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才女]风尘 [打印本页]

作者: 成碧    时间: 2011-5-16 22:07     标题: [才女]风尘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30 21:42 编辑

秦楼楚馆,舞榭歌台,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提名
鱼玄机
  这女的一生就是张茶几啊。早年叫鱼幼薇,是神童,拜温庭筠为师,爱上温大才子,温庭筠觉得配不上她,把她介绍给李亿,后嫁为李亿之妾。为李亿的大老婆所不容,遂出家到咸宜观为女道士,道号玄机。说白了就是交际花。后因嫉妒,笞杀女侍童绿翘,被京兆尹温璋所杀。
  她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也够苦的了。

作者: 成碧    时间: 2011-5-16 22:18

本帖最后由 成碧 于 2011-5-16 22:41 编辑

提名  薛涛
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赞她:“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作者: 鬼雾    时间: 2011-5-17 00:49

提名
琴棋书画 博古通今 宁死不屈——严蕊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
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
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何处风来气似兰 自写幽香纸上看 ——马湘兰
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李香君
通晓文史 工于诗词 洗尽铅华——顾横波
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左芬:后宫深院里被白白湮灭的才女及诗作代表作《啄木诗》。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木,暮则宿巢。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此盖自卑,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晋武帝司马炎闻听诗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一贯荒唐渔色的司马炎是历史上最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为贵妃,不过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书》中称左芬‘姿陋体羸,常居薄室’。《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
朱淑真:宋代著名女词人,知名才女,诗词皆擅。 代表作《断肠集》传世。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欲下潇潇雨。”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17 05:11     标题: [风尘]才貌双全的女子,酌情送花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29 21:40 编辑

杜秋娘,(公元865年—卒年不可考)润州人,今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词作曲,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南一带。后被镇海节度使李锜收为妾室。李锜被杀后,唐宪宗喜其才华,封为秋妃。后削籍返还乡里。

杜2.jpg

杜秋娘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当时就把她纳为侍妾。

唐德宗驾崩时,李诵继位为顺宗,顺宗因病体不支,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年轻气盛,一登基就决心扭转国内藩镇割踞的离散形势,因而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身为节度使的李锜为之大为不满,依仗手中的兵力,举兵反叛朝廷,在朝廷大军的镇压下,叛乱很快平息,李锜也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依据她的专长,让她仍旧充当歌舞姬。有心的秋娘趁着为唐宪宗表演的机会,再一次卖力地表演了“金缕衣”。唐宪宗李纯这时倒正是青春“少年时”,曲中那种热烈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再看那演唱的女子明艳而雅洁,气韵在众佳丽中独高一格,不禁为之心动;况且此曲还是由她亲自创作,才情也不一般。不久,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作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爱,她的一笑一言,一举一动,都别有风韵,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春暖花开时,他们双双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洁时,又对对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奕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翻版。然而,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高一筹,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著痕迹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为皇夫分忧解劳。唐宪宗执政之初,由于锋芒凌利,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的不满。

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之所以能及时转变态度,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入情入理,让唐宪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几乎占居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当国家逐渐平定昌盛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他说:“天下已平,陛下宜为乐。”唐宪宗此时还不到三十岁,而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

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四十三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侍陈弘志蓄意谋弑,然而当时宦官在朝中势力庞大,也就无人胆敢往下追究了。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在宦官马潭等人拥戴下嗣位为唐穆宗,改元长庆。此时,进宫十二年,年已三十开外的杜秋娘,在宫廷中颇有声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风暴,并没有影响她的地位,在某些军国大事上,唐穆宗还经常要听取她的意见!后来,杜秋娘被派为穆宗之子李凑的保母,负责皇子的教养,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李凑身上。而唐穆宗李恒是个好色荒淫的皇帝,即位后,很快就沉迷于声色游乐之中,藩镇相继发生叛乱,河朔三镇再度失守,他都不闻不问。已做保母的杜秋娘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长庆四年,不满三十岁的唐穆宗竟又莫名其妙地一命呜呼;年方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改元宝历。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贪玩,特别喜欢击毬的游戏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花样百出,还不时地发一顿小皇帝脾气,无缘无故地将身边人痛打一顿,根本谈不上操心国事。宝历二年腊月冬寒,唐敬宗夜猎回宫后,又与宦官刘克明及击毬将军苏佳明等一伙人在大殿上酣饮。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灯火忽然被一阵狂风吹灭,待再点亮时,人们发现小小年纪的唐敬宗被弑于内室,这时他还不过是十七岁。
  
紧接着,枢密使王守澄又与宫内宦官内外相结,保举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宫,成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权实际落在一帮大臣和宦官手中。   

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看着李家皇帝一个个被宦官所弑,又一个个在宦官操纵下登基,简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调教下,漳王李凑养成一副有胆识的个性,并立志要作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

眼看时机即将成熟,杜秋娘周密筹划,与朝中宰相宋申锡密切配合,企图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把李凑推上皇帝宝座。无奈宦官的耳目众多,虽然杜秋娘的计划十分隐密,仍然被王守澄有所探知。好在没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中,自然不便严加处置,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放归故乡,结束了她这一段绚彩的“折花”岁月。

自古女子的命运多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出身微贱的杜秋娘,却敢于凭着自己的才智向命运挑战,博得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杜.jpg

图片附件: 杜.jpg (2011-5-17 07:29, 21.27 KB) / 下载次数 39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31645&k=84dfbccbbc13f4a4217732af8c4961d6&t=1730900718&sid=3cztej



图片附件: 杜2.jpg (2011-5-17 07:29, 12 KB) / 下载次数 36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31646&k=4246a1ce30efe250651900755b9acc44&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SHREKCEN    时间: 2011-5-17 18:43

本帖最后由 SHREKCEN 于 2011-5-17 23:00 编辑

占位,提名杜秋娘

人物生平
  杜秋娘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当时就把她纳为侍妾。
  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仍旧当歌舞姬。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18 14:11

占位,提名杜秋娘

人物生平
  杜秋娘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
SHREKCEN 发表于 2011-5-17 18:43


L同学,杜秋娘俺在前面8了哈,抱歉抱歉
作者: SHREKCEN    时间: 2011-5-18 22:47

L同学,杜秋娘俺在前面8了哈,抱歉抱歉
thisummer 发表于 2011-5-18 14:11

跟咱抢钱,乃给咱记着!!!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7:42

秋香
  原名林奴儿,明朝江南名妓,能诗善画,多才多艺。曾师从沈周,为唐寅师姐。
  后被人附会为唐寅的恋人,并杜撰出《唐伯虎点秋香》的爱情喜剧。 实际上她年长唐寅20岁之多。
   
    董小宛都能和顺治了,还有什么不可能?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8:02

许和子:原是吉州永新县(今江西吉安永新县)的民间歌手,其家世代都是乐工。开元末年被选入宫廷,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后改名“永新”。 她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声音甜润,善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意境,还能变古调为新声,可以和历史上的著名歌手韩娥、李延年齐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歌唱家。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许和子逃出长安,颠沛流离。后流落风尘,郁郁老死。
     对许和子的歌唱艺术,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歌》中曾经这样记载:“内人有许和子者,……既美且慧,善歌,能变新声。遇高秋明月,台殿清虚,喉转一声,响传九陌。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尝独召李漠吹曲逐其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唐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记载:“宫妓永新者,善歌,最受明皇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   许和子的歌不但音色美,而且饱和着情感,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据史书记载:有一天,唐玄宗在勤政楼举行庆典宴会,命上演歌舞百戏助兴。当时来看演出的,除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外,还有无数的平民百姓。整个会场“观者数千万众”,人声鼎沸,言语喧哗,嘈杂得很。这样的一个演出秩序,使坐在楼上的皇帝、皇妃和大臣都听不清歌舞、百戏的音乐。执事官出来维持秩序,想使会场安静下来,但不奏效。玄宗很不高兴,想罢宴离去,不再“与民同乐”。这时中宫高力士连忙上前奏请玄宗宣旨召许和子出楼演唱,可使会场秩序好转,喧哗声停止。得到玄宗的同意后,负责演出的官员立即叫许和子上楼登台歌唱。许和子一出场,丽姿焕然,举步提抉,曼声而歌,顿时广场寂静“若无一人”。她的歌声悠扬婉转、清脆宏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她那富有感情的歌唱,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使“义者闻之血涌,愁者为之肠断”。歌毕,全场欢声雷动。从此,“永新善歌”之名,愈益著称于朝野,传遍于九州四海。
      找了韩娥,但没有她容貌的资料。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8:16

珠帘秀,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青楼集》说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关汉卿曾这样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珠帘秀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一套。其曲作语言流转而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

部分作品:
并头莲
  风柔,帘垂玉钩。怕双双燕子,两两莺俦,对对时相守。薄情在何处秦楼?赢得旧病加新病,新愁拥旧愁。云山满目,羞上晚妆楼。
赛观音
  花含笑,柳带羞。舞场何处系离愁?欲传尺素仗谁修?把相思一   笔都勾,见凄凉芳草增上万千愁。休休,肠断湘江欲尽头。
玉芙蓉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余文
  东风一夜轻寒透,报道桃花逐水流,莫学东君不转头。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8:37

关盼盼
  唐朝时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室。白居易远游徐州时受张愔盛情款待,席间关盼盼献舞,白居易深为其色艺所动,写下“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诗。
  张愔死后,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10年之久。白居易闻知,竟作诗劝她自尽殉夫,诗曰: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见之痛哭,绝食身亡。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8:38

严蕊
  生卒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严说:“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孝宗。
  朱熹改官,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作《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判令从良,被赵宋宗室纳为妾。词作多佚,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3首。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久演不衰。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08:44

