25日开进空港兴南,长津湖之战到此落下帷幕。美军在50年圣诞节非但没结束战事,反而丢失了38线以北的几乎所有土地。
21、长津湖这一战,由于麦克阿瑟对中国出兵决心的错误判断和美10军军部的盲目乐观,加上9兵团出色的隐蔽机动,造成东线美军尤其是陆战1师极度被动,可以说还没开打胜负就基本定下来。这一战的经过:二流部队美陆军7师31团支队被建制性基本歼灭,而王牌陆战1师从各部孤立被围,沿途只有一条狭隘的山间公路,而且公路两侧制高点几乎均为志愿军所控制的不利情况下,在绝对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下,携带大部分重装备和几乎全部伤员,建制基本完整地突围而出,从海上撤出38线北。不论战术战果,也不仅是这一战,整个二次战役,志愿军基本实现战略目标,毫无疑问战役的胜者应属志愿军。
22、如果对战役胜负还有疑问,大家一定还对让世界动容的32张照片之一的《撤退》有点印象,一个陆战1师战士劫后余生的凄惨模样和阴郁神情,其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失败和无望。哪有胜利者这德性的。
23、关于伤亡,双方统计误差很大,这里主要看统计里包含了什么。美军的战斗伤亡约七千五百人,9兵团则在3万左右包含了前后方遭受的空袭损失,战斗损失比在1:4左右;其中,战斗造成的亡失俘,美军有近3千人,9兵团则在1.5万人左右,略低于1:5。装备差距如此巨大,志愿军作为攻方,面对的又有陆战1师这种王牌,如果仅仅是这个比例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南方人为主的9兵团另有3万以上冻饿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其中4千人冻死,冻残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样大的无谓损失,很大程度也导致了围歼的最终失败。相对来说美军虽也有7千多的非战斗减员,但基本都是一两周或最多个把月即可康复的轻度冻伤和严重腹泻,被冻死者寥寥无几皆因神经错乱所致。
24、这样,9兵团的总减员就接近半数了,有近两万人倒在长津湖一役。20军50年到北京参加全国英模会的4位战斗英雄,包括杨根思在内有3位长眠于此,这些就令人心疼了。9兵团由于伤了筋骨以至于无力参加后来的第三次战役,甚为遗憾。因此,长津湖这一战9兵团不敢称战场上的胜者。这一点,我想宋时轮也是深知其过,检讨不已。
25、解放军是首次异国作战,对于这一点匆忙入朝的9兵团似乎认识不深,以至于吃了不少亏。地貌不熟免不了多跑冤枉路,穿插跟进不到位不及时,贻误战机;很多次部队行军或者攻击部队集结时,遭到化装成老百姓的韩军侦察兵暗算,引导空军轰炸,造成很大损失,甚至导致攻击流产;不似国内作战常有大批民工支前,后勤输送计划不周组织混乱,大批物资调不上去,对敌空军又缺少应对经验,损失很大;战前敌情不甚明了,打了一两天之后才对敌人的部署有个大致概念。本人觉得,应该多向老金要向导加翻译,至少要普及到每一个连级单位,有这些地头蛇做伴,肯定能少吃不少亏。另外,应多派营连规模的分遣队作侦查破袭,西线38军能打成万岁军离不开其军特遣队的功劳,其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奇袭》。
26、通讯不畅也是9兵团的硬伤。敌人猛烈的炮火轻易的破坏了有线通讯的电缆或无线通讯的天线,小部队之间的战斗配合很难展开,各部只有兀自死战,却给了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还有很多次以很大的伤亡突破了一点,却没能及时地将预备队从突破口灌进去,却让敌人反击消灭了刚突进去的部队,再次将突破口封闭。这其实也是对困难预计不够,从而准备不足。
27、九兵团的指挥部署上,胃口太大,盘子铺的有点大,同时围攻敌三部并攻击其它二部,违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但却偏于稳正,重心由北及南,不以奇兵疑兵行险;战略预备队过多但出动过迟,基本无效,战术预备队却太少,一线又常常无兵可用。试想,假如以重兵攻击敌人数不多的敌中枢下碣隅里,其它三部却以疑兵对其扰、割、阻、隔而不行实质性的大攻击,在三部的援军到达之前能够攻克下碣隅里的话,美军的撤退就要困难的多。
28、美国人骨子里是异常的务实,可以说是真正奉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嘴巴上一直把它国军队喊作洗衣匠农民猴子,对阵起来却丝毫不马虎,杀鸡也要用牛刀。纵观长津湖这一战,美军有这么大的装备优势,有时局部兵力也不算劣势,自27日之后除了为打通撤退路线不得不打的进攻,美军还真没有以主动歼敌为目的的进攻或穿插,虽然显得处处被动挨打,但却很好的保存了力量。同样的兵力和装备,要是换作德国人或日本人,以其骨子里的傲性备不住会选择不务实的主动出击,那倒增加了被志愿军缠住歼灭的可能。
29、最后,很遗憾,这一战的最出彩的将星非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莫属。战前,史密斯敏锐察觉出即将到来的危险,因此要求部队在推进中谨慎行动,并确实保障后勤补给线的通畅安全;坚持在下碣隅里修建机场,此简易机场确实在撤退中起了巨大作用;撤退中,在下碣隅里的休整和准备,在古土里和真兴里的不停留,陆战1师且战且退有条不紊。这些都反映了指挥官史密斯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与果敢行动。
