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康熙陵寝建造之谜(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age54321
时间:
2011-1-13 15:28
标题:
康熙陵寝建造之谜(转载)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大帝病死在京西畅春园。畅春园,大家不太熟悉,实际上,它在当时皇家园林的中心圆明园的南侧。当时的圆明园,只不过是康熙皇帝赠给皇四子胤禛(zhen)的一个小小的私家花园。
清朝入关以后,在河北的遵化和易县,修建了两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也就是现在的清东陵,清西陵。清东陵葬有清朝的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几个皇帝。清西陵葬有清朝的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个皇帝。
清东陵的陵址,是当年顺治皇帝,到遵化昌瑞一带打猎的时候,亲自选定的。顺治的陵寝叫孝陵,位于清东陵陵区的正中,它是清东陵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清朝入关以后,修建的第一座皇帝陵。
遵循中国传统的子随父葬的伦理观点,康熙也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清东陵内。康熙陵寝位于孝陵的东侧,叫景陵。
景陵北靠昌瑞山,南望象山,那里是山清水秀,景物天成,堪称是风水中的一处“上吉佳壤”。康熙大帝和他的四位皇后,还有一位皇贵妃,就长眠在此。
景陵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修建起来的。康熙十三年,即公元1674年,康熙21岁。这一年对清王朝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正进入第二年。当时的形势对大清朝非常危急,不仅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南方各省被叛军占领,而且福建,两广,还有陕西也在蠢蠢欲动,岌岌可危。大半个中国,烽火连天,刀兵四起,康熙皇帝正在调兵遣将全力应付声势浩大的国内叛乱,偏偏在此时,五月初三的下午,在皇宫里平空炸响了一声霹雳,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因生子难产,死在坤宁宫,年仅22岁。这对年轻的康熙来讲,可谓雪上加霜。
我们知道,皇后是中宫之主,母仪天下,皇后的死属于国丧。皇后死了以后,当然不能草草了事。康熙皇帝在悲痛之余,既要绞尽脑汗对付三藩叛乱,同时还得亲自操持皇后的丧事,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皇帝一登基就建陵的说法,可是,康熙帝登基之时,才8岁,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加上当时的政局,也不太隐定,权臣当道,好不容易把鳌拜除掉,三藩之乱又爆发了,所以,康熙虽然继位十多年,也一直没有为自己选建陵寝。但皇后一死,建陵之事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有夫妻合葬的习俗,皇后是要跟皇帝合葬在一起的。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皇后要是长期停灵不葬,有失大清朝的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才按照“子随父葬”的传统做法,派遣一干大臣,到清东陵昌瑞山孝陵附近,为自己选择万年吉地。
一年之后,陵址选好了,定在孝陵东侧。康熙皇帝专门对负责陵寝工程的礼部和工部发出一道上谕,对陵寝的建造做了具体安排。康熙在上谕中是这样说的: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因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候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
从这一段话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年轻的康熙皇帝,对皇后的死,非常悲伤,但是,他头脑清醒,以理止情,皇后的陵寝固然重要,那也是他将来自己的陵寝,可是,国家正处于危难的当头,前方战事吃紧,军费开支浩大,所以,先解燃眉之急,把地宫先建起来,让皇后入土为安,其他的工程等国家渡过难关,国力充足的时候,再逐渐兴建。
钦天监选择了吉日,康熙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76年的二月初十,伴随着三藩叛乱的隆隆炮声,陵寝工程正式开工。虽然康熙正在指挥平叛,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但是,他对皇后的陵寝工程总是牵挂在心。皇陵工程那是钦命大工,绝非儿戏,在中国封建社会,陵寝是被认为关系到“帝运兴衰和国祚长短”的大事。所以,在第二年的九月份,康熙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亲自到了清东陵的施工现场,阅视陵寝工程的进展情况。经过五年的紧张施工,到康熙二十年,陵寝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在三月份下葬了孝成皇后。
据清朝档案记载,在下葬孝诚皇后的时候,整个陵寝的主要宫殿,隆恩殿还没有完工,所以,我们从景陵诞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如果不是孝诚皇后的意外死亡,景陵的修建很可能还要向后推迟。
由于孝诚皇后的意外死亡,康熙的陵寝不得不提前修建,但是,陵寝应该按照什么规制来修建呢?清朝在入关之前,已经在关外营造了两座皇帝陵,一座是努尔哈赤的福陵,一座是皇太极的昭陵。这两座陵寝的规制各异,并无定制。
清朝入关以后,所营造的陵寝基本上沿袭了明陵的规制。按照规制,圣德神功碑亭里的功德碑,应该是单碑。可是,当我们走进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时,却发现这里史无前例地竖立了两统石碑。那么,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会竖立两统石碑呢?康熙陵寝称作景陵,究竟有何寓意呢?
