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藿香正气水有毒无效?[ZT]

by 澎湃新闻网
"中暑是因为水分/盐分迅速流失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体温升高。象薄荷醇刺激TRPM8受体,欺骗机体产生‘冷’感,实际又没降体温有毛用?酒精是高渗液体有脱水效果,WHO、中美CDC的指南均要求中暑/腹泻情况下不要饮用含酒精饮料,而应及时饮用足量淡盐水/补液盐……”
----------------------------------------------------------------------------------
中西医的粉丝们又吵开了。这次的焦点是一款常见的药品----藿香正气水。一直以来,藿香正气水都被看做是一种治疗夏季疾病的良药,它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被认为具有预防中暑,治疗呕吐腹泻的功效。对于这种观点,微博博主@远离中医药提出了不同看法,在7月29日晚,他发表了一篇《藿香正气水的真相》,随即受到热议。

“远离中医药”首先指责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不负责任”。虽然药水说明书按国家食药监的相关规定,注明了成份包含有毒药材生半夏,但其并未在说明书中警示酒精和其他药品联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作者炮轰说明书的成份和适应症与唐宋时代没有区别,并以《中华本草》及《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为依据,对厚朴、生半夏、大腹皮、甘草、酒精等药物成份的毒副作用一一作出分析。

中暑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在“远离中医药”看来,含40%-50%酒精的藿香正气水根本不适合中暑患者使用,也不适于预防中暑。至于说明书宣称的治疗感冒,作者也分普通感冒和“胃肠型感冒”加以探究,结果是藿香正气水既不能治疗普通感冒,也无法治疗由病毒引起的“胃肠型感冒”,试图以藿香正气水减轻“呕吐腹泻”症状只会适得其反。

紧接着,“远离中医药”又依据论文历数藿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不仅发生率高,而且涉及神经、循环、消化等等系统。作者展示了多个因服用藿香正气水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例,症状有过敏性皮疹、抽搐、过敏性休克等等。“远离中医药”认为,面对中暑、肠胃型感冒这些疾病,“只需要即使服用很安全的补液盐、复方感冒药即可”。藿香正气水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是完全不必要的伤害”。至于藿香正气液及其他片剂、丸剂,虽然可以避免酒精导致的不良反应,但依然对中暑、感冒无效,“其他副作用还是一样”。
“远离中医药”对藿香正气水的“打假”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一些人从自身的服药经历出发,表示并不赞同博主的结论。如名为@苏苏爱潜水的网友说:“我一年四季手袋都备有一只藿香正气水,自己体寒易受凉头疼恶心,尤其长途旅行倒时差舟车劳顿人不舒服的时候,都是一只藿香正气水搞定。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烧方法,家里三人试过两人有效……”

除了这类经验之谈,也有人质疑博主在谈论成份时回避了剂量的问题,如网友@张蛋蛋努力学英语就说:“药方中只有生半夏毒性较大,而药方辅佐料为干姜汁,半夏与生姜配伍可以降低毒性。我并不否认中药的毒性,是药三分毒,西药也是如此。所有药都有有效计量与中毒计量,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毒药也能治病,超出一定范围,良药也能致命。”又如名为@残梦蝶的网友也强调“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生半夏的毒性成分不耐热,又不溶于水的,煮成汤剂哪里会中毒啊……还有甘草酸,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好么,更别说甘草酸是很多西药的主要成分……”

对“远离中医药”的质疑不仅仅来自网友,中医界也有人很快站出来回应。31日早上,微博认证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师”的“中医杨桢”发表文章,题目就是《藿香正气水为什么能解暑?》。杨桢以今年5月韩国食品研究所和美国杜克研究中心联合发表论文为例,来说明为什么藿香正气水有效。这一研究发现藿香和韩国薄荷中含有5种 TRPA1激动剂。杨桢在文中说,“TRPA1是最有名的寒通道,受到激动后可以产生寒冷感……藿香正气水中没有薄荷,但是有酒精,酒精是TRPV1的激动剂,如同辣椒。吃辣椒喝酒表面皮肤扩张可以散热,都是TRPV1发挥的作用。在特定情况下,TRPV1可以调节TRPA1的活性,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产生更强的凉冷感。藿香正气水原为散剂,就是粉末,后为酒剂。一来便于服用,二来解热祛暑效果更好。”在文末,杨桢还附上了论文中的化学结构式和荧光对比图。
中医杨桢用图表说明韩国和美国对藿香正气水的研究。

