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乱弹:不同部落人种相互交流,才产生了人类文明

苏美尔人在西亚发展出人类第一个文明,属众多极低概率事情的巧合,那些幸运与巧合碰撞一起,人类才产生了文明。这种幸运与巧合,在人类进入亚欧大陆几十万年间,都不曾如此集中出现,印第安人进入美洲1—2万年间、棕色人种进入大洋洲的1—2万年间,他们就再这么幸运过,以至于直至西班牙舰队到达印第安人面前时,他们仍停留在新石器时代,他们没有发明青铜器,没有车轮,农业还在刀耕火种,没有家禽家畜可以驯化,文字系统比起离开亚洲时,可能并无进步多少。

    幸运1:独特地理位置,三大洲连接枢纽

    西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连接的纽带,区域狭小,是古人类商业枢纽,更是知识的交汇之处,欧洲白人的各种部落、南亚棕色人种的各个部落、中亚和北亚的黄种人部落、北非的黑人部落,他们不得不以某种方式相处,并相互交流,以及交换物品。

    棕色人种在大洋洲开阔地带没有产生任何先进文明,而印第安人在墨西哥湾那狭长地带产生了玛雅文明,其逻辑仍然相同,即南美洲与北美洲的人相互地行知识交流时,都需要通过狭长的墨西哥湾,于是文明最先产生于那样地理位置特殊且狭小的地带,不同地区不同部落的人员高度集中的地方。开阔地带如大洋洲,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长时间停留在原始社会,等待文明人的到来。http://blog.creaders.net/u/11101/201703/286567.html
幸运2:1万年前西亚同时出现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

    人类幸运之处还在于,西亚有野生的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农作物,更幸运的是,这些农作物存在于地球上的时间可能仅1万多年,它们不但几乎同时代出现在地球上,还集中出现在了西亚地区,苏美尔人或许在绝望之际发现了这些神奇的野生作物可以用来人工种植,从而步入了原始农业生产时代,生产水平较狞猎为生的部落提高了很多。
幸运3:西亚及周边有野生水牛、绵羊、山羊

    西亚的伊朗地区有原始的山羊,南亚有野生水牛,西南亚有绵羊,西亚的野生驴等,这些都分布非常小的范围内,各类人种高度集中,人们不得不将这些野生动物养起来作为肉食的补充甚至作为主要肉食来源,人类因此驯养了家畜。

    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水牛、驴、山羊、绵羊等,均因为食物不够被迫成为人工种值和人工畜养,人类很快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幸运4:周边发现了红铜技术

    所谓无巧不成书,人类学会使用金属,可能与步入农业时代有同等重要意义,第一个发现红铜奥妙的可能是个万年不遇的天才,也可能是件概率极低的极幸运的发现,但无论如何,人类于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南亚巴基斯坦地区学会了使用红铜,并用红铜制造工具。

    红铜技术在公元前5500年就经西亚传播到了阿尔卑斯山地区普罗库普列,西亚可能在更早时期就获得了红铜技术,当然当今考古发现为公元前5000年左右。
幸运5:冰川运动致三大洲人员集中于西亚

    因为冰川运动,中亚、北亚和欧洲的各部落,都不得不退往西亚避难,并与非洲的人混居。人类最伟大能力莫过于知识的复制能力,当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曾经散落于各大洲的人们不得不相处一起的时候,他们就很快会发挥出这种伟大的能力:复制别的部落、别的人种的知识,积累起来,为我所用。

    这5大幸运因素汇合一起时,人类文明就爆发了。

    这些众多几十万年来没有出现的极低概率的事情几乎同时集中出现于苏美尔人主导的西亚地区,这也成就了苏美尔人,他们于公元前5400年就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埃利都,世界上第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也就在此诞生了。
二、苏美尔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文化西来的研究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公元前2-3千年欧亚大陆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西亚或近东对欧洲的巨大影响已举世公认,对东亚的影响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李济认为所有伟大文明都是文化接触的结果,殷商文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融汇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源流,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文化是本土起源哪些是外来的。他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结尾处谨慎地指出:“商人的殉葬习惯恐怕不是中国自己的习惯;我疑惑这是与两河流域接触的结果。两河流域远在比商朝早二千年就有杀人殉葬的情形。(源自专业杂志《东亚古物》的《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
《春秋纬命历序》作于汉朝时期,根据上古神话故事与传说编写而成,这里洽洽揭开了迷题:中华文明源头在苏美尔文明那里。
伏戏,即伏曦氏,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首,人首蛇身。《命历序》此段意思是,伏戏氏那里的人自称“黑头”,又称“黔首”,文字如楔,占卜算卦,文字刻在陶土上,种麦子。苏美尔人自称“黑头”,使用的是楔形文字,发明了占卜,他们把文字刻在泥版上,然后烧制成陶土,苏美尔人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小麦的民族。伏曦氏可能是苏美尔的某个王,或苏美尔神话故事中的某个神。
从苏美尔人统治时期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青铜技术连同文字、农业、天文、历法、数学等,由商人通过贸易的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目前的考古发现证明,公元前3300年,古印度已有发现青铜器件;公元前3200年南欧洲地区已发现青铜器。青铜技术传播到中亚的时间可能是为公元前2300年。

