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闲谈] 18名路人漠视被撞女童:谈谈旁观者效应 [打印本页]

作者: 落日霞影    时间: 2011-10-19 09:29     标题: 18名路人漠视被撞女童:谈谈旁观者效应

本帖最后由 落日霞影 于 2011-10-19 21:53 编辑

路人漠视被撞女童,人们纷纷怒斥社会道德沦丧。这样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却没有足够的建设性,我们必须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作者:科学家种太阳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内,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2辆汽车碾过,其间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姨呼救。


看到这则令人发指的新闻,人们不禁感到愤怒:如果说那2个司机没有人性,难道18位路人也都这么没有人性吗?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到这种程度了吗?


对于这种事情,人们确实有理由感到愤怒。实际上,在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这种愤怒一般是由于对某一情景不理解而产生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不过,相比于单纯的愤怒和谴责,如果我们能渐渐平静下来,尝试着去理解可能导致这一情景的原因,或许更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下面,就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血肉模糊的照片中移开,把情绪从拷问良知的煎熬中平复下来,从心理学角度为这种悲剧的发生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必须强调的是,我从未想过要为谁辩护,也从未想过站在某个道德高度去做批判。不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普人士,我们要做的永远都是保持客观中立,而后陈述事实及其可能的成因。让更多的人知道必要的信息(而不是灌输结论),并且让所有人都自己去做判断(而不是引导舆论),而且尊重所有人的声音(而不是打击异己),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责任分散:


三个和尚没水喝其实此类“冷漠路人”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1964年,美国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纽约时报》报道:在纽约某小区,一个男人在半个小时内反复袭击一名女性,有多达38人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但无一报警。后来发现报道失实,其实是有围观者报警了的。但是由于该案件情节恶劣、影响重大,且最初报道并不准确,此事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引起全世界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使一个概念从此深入人心——“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换句话说,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程度上抱着“即使我不管,也会有其他人管”的念头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从众效应:


不确定时的选择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猜测:是不是路人越多,遇到一个有良知而又有行动力的“活雷锋”的概率就越大?


从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只能遗憾地表示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甚至恰恰相反,有时可能会出现人越多越没有人肯帮忙的情况。除了由于人数增加带来的责任进一步分散之外,在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从众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悲剧出现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 )和比博•拉坦(Bibb Latane)曾经做过以下经典实验:被试在一个休息室里等待实验正式开始,突然房间里某处开始冒出浓烟,似乎有着火的迹象。如果此时只有被试一人,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前去呼救;而如果此时被试是和其他几名伪装成实验参与者的实验助手在一起,若那些人不动,被试也很少会立刻做出反应。另一个实验中,当被试以为自己在和一个人打电话时,如果对方癫痫发作,被试会立刻报告。但如果被试以为自己同时和几个人在打电话,当有人癫痫发作了,他就不会立刻采取措施。在这种搞不清状况的时候,身边他人的行为是我们最好的参照物。因此大家互相都在等待那个可能会站出来的“其他人”,导致最后大家彼此参照,反而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


上万年的进化史,使得任何群居动物都具有了这种参照身边同类来做决策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中国古训中早有关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人多力量大”。可能有人会觉得所谓“责任分散”,只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罢了,然而残酷的事实表明,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下都会出现这种让人感到痛苦和惋惜的情况。


   匿名效应:


都市人的面具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此次事件中路人的表现。他们并不是站在人群中观望,而是一个个地冷漠地从受害小女孩身边走过。难道这也是责任分散或者从众效应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景研究。他们把一辆外形同样抢眼的敞篷包车拉下敞篷、取下车牌分别放到繁华的纽约和西海岸城市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结果发现,在纽约这个繁华都市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像展开了一场拆车大赛,纷纷停下来卸走车上之前的东西,甚至有的全家总动员,爸爸拆电瓶,妈妈清车厢,孩子负责后备箱。而在帕洛阿尔托这个人口稀疏的地区,实验人员的摄像头整整监视了一个星期都没有人“下手”,有一天下雨,还有人将车盖关上了。最后当津巴多不得不把车开回去时,竟然热心人报警说有人偷车。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经济发达程度和道德发展水平真的是成反比么?研究者认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非是纽约的居民比帕洛阿尔托人更冷漠,而是其在长期生活情境下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虽然当时的路人数量相当,但事实上,对于纽约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来说,其中的居民已经习惯了长期处于“责任”高度“分散”和匿名的情景中,形成了特有的行为习惯。即使在围观人群不多时,也会由于其长期身处的社会大环境,而更容易萌生“我不做也会有其他人做”的心态。


   推人及己:

怎样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理解路人为何冷漠,并非几个心理学研究就可以解释的。


在不了解案情的情况下,这些不同背景的研究更不足以替他们的行为做辩护。但是,如果相信路人冷漠的背后并非因为他们冷酷无情,而是责任分散、匿名和从众导致的旁观者效应,就能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施救的可能性。


所以,当你遇到危险时,如果希望尽快得到周围人帮助,可以遵循以下建议:1 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一定要让周围人明白情况。不明确地指出自己遇到了困难,路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小两口斗嘴还是遇到坏人,是受伤了还是本来就腿脚不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是迷路的老人。2 明确责任,让人产生责无旁贷的感觉。明确责任时首选穿制服的,比如警察、解放军,因为他们的制服会产生身份上的约束,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还可以考虑和自己相似的人,他们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即使这样的人都没有,喊“大哥,抓小偷啊!”也比只喊“抓小偷啊!”更好,同时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进行目光交流,或者触碰对方身体请求帮助,更容易让对方无法回避本应承担的责任,出手相助。3 作为生活在拥挤的都市中的路人,不要总是用别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无论是衡量现在的行为、态度,还是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多一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不要继续做一个生活的看客。


小悦悦被撞”事件已经被收录在了维基百科“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词条当中。


作者: hbloveyy    时间: 2011-10-19 10:05

觉得这篇写的比天涯上那些乱感慨,乱骂人,乱抱怨的好多了。
我觉得人都是有血性人性的。 18个人走过都没有理睬,也不见得就是全社会道德败坏的证据。
倒是这些社会学,或者行为学(我不太懂这些social science的分科)讲的有道理些。
作者: 猕猴桃    时间: 2011-10-19 10:30

社会责任感 social responsibility, 工作道德work ethics 和 道德伦理moral
大学这几年注重了这几样的教育,虽然不能保证什么,还是有点成效的。
作者: 709896949    时间: 2011-10-19 10:54

只能说这年头,人们的感情越发的冷漠了!
作者: 翔尽流    时间: 2011-10-19 11:17

说实话挺有道理的- -就好比坐公交车,有时候看见个老人,自己有时就会想,啊,或许别人会让座吧。
作者: yetonglong    时间: 2011-10-19 11:50

有时候不是不想,是不敢
作者: QVSI    时间: 2011-10-19 12:20

确实很痛心
不过楼主忘了说中国救人成本价了
作者: nmaverick    时间: 2011-10-19 21:52

这样的文章才有建设性。
不要一发生事情就往人性上靠,我们要知道个人的行为也许具有偶然性,但是群体行为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可以进行分析,更可以进行引导。
作者: hacia    时间: 2011-10-19 23:06

社会心理学能帮助理解这种惨剧发生的原因,其实楼上有个同学说的对,还得加上中国特色的救人成本,一起来看待这件事情。
作者: wassergras    时间: 2011-10-20 06:03

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太大了。

尤其是楼上很多人提到的中国特色的救人/帮人成本,这个因素太重要了。

不说屡见不鲜的老人事件,还有前段时间看到的央视报道的捐骨髓事件。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