宋朝钱塘歌妓—琴操
  宋朝钱塘歌妓,姓氏不详,大约在1074年出生,13岁时被抄家,做官的父亲被打入大牢,自己被籍没为伎!抄家时她正在家中后院弹琴,那把心爱的琴也让人给毁了!“琴操”二字原出自蔡邕所撰的《琴操》一书,以琴操为名,可见琴操的才气也绝非一般。琴操虽说是妓,但冰清玉洁,卖艺不卖身,红极一时。   
    她的轶事甚多,包括与苏东坡交往的种种趣闻。东坡的好友秦少游(1049—1100年)有首著名的词《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词用的是门字韵,是写给他所眷恋的某歌妓的,情意悱恻而寄托深远,是宋词中的杰作。有一天,西湖边上有人闲唱这首《满庭芳》,偶然唱错了一个韵,把“画角声断谯门”误唱成“画角声断斜阳”。刚好琴操听到了,说:你唱错了,是“谯门”,不是“斜阳”。此人戏曰:“你能改韵吗?”琴操当即将这首词改成阳字韵,成了面貌一新的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烟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青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经琴操这一改,换了不少文字,但仍能保持原词的意境、风格,丝毫无损原词的艺术成就,若非大手笔,岂能为也!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10:51

林四娘
  明末衡王朱常庶爱妾,原为秦淮名妓,美貌出众,善习武艺。衡王最喜,自秦淮青楼将她赎出,带回青州王府后备加宠爱,赐封号姽婳将军。林四娘将府中佳丽组织起来,教习武艺,衡王亲为指挥。
  崇祯八年,山西流贼王嘉允大举向外发展,其属下的一班人马由王自用率领攻打青州。衡王朱常庶自认武功盖世,善习兵法,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当王自用的人马把青州城团团围住,准备攻城时,衡王一怒之下,亲自挺枪跃马,率领青州守军主动出击。但毕竟守军寡不敌众,加之衡王过分轻敌,守军很快就处在了下风,被贼军围困在小山岗上,进退不能,形势危急。城内的官吏吓破了胆,准备开城降敌。林四娘闻讯后怒斥众官吏,然后召集王府娘子军,倡言:“出兵救主,以报夙恩!”
  林四娘率军与敌军初战,敌军见是女兵,不曾警惕,被杀死许多。敌军这才认真起来,众女兵不敌,纷纷落马,只剩林四娘一人。林四娘因见众姐妹被害,怒不可遏,越战越勇,杀得贼兵不敢近身,几十个人把她的战马团团围住。贼将王自用见只剩下一个女将,长相俏丽,且身手不凡,遂大声劝降,林四娘不听,继续苦战,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不久后,卢义升带着大批援军赶到,击退贼军,救回衡王,平定了战乱。衡王回城后,听说了林四娘及女兵们的英勇行为,感慨得涕泪长流。派人在城外找到林四娘尸体,衡王抚尸悲哭,以盛礼葬于王府后花园中。其他战死的女兵也都得到了厚葬。
  康熙二年,陈宝钥出任青州按察使,衙署便设在前朝衡王府中。这时衡王府已荒废多时,王妃林四娘的墓上也满布野草。陈宝钥到任后,对衡王府进行了全面修葺,恢复昔日盛貌。一天夜里,陈宝钥独坐书房,见案头搁着一帧诗笺,顺手拿过来一看,原是一首小诗:王阶小立羞蛾蹙,黄昏月映苔茵绿。金床玉几不归来,空唱人间可哀曲。乃是一首怀旧诗,情意凄清幽婉,感人心怀。细辨字迹,清秀飘逸,似出自女子之手,陈宝钥猛然想起,曾有人说衡王府中常半夜闹鬼,乃因葬在后院中的王妃林四娘芳魂不散,常出来活动。莫非此笺是鬼魂所遗?陈宝钥感觉有几分冷意,但幸亏他是个心正胆大的人,平日里也不太相信鬼神,所以仍镇定下来,把诗笺丢在一边,取了自己的书来读。不知不觉,更深夜重,书房前的大堂里突然传来董簧齐鸣的声音,其间夹杂着喧闹的欢笑声和杯盘交错声,似在举行盛大的宴会。陈宝钥心生疑窦,壮着胆子举灯前往察看,走过去一看,大堂中人影晃动,桌椅罗列,还有一群群仆侍模样的人,手托杯盘,来回走动。还隐隐约约泛起一股酒香。确实是一次热闹非凡的盛宴,但一切景象在陈宝钥眼中都是一种朦胧的影子,看得见却看不真切。“难到是梦?”陈宝钥捏了提自己的耳朵,感到发痛,于是他断定眼前的一切是真实的,那么就是王府的鬼魂在作怪了!
  于是,陈宝钥转身叫起了府中的家兵,将大堂团团围住,对着里面的人大声呵叱,可内面毫无反应,依然热闹如前。陈宝钥索性命令家兵用弓箭朝堂内频射,射了好一阵子,堂上却依旧人影来来往往,丝毫不受影响。陈宝钥又冲进屋里大喊大叫,那些人影视若无睹,宴会仍然进行。一直到天将破晓,人影才陆续散去,声音也停了下来。天大亮了,折腾了一整夜的陈宝钥带人进大堂察看,堂中陈设一如往日,丝毫看不出有过盛宴的迹象。
  过了一些日子,陈宝钥的好友刘望林赴京公干,路过青州,特来府中访友。夜里,两位老友对坐书房中畅叙时,陈宝钥谈起日前夜里大堂上发生的怪事,刘望林则宽慰说:“阴阳两界,互不相涉,不必计较,也不必驱除,便可相安无事。”陈宝钥深以为然。就在这时,书房的门无声地打开了,转眼间,房中便出现了一个青面撩牙的鬼魂,拱手站在刘望林面前,向他道谢。刘望林从容不迫地说:“样子太难看了,不如换一副面孔再来!”话刚落音,青面獠牙的鬼魂[倏”地隐去,一会儿,又飘进一位国色天香的贵夫人,袅袅婷婷地上前行礼,自称是前朝的林四娘,并悠悠地对陈宝钥说:“以前殿阁荒芜,花竹枯萎,妾无以栖身,只好搬往他处;幸得先生整修,王府重现旧日风貌,故喜归旧宅,并设宴请来满城文武相庆贺,不想惊扰了先生,妾特来致歉#陈宝钥受了刘望林的影响,不再与林四娘计较,只是:“不碍事,不碍事,我们可以做邻舍。”当下还邀林四娘入座,三人就朝代兴亡,叙谈感慨了一番,同时还了解到林四娘与陈宝钥乃是福建同乡。从此以后,夜深人静时,林四娘时常到陈宝钥书房与他聊天,谈古叙今,甚是和洽,有时林四娘还携来酒肴,两人对酌畅谈。每每谈起衡王府的旧事,林四娘忍不住伤感落泪,或则引吭悲歌,引得陈宝钥也随之啼嘘不已。
  两人如此交往了一年半时间,关系愈加密切。与鬼魂为友,陈宝钥不但丝毫没受损害,而且还得到林四娘的帮助,破了不少疑难案情,深得民众欢心。
  一天夜里,林四娘对陈宝钥说:“一年来备蒙关爱,深以为感,如今奉召前往终南山清修,不得不与先生别离了!神情中充满了依恋之态。临走时还留下一诗惜别之诗:静镇深宫忆往年,楼台箭鼓遍烽烟。红颜力弱难为厉,黑海心悲只学禅。细读莲花千百偈,闲看见叶两三篇;梨园高唱兴亡事,君试听之亦佣然。 林四娘从此再也没有出现。陈宝钥常到后院的墓地前徘徊,对这位鬼友怀念不已。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19 21:42

苏小卿(生卒年待考),北宋名妓。事见《青泥莲花记》卷七:“苏小卿,庐州娼也,与书生双渐交昵,情好甚笃。渐出外,久之,不还。小卿守志待之,不与他狎。其母私与江右茶商冯魁定计,卖与之。小卿在茶船,月夜弹琵琶甚怨。过金山寺题诗于壁以示渐云:‘忆昔当年折凤皇,至今消息两茫茫。盖棺不作黄金妇,入地当寻折桂郎。彭泽晓烟迷宿梦,潇湘夜雨断愁肠。新诗写记金山寺,高挂云帆入豫章。’渐后成名,经官论之,复还为夫妇。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0 04:27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5-20 04:28 编辑

苏小娟  
南宋著名歌妓,亦作苏小小,苏盼奴之妹,钱塘(今杭州)人,能诗词,后嫁襄阳赵院判,白头偕老。人们往往容易同南齐名妓苏小小混为一谈。
  明人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有《赵司户千里遗言》的篇目,就是根据苏小娟的事迹写成的。苏小娟不仅善诗,还能填词。《花草粹编》卷二录有她的《减字木兰花》一阕。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有金文学家元好问《虞美人》词一首。此书以为这是写南齐苏小小,其实不然.据明人郎瑛和清人梁绍壬(《雨般秋雨庵随笔》卷八、徐钅九(《词苑丛谈》卷十二)考证,这里写的宋苏小小即苏小娟。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0 04:47

谭文婉
  即谭文婉,原名意歌,小字英奴,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幼年家道末落,沦为乐妓,幸得养母丁婉卿呵护备至。她面貌姣美,文采名播长沙,魏公大为欣赏,赐名“文婉”,并字“才姬”;刘相戏称她为“千古诗妖”,并帮她脱了娼籍。诗词工仗,不羡豪门,终获美好归宿。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1 01:14

