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七十感言---对比王朔的生死观
[打印本页]
作者:
恐慌小猪
时间:
2010-12-26 10:27
标题:
七十感言---对比王朔的生死观
七十感言
葛印卡 by S.N. Goenka
我的生命已经历七十个秋天,谁知道还剩下几个?接下来的岁月应如何善用呢?愿我总是保持着觉知。
在这个场合,我想起了佛陀一些令人受益的教示。事情发生在沙瓦提国(Savatthi)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的揭达林园精舍。一天晚上,有位天人来见佛陀,他用四句偈语向佛陀表达了他的思想:
Accenti kala, tarayanti rattiyo
Vayoguna anupubbam jahanti
Etam bhayam marane pekkhamano
Punnani kayiratha sukhavahani
时光飞逝,夜晚也飞逝,
生命逐渐走到尽头。
观察死亡来临的恐惧,
多做善行,会带来快乐的果报。
有人说得很好:「早晨会来,夜晚会来,生命的尽头也会来。」
不要让宝贵的人生白白走到尽头,要多做善行,得快乐的果报。如果我们做不善的行为,会带来痛苦的结果;如果我们做善的行为,会带来快乐的结果,这是不坏的自然法则。因此,要多做善行,而不要做不善行,这样才能避免受苦而享有幸福快乐。
我们不知道有多长的时间,我们被世间苦乐的无常车轮所压垮,也不知道这个世间苦乐的车轮还要继续多久。佛陀发现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从这个生命存有之轮中解脱出来,他的方法简单易行,每一个人都可学习。他把内观的解脱法门教给人们,只要修习它,就可从生命存有之轮中解脱,达到永恒不变的 nibbana paramamam sukham,意思是涅盘的终极快乐和安祥,比世间的各种快乐优越得多。但是只有打破盲目追逐世间感官快乐的习性后,才有可能达到这种境地,而这就是内观教我们去做的。内观打破了人们让贪爱与瞋恨的业力不断繁衍的习性模式,这个习性模式存在于我们潜意识心灵的深处。内观把贪爱快乐和瞋恨痛苦的业障挖掘出来,根除长期以来盲目反应的习惯。只要我们继续贪爱世间快乐,瞋恨痛苦的心就会继续生起,这二者使生命存有之轮继续向前滚动。只有当生命存有之轮被打破,才能达致终极的安祥和平,这种终极的安祥和平超越世俗,超越三界,超越生命轮回,也超越感官的领域。佛陀便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教导内观这个利益众生的方法。
佛陀听完上面的四句偈语,就把第四句更改一下,来暗示这个解脱的深意,他所改的第四句是: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终极的安祥,就必须放弃追求世间快乐的欲望。」
只有靠着密集修习内观,才能消除世间的欲望。修习内观时,必须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保持觉知,对于死亡却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恐惧。不论死亡何时来临,都须以平静的心随时准备迎接它。
在过生日时,内观修行者一定要回顾过去,他应该下定决心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并且终生继续奉行到目前一直在做的善行,最大的善行莫如修习内观解脱法门;内观不可被忽略,要精勤修练,不可把今天的修练拖延到明天。让佛陀的以下的开示不断在你的耳边回响,像是暮鼓晨钟一般:
Ajjeva kiccamatappam
Kojanna maranam suve
今天的禅修今天做(不可拖到明天)。
谁知道,死亡可能明天就来临。
我们不需要求死,但是当它来临时,不必害怕,分分秒秒都要准备死亡。
我们时时要修习死亡观(marananusati),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了解到这种修习很有益。作死亡观时,有时要省察自己的心:「如果我明天早上死亡,此生最后一瞬间的状况是什么?会存有什么渴望吗?──即使是渴望完成传法的使命?」当我们心中生起某种过度激情时,要立刻修习死亡观,心中想道:「如果我下一秒钟死去,这种过度激情会使生死轮回之流向那一个可怕的方向?」当这样的觉知生起时,就比较容易从激情中解脱出来。
死亡观还有一个好处,心会这样想:「谁晓得我已在生死轮回中翻滚了几次?这一次,由于我的善行,我获得了人身的无价之宝,我又有缘接触正法,我对正法有了信心,正法没有无意义的仪式和义理,也没有宗派的障碍,我从这里得到了什么好处?」当我们这样评估自己时,不论有什么缺点,我们都会有热诚去改正。死亡会在明天早上到来或是一百年以后才到来,我不知道,但是无论我会活多少天,我都会用一颗感恩知足的心善用这些日子来完善我的波罗密,使我的人生富有意义。不论有什么样的结果,就让它来;不论何时来.就让它来,我把这结果交给正法;让我继续尽我所能,善用这个重要生命所余下的时光。
为此目的,让我们倾听佛陀启发性的话语:
Uttitthe nappamajjeyya dhammam sucaritam care.
─来吧!精勤地过正法的生活!
愿我继续过正法的生活,结果自然会是很有裨益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