清代皇帝陵寝的名称,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不能定陵名的,都是在皇帝死后由嗣皇帝来定陵名,嗣皇帝就是下一代新继位的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大帝病死在畅春园,雍正继位。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拟定了6个陵名,恭恭敬敬地让雍正皇帝从中选定一个,通常情况下,皇帝选中哪一个,就用朱笔来圈一下。可是,雍正皇帝是“哀恸不胜,亲刺指血”,用手指上的血圈出了“景陵”二字。
那么这个“景”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封建社会皇帝陵寝的名字,都是取一些有吉祥含义的名字。这些字在中国古代的谥(shi)法里面,都可找到它们的含义。“景”字,在中国古代谥法里有13条解释,其中两条,与康熙一生的行事风格,非常符合。一条是耆意大图曰景。耆,老也,少而老成之谋,能大其功曰景。康熙少年继位,幼有大志,除鰲拜,平三藩,可谓少年老成。
另外一条是:德行可仰曰景。“景”在这儿,就是景仰的意思。康熙帝在位61年,功业隆盛,他的德行被后世所景仰,所以,雍正皇帝取“景陵”作为康熙陵寝的名字,我认为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景陵,是清朝入关后修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在陵寝的规制上,景陵的修建它是以孝陵为主,尊孝陵为主陵。但是,在局部,又有它的创新和改革,对后世的帝陵营造影响很大,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圣德神功碑亭立双碑。圣德神功碑亭,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帝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地方。一般情况下,皇帝生前就开始修陵了,但是,只有这座建筑他生前是不能修的。中国讲究盖棺定论,你的功过如何?自己不能吹,死了以后,棺材盖盖上,由后人来评说。所以,皇帝的功德碑,都是由嗣皇帝来给他修的。
开国皇帝的,称做是神功圣德碑亭,把“神功”二字放前面,后世皇帝的,叫做圣德神功碑亭。把“圣德”放前面。为什么?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祖是打江山的,要以功为重,后继的皇帝,是守江山的,要以德为重。
顺治皇帝陵寝的功德碑,是康熙给立的,在碑亭里建了一统石碑,石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了顺治一生的功德。可是,在康熙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里,却史无前例地竖了两统石碑。这又是为什么呢?
雍正皇帝在给他爸爸康熙修建功德碑的时候,认为康熙帝,在位六十余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数甚多,一碑不能尽载。也就是说康熙的功德太多,一个石碑上写不完,所以,立了两统石碑。一刻满文,一刻汉文,碑文长达4300多字,洋洋洒洒,记载了康熙一生的丰功和伟绩。
康熙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竖双碑的皇帝,后来,雍正的泰陵,乾隆的裕陵,还有嘉庆的昌陵,也都仿照康熙的景陵,在他们的碑亭里,也竖了两统石碑。实际上,这些后世帝王的文治武功,我认为是不能跟康熙皇帝相提并论的。这是第一点。
首创牌楼门之制。在清代皇家陵园的神道上,在石像生的北侧,通常要设置一道礼仪性的门户,孝陵仿照明长陵修建了龙凤门。龙凤门,在明朝的时候,称做棂星门,它是一座被神化了的天门,规制非常高。康熙在修建陵寝的时候,改龙凤门为牌楼门,虽然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牌楼门跟龙凤门相比,在规制上要相对低一点,表示康熙对他父亲孝陵的尊崇。尽管如此,景陵牌楼门的建筑非常精巧细致,彩画鲜明,别具一格。所以,景陵的这一创举,被清代后来很多皇帝陵所沿用,成为型制的主流。这是第二点。
御笔亲书陵寝碑匾。在清代皇帝陵寝中,在明楼还有大殿,还有宫门,上面都要悬挂一块匾额。在明楼的匾额上,比如说像孝陵就写“孝陵”二字,景陵就写“景陵”。在宫门上要写“隆恩门”,在大殿的那个匾额上,要写“隆恩殿”。