    在甘肃东乡的林家村,出土了1件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目前无任何证据证明公元前3000年进东亚进入铜器时代。从红铜到青铜时间跨度超过1000年,铜刀属后期的高技术作品。马家窑的铜刀很有可能是商人贩卖给东欧或中亚地区,然后由商人或游牧民族带到了蒙古高原附近的东亚新石器部落,遗落或卖给了新石器部落。有如现代人持M16自动步枪在亚马逊原始森林里落单了病亡,武器流落到了原始部落手中。

    中国甘肃四坝文化区东灰山遗址中,曾先后出土了铜削、铜锥、铜镯、铜耳钸、铜小圈钸等16件铜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对15件铜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除1件为铜砷锡三元合金制品外,其余均为铜砷二元合金制品。后来晚于东灰山遗址的中原一带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铜与锡合金的锡青铜,没有类似东灰山遗址出土的铜砷合金铜器。

    甘肃省政府参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认为:“根据测定结果,四坝文化的铜器合金成分复杂,既有锡青铜和铅锡青铜,又有砷青铜以及其它合金制品。四坝文化普遍发现砷青铜,这一特征与西亚、南欧及北非的早期铜制品相同,反映出4000年前,四坝文化有可能与外界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系。”

    中国主要青铜遗址

    如上图所示,甘肃四坝文化区的青铜器为砷铜,属西亚、中亚、欧洲类型,新疆发现的古青铜器遗址,从古墓沟和伊梨地区青铜遗址,都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 白种人文化。

    青铜短剑是古代武士随身携带的武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中西亚和中亚的短剑较为古朴,东亚的剑种类繁多,且异常精致。中国佩剑之俗起于西北游牧民,青铜剑在商周之际传入中国北方草原、巴蜀地区和中原与印欧人在东方的活动有关。剑在古代汉语中又称径路或轻吕,显然是外来词
综合研究表明石器、陶器、水稻、粟、猪、狗、半地穴或干栏式住宅、土坑葬、玉器等定居农业文化因素在东亚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甚至万年前,而青铜、小麦、黄牛、绵羊、马、火葬、金器等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的文化要素东亚不早于五或四千年;可以初步肯定中国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是本土起源,而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是外来因素。
公元前2000年以后,西亚、中亚、东亚之间存在一条西东文化交流的青铜之路;传播的不止是青铜技术和青铜器,而且包括众多的物资和观念如牛、马、羊及相关技术。
5、小麦、大麦

    (1)小麦、大麦原产西亚和北非

    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都只起源于一个地方,在没有人工干涉的情况下,通常也只存在于一个地区。如野生水稻生活于中国南方,玉米、红薯、土豆等只原产于美洲,而小麦、大麦只原产于西亚和北非地区,这些都已是学界共识。

    (2)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早人工种值小麦和大麦

    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莫耶,从公元前7000年地层处,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村落,从其中出土了石制锄头、人工种植的大麦、小麦和各种豆荚,还有驯化的山羊和绵羊的骨头。

    我们并不知道苏美尔人是不是第一个种植小麦、大麦的民族,但的确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种值小麦、大麦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苏美尔人可能已经在那里生活。

    苏美尔人最早进入农业种植社会。
10、战车

    苏美尔人发明了车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车轮的发明,其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动用仅次于青铜器,因为直至欧洲人出现在印第安人和棕色人种面前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发明车轮。苏美尔军队中还有由野驴拉的战车,这些早期的战车在作战时不很有用,有人认为它们主要用来作为运输工具,但是上面的士兵佩战斧和长矛。苏美尔战车有四个轮,上面有两名士兵,由四头野驴拉。车身是一个织成的篮子,车轮是实心的。