援朝之战前,问野战军老兵国军王牌部队有什么特点,回答是火力猛骨头硬。说到火力猛,美军笑了。和美国人打过之后,没有人再会认为国军火力猛,在志愿军眼里美军的炮火动不动对阵地就是密集覆盖,或者用来封堵志愿军可能的前进路线,甚至打出火制区,简直是太浪费了。还有一拨一拨用之不竭的空中力量,就是夜晚也有办法炸你没商量。美军的各种器械各种手段包括其后勤能力更是闻所未闻,真是让土八路大开眼界。反过来说,抗美援朝这一开国之战,让人民武装从装备、认知到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本文最后,我也想谈谈本人对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术战斗的一些想法。在那种落后的条件下,我觉得若非必要,盲目攻击不如拼死阻击来的划算。死阻的打法是在敌必经的公路线上选择有利地形,修筑工事,任凭敌人狂轰滥炸不露头,待敌步兵或车队进入攻击范围才动手,以最小的弹药消耗来最大限度消灭敌有生力量。
西线38军之所以在二次战役打成万岁军,就是因为长距离快速穿插之后在三所里和龙源里的死阻,并且成功挡住敌人。东线穿插的20军58师一个师想要攻破下碣隅里是盲目的,只能凭借侥幸并无绝对把握,结果并未成功且损失巨大。而58师和60师的剩余力量在下碣隅里至真兴里这一路的阻击(其实到这时20军已经是失去主动没有兵力优势)却给撤退美军带来不小的麻烦,最后若不是气温巨降冻死冻伤了最后的这一点力量,说不定真能将陆战1师拖住耗死在这里。
当然,死阻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小部队要在大白天面对敌优势火力兵力轮番冲击,基本上是有死无生,又想起《集结号》了。这种一般没有缴获的且是被动的纯消耗战是指战员们最不愿意打的。而且必须是久经战阵意志坚定的老部队,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打法,否则敌人一通炮火可能就扛不住了。我想9兵团的部队应该是有这样的底气的,而宋时轮玩阻击在全军都是数一数二的。
死阻另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地形,一般来说地势越险恶则对防守越有利,攻方的火力兵力优势则不得发挥。89师一部穿插到了真兴里以南的平原地区,平原上修筑阻击工事所需的时间和材料远非山地可比,因此89师很明智的没有选择死阻而只是夜间袭扰,否则就是被当个死靶子打,且于事无补。二是藏兵,这是重中之重,在攻方凶猛的火力打击下,能保存住力量可以说已经胜利了大半。在上甘岭战役后上的12军比先前的15军歼敌不少,但损失却小得多,就是因为12军在被敌人火力严密封锁的通往前沿阵地的100多米山路上挖了一路的藏兵洞,阵地上损失几个,下面就补上几个。
还有个关于死阻的极端战例是38军113师穿插至龙源里葛岘岭的郭忠田排,创造了歼敌2百余人自己只有1员轻伤的奇迹。首先,郭排长将阻击阵地设在公路拐弯处的一个山包上,并数次在葛岘岭主峰上造假工事,敌机果然受骗将主峰的假工事毁了一遍又一遍却放过真的阻击阵地;其次,阻击阵地附近有一块天然巨石后来战士们称它为“救命石”,平时阵地上除了观察哨,战士们都藏在“救命石”覆盖下的山洞里;再则,郭排长果断的放过一个坦克营,狠打敌车队和步兵,并顶住敌人数次进攻,拖住敌人整整一个白天,直到夜里大部队赶到彻底封住了敌人。由于没有阵亡,这次阻击都不好意思称为死阻,但确实是最出色的死阻。
当然,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凡事无绝对,不论是侦破、强攻、佯攻、奇袭、袭扰、混战、阻击、伏击、火制或者是别的方法,只要是符合实际情况,在战场上可以消灭敌人达到自己的战术目的,就是好的。这里我只是就长津湖这一战,志愿军尤其是穿插部队没有攻坚的重武器这一情况,瞎侃对战术战斗的一些想法。
不管怎么说,长津湖之战乃至整个抗美援朝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其顽强的牺牲精神打出了国威,一雪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事上屡战屡败的耻辱,使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重新找回了尊严,也为新生的共和国打出了安宁和平的大好局面,自此走上真正的强国强军之道。本人也谨希望共和国的后辈们能够对这些有足够的理解,不要动不动被煽情的“炮灰说”蒙了眼,要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若没有这些甘当炮灰的人们,怎来富强安宁。
再一次向三野乃至全军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烈们致以崇高敬意!



所有跟帖:
• 补图片 -thathe- ♂    (31 bytes) (443 reads) 5/3/11 11:20:06
• 志愿军那时若已配备苏制武器以及有较好的运输能力,东线美军很可能全军覆没或至少大部 -轻风掠过- ♂    (243 bytes) (241 reads) 5/3/11 15:50:11
• 内容不错,组织得再有条理些就更好了。 -人在天涯- ♂    (240 bytes) (176 reads) 5/3/11 19:08:49
• 瞎编了几个故事,弄得象封神演义一般,YY地可以,骗骗愚民尚可。 -MoreSense- ♂    (0 bytes) (72 reads) 5/3/11 20:12:33
• 好文,英雄的事迹百看不厌 -pch- ♂    (0 bytes) (0 reads) 7/13/12 16:39:30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