在神道碑亭里的石碑上,要镌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的总称。在明楼的朱砂碑上,要镌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的简称。比如说康熙皇帝,他的庙号是圣祖,死后他的这个谥号的简称是“仁”,所以,在明楼的朱砂碑上,就写上“圣祖仁皇帝之陵”。这件事对整个陵寝来讲,比较重要,可以说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雍正皇帝对此非常重视,他特意召见九卿,还有南书房的翰林们,来商量这件事。
雍正皇帝说,景陵碑匾事关重大,诚亲王,淳亲王,他们一向书法很好,我已经让他们来书写了,翰林中书法最好的我也让他们写了。我从小受父皇的教诲,模仿父皇的书法,经常受父亲的嘉奖。今天,景陵的碑匾,我也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来书写了。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书法好,实在是因为大礼所在,我不亲自写,于心不安。你们这些大臣们,一定要出于公心,仔细看,仔细挑,一定要把书法最好的选出来,这样才符合我的心意。
大家想想,哪个大臣他敢说自己的字比当今皇上写的还好?又有哪个大臣敢让当今皇上于心不安?所以,毫无悬念,自然是雍正皇帝的御笔书法被选中。大臣们还恭维地说,御笔之妙天纵自然,而仁孝诚敬之意,流溢于笔墨之间,正与陵寝大事相称,圣祖仁皇帝实为欣慰。
大臣们是说,您的字写得太妙了,简直就是天纵自然,而且在您的笔墨之间,流露出您的诚意和孝敬,康熙帝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欣慰。
大臣们的恭维,确有溜须拍马之嫌,但是公正地讲,雍正皇帝的书法,确实造诣非常高,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而且他不跟他儿子乾隆那样,全国各地到处题诗留字。所以,雍正的字,反而更加珍贵。景陵所有碑匾上的字,都是雍正皇帝的亲笔书法。在这些碑匾的落款处,都有“雍正尊亲之宝”的宝文。
从景陵以后,清朝皇帝陵和皇后陵,这些碑匾上的字,一般都由嗣皇帝来书写,成为定制。这是第三点。
景陵石像生。什么叫石像生?在皇家陵园神道的两侧,一般都会设置一组石人,石兽,这就称做是石像生。这些石像生如仪仗队一般,终年守候着帝王的陵墓。在景陵神道两侧,一共设置了5对石像生,分别是文臣,武将,马,大象和狮子各一对。都是立像,这些石像生雕刻十分精美。
在陵寝之前,设置石像生,源于中国汉代,这样做有两点作用:一是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象征死者生前的仪卫,二是镇墓驱邪。
清代陵寝制度,来源于明朝,在明十三陵中,只有首座皇帝陵,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在神道两侧,修建了18对石像生。顺治皇帝的孝陵,仿照明长陵,在神道上也修建了18对石像生。从明朝十三陵长陵以后,其他后代的帝王,都没有修建石像生。所以,康熙皇帝在修建陵寝的时候,依照古制,在他的陵寝神道上并没有修建石像生。那么,景陵的这5对石像生,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景陵的这5对石像生,是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给补建的,不仅如此,在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那5对石像生,也是乾隆皇帝的手笔。
乾隆皇帝不遗余力地给他爸爸,给他爷爷的陵寝补建石像生,用意何在?仅仅是出于对老人的孝敬和崇拜吗?事情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原来,乾隆在自己修建陵寝的时候,他特别想在自己的陵寝里,修建石像生。可是,景陵和泰陵已经有先例在前了,爸爸和爷爷都没有修,你怎么能在自己的陵寝里修呢?这是超越祖制的,是大不敬,会招来世人的非议。怎么办?乾隆思来想去,想出一个好办法,先把爸爸,爷爷陵寝里的石像生补上,然后我再去修自己的,这不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吗?