不过,较之“远离中医药”,杨桢的文章要简短许多,既没有对“藿香正气水为何有效”作进一步的论证,也没有解释文尾的三个图表。杨文发表后,“远离中医药”直接转发予以回应:“杨神医太奇葩了。中暑是因为水分/盐分迅速流失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体温升高。象薄荷醇刺激TRPM8受体,欺骗机体产生‘冷’感,实际又没降体温有毛用?酒精是高渗液体有脱水效果,WHO、中美CDC的指南均要求中暑/腹泻情况下不要饮用含酒精饮料,而应及时饮用足量淡盐水/补液盐……”

与此同时,杨文含糊的行文也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质疑,如网友@Nic_SH就评论道:“韩美联合发表的论文发表在什么地方,能否提供出处供查阅?TRPA1受到激动后可以产生寒冷感是否能够真正降低体温还是仅仅产生寒冷凉爽的感觉?‘藿香正气水中没有薄荷,但是有酒精,酒精是TRPV1的激动剂’藿香正气水中激动TRPA1通道究竟是藿香还是酒精,还是两者皆有?烦请杨先生不吝赐教。”

微博名为@德玛西亚希的博主更是在31晚发表文章,直指杨桢的文章意在“钓鱼”。德玛西亚希在文中说,杨文提到的TRPA1受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钙通道离子受体。“目前的研究认为,TRPA1受体的功能是感受有害性疼痛及温度,TRRA1受体的激活激活可以引起人的疼痛和寒冷的感觉。但是,注意前面的限定词,是有害性疼痛和低温,这个机制只是一种人体的防御性机制,而不是体温调节。”换言之,激活TRPA1受体并不能调节体温。受体被激活带来的清凉感只是一种欺骗,“并不能带来体温的变化。也不可能改善中暑的体温升高的表现及危害。”

藿香正气水小史

藿香正气水的主药藿香,又名大叶薄荷、土藿香、大藿香,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多年生草本。藿香全株都可做药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医学上以茎叶入药。《本草正义》说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去处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古代医家在使用藿香的基础上,逐渐配伍形成了藿香正气方剂,“藿香正气散”是最早的一种剂型。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就收录了“藿香正气散”。到了宋代,“藿香正气散”又被收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部广泛流传的方书中,此后一直为民间沿用。

近代以来,藿香正气散方剂依然是“居家旅行均宜常备”的中药,有杂志就将藿香正气散列入“家庭药库”,向读者介绍。如胡庆余堂等知名药局皆有生产。上海永济堂等药局,还在夏令之际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施送藿香正气丸一类的“夏令要药”。当时也有杂志将藿香正气散列入“家庭药库”,向读者介绍这种常备药。“远离中医药”在其文章中称《中医急诊学》推荐藿香正气水治疗霍乱是一种“胡搞”,其实民国时已有人认为藿香是治疗霍乱的良药。
一位名叫朱振声的人就曾在《长寿周刊》上撰文,称霍乱是“系阴阳不和,而邪正交争,故而上吐下泻,挥霍撩乱,甚则转筋”,藿香之所以有疗效,在于其“香能舒脾,辛能行气”。另一位民国人士葛养民也说,霍乱“症之普通者,大都用藿香正气散……至于药之增减,分量之多寡,均以病症转移”。
有人认为藿香是治疗霍乱的良药。

“远离中医药”在文章中提到“藿香正气水”的毒副作用,这一点在民国时也已有人注意。近代知名的小说家陆士谔,早年学医,学成后一直在上海行医,1940年起在《医药年刊》上开设“陆氏谈医”专栏。期间谈及“藿香正气散”时,就曾指出“藿香正气散”的毒副作用:“其加苏药藿香,必有头痛恶寒之表症;加白术大腹皮,必有腹中满闷之裹症;加半夏,必见泛恶呕吐;加桔梗、茯苓,必见小便不利”。只是陆氏本为中医,在此一一列举诸多成分的不良反应,目的还是在于让读者们辨证用药,不胡乱妄投,提醒读者们藿香正气散不可“统治四时感症”。

有趣的是,藿香正气水的主药藿香,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而且在近代就已经行销海外。民国时就有杂志报道藿香在德国畅销的新闻:“中药中的一味‘藿香’,在德国竟出足了销头,他们认为‘藿香’是能治百病的圣药,酒醉也去吃它,疲倦时也去吃它,伤风感冒,都备一些藿香。”依新闻的说法,当时藿香在德国价格很高,“一马克只能买一二两”,许多华侨都销售此药,利润高达三倍。文章还说,许多德国人怀里都藏着一包藿香,同时也试种各种藿香草。这样的情形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近代以来藿香使用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民国杂志报告了藿香在德国畅销的新闻。

