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放羊教徒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2-1-5 08:42     标题: 放羊教徒

美国诗人和作家玛丽罗斯欧瑞立(Mary Rose O’Reilley)从小在天主教家庭长大,年轻时在修道院做过见习修女。她后来转而信奉魁克教派(Quaker):基督教中一个信仰和平、朴实和沉默修行的分支。欧瑞立是大学的英文教授,可是人到中年,她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因为她发现长期的教学无法帮助她实现当初从业的初衷:探索人类生存体验的关键问题。她感觉自己被淹没在学院中无穷无尽的抽象理论探讨中,和真实的人生失去了联系。于是,她另辟蹊径,先是在美国密尼苏达州和英国的羊圈从事体力劳动,后来又去法国偏僻的山区追随一位大乘佛学的僧人修行,不懈追求一种植根于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

欧瑞立几十年的探索成就了她的新作《世界尽头的羊圈》(The Bar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本书风味独特,因为作者试图用短小、诗意的随笔性篇章展现自己的宗教体验和探索。虽然全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叙述她去法国修行之前、之时和之后的经历,但各篇之间并无紧密的时间或者逻辑关系,而是象一幅幅速写、快照,记录作者某时某地的真切体验。

比如说,在羊圈打工时,她浓墨重彩描述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不听话的公羊顶撞她,弄得她每天全身青紫、疲惫不堪,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生老病死又让牧羊人大喜大悲,情绪大起大落。在描叙法国修佛的篇章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作者吃不饱,穿不暖,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还要一边从事大量艰苦的劳动,一边试图和来自各国、性格迥异的修行者们相处。回到美国以后,作者又写到富足的物质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日常困扰,例如滥撒化学药物的邻居,出言无状的同事,这些都给她对于的精神超拔的追求带来挑战。作者将自己强烈的贪嗔痴爱真切地展示在读者眼前,完全没有一般想象中高人大师水波不兴、超凡脱俗的风度。

也正因为如此,欧瑞立才把普通人对于宗教体验的追求写得格外平易近人。她所追求的超拔,说到底,是一种对于生活负担的反抗,对于“灵魂完整性”的向往,并不是什么怪力乱神、玄而又玄的东西。她自认修行中的最大障碍是她固执地坚持独立的批判思维和理性反思,无法做到“顺从”这一许多宗教要求的基本规则。虽然在修佛阶段,老师和同学一再指出所谓对错、好坏的价值评估都只是人类的执念而已,她还是不能释怀。

不过,欧瑞立通过照料羊群学到的,则是“超越自身”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自己的欲望和念想埋头苦修,而是学会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中获得满足,避免让物质的追求变成精神的枷锁。整天和羊群共处,她提高了自己的体力和技能,在动物的陪伴中感受到精神的平和。而且,因为认同普通体力劳动者的身份,她得以摈弃知识分子的虚荣和不安全感,心理状态变得更实在、更稳妥。更重要的是,她不再将生活视为必须克服的一个又一个挑战,而是开放心灵,随遇而安,探索自己原本拒绝体验的生活状态和想法感受。

作者通过自己的修行实践告诉我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上帝或者佛陀那里找到宁静和平;我们应该象羊那样,活在当下,时刻感受自身的完整和快乐。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