杨宛(?——1644),字宛叔,一作宛若。明末金陵秦淮名妓。十六岁归茅元仪(字止生,崇祯时曾佐孙承宗军务,官至副总兵)为妾。她能诗词、娴南曲,又善书画,其草书尤为人所称道。
  元仪因得罪权臣,失意纵酒而死,王微归许誉卿。崇祯末年,外戚田弘遇南下甄选美人,强夺杨宛叔、陈圆圆等美女北归,欲献于崇祯,但天子忧伤国事,无心逐色。杨宛后来扮成乞妇离开田府,不久死于乱贼之手。
  茅元仪为杨宛所作的《钟山献序》中说:‘宛叔于书则笔冢墨池,衣被划破。’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她的书法是:‘能于瘦硬见资媚,逸品也。’ 当时的大书法家董其昌对她的书法也极为赞赏。可见她于书法致力之深,并且受到同时名流的称赞和重视。
  有《钟山献》四卷,《续集》一卷,《再续》一卷。
     杨宛词选
  《鹧鸪天》
  七夕后一日咏织女
  迢递佳期又早休。鹊桥无计为迟留。临风吹散鸳鸯侣,对月空思鸾凤俦。
  从别后,两悠悠。封题锦字倩谁投。金梭慵整添愁绪,泪逐银河不断流。
  《浪淘沙》
  海棠尽日若含愁。别样娇羞。晚凉香散上帘钩。带露摘来斜插鬓,一段风流。
  蛩语玉阶幽。又是深秋。相携闲对小妆楼。不解断肠伊似我,我似伊否。
  《醉落魄》
  春闺
  春来几许?花明柳暗平分取。空中香乱群蜂舞。翠幄张天,人在深深处。
  声声又听催花雨,燕莺空惹闲愁绪。衔花[草]早过东墙去。新水芳泥,莫使春风误。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1 01:16

美奴,名里不详。陆藻侍儿。陆藻(?——1127),字敦礼,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宣和六年(1124)知福州。建炎元年(1127)卒。美奴善缀词,宴席间座客出韵,可顷刻成章,妙丽无比,尝得众赏。有词二首。
  《苕溪渔隐丛话》:“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韵于坐客,顷刻成章”。至于“侍儿”,可理解为“家妓”。
      美奴之词
    其一:
  《卜算子》
  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
  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
  其二:
  《如梦令》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有思量人否。
     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作者: bty    时间: 2011-5-22 03:16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26 04:35 编辑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图片附件: 1102012211b3593fd006ce90d1.jpg (2011-5-22 03:16, 6.95 KB) / 下载次数 59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35997&k=c89652c1317977f8b3de899d20d1daf1&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03:47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2 03:48 编辑

马湘兰:湘兰子

马湘兰(1548年-1604年),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生于南京,明代的歌妓、女诗人、女画家。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之称。现存画作“墨兰图”于日本东京博物馆,诗集《湘兰集》两卷。

马湘兰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马湘兰之所以能把兰花描绘得出神入画,栩栩如生,全赖于她的爱兰、知兰,她不但将院宅里种满各色兰花,日日勤加灌护,而且凭着自己的兰心蕙质,能深悟兰花清灵清雅的气韵,所以才能将兰花的品态展现于画笺和诗笺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兰花的熏陶,也化成一种如兰的圣洁;她的一生,则象一株空谷幽兰,吐芳于世,却又遗世独立,痴心恋系情郎王稚登,终又未成婚嫁,正如题画诗中所述:“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作品:
断崖倒垂兰图并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叶兰图并诗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仲春道中送别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秋闺曲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http://baike.baidu.com/view/55667.htm
互动百科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2 08:42

田倩,女,中国最早的名妓。田倩虽一青楼女子,但深明大义,学识不凡,她伴在管仲枕边,举荐了宁戚,建议齐燕联合,借周室而左右他国,终使齐国成为霸主。
      管仲在公元前686年之时,以他卓越的杰出才能,担任了齐国的首相。当时齐国的国力比较薄弱,生产也不发达,经济比较窘迫。管仲接任相位之后,襄赞齐桓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富国富民,开设妓院,增加赋税,即为其措施之一,管仲的目的是渐渐使国力充实起来,仅仅过了五年,到了公元前681年,即齐桓公即位五年之时,羽毛已渐丰满,管仲不免有点居功自傲之心,认为国力已经强盛,人民生活也富裕了起来,便开始追求享受。
     这管仲虽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但心胸非常狭隘,妒贤忌能。当时,在齐国另有一位博学的能人,名叫宁戚,他有报国之心,但苦为管仲所排斥,因而始终被压着人能抬头,他曾几次上书给齐桓公,对国事提出了许多关键性有益的建议,但都被管仲扣下来了,没能递交给齐桓公。
  宁戚从友人处知道此事,心中愤愤不平,欲见桓公面陈,但他是个平头小人物,又怎能轻易见到堂堂的一国之君。他苦于不能面见桓公,经过思索,心生一计,见到了齐王。
    田倩倩劝道:“小女子在家的时候,听到家父说过,不要以老人年纪老了而轻视他;不要以这个人出身微贱而认为了无能;不要以为年轻人不懂事而肯定他无才干。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里之内,必有知音,小女子认为,家父说的这番话颇有几分道理,不知相爷以为然否?当初太公望七十岁还在商的首都朝歌屠牛和做小贩糊口,八十岁的时候,以他的才干被周文王拜他为师,终于襄肋了周文王灭掉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九十岁的时候,被封为齐国诸侯。商朝开国的贤相伊尹,原先也作过奴仆,后来却帮助了商汤,灭掉了暴君夏桀,建立商朝,换来了一代承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像他们这样的事实,不正说明了家父之言是确有一定的道理么!”
     第二天管仲回报桓公,盛赞宁戚的才干,亲到馆驿,接宁戚进府,设宴款待。席间,特召田倩陪宴,宁戚也久闻田倩乃一代佳人,且才气过人。席间,通过管种的介绍和交谈,宁戚对田倩油然生敬,“这是一个非凡的女子!”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2 08:53

柳自华

杭州名妓,和杭州名士沈逢吉有过一段情,后被一位富商赎下,富商正房太太同意接纳这个妾,富商便把她接走了。

两阕“忆江南”词:
  七月六,瓜果设庭中,乞巧穿针儿女技,在天在地誓深宫,银汉自空空。
  七月七,驾鹊拆离衰,尽管绸缪今夜里,情魔难障太阳红,分手各西东。
      沈逢吉念叨着柳自华的名字,巧妙地作一首诗相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偿渴想到卿家;
  问卿姓甚卿言柳,侬笑卿身是柳花。
  柳自华甚觉有趣,也把对方的字——秋河巧作安插,依韵回和了诗一首:
  薄命谁怜柳自华,秋河今夕照奴家;
  劝君莫作杨花看,奴笑君身是菊花。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2 08:59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寄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装资,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冯梦龙·情史)
     【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2 09:00

谭意歌 生卒年不详,后名文婉,小字英奴,宋代人。生于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谭从道客死长沙,家道末落,流落长沙乐籍,为官妓丁婉卿收养。英奴禀性聪慧且面貌娇美,丁婉卿对她呵护备至,唯恐她重蹈已辙,就细心教她诗词歌赋,希望她借此出息,安身立命。英奴十六岁时,已名播长沙,丁婉卿经常带着她出堂入室,遍交官宦。刘相镇守长沙时公余常在湖畔召谭文婉吟唱。一日他见渔翁手擒两条大鲤鱼走入小巷,即云“双鱼入深巷”,婉立对:“尺素进谁家”,刘公击节叹赏。刘相称她“千古诗妖”帮她脱了娼籍。恢复自由身的谭文婉成为长沙少年士的争聘者,可她不羡慕门,自行择婿嫁给了一个极方正的小官汝州张正字。
    【长相思令】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晴巷陌,是处轻车骏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沈沈,幽闺独自颦蛾。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极相思令】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锦。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作者: 冷冷的夕瑶    时间: 2011-5-22 10:27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严蕊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2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6 01:23 编辑

以下均出自明末文人余怀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一部笔记《板桥杂记》。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

整书篇幅不长,建议大家找到附注释的书籍阅读,在娱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明朝末年社会情况的了解。

尹春

字子春,姿态不甚丽,而举止风韵,绰似大家。性格温和,谈词爽雅,无抹脂鄣袖习气,专工戏剧排场,兼擅生、旦。余遇之迟暮之年,延之至家,演《荆钗记》,扮王十朋,至《见母》、《祭江》二出,悲壮淋漓,声泪俱迸,一座尽倾,老梨园自叹弗及。余曰:“此许和子《永新歌》也,谁为韦青将军者乎!”因赠之以诗曰:“红红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谁唱江南断肠句,青衫白发影婆婆。”春亦得诗而泣,后不知其所终。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2

尹文
色丰而姣,荡逸飞扬、顾盼自喜,颇超于流辈。太平张维则昵宠之,唯其所欲,甚欢。欲置为侧室,文未之许,属友人强之,文笑曰:“是不难。嫁彼三年,断送之矣。”卒归张。未几,文死。张后十数年乃亡。仕至监司,负才华,任侠,轻财结客,磊落人也。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2

李十娘

名湘真,字雪衣。在母腹中,闻琴歌声,则勃勃欲动。生而娉婷娟好,肌肤玉雪,既含睇兮又宜笑,殆《闲情赋》所云“独旷世而秀群”者也。性嗜洁,能鼓琴清歌,略涉文墨,爱文人才上。所居曲房秘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中构长轩,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轩右种梧桐二株,巨竹十数竿。晨夕洗桐拭竹,翠色可餐,入其室者,疑非人境。余每有同人诗文之会,必主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爇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然宾主秩然,不及于乱。于时流寇讧江北,名士渡江侨金陵者甚众,莫不艳羡李十娘也。十娘愈自闭匿,称善病,不妆饰,谢宾客。阿母怜惜之,顺适其意,婉语辞逊,弗与通,惟二三知己,则欢情自接,嬉怡忘倦矣。后易名贞美,刻一印章曰“李十贞美之印”。余戏之曰:“美则有之,贞则未也。”十娘泣曰:“君知儿者,何出此言?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如夏姬、河间妇也。苛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情与之洽也;非儿心之所好,虽勉同枕席,不与之合也。儿之不贞,命也!如何?”言已,涕下沾襟。余敛容谢之曰:“吾失言,吾过矣!”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3

媚姐

十娘有兄女曰媚姐,十三才有余,白皙,发覆额,眉目如画。余心爱之,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十娘曰:“吾当为汝媒。”岁壬午,入棘闱。媚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郁成疾,避栖霞山寺,经年不相闻矣。鼎革后,泰州刺史陈澹仙寓丛桂园,拥一姬,曰姓李。余披帏见之,媚也。各黯然掩袂,问十娘,曰:“从良矣。”问其居,曰:“在秦淮水阁。”问其家,曰:“已废为菜圃。”问:“老梅与梧、竹无恙乎?”曰:“已摧为薪矣。”问:“阿母尚存乎?”曰:“死矣。”因赠以诗曰:“流落江湖已十年,云鬟犹卜旧金钱。雪衣飞去仙哥老,休抱琵琶过别船。”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3

