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出身于特殊的家庭背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吗?

诺奖得主的布衣与光环(图/黎青)
穷人才知穷滋味

和普通人一样,诺奖获奖者也深受童年经歷的影响。诺奖得主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的子女,在拥有一定特权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大,但是也有例外。出身贫寒的人也有获得诺贝尔奖的,马里奥‧卡佩奇就是最好的例子。
卡佩奇,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孤身一人在战时的义大利街头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在一次採访中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一段经歷。
我不是躲在被炸毁的房子里,就是躲在废弃的房子里。我们曾经待过的一栋房子其实是德国人拷打和用刑的地方。进去之后,你能在地上看到各种割下来的身体零件,比如手指、鼻子、耳朵等,这些我都见过。那是在我5岁到8岁的时候。

马里奥第一次走进校园时,不会读,也不会写,甚至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他经常做噩梦,以至于把床单撕坏,床也被弄坏了。社区提供的情感支持帮他克服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很多获奖者的确成长于窘迫的环境中,其中一个例子就是1957年的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加缪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在他还不到1岁时,父亲就死于马恩河战役。虽然家中很穷,但加缪的童年生活过得很开心,因为有学校里的一群朋友,有他热爱的足球、海滩,还有可以游泳的港口。
另一位童年时期饱尝生活艰辛,成年之后,生活依旧窘迫的诺奖得主是瑞典人哈里‧马丁松。他在197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穷困贯穿了他的整个青年时期。哈里1904年出生于瑞典南部,父亲是个酒鬼,在他6岁时因肺结核病故,母亲丢下他和他的6个姐妹,只身前往美国谋生,这给哈里造成严重的感情创伤。
另一位备受贫困折磨的诺奖得主是阿诺‧彭齐亚斯。他曾这么描述。
穷人才知穷滋味。贫穷意味着你早上一睁眼就要去弄死浴缸里的蟑螂,意味着你将穿着那些令人嘲笑的旧衣服,意味着8月底才能吃上桃子…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贫穷现在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的生活,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努力以求获得别人的接受和认可。
虽然通常情况下,诺奖得主都有特殊的背景,但显然出身贫寒并没有阻挡他们获得诺奖的可能性。
文化资本
出身于特殊的家庭背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吗?
出身于学者家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除了遗传的天赋之外,还有知识氛围、亲朋好友的激励以及父母在学术生涯上给予孩子的指导和帮助,所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谓的「文化资本」。
A.罗滕贝格和G.怀舍克曾研究过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和文学奖得主的家庭背景。他们发现,很少有获奖者走上跟父亲一样的职业道路,但他们又得出结论说,父母经常对文学奖得主抱有「未完成的创作愿望」,而对科学奖得主怀有「未实现的创新和科学愿望」。
哈里特‧朱克曼曾考察过1901年—1976年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和一些普通科学家的家庭背景。她发现,不仅28%的科学家出身于中上层阶级,而且高达54%的科学奖得主也出身于同样的家庭背景。换言之,即使是在科学家之中,诺贝尔科学奖项得主也属于社会精英阶层。
在这些共性之外也有很多特例。爱因斯坦的父亲是个电工,梅里德‧科里根的父亲是个门窗清洁工,罗莎琳‧雅洛的母亲读到6年级,父亲只读到4年级。
当家中有一个诺奖得主出现时,一种特殊的荣耀就会降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的父母正是1903年的物理学奖获得者居里夫妇;居里夫人后来又在1911年获得了化学奖。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逊1906年获得了物理学奖,他的儿子G.P.汤姆逊在1937年也获此殊荣。尼尔斯‧玻尔1922年获得了物理学奖,他的儿子1975年也获得了同样的奖项。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儿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在1915年共同获得了物理学奖。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拿到了1929年的化学奖,他的儿子乌尔夫‧冯‧奥伊勒拿到了1970年的物理学奖。卡尔‧西格巴恩和儿子凯分别在1924年和1981年获得了物理学奖。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默达尔1974年获得了经济学奖,8年之后他的妻子阿尔瓦‧默达尔因为在裁军方面做出的努力获得了和平奖。
失去父亲的孩子
我们无从得知有多少诺奖得主从小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但的确有少数获奖者是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长大的。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採访过91位非常有创造力的人物,其中包括几位诺奖获奖者。他发现,在他的样本中,有30%的男性在童年时期失去了父亲或母亲。
有两位诺奖得主的母亲拒绝跟他们的父亲结婚:马里奥‧卡佩奇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另一位是1971年和平奖得主、德国政治家维利‧勃兰特的母亲。至少有40位诺奖得主在11岁前就失去了父亲。
亚歷山大‧索尔仁尼琴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贝尔塔‧冯‧苏特纳也是遗腹子。很多人推测说,正是因为父亲的缺失或缺席,激发他们获得了这样的成就。让-保罗‧萨特年幼时父亲也去世了。萨特说:「如果他还活着,他肯定会毁了我。我很庆幸他年轻时就去世了。」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这些获奖者的成功是对他们母亲能力和奉献的讚颂。
所以诺奖获得者是这样一群人,有的人挺过丧父之痛,活了下来;有的人跟父亲感情疏远,备受折磨;有的人跟父亲关系融洽,从中获益良多。https://magazine.chinatimes.com/cn/readers/20180103002089-300610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l=relate_question_1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叔父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爱因斯坦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读物不但增进了爱因斯坦的知识,而且拨动了年轻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对问题的深思。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失败。他接受了联邦工业大学校长以及该校著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的建议,在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念完中学课程,以取得中学学历。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教育,在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在学校中,他广泛的阅读了赫尔姆霍兹、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著作,他最着迷的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他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在失业一年半以后,关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罗斯曼设法说服自己的父亲把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去作一个技术员。

  爱因斯坦终身感谢格罗斯曼对他的帮助。在悼念格罗斯曼的信中,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当他大学毕业时,“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象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1902年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等待专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爱因斯坦正式受聘于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专利权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