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居家话题]
八宅風水概論及應用(3) 洪文龍 修訂整理
[打印本页]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11-4-2 19:40
标题:
八宅風水概論及應用(3) 洪文龍 修訂整理
本帖最后由 wenlong 于 2011-4-2 19:46 编辑
八宅風水概論及應用(3) 洪文龍 修訂整理
八宅風水應用方法
玄空八宅飛星勘察總離不開屋宅大門、辦公室、分房、床坐、香火、爐竈、坑廁、門路、井、天井等是堪與日課各篇可依屋主的命卦(年命星)配上東西命人的吉凶八個方位之八宅風水來挨玄空飛星,再配合其巒頭、砂水、明堂、水路及地形地物之克應再察其造形立局是否合陰陽五行、八卦生克學理來安頓上述屋內六事,其時間 的應斷,應以主流年,九星紫白加于年月天星與太歲合參而斷。
例如有一屋主于1964年出生,其年命星(命卦)計算法則以其出生年份的最後兩位數即6+4等于10,再1+0等于1,再以10-1等于9,所得的“余數”爲9爲離,故屋主的年命星(命卦)爲離卦即九離火右弼星。從上述壬山丙向的宅命圖得知丙向屬正南屬離卦而屋宅的八個方位分屬八個卦象,南方屬離卦。根據八宅風水學的原理,宅卦與命卦互相配合則吉,故將屋主的離命卦和其壬上丙向辦公樓的南方即離宮(離卦)相合。相合後,其離命之宅的四個吉方與四個凶方分布如 下:伏位在南方(離宮);六煞在西南(坤宮);五鬼在正西方(兌宮);絕命在西北方(乾宮)。延年在正北方(坎宮);禍害在東北方(艮宮);生氣在正東方(震宮);天醫在東南方(巽方)。
門口丙向 (南方/離宮)
5 2 9 7 7 9
七(天醫) 三(伏位) 五(六煞)
6 1 4 3 2 5
<-東方 六(生氣) 八(中宮) 一(五鬼) 西方->
1 6 8 8 3 4
二(禍害) 四(延年) 九(絕命)
壬山(北方/坎宮)
圖1: 壬山丙向下元第八運玄空八宅九宮飛星圖(宅命圖)
上述玄空八宅飛星圖的四個吉方與四個凶方之分布在八方九宮。其中屋主壬山丙向辦公樓八宅應用學理如下:
離命的伏位:其伏位所在的方位,其宅卦必和命卦相同。屋主爲離命卦人,其伏位在南方離宮。
離命的生氣:其得先天數之合。東離三合東北震八爲先天木數故屋主爲離命卦人其生氣在東方震宮。
離命的延年:其得後天數之合。離中女坎中男得後天數之陰陽正配合故屋主爲離命人其延年在北方坎宮。
離命的天醫:其得五數之合。東離三合西南巽二爲先天五合之數故屋主爲離命人其天醫在東南方巽宮。
離命的絕命:離命之宅,離陰火克乾陽金之組合最凶爲絕命位故屋主爲離命人其絕命在乾方,即西北方。
離命的五鬼:離命之宅,離陰火克兌陰金其凶性次之,所以宅五鬼位爲離命人其五鬼在兌宮,即正西方。
離命的六煞:離命之宅,離中女刑坤母爲六親相刑,凶氣更次故爲六煞。所以屋主爲離命人其六煞在坤宮,即西南方。
離命的禍害:離命之宅,離爲午,艮爲醜,醜午相害故爲禍害,離命之宅,凶氣最輕所以禍害在南方,即離宮。
大門爲屋宅風水的重要部分,重要性僅次于命卦。根據宋朝關景鸶所作的《玄機賦》原文:“氣口司一宅之樞,龍穴樂三吉之輔。”上述壬山丙向的辦公樓,其門口開在巽宮爲天醫所在方位,故有天醫之宅之稱。其大門丙向,向著吉方,該辦公樓自然吸收吉氣。
可是其單位廁所設在大門入口的附近,對其整體運勢帶來阻滯。其實大門開在東南方即巽宮,最利坎命的人,因爲他們的生氣方位正位于東南方即巽宮。此外,巽宮主長女,所以楊教授家長女得益最大,自小便非常健康,聰明伶俐,快快樂樂,無牽無挂,且能逢凶化吉。但是巽門口上的山星五黃土廉貞星與向星二坤土巨門星爲凶星,運星七赤金破軍星爲剛過去的星爲衰故吉中藏凶。《玄空秘旨》:“破軍居巽位,顛疾瘋狂。雷風金伐,定被刀傷。”巽風兌金,金克木,巽爲長女,有刀傷之應。作者查得楊教授之長女,去年下半年因眼部生眼針,被送入醫院動手術開刀割除眼針,爲此其長女受刀傷。辛好巽方爲天醫方位乃是主長女得益最大,能逢凶化吉。同樣的,西命人的門口若開在巽方,受害最大亦是西命人 的長女。如果其大門不能改動位置,則適當的大門顔色便具有化煞的力量。
中門者,在大門之內,廳之外,即儀門是也,關系略輕。中門的重要性次于大門。以現代樓房觀之,四周圍了圍牆,則圍牆之大門爲大門,房子進口是中門。從上圖,其中門位于震宮即生氣方。震方屬木,木金宜彎不宜直,故有不宜開直門之說,即要拐一彎始進入大廳較佳,不可以從中門直接向著大廳。從上述宅命圖則知 其直門必需拐一彎始進入大廳(艮坎乾三宮)爲其大廳故吉。其中門仍屬山星六白會向星,一白坐生氣即震宮仍是大吉之象。一白乃魁星,爲北極天子帝坐;六白乃 官星爲金舉且一六合爲水,主催發、催官于主家宅。一六同宮爲“虛聯奎璧,啓八化之文章”且一六合爲水爲金水相生,主能出大儒、天文家等。屋主期間風水學問突飛猛進乃爲一六同室之應也。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