葛嫩

葛嫩,字蕊芳。余与桐城孙克咸交最善,克咸名临,负文武才略,倚马千言立就,能开五石弓,善左右射,短小精悍,自号“飞将军”。欲投笔磨盾,封狼居胥,又别字曰武公。然好狭邪游,纵酒高歌,其天性也。先昵珠市妓王月,月为势家夺去,抑郁不自聊,与余闲坐李十娘家。十娘盛称葛嫩才艺无双,即往访之。阑入卧室,值嫩梳头,长发委地,双腕如藕,面色微黄,眉如远山,瞳人点漆。叫声“请坐”,克咸曰:“此温柔乡也,吾老是乡矣!”是夕定情,一月不出,后竟纳之闲房。甲申之变,移家云间,间道入闽,授监中丞杨文骢军事。兵败被执,并缚嫩。主将欲犯之,嫩大骂,嚼舌碎,含血喷其面,将手刃之。克咸见嫩抗节死,乃大笑曰:“孙三今日登仙矣!”亦被杀,中丞父子三人同日殉难。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4

李大娘
李大娘,一名小大,字宛君,性豪侈,女子也,而有须眉丈人之气。所居台榭庭室,极其华丽,侍儿曳罗縠者十余人。置酒高会,则合弹琶琶、筝,或狎客沈云、张卯、张奎数辈,吹洞箫、笙管,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曜灵西匿,继以华灯,罗帏从风,不知喔喔鸡鸣,东方既白矣。大娘尝言曰:“世有游闲公子、聪俊儿郎,至吾家者,未有不荡志迷魂、沉溺不返者也。然吾亦自逞豪奢,岂效龊龊倚门市娼,与人较钱帛哉!”以此,得“侠妓”声于莫愁、桃叶间。

  后归新安吴天行。天行钜富,赀产百万,体羸,素善病,后房丽姝甚众,疲于奔命。大娘郁郁不乐。曩所欢胥生者,赂仆婢,通音耗。渐托疾,客荐胥生能医,生得入见大娘。大娘以金珠银贝纳药笼中,挈以出,与生订终身约。后天行死,卒归胥生。胥生本贫士,家徒四壁立,荻吴氏资,渐殷富,与大娘饮酒食肉相娱乐,教女娃数人歌舞。生复以乐死。大娘老矣,流落阛阓,仍以教女娃歌舞为活。余犹及见之,徐娘虽老,尚有风情,话念旧游,潸然出涕,真如华清官女说开元、天宝遗事也。昔杜牧之于洛阳城东重睹张好好,感旧伤怀,题诗以赠,未云:“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正为今日而说。余即书于素扇以贻之,大娘捧扇而泣,或据床以哦,哀动邻壁。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4

顾媚
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家有眉楼,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余尝戏之曰:“此非眉楼,乃迷楼也。”人遂以“迷楼”称之。当是时,江南侈靡,文酒之宴,红妆与乌巾紫裘相间,座无眉娘不乐。而尤艳顾家厨食,品差拟郇公、李太尉,以故设筵眉楼者无虚日。

  然艳之者虽多,妒之者亦不少。适浙东一伧父,与一词客争宠,合江右某孝廉互谋,使酒骂座,讼之仪司,诬以盗匿金犀酒器,意在逮辱眉娘也。余时义愤填膺,作檄讨罪,有云:“某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王,以文鸳彩凤之区,排封豕长蛇之阵;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种夙世之孽冤,煞一时之风景”云云。伧父之叔为南少司马,见檄,斥伧父东归,讼乃解。眉娘甚德余,于桐城方瞿庵堂中,愿登场演剧为余寿。从此摧幢息机,矢脱风尘矣。

  未几,归合肥龚尚书芝麓。尚书雄豪盖代,视金玉如泥沙粪土,得眉娘佐之,益轻财好客,怜才下士,名誉盛于往时。客有求尚书诗文及乞画兰者,缣笺动盈箧笥,画款所书“横波夫人”者也。岁丁酉,尚书挈夫人重过金陵,寓市隐园中林堂。值夫人生辰,张灯开宴,请召宾客数十百辈,命老梨园郭长春等演剧,酒客丁继之、张燕筑及二王郎,串《王母瑶池宴》。夫人垂珠帘,召旧日同居南曲呼姊妹行者与燕,李大娘、十娘、王节娘皆在焉。时尚书门人楚严某,赴浙监司任,逗留居樽下,褰帘长跪,捧卮称:“贱子上寿!”坐者皆离席伏,夫人欣然为罄三爵,尚书意甚得也。余与吴园次、邓孝威作长歌纪其事。嗣后,还京师,以病死。敛时,现老僧相,吊者车数百乘,备极哀荣。改姓徐氏,世又称徐夫人。尚书有《白门柳传奇》行于世。

  顾眉生既属龚芝麓,百计祈嗣,而卒无子,甚至雕异香木为男,四肢俱动,锦绷绣褓,顾乳母开怀哺之,保母褰襟作便溺状,内外通称“小相公”,龚亦不之禁也。时龚以奉常寓湖上,杭人目为“人妖”。后龚竟以顾为亚妻。元配童氏,明两封孺人,龚入仕本朝,历官大宗伯,童夫人高尚,居合肥,不肯随宦京师,且曰:“我经两受明封,以后本朝恩典,让顾太太可也。”顾遂专宠受封。呜呼!童夫人贤节过须眉男子多矣!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5

董白、董小宛

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岁时阿母教以书翰,辄了了。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性爱闲静,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舍去。至男女杂坐,歌吹暄阗,心厌色沮,意弗屑也。慕吴门山水,徙居半塘,小筑河滨,竹篱茅舍,经其户者则时闻咏诗声或鼓琴声,皆曰:“此中有人。”已而,扁舟游西子湖,登黄山,祷白狱,仍归吴门。丧母抱病,贷楼以居。随如皋冒辟疆过惠山,历澄江荆溪,抵京口,涉金山绝顶,观大江竟渡以归。后卒为辟疆侧室,事辟疆九年,年二十七,以劳瘁死。辟疆作《影梅庵忆语》二千四百言哭之,同人哀辞甚多,惟吴梅村宫尹十绝可传小宛也。其四首云:

  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又云: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按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

又云:

  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苍黄过渡头;
  钿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又云:

  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5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2 11:05 编辑

卞赛、卞敏姐妹

卞赛
卞赛,一曰赛赛,后为女道士,自称玉京道人。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一落笔,画十余纸。年十八,游吴门,侨居虎丘。湘帘棐几,地无纤尘。见客,初不甚酬对;若遇佳宾,则谐谑间作,谈辞如云,一座倾倒。寻归秦淮,遇乱,复游吴。梅村学士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中所云“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私更妆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诸船。剪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者,正此时也。在道作道人装,然亦间有所主。侍儿柔柔,承奉砚席如弟子,指挥如意,亦静好女子也。逾两年,渡浙江,归于东中一诸侯。不得意,进柔柔当夕,乞身下发。复归吴,依良医郑保御,筑别馆以居。长斋绣佛,持戒律甚严,刺舌血,书《法华经》,以报保御。又十余年而卒,葬于惠山衹陀庵锦树林。

卞敏
  玉京有妹曰敏,颀而白如玉肪,风情绰约,人见之,如立水晶屏也。亦善画兰鼓琴,对客为鼓一再行,即推琴敛手,面发赪色。画兰,亦止写筱竹枝、兰草二三朵,不似玉京之纵横枝叶、淋漓墨沈也,然一以多见长,一以少为贵,各极其妙,识者并珍之。携来吴门,一时争艳,户外屦恒满。乃心厌市嚣,归申进士维久。维久宰相孙,性豪举,好宾客,诗文名海内,海内贤豪多与之游,得敏,益自喜,为闺中良友。亡何,维久病且殁,家中替。敏复嫁一贵官颍川氏,官于闽。闽变起,颍川氏手刃群妾,遂自刭。闻敏亦在积尸中也。或曰三年病死。

p.s. 俩人放一块了 >,<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5

范珏

范珏,字双玉,廉静,寡所嗜好,一切衣饰、歌管艳靡纷华之物,皆屏弃之。惟阖户焚香瀹茗,相对药炉、经卷而已。性喜画山水,摹仿史痴、顾宝幢,檐丫老树,远山绝涧,笔墨间有天然气韵,妇人中范华原也。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6

顿文

顿文,字少文,琵琶顿老女孙也。性聪慧,识字义,唐诗皆能上口。授以琵琶,布指护索,然意弗屑,不肯竟学。学鼓琴,雅歌《三叠》,清泠泠然,神与之浃,故又字曰琴心云。琴心生于乱世,顿老赖以存活,不能早脱乐籍,赁屋青溪里,荜门圭窦,风月凄凉。屡为健儿、伧人所厄,最后为李姓者挟持,牵连入狱,虽缘情得保,犹守以牛头阿旁也。客有王生者,挽余居间营救,偕往访之,风鬟雾鬓,憔悴可怜,犹援琴而鼓弹别凤离鸾之曲,如猿吟鹃啼,不忍闻也。余说内乡许公,属其门生直指使者纵之,复还故居。吴郡王子其长主张燕筑家,与琴心比邻,两相慕悦。王子故轻侠,倾金钱,赈其贫悴。将携归,置别室,突遘奇祸。收者至,见琴心,诧曰:“此真祸水也。”悯其非辜,驱之去,独捕王子。王子被戮,琴心逸,然终归匪人。嗟乎!佳人命薄,若琴心者,其尤哉!其尤哉!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6

沙才

沙才,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善弈棋、吹箫、度曲。长指爪,修容貌,留仙裙,石华广袖,衣被灿然。后携其妹曰嫩者,游吴郡,卜居半塘,一时名噪,人皆以二赵、二乔目之。惜也才以疮发,剜其半面;嫩归吒利,郁郁死。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7