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景陵神道上的这5对石像生。景陵修建石像生的这段神道,由于受两侧起伏砂山形势的影响,神道在向东侧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修在神道两侧的石像生也就随弯就弯。在弯曲的神道上,修建石像生,在清代的陵寝里,只有景陵这一处,这样,给肃穆的皇陵平添了几分柔美和灵动。景陵的石像生,由于是乾隆年间的作品,它的工艺更加精巧,它的雕刻更加细致,跟顺治皇帝孝陵石像生古朴粗犷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创了人性化的丧葬方式。康熙一生拥有55位后妃,皇帝与后妃之间,后妃与后妃之间,他们之间的感情都非常融洽,这跟康熙帝重情生义的管理是非常有关系的。对于后妃死后的丧葬,康熙皇帝表现得很开明,富有人情味。
在丧葬制度上,康熙做了几项开创性的举动,一是废除人殉制度,康熙以前的清朝皇室成员,他们死后,都有不同人数的活人殉葬现象发生,这与满族奴隶制的残余是分不开的。有一部书叫《宁古塔志》,这是专门记载满族入关之前社会形态的一部史料书。其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只要丈夫死后,就一定要有一个侍妾来殉葬。被殉葬的人选定以后,你不能推辞,这个参与殉葬的人还不能哭,要梳妆打扮,穿着艳妆,坐在炕上,接受众人的朝拜,然后,用弓弦活活把她勒死。如果你反抗,大家就会一拥而上把你活活掐死。
我们在考察清初皇室妻妾,奴婢殉葬中,时有发生。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皇太极,顺治皇帝,还有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死后,都有不同人数的活人殉葬现象。在《满洲实录》卷三中有这样的记载:孝慈高皇后崩,努尔哈赤将四婢女殉之,并宰牛马一百致祭。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他的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在“遗言”难违的逼迫下,自尽身亡,同时被殉葬的,还有努尔哈赤的两个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扎。太宗皇太极死的时候,他的两个侍卫,敦达礼和安达礼二人殉葬。顺治皇帝死后,他的侍从傅达礼,随之殉葬。为了表彰他,清朝还特意赐予他“忠烈”的谥号,而且把傅达礼埋葬在清东陵风水墙的外面,称为贞臣墓。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死的时候,为了免得皇妃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缺乏服侍者,宫中的太监与宫女30人全部被赐死。这在清朝皇室的埋葬史上,是记载殉葬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在康熙十二年,被康熙皇帝明令禁止。康熙帝能断然废止祖宗留下来的这一野蛮传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真的是难能可贵。从此以后,满族残酷的人殉制度才被废止。这是开创人性化丧葬方式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改火化为土葬。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我们汉族人,传统的丧葬观念是土葬,解放后,逐渐实行火化。为了移风易俗,节省用地。但是,满族在入关之前,一直实行火化。这跟他们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大家都知道,满族在早期,它是一个游牧民族,常年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这种生活习俗,使满族的先人养成了人死后火化的习俗,用乾隆的话来讲,这是对尸体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所以,才把亲人来火化。骨灰随身携带,方便祭祀。
清初的皇室,他们一直沿用火化的习俗。像努尔哈赤,皇太极,还有顺治皇帝,他们死后,全部都是火化的。一直到康熙的孝诚,孝昭皇后死后,满族才彻底摒弃了世代相沿火化入葬的习俗,改为真正意义上的土葬。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当时满族入主中原,他们在社会生活形态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再也不需要游牧为生了,也不需要迁徙不定了。另外,在文化观念上,这时候的满族贵族,已经把汉民族的儒家伦理道德,把汉民族传统的“孔孟之道”,作为他们的人生信条了。
尸体火化制度的废除,对清朝的皇室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吸收了汉文化,拉近了与汉族士大夫的距离。土葬符合汉族传统的伦理习惯,这就更加有利于它的统治。其二减少了浪费。火化的时候,满族实行“烧饭”的习俗,什么叫“烧饭”?就是把他生前的遗物,不管是衣服还是各种珍宝,都要全部烧掉。
当年,在顺治皇帝的丧葬活动中,他生前的很多遗物都被烧掉了。因为有很多丝绸的衣服,还有很多奇珍异宝,都被扔进火里,发出了爆豆般的声响,整个火焰散发出五彩的光芒。康熙感到这种做法,太浪费,太可惜。实行土葬以后,也会烧掉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一般都用假物来替代,会烧一些什么呢?金银锞子,五色纸,纸钱等。另外顺治皇帝他的大棺里装满了各种奇珍异宝,在百日的时候,随着顺治的遗体,一把大火全都给烧了。实行土葬后,这些随葬的珍宝,就不会再遭此厄运。
其三,先葬皇后,以待皇帝。在景陵以前,清代的皇家陵园之中,没有先葬皇后的先例。康熙的景陵,是在康熙二十年,先葬了孝诚和孝昭两位皇后,八年以后,又葬了孝懿,这第三位皇后入葬地宫以后,并没有关闭地宫的石门,只是在地宫的入口处,设了一道木门。真正的墓主人是康熙,是在孝懿皇后入葬34年以后,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的九月初一,才正式在此下葬。
景陵,它对清代后来的陵寝影响巨大,在清代陵寝制度上,如果说顺治的孝陵是初步开创的话,到了康熙的景陵,已经形成了陵寝的基本制度。景陵对清朝后世帝陵的营造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皇陵,一直被人们看成是神秘的禁区,而皇帝,皇后他们死后,灵魂安息在地下宫殿,更是隐秘的核心所在,令人充满遐想。
图片附件:
景陵.jpg
(2011-1-13 15:28, 87.75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251542&k=7325ca4f95a0957328f041247e85e860&t=1735107789&sid=xOkNJj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