    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东欧地区的印欧人吸收了西亚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有了青铜技术后,他们对战车加以改进,发明了一种有辐的两轮轻快马拉战车。这类马车在西亚(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和两河流域)、中亚(主要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草原)和东亚(主要是商、周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不仅基本形制相似,而且许多细节相同,充分表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不太可能是独立的发明。安东尼等主张马车起源于欧亚草原西端,主要根据是辛塔什塔一彼德罗夫卡文化墓葬中出土的14辆车,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1700年。李特尔等早在七十年代就系统地研究了车辆的起源和传播,指出无辐车和有辐车均起源于西亚,然后分别传入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中亚、南亚和东亚[77]。针对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中出土的马车李特尔等指出它们过于原始和简陋,还不是真正的马拉战车。另外高加索地区出土了公元前十四—十五世纪的青铜马车模型,支持马车近东起源说。
这个战车传播图,同样也是印欧人扩张图。印欧人在苏美尔战车的基础上,借助其天然的优势----他们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有野马,且被他们祖先驯化。印欧人有了超强的战争优势,得以横扫欧亚大陆,如果东亚地区的蒙古高原没有强悍的蒙古人种游牧民族,他们几乎可凭此利器征服整个亚欧大陆。
第六章、印第安人没有跨越石器文明的原因
印第安人与东亚黄种人一道,大约于6万年前走出非洲,大约在1—2万年前跨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之后的一万年间,留在欧亚大陆的人们,以黄种人和白种人为主的部落跨出了石器时代,发展出了现代高度文明,而印第安人却进步很慢,虽然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国家和城市,但却远落后于6000年前的西亚;而另一边,进入大洋洲的棕色人种,其进步甚至落后于印第安人,一万多年间几乎原地不动,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运行逻辑,值得深究。
西亚文明的产生有5大幸运因素,其中印第安人几乎仅满足其中1.5项,所谓1项,即美洲生长有野生的适宜耕种的玉米、土豆、番署等;另外0.5项是指冰川运动致部分北美的印第安人不得不南迁并集中于狭长的墨西哥湾地区,但他们并不像西亚那样必须停留在那里,人们还可以继续南行,进入亚马逊原始森林。
印第安人跨不过石器时代,有以下几个因素:
1)地理环境
与西亚独特的地理环境相比,美洲大不相同,整个北美和南美,都是非常适合原始人居住,且地域非常辽阔,沙漠少,森林和草原多,人们只需要狩猎就足以生存。当冰川气候来临时,不能适应极寒气候的人们只需不断的南迁,就能安稳的生存,大部分人们可以进入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并不像进入西亚的黄种人和白种人那样南进无路,北退冰山,东西大海的窘境。
印第安人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种植,他们可以不依赖农业技术而生存;印第安人并不需要像西亚那样与其他不同的人种交流,美洲既无其他人种可交流和发生商业贸易;也可以不与众多其他部落交流和交易也能生存。如此,印第安人的知识积累和复制能力就无法发挥不出来,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复制和积累,文明是难以产生的。
同样,因为生存环境较好,他们并不太需要农业种植,所以他们仍然可以长时间停留于狩猎为主的石器时代。
2) 美洲野生动物不适合畜养
美洲的野生动物也很多,但适合驯养的品种并不多,西亚和西南亚、南亚地区有绵羊、山羊、个头并不太大的野生水牛和野生黄种,还有个头不大的野驴,但美洲的情况似乎并不太好,那里也有野生水牛,但个头实在太大,每头重达1000公斤,性情刚烈,无法驯化。
西亚可以利用驯化的驴、黄牛、水牛用于农业耕种,印第安人却找不到可以驯化成耕种牲畜的动物。
另一方面,美洲猎物丰富,动物畜养的动力不足。
(3) 没有发现红铜技术
红铜技术的发现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力是难以估计的,但很遗憾的是, 那个人在原始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几十万年才出现了一个,印第安人在美洲一万多或两万多年并没有出现那样的天才。
(4) 商业不兴旺致文字难以发达
印第安人过着富足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对商业贸易的需求小得多。只有集中于墨西哥湾附近的人们才有贸易的动力,因为那里人口集中过多,开始有了不同的分工,人们不再完全自给自足,商业系统才有了存在的空间。
商业贸易促进了图画的进化和简化,象形文字和符号得以产生。但商业贸易并不能深入的影响南美和北美大陆,那里的人们仍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文字系统只能停留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发达的文字对文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玛雅文明只能停留于相当亚欧大陆的新石器时期,文明程度远落后于亚欧大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