马娇

马娇,字婉容,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滟滟如出水芙蓉,真不愧“娇”之一字也。知音识曲,妙合官商,老伎师推为独步。然终以误堕烟花为恨,思择人而事,不敢以身许人,卒归贵竹杨龙友。龙友名文骢,以诗、画擅名,华亭董文敏亟赏之。先是,闽中郭圣仆有二妾,一曰李陀那,一曰朱玉耶。圣仆殁,龙友得玉耶,并得其所蓄书画、瓶研、几杖诸玩好、古器,复拥婉容,终日摩挲笑语为乐。甲申之变,贵阳马士英册立弘光,自为首辅,援引阉儿阮大铖构党煽权,挠乱天下,以致五月出奔,都城百姓焚烧两家居第。以龙友乡戚有连,亦被烈炬,顷刻灰烬。时龙友巡抚苏、松,尽室以行。玉耶久殉,婉容莫知所终。龙友父子殉难闽峤,无遗种也。犹存老母,丐归金陵,依家仆以终天年。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7

顾喜

顾喜,一名小喜,性情豪爽,体态丰华,双趺不纤妍,人称为顾大脚,又谓之“肉屏风”。然其迈往不屑之韵,凌霄拔俗之姿,则非篱壁间物也。当之者,似李陵提步卒三千人抵鞮汗山,入狭谷,往往败北生降矣。汉武帝《悼李夫人赋》有云“佳侠含光”,余题四字颜其室,乱后不知从何人以去,或曰归一公侯子弟云。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48

朱小大

朱小大,颇着美名,余未之见,然闻其纤妍俏洁,涉猎文艺,粉掐、墨痕,纵横缥帙,是李易安之流也。归昭阳李太仆。太仆遇祸,家灭。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50

寇湄

寇湄,字白门。钱虞山诗云:“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则寇家多佳丽,白门其一也。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如李掌武之谢秋娘也。甲申三月,京师陷,保国公生降,家口没入官。白门以千金予保国赎身,匹马短衣,从一婢南归。归为女侠,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以往,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也。既从扬州某孝廉,不得志,复还金陵。老矣,犹日与诸少年伍。卧病时,召所欢韩生来,绸缪悲泣,欲留之偶寝,韩生以他故辞,犹执手不忍别。至夜,闻韩生在婢房笑语,奋身起唤婢,自箠数十,咄咄骂韩生负心禽兽行,欲啮其肉。病逾剧,医药罔效,遂以死。虞山《金陵杂题》有云: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52

宋惠湘

宋惠湘,秦淮女也。兵燹流落,被掳入军。至河南卫辉府城,题绝句四首于壁间,云:“风动江空羯鼓催,降旗飘飐凤城开。将军战死君王系,薄命红颜马上来。”“广陌黄尘暗鬓鸦,北风吹面落铅华。可怜夜月《箜篌引》,几度穹庐伴暮笳。”“春花如绣柳如烟,良夜知心画阁眠。今日相思浑似梦,算来可恨是苍天。”“盈盈十五破瓜初,已作明妃别故庐。谁散千金同孟德,镶黄旗下赎文姝?”后跋云:“被难而来,野居露宿。即欲效章嘉故事,稍留翰墨,以告君子,不可得也。偶居邸舍,索笔漫题,以冀万一之遇,命薄如此,想亦不可得矣。秦淮难女宋惠湘和血题于古汲县前潞王城之东。”潞王城,潞藩府第也。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53

燕顺

燕顺,淮安妓女也,年十六,知义理,每厌薄青楼,以为不可一日居。甲申三月,凤阳督师马士英标下兵鼓噪而散,突至淮城西门外,马步五六百人,掳掠甚惨。妓女悉被擒,顺独坚执不从,兵以布缚之马上,顺举身自奋,哭詈不止,兵竟刃之。

  又,山东郯城县之李家庄,旗亭壁间题三绝句,云:“不扫双蛾问碧纱,谁从马上拨琵琶?驿亭空有归家梦,惊破啼声是夜笳。”“日日牛车道路赊,遍身尘土向天涯。不因薄命生多恨,青冢啼鹃怨汉家。”“惊传县吏点名频,一一分明汉语真。世上无如男子好,看他髡发也骄人。”末书云:“吴中羁妇赵雪华题。”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58

王月

王月,字微波,母胞生三女:长即月,次节,次满,并有殊色,月尤慧妍,善自修饰,颀身玉立,皓齿明眸,异常妖冶,名动公卿。桐城孙武公昵之,拥致栖霞山下雪洞中,经月不出,己卯岁牛女渡河之夕,大集诸姬于方密之侨居水阁,四方贤豪,车骑盈闾巷,梨园子弟,三班骈演,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墙。品藻花案,设立层台,以坐状元。二十余人中,考微波第一,登台奏乐,进金屈卮。南曲诸姬皆色沮,渐逸去。天明始罢酒。次日,各赋诗纪其事。余诗所云“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姮娥第一香”者是也。微波绣之于蜕巾不去手,武公益婉娈,欲置为侧室,会有贵阳蔡香君名如蘅,强有力,以三千金啖其父,夺以归,武公悒悒,遂娶葛嫩也。香君后为安庐兵备道,携月赴任,宠专房。崇祯十五年五月,大盗张献忠破庐州府,知府郑履祥死节,香君被擒。搜其家,得月,留营中,宠压一寨。偶以事忤献忠,断其头,蒸置于盘,以享群贼。嗟乎!等死也,月不及嫩矣。悲夫!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2 10:58

以上出自余怀《板桥杂记》。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4 23:00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5 07:57 编辑

百度到一本书,《中国历代名妓》,有以下目录,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试试哈(如之前未提名、8卦)

战国时代     
1、田倩   2、赵姬
  
两汉·三国   
3、赵飞燕   4、貂蝉   5、来莺儿
  
东西晋·南北朝   
6、绿珠   7、姚玉京   8、苏小小   9、莫愁女   10、张丽华
  
隋代   
11、红拂女   12、柳琼花   13、李三娘

唐代   
14、公孙秀   15、许和子   16、谢阿蛮   17、杨安秀   18、韦芳   19、褚企兰   20、李亚仙   
21、柳青娘   22、徐月英   23、霍小玉   24、玉箫   25、红线女   26、关盼盼   27、杨菜儿   
28、裴兴奴   29、李冶   30、薛涛   31、杜秋娘         32、王福娘   33、刘采春   34、张好好   
35、红红   36、李云英   37、鱼玄机   38、灼灼   39、颜令宾   40、韩风儿   41、王幼玉   

五代十国   
42、官娘       43、徐艳华   

宋代   
44、刘德妃   45、甄金莲   46、谢玉英   47、张采萍   48、琴操   49、李念奴   50、朝云   
51、宇文柔娘   52、敫桂英   53、苏小卿   54、阎惜姣   55、谢素秋   56、李师师   57、花想容   
58、莘瑶琴   59、梁红玉   60、谭意哥   61、严蕊   62、陶小红   63、毛惜惜   64、李慧娘   

元代   
65、刘婆惜   66、连枝秀     67、张怡云   68、王巧儿   69、樊素贞   70、顺时秀   

明代   
71、铁秀英   72、沈九娘   73、苏三   74、杜十娘   75、柳自华   76、马湘兰   77、寇白门   
78、柳如是   79、卞玉京   80、卞敏   81、郑妥娘   82、顾横波   83、宋惠湘   84、陈圆圆   
85、董小宛   86、李香君   87、葛嫩娘   88、红娘子   

清代   
89、云映淮   90、张玉秀   91、左羡梅   92、陈玉卿   93、刘翠翠   94、花艳芳   95、赛金花   
96、王凤姣   97、陈丽娟
作者: 清宁子    时间: 2011-5-25 02:15

本帖最后由 清宁子 于 2011-5-25 02:32 编辑

谢阿蛮(717-约757)
      盛唐时歌舞名妓唐代著名宫廷舞蹈家。临潼人。原为民间艺人,后入宫廷。擅长《凌波舞》,表现凌波池中卫宫护驾的龙女,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该舞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曲,杨贵妃弹琵琶,宁王李宪吹玉笛,李龟年吹筚篥(古乐器)伴奏。杨贵妃赐以珍贵臂环,名红粟玉臂友。安史之乱时流落民间,至德二载(757)夏入宫重见唐玄宗,再舞《凌波舞》。
xieaman.jpg
      据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载,唐玄宗曾在清元小殿举行表演会,让谢阿蛮演出《凌波曲》,为其伴奏的均为高手,宁王(唐玄宗的哥哥李宪)吹玉笛,唐玄宗亲自打被称为“八音之领袖”的羯鼓,杨贵妃玉指弹琵琶。马仙期(宫中乐工)击方响,李龟年(宫中乐工)吹觱篥,张野狐(宫中乐工)弹箜篌,贺怀智(宫中乐工)拍板,这些杰出的演奏家组成的乐队,演奏技艺和水平可想而知了。
  谢阿蛮在美妙的仙乐声中,飘然登场,表演独舞,柔软的舞姿,轻盈的舞态,似空中浮云,又似晴蜒点水,表现龙宫中的仙女在波涛上飘来舞去,真可谓“凌波微步袜生尘,谁见当时窈窕身”?唐玄宗看了为之大乐,善舞的杨贵妃也称赞不已,撩起自己的袖子,褪下手臂上金粟装臂环,赠给谢阿蛮作为纪念。 唐代郑处晦《明皇杂录》也曾这样写道:女伶谢阿蛮善舞《凌波曲》,出入宫中及诸姨宅。妃子待之甚厚,赐以金粟装臂环。从中可见谢阿蛮因技艺精湛而在宫中受宠的地位。
  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宫中许多乐舞艺人流落民间。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当了太上皇的李隆基,派高力士到民间寻找宫中乐舞艺人,像张野狐、谢阿蛮等人又回到宫中。
  李隆基在望京楼下,先令张野狐奏《雨霖铃》,李隆基四顾凄凉,不觉流涕,又令谢阿蛮舞《凌波曲》,一曲舞罢,谢阿蛮把当年杨贵妃赠给她的金粟装臂环给李隆基看,李隆基睹物思人,凄然垂涕曰:“联今再睹之,益兴悲念矣!”唐代诗人郑嵎于唐文宗李昂开成年中,寻访搜集宫中轶事,咏有《津阳门诗并序》长句七言诗,其中有“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之句,并自注云:“迎娘、蛮儿乃梨园弟子之名闻者。”任半塘《唐戏弄》第七章《演员》“初盛中唐优伶”一节中,注郑朗此诗句中蛮儿为谢阿蛮。
  谢阿蛮因为擅长舞蹈而入宫廷,并在官廷中享有盛名,日本作家南宫博考据事实写有《杨贵妃》,其中谢阿蛮作为主要人物出现。

图片附件: xieaman.jpg (2011-5-25 02:32, 93.99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39771&k=4d710b3f7e1eefdac001eccafbe807ae&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马丁    时间: 2011-5-25 04:22

百度到一本书,《中国历代名妓》,有以下目录,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试试哈(如之前未提名、8卦)

战国时代     
1、田倩   2、赵姬
  
两汉·三国   
3、赵飞燕   4、貂蝉   5、来莺儿
  
东 ...
thisummer 发表于 2011-5-25 04:00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5 07:14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5 20:16 编辑

姚玉京

娼家女也,嫁襄州小吏卫敬瑜,溺水而死,玉京守志养舅姑。常有双燕巢梁间,一日为鸷鸟所获,其一孤飞悲鸣,徘徊至秋,翔集玉京之臂,如告别然。玉京以红缕系足,曰:“新春复来,为吾侣也。”明年果至,因赠诗曰:“昔时无偶去,今年还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自尔秋归春来,凡六七年。其年玉京病卒,明年燕来,周章哀鸣。家人语曰:“玉京死矣,坟在南郭”。燕遂至坟所,亦死。每风清月明,襄人见玉京与燕同游汉水之滨。

姚玉京是南北朝时南宋末襄州(今襄阳)名花,与苏小小齐名,擅长诗歌和酬唱,丰姿绰约,艳压群芳,虽误入风尘,但心蕙如兰。

当时襄州有位担任书记官的卫敬瑜,薪俸不高,羡其美艳高雅,每月倾其所有一睹其笑。姚玉京见卫敬瑜有真情实意,遂自掏银两脱离妓院,与其成婚。婚后夫妻恩爱,相洽甚欢。不想飞来横祸,卫书记却在婚后次年夏天溺襄水而死。

姚玉京哭得死去活来。丧事办完之后,公公婆婆不忍她小小年纪就守寡在家,让她择人再嫁。姚玉京却立志不嫁,决意以自己的脂粉钱帮丈夫敬孝父母、拉扯姑舅。卫家人再三规劝,姚玉京竟将自己的一只耳朵截割下来放在盘子里,以表决心。从此卫家人不敢再提改嫁之事。

当时卫家住宅在襄州郊外,宽敞的瓦房内有一对燕子筑巢而居。一日,雌燕在外觅食为鸷鸟击获,剩下一只雄燕孤飞悲鸣,整个秋天都在门前徘徊。玉京看它十分可怜,就以手招唤它,燕子便飞落到玉京的手臂上。“同是天涯沦落客”,从此,姚玉京与这只孤燕成了同病相怜的患难知己。冬天来临之前,燕子要告别南飞,姚玉京以一根红线系在燕子的细腿上,对燕子说:“去吧,记得春天赶回来陪伴我。”

次年春天,燕子果然早早飞回来了。姚玉京非常激动,专门为燕子(也为自己)写了一首《咏燕》诗:
昔时无偶去,今年还独归。
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

从此秋归春来。六七年之后,倍受伤感孤独打击的女主人终于没能熬过第八个冬天,死在春天来临之际。

初春,雄燕如期而至,却不见女主人。燕子在女主人的窗前低迴盘旋,悲鸣呼唤。姚玉京的小姑便将燕子引到嫂嫂的坟墓前。哀伤重情的燕子守在姚玉京的墓前,低廻哀鸣,绝食而死。卫家人感慨燕子的贞烈,遂在姚玉京墓旁筑“燕冢”以志纪念。
作者: 51717    时间: 2011-5-25 07:40

本帖最后由 51717 于 2011-5-25 07:45 编辑

马丁 发表于 2011-5-25 04:22

乃悲摧了,森森地同情之
俺自首,是俺不好。
第一天开坑俺就短过summer了:名妓都是才貌双全的美女
哪知她是行动派,居然搜出一本书来吆喝。
为了不增加乃的工作量,俺一直一直忍着木有来开8。
快点奖励俺,俺都纳闷自个怎么这么乖。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5 08:23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7 09:55 编辑

关盼盼(785—820年),唐代徐州名伎,徐州守帅张建封妾。白居易做客张建封府上时与她有一宴之交,盛赞:“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据说,她在夫死守节于燕子楼十余年后,白居易作诗批评她只能守节不能殉节,她于是绝食而死。

关盼盼.jpg

关盼盼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并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后来,关家家道中落,出于无奈,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娶回为妾。

张愔,字建封,洛阳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出守徐州,虽是一介武官,却性喜儒雅,颇通文墨,对关盼盼的诗文十分欣赏,而关盼盼的轻歌曼舞,更使这位身为封疆大臣的显官如痴如醉。

白居易做客张建封府上时曾与她有一宴之交,盛赞:“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两年后,张愔病逝徐州;张府里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张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仅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燕子楼地处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风景绝佳,是张愔生前特地为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楼前有一湾清流,沿溪植满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这是关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的楼名。昔日关盼盼与张愔在燕子楼上看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缓缓漫步;如今却是风光依旧,人事全非,关盼盼不再歌舞,也懒于梳洗理妆,度过了十年,关盼盼的这种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赢得了远近许多人的怜惜和赞叹。

元和十四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因关盼盼曾与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倾慕白居易的诗才,所以张仲素这次带了关盼盼近来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让白居易观阅。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捧着诗笺,大诗人反复吟咏,心想:张愔已经逝去十年,尚有爱姬为他守节,着实令人羡慕。但是又转念一想:即使如此情深义重,难舍难分,为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呢?于是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白居易十分肃穆地依韵和诗三首:   
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为了更明朗地表达他的意念,他又十分露骨地补上一首七言绝句: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张仲素回到徐州,把白居易为关盼盼所写的四首诗带给了她。待她展开细细品读,领会出诗人的心意所在,不禁感到强烈的震撼,泪流满面地对张仲素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而后强忍悲痛,在泪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诗韵奉和七言绝句一首: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张仲素离开燕子楼以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随身的老仆含泪苦苦相劝,徐州一带知情的文人也纷纷以诗劝解,终不能挽回关盼盼已定的决心。十天之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终于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弥留之际,她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提笔写下: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图片附件: 关盼盼.jpg (2011-5-25 08:23, 12.97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0106&k=07a7e8c3e793b8c196dfa2c2a55fc43d&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5 08:51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5 20:40 编辑

公孙大娘

公孙.jpg

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籍贯、身世不详,擅舞「剑器」,舞艺超群,常在民间献艺,极负盛名。又多次被召入官,表演剑舞技艺。是唐代见于记载中,既活跃于民闲,又闻名于宫廷的少数著名舞蹈家。

唐诗与史籍记载皆表明,公孙大娘表演的「剑器舞」,技艺高超,独具特色,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杜甫诗序说,玄宗时,高手云集的宫廷乐舞机构梨园、教坊、宜春院的「内人」(指宜春院中常为皇帝表演,技艺最高的乐舞艺人)和宫外供奉(类似宫廷以外的「特约演员」)中,只有公孙大娘的「剑器」「独出冠时」。诗中又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句。郑嵎《津阳门诗》描写唐明皇生日千秋节宫中举行盛大乐舞表演时:「公孙剑伎方神奇」,并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明皇杂录》载,「上(玄宗)素晓音律。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遗妍妙,皆冠绝于时。公孙大娘不仅舞技高超,而且擅舞多套「剑器舞」,除杜甫诗序中提及的「西河剑器」、「剑器浑脱」外,还有「裴将军满堂势」、「邻里曲」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裴将军满堂势」,想来是指根据裴旻将军独到的舞剑技艺改编的一部舞蹈,其间地位调动很大,满场飞舞,惊心动魄,是猛厉无比的剑舞。

世事浮云,以公孙娘子盛唐第一的技艺,最终结局却是流落江湖,寂寞而终。

据说当年草圣张旭,就是因为观看了公孙的剑器之舞,因而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

诗圣杜甫,在少年时代,也曾观看过公孙之舞,当年的公孙娘子,锦衣玉貌,矫若游龙,一曲剑器,挥洒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安史之乱后,皇朝由盛而衰。杜公在白帝城,又看到了公孙娘子的传人——李十二娘舞剑器,抚今追昔,不由感慨万千,聊为《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曤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晴光……

图片附件: 公孙.jpg (2011-5-25 08:51, 210.57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0123&k=54198e85f9077a814aabe4760579de80&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5 10:33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5 10:41 编辑
乃悲摧了,森森地同情之
俺自首,是俺不好。
第一天开坑俺就短过summer了:名妓都是才貌双全的美女
哪知她是行动派,居然搜出一本书来吆喝。
为了不增加乃的工作量,俺一直一直忍着木有来开8。
快点奖 ...
51717 发表于 2011-5-25 07:40


亲爱的,其实与你无关说
这是俺整理首页名单,百度“苏小卿”同学资料时发现的(看名字,她和“苏小小”多么似姐妹花)
MS该书中有些人物是虚构的,出自一些传奇小说,比如“霍小玉”、“李亚仙”(李娃传)
再温油的拍拍马丁斑斑,好筒子,你一定要坚持住哈,丫丫和湾区居民们需要你
作者: 嗣诫    时间: 2011-5-25 20:11

关盼盼一则  文人以笔杀人 信夫

白居易真不是玩意

姚玉京一则 人兽恋  那个 人禽恋 貌似他老公穿到燕子身上去了

觉得 坏女人太少了 貌似 都是痴情女子 薄命女子

大家去做坏女人吧
作者: ^lulu^    时间: 2011-5-26 01:04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6 01:09 编辑

黄真伊
&#54889;&#51652;&#51060; 黃真伊 Hwang Jin Yi1.jpg
黄真伊(约1506-1544),韩国李朝中宗时期女诗人,开城名妓,松都三绝之一(两名人、一瀑布)。别名真娘,京畿道开城人,“明月”是黄真伊的艺名。

古代朝鲜名妓黄真伊
  黄真伊一生颇富传奇,史载她色艺双全,书法、绘画、弹琴、诗歌等方面都很有天赋。她作有大量“时调”(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六首)与汉诗。她的作品基本上以描写爱情为主,擅于借助自然现象,巧妙描绘爱情。艺术手法奇特、含蓄,颇类十七世纪善用曲喻的英国玄学诗派,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黄真伊出生的开城在今朝鲜南部,近朝韩边界。当时的地名为松都,曾是高丽王朝的首都。她的父亲属于朝鲜传统身分制度中最高的“两班”阶级,
  

而她的母亲有说是出自有着“三韩甲族”“海东第一高门”盛誉的开京姚氏,也有说是盲女,或盲人之女,属于最低的“贱民”阶级。其母是侧室,庶出的黄真伊因此身分低降,邻居青年若属两班,那就是男尊女卑。也有说因为其母是贱民,根据“从母法”而走上妓女之路。
  据说她父亲有次在路上,见桥下清澈水边有漂亮女子在洗濯,向她要水喝,女子以水瓢分饮之,但进入其父嘴里竟成酒,一瓢水酒如是结合了两者,生下当代无匹之佳人。
  生活在朝鲜中宗时期开城的黄真伊投入“青楼”罕见地出于自愿。她有文学天赋,美貌如仙,在诗歌、汉文、书法等领域成绩显赫。她的诗至今仍收入韩国中学课本。她的汉文成为中韩历史友好交往的见证。但黄真伊的母亲是侍妾,在当时封建社会十分受藐视,她从小就显现出叛逆的性格,长大后又毅然走出家门落户“青楼”,当了一名艺妓。她超越时代的独立思想性格实属罕见。黄真伊入行之后,全国各地自认为风流倜傥的风流客云集松都,想一睹其真容。当时来说朝鲜全国在籍的妓女约为3万人。
  高丽末期,从中国传入的性理学在朝鲜时代以政治理念的形式贯彻到整个朝鲜,收到此影响女子的地位渐渐变得低下了。其代表思想就是男尊女卑和三从四德。由此可以知道朝鲜时期的女人收到了多么不公的待遇。女子一出生就受到差别对待,男子学文,女子学女红。而且女子一旦结婚,一面虽然能掌管其他妾室,但连嫉妒心都不能有,另一面遵从丈夫的命令,独守空房犹如家常便饭。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在朝鲜时代女性自杀的事情非常普遍。
  在韩国,谁都知道黄真伊是著名才女艺伎,而提到黄真伊,首先想到的还是关于她的各种各样的传闻,这些盛传不止的传闻,主题自然是黄真伊和男人们。总体来看,广为流传的有六个小故事。首先是邻家少年为真伊的美貌才华倾心不已,患相思病,终至死去。灵柩行至黄门前时,马居然悲伤得不能前行,黄出门解上衣小褂盖在棺上,棺始行。其二是朝鲜文臣苏世让,这个当时的风流客放言,给我和真伊30天时间共同相处,我绝对不会为黄的美色屈服,若屈服我就不是人。一个月后,在黄赠送的汉诗《送别苏阳谷》下,结果不言自明。其三,王室贵族碧溪守和黄交游,得到的只是丧尽颜面。其四,当时的名唱李士宗,和黄约定6年契约同居,期满的那天,黄头也不回地决然离去。没有理由,只因期满。其五,面壁30年的知足禅师,在黄面前也是一朝破戒。其六,著名学者花潭徐敬德,在黄的主动表白下,是惟一一个巍然不动的人,于是结为师徒。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黄真伊、朴渊瀑布、徐敬德,此三者,松都三绝也。
  黄真伊凭着出众的诗才和容貌迷倒了无数文人、硕儒。与黄真伊交流的名人除了知足禅师,大学者花潭徐敬德,宗室碧溪水(碧溪守),判书苏世让,宣传官李士宗,宰相之子李生等,同时与很多“男寺党牌(流浪艺人团体)”交流心得。
  一般认为她大约活了三四十岁,与历史著名女医大长今同时代,但比她稍晚生。晚年(其实当时黄真伊还不到四十岁)抛弃一切,游历了全朝鲜名胜古迹。黄真伊病逝时留下了遗言:“我生前让很多男人不知道自爱,因此我死后葬在路边让野兽和虫子吃掉我尸身,洗刷我的罪恶吧。”关于遗言还有一说是:“我生前喜欢热闹,不喜孤寂,因此把我葬在行人多的路边吧。还有我生平最喜音律,所以我死后入葬时,不要奏哀乐,给我奏风月曲吧。”不管遗言是怎样的,黄真伊确实葬在了路边。
  据说黄真伊从小熟知礼仪,七岁习千字文,九岁能读汉文经书、作汉诗。从目前留下来,认定是她作的几首汉文诗来看,她的确是汉诗、时调皆长的天才诗人。到现今流传的黄真伊的作品只有汉诗四首和时调6首。黄真伊做的汉诗有《满站台怀古诗》《朴渊瀑布诗》《奉别苏阳谷诗》《咏初月诗》《与苏阳谷》等四首,时调有《青山里碧溪水》《冬至漫长夜》《何时寡信》《山是旧山》《竟然是我做的事》《青山我意》。黄真伊,被称为“韩国的李清照”,韩国中学课本选有她的诗。
  据推测因为黄真伊的汉诗和时调因为多是在风月场所作的,再加上她是妓女出身所以有很多都没能传到后世,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仅从流传至今的几首诗和时调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作品构思巧妙,形式恰当,语言简炼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作品。
  青山里碧溪水,
  莫夸易移去,
  一到沧海不复还,
  明月满空山,
  暂休且去若何。
  这首时调是黄真伊的名作,因为诗背后还有迷人的轶闻:时调中的“明月”是黄真伊的妓名,“碧溪水”则指她所喜欢的一位李朝宗室(笔名“碧溪守”:韩语“水”与“守”音同)。有一天两人相逢窄桥,碧溪守想要躲避她,黄真伊即兴作出了这首时调,将两人的名字嵌入其中,既挑逗他也调侃他。一语双关,情景交融,贴切坦率,堪称妙作。一方面,青山、碧水、明月这些客观景物被抒情地主观化,产生一种全新的象征性,是一首私密而媚人(来“明月宾馆”开房间休息)的诱惑诗;另一方面,抽象的时间被具体空间化,以瞬间流逝的溪水比喻通过永恒自然(青山)的变动人生,是一首诱导众生抓住时间,及时行乐的劝世时调。我读到的故事说碧溪守是一个高傲自负,认为真正风流者是无需女性的男人。有一天,一行人鸣响马铃路过黄真伊住处,在楼阁盼望的黄真伊,拉上帘幕静静唱出此诗,让顽固至极的儒教主义者碧溪守心旌动摇,终于拜倒明月帐下。有人称黄真伊为诗圣,说她即兴、飘逸的诗风可媲美李白。
  黄真伊之所以成为传奇,除了貌美、胆大外,还由于多才多艺。诗之外,她在韩国音乐史、舞蹈史也占有一席之地。她擅长演奏玄琴,有好几阙认定是她写的曲子被保留至今。她以绝代之姿,奔放之躯,舞弄、颠覆了被儒教伦理捆绑的男性的窘境。据说她曾自称佛门弟子,夜叩在天马山“知足庵”面壁十年(或说三十年)的知足禅师之门,为他跳了一段舞,像莎乐美在希律王面前跳七纱舞般,让修道成“生佛”的知足禅师顿然知觉自己身体某些部份之不足,“冻未条”破戒。那夜黄真伊跳的舞,人称“僧舞”,是韩国民间舞蹈中极重要之“妓房舞蹈”的代表。韩国舞蹈,主要不过手臂一抬,脚尖一踮而已,但反而困难。黄真伊诱僧的场面,至今不断被搬上舞台,我在网路上看到韩国舞者的表演,着古代妓女鲜艳衣饰,动作简单,姿态妖艳。
  黄真伊一一俘虏了当时的名士高官,留下一件又一件供后人闲谈、改写、复制、转寄的公开档案。她有一首汉诗《奉别苏阳谷》,是她以才貌服男人的另一显例。苏阳谷(1486-1562)是当时高官,做过判书、大臣,也出使过北京(1533)。韩国书上说“苏阳谷世让,少时以刚调自许,曰:为色所惑者,非男子也。闻真才色绝世,与朋友约,曰:吾与此姬同宿三十日,即当别离,不复一毫系念,过此限,若更留一日,则汝辈以吾为非人。行至松都,见真,果名姬也,仍与交欢,限一月留住,明将离去,与真登南楼饮宴,真少无辰别之意色,只谓曰:与公相别,何可无一语,愿呈拙句,可乎?苏公许之,真即书一律曰:‘月下庭梧尽,霜中野菊黄,楼高天一尺,人醉酒千觞。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明朝相别后,情与碧波长。’苏公吟咏,叹曰:吾其非人也。为之更留。”看了这样的纪录,真希望自己也不是人。不是人,做入笛的梅香,铮琮的水流,在黄真伊的诗里。“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琴之冷与情之热对比,各自虚幻;花之香与笛之音交融,飘渺虚无。这是比讲求感觉交鸣,强调朦胧、暗示的象征主义诗还早的象征主义诗!
  黄真伊是个一生坎坷的女人,当妓女的母亲玄今危险的爱情之下出生在这个世界,因此只能以妓女的身份生活。但内心深处却拥有坚强的毅力,她懂得琴诗书画,也懂得用歌舞来消解悲伤。
  她是个艺术家,也是诗人。培养她的艺术的是她经历的一次次爱情。在与恩浩的初恋中,她表现的无比勇敢,面对碧溪守歪曲的爱情,会大声地斥责。虽然害怕拘束,但当面对金廷翰的求婚,她答应下来。她喜欢被爱的感觉,当失去爱情时,她也不认为这是个坏事。她认为那些伤口成为了自己艺术的力量,是懂得去接受悲伤现实的女人,她就是黄真伊。她是在艺术里爱着,在爱情里完成艺术的当代自由人。

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附件: &#54889;&#51652;&#51060; 黃真伊 Hwang Jin Yi1.jpg (2011-5-26 01:08, 40.27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0853&k=12e124f69add7958fba3a9b2d1a15ccc&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ru2631    时间: 2011-5-26 01:08

但看这画也是很有风韵的
要是是男子。。唉。
作者: 清宁子    时间: 2011-5-26 04:40

薛涛(约768~832年)
     唐代女诗人,字洪度。
   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薛涛生年不详。其卒年当在段文昌再度镇蜀期间,即大和六年(832)至九年(835)之间。旧说她和高骈有交往,考高骈任四川节度,在僖宗乾符元年(874),时代远不相及,显误。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杨慎说它“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升庵诗话》)。《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她的《筹边楼》“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据《名媛诗归》说:“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可见其才思之敏捷。涛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及她到十六岁时,诗名已遐迩皆闻,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迫于生计,遂入乐籍,成为当时著名的女诗人。
111.jpg

图片附件: 111.jpg (2011-5-26 04:40, 101.06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1058&k=abbbc87bd649dcde4e28ca1d2317b07f&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XSQ1977710    时间: 2011-5-26 11:40

女子多命薄啊
作者: 嗣诫    时间: 2011-5-26 12:05

仔细想来 人家小妾不殉夫 关白老头啥事 非得把人逼死 其中必有隐情

然后再去读读那各自的三首诗

关在第一首很隐晦滴表明相思之情 第二首呢说明自己的情史和现状  第三首 就是说春去秋来 自己心如死灰 再引申一下 来拯救我吧 来吧来吧

白的第一首就很明白滴拒绝了 你爱一个人就爱到底吧 三首综合起来就是 你都守了十年了 如果真守不下去 那就去死吧

关自取其辱 羞愤而死 白老头个色鬼恋童 见人家年纪大些 就不要了 美人 老了也是美的 自己不懂欣赏。。。。。。。。。。。。
作者: 球球二锅头    时间: 2011-5-27 02:17

哈哈 是有个性的盘点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7 10:06

莫愁女: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钟祥人。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是战国的。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7 10:07

张采萍,叫采萍的也很多啊。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7 12:54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7 13:25 编辑

薛素素

薛素素 (西元16—17世纪),一名素,又名素君,字素卿、润卿等,人称薛五、五郎、润娘,生卒年不详。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吴江人。约生活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秦淮名妓,善画山水、兰竹,兼擅白描。所绘花草、虫鱼,备具意态。又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丸先后掷发,同击一处,自称女侠。传世作品有《兰竹图》、《兰竹松梅图》、《溪桥独行图》等。

胡应麟《甲乙剩言》云:“素素姿度妍雅,言动可爱,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

清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有“十能”:诗、书、画、琴、弈、箫、绣,而驰马、走索、射弹,尤绝技也。

薛素素居京师(或南京)期间,为一李姓将军所嬖,后将军携素素画像赴广西,侗苗族人见而惊为天仙下凡。

又有一彭姓宣慰使,深慕素素艳名,遣吴人冯生将其骗至湖广边城永顺。费金钱无数,素素终不身许。彭氏恼羞成怒,羁留边城十余年方放还。期间曾有诗集《南游草》多卷,惜今已不存。

薛放归后,居留南京秦淮河畔,在此结识一些江南文人名士。于嘉,又名玉嘉,字惠生,一字褒甫,江苏金坛人。家世仕宦,然才高而久困科场不售,遂弃之。肆力于诗。素素与之相识,似曾有过婚嫁之约,但不知何故未能结成姻缘。后又结识同乡沈德符(1578—1642),沈字景倩,一字虎臣,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其父沈自邠曾为万历五年第三甲进士选庶吉士,后入翰林院。景倩工诗,尤精于明代朝野掌故史实,撰有《万历野获编》一书,为明代著名野史笔记,闻名海内学林。沈、薛两人相识后,日渐情浓。沈即为之脱籍赎身,素素遂嫁景倩为妾。  

素素嫁入沈家后,可能有过几年花间联吟,晴窗弄墨之惬意时光。但后不知又发生何变故,素素终离沈家而去。官宦世家,难容风尘旧人耶?或沈又得新欢,始乱终弃?后人难解其中疑窦,亦不敢妄自臆度。素素有怀人诗云:“良夜思君归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携来独枕谁相问,明月空庭泪湿衣。”此诗是否可以从中读出些缘由,也只好仁者见仁也。

后来又传说素素嫁为商人妇、吴中富家翁妾,均难见确切明证,姑妄信之。但其曾绘观音像与绣织佛经、大士像,则屡见于李日华、董其昌等名家笔记与书画题跋之中。寒窗孤灯,长斋绣佛。艳称海内之一代艺妓,蜕变为心如止水之佛门居士。梦中谁是画眉人?醒来试记长短更。忆往昔风光霁月,堪向谁言?

《独斟》   
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其一)   
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门前无客过,数酌自酡颜。(其二)


thumbnail_400_400.jpg 一五九九年作 芝兰竹石 手卷

图片附件: thumbnail_400_400.jpg (2011-5-27 13:24, 16.06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2726&k=f25527dcf98e8865557c1e302b460dd8&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27 13:35

本帖最后由 thisummer 于 2011-5-27 13:57 编辑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她从小酷爱读书、写字、绘画,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张.便在桌子、青苔石、墙壁上乃至捡来树叶练习书法,作诗攻画,终于苦学成才。

早年为江浙名妓,海宁人光禄卿葛征奇见到其《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为侍妾。婚后随葛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行李首饰尽失,独抱诗稿而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出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苍老无闺阁气。亦工芦雁。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郊居用松陵集韵】   
避世墙东住,牵船岸上居。雨分三径竹,晴曝一床书。   
上坂驱黄椟,临渊网白鱼。衡门楱草遍,长者莫停车。   

【长安秋日】   
高树秋声入梦迟,夜来风雨簟凉时。季鹰自解归来好,纵乏莼鲈也动思。   

【秋江晚泊】   
石尤风急泊沙湾,日落寒江鸥鹭间。秋水空明千里月,荒烟暝锁万重山。   
樵歌野唱犹行路,僧寺残钟独掩关。潦倒篷窗愁客梦,漫披诗史手重删。   

【寒食二首】   
月落池塘野水澄,桃花雨岸挂鱼罾。冷淘寒食无烟火,古刹深山何处灯。   
野岸蛙鸣隔浦听,小池春涨漾新萍。潇潇不断黄昏雨,寒食烟消鬼火青。


花鸟图.jpg
花鸟图,款题“崇祯壬午孟夏写于燕邸西湖李因”。钤“李因之印”、“今生”印。幅上有葛征奇长题,钤“葛征奇印”。崇祯壬午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此图印证了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

图片附件: 花鸟图.jpg (2011-5-27 13:56, 13.25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342754&k=7a370643354949fe6261917e666824d2&t=1730900718&sid=3cztej


作者: 蝶舞翩翩    时间: 2011-5-28 15:03

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赛金花的出生日期有很多说法,主要有1864年、1871年、1872年、1874年几个版本,由于出生日期未定,其生平事迹中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晚清众多的名妓当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根据有关的史料,历史上的赛金花经历大概如下:   
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赛金花 安徽黟县人,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90年代初,同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9 07:42

秋红除了她的美貌、才情外,更生性雅洁,特别是缠就一对三寸金莲,形似春笋,柔若无骨,恰好盈握。
  明清以来,男子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女儿的一双脚。
     她和泪填了一阂《忆秦娥》的词:
  乱离别,遥念往事心摧折;心摧折,梦中情愫,衷肠泪血。虎狼强使鱼水绝,两
  地相思苦残月,苦残月,昨夜欢笑,今朝悲切。
作者: appa    时间: 2011-5-29 07:46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因,出身贫寒,资性警敏,耽于读书,不喜修饰,常“积苔为纸,扫柿为书,帷萤为灯”,苦学成才。早年为江浙名妓,海宁人光禄卿葛征奇见到其《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为侍妾。婚后随葛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行李首饰尽失,独抱诗稿而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出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征奇为其诗集作序,称其诗“清扬婉妩,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自成逸品,即老宿臣公不能相下。”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苍老无闺阁气。亦工芦雁。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陈维崧在《妇人集》也称她:“作水墨、花鸟,幽淡欲绝。”。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黄宗羲曾为她作传,不过黄宗羲长得真。。。
作者: 道尔家的猫    时间: 2011-5-29 08:51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30 21:44 编辑

插一句无关的话进来……
看到柳如是的那段突然想到以前读到的一副对联……
柳如是如柳,谢道韫道谢
才女多薄命啊……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马丁说: 所以一般英雄莫问出处,美女莫问how old r u?
作者: kasimsophie    时间: 2011-5-30 16:31

我忽然发现,这一楼都是些老熟人啊...你们去收集美女资料了?
作者: thisummer    时间: 2011-5-30 19:56

我忽然发现,这一楼都是些老熟人啊...你们去收集美女资料了?
kasimsophie 发表于 2011-5-30 16:31



哪里有金子+鲜花,哪里就有偶们的身影哈   还能顺便攒分升级,一举三得啊
作者: lymyh    时间: 2011-6-3 03:59

忘了在哪里看的,说能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不是妓女就是小老婆,虽然刻薄也未为远矣
作者: momoneverland    时间: 2011-6-4 09:46

鱼玄机……温庭筠是渣TAT……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