藿香正气水药名之所以叫“藿香正气”,是因为这一方剂以藿香为主药,疏醒脾气,能治“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即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呕吐腹泻等等。
近千年的发展中,藿香正气散发展出多种剂型,此次中西医争论的“藿香正气水”即是其中一种,其他剂型还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胶囊等等。与之前的很多次争论一样,双方说着说着,总会辩论中西医的科学性。名为@难易之相成也的网友表示,药物都有副作用,中医比西医强的地方在于,“有伤寒论这么一套完整疾病理论架构体系,什么症对应什么病。”另一位网友@张白驹则认为,很多人在争论时都卡在了“西医”这个名字上,西医的正确地说法是现代医学,是中西方医学工作者在近两百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依靠经验主义发展,有可取之处,但仍需要进行科学的毒理实验来鉴别。”名为@洪杰不看 ntr的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西医是科学,中医是技术”,在现代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医,“一味地否定中医或西医可能就会变成教条主义者”。
这次中西医争论的藿香正气水,虽然是一种现代制剂工艺制造的药品,但其毕竟是中成药,依然属于中药。其效用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中医自近代以来面临的“科学性”难题。可见想见,藿香正气水是否有效这一问题,会同“中医是否科学”一样,继续引起中西医的激烈争论。
真理越辩越明,实践总能出真知
有没有毒我不知道,但是上个月我中暑,一开始不知道,就是头疼恶心呕吐,特别厉害,喝水没见有什么效果,然后我爸就让我喝藿香正气水,平生第一次喝,特别辣,特别难喝,但是喝下去一会儿就没事了。然后今年特别热,有几次又出现一些小症状的时候我就很自觉的及时喝一瓶,都是随即就好了,再没有出现那么厉害的情况。所以说有毒没毒不太清楚,反正管用是真的,光喝水真没什么用处,都说是药三分毒,不要经常吃或过量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吧
极多的中药确实有毒性,无法服用安全。但就我自己,夏季暑热头疼胃肠难受时,藿香用了,就恢复的很快
  谢谢你的花

【庶女有毒】番外已在6月底出,可解答若干疑问。文已进入“完结区”
反正我中暑喝“藿香正气水”十分有用,西医只会让人多喝水,挂盐水。同意楼上,实践出真知。
嗯,我也是觉得,中暑时喝了非常有用,几乎是药到病除。而且对胃肠感冒也很有效果,我今年得过一次胃肠感冒,吃别的药都没用,藿香正气水喝下去就感觉对症了。话说,什么药又没有毒呢?抗生素就没毒吗?根据我的日常经验,藿香正气水还能治痱子。孩子如果起来痱子,用它来擦,不刺激,还特别有效果。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很多中医本来就是以毒攻毒,而且中医很多本来就强调是药三分毒,非要一个正常人吃药,然后说有副作用,不是搞笑
喝过两次藿香正气水,效果很好,我是没有啥不良反应。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中医方子还是蛮管用的,很多都能用到日常饮食里来治病。

以前脚脖子上长了个瘊子,本来只有一个,几年下来逐渐发展到了另一个脚脖子上,连手上和胳膊上也各长了一个。去医院医生说得手术,但是会复发。

后来一个老中医让吃薏米,煮米饭吃的时候放上把薏米一起煮就行。那一阵子,老妈天天做薏米饭给我吃,结果不到一个月,瘊子全部消失了。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一直没有复发过。
纠结的一个月
中国人用了一千年了,现在说这个,感觉是在打广告,是有什么药品要出来了?
我爱藿香正气水,效果相当之赞
新闻叙事模式的简单化形成的逻辑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底层就代表着正义,弱者就代表着道德优势,权力就是恶的,体制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有毒没毒不知道,反正有用。以前特别讨厌藿香正气水,单有一年夏天很热,在有点中暑的情况下进了很冷的空调屋子,然后发烧呕吐,吃了热感冒的药没用,最后一瓶藿香水正气水下去立马不恶心了,从此夏天由于冷热交替带来的不舒服,就喜欢喝一瓶,不过如果一瓶没效不会喝第二瓶,主要是第一次喝的效果太立竿见影了,所以一瓶没效我就会认为不对症,不会再吃了。
刚才觉得难受,喝了一瓶,马上感觉好多了。说实话现在冒着高温喝完一瓶继续工作的人太少,大多数人喝完就休息去了,别说有用,就算只有心理安慰的作用也对抵抗疾病有很大作用。西医呢?就是打针挂水,说真的我觉得那个更不靠谱,有事没事先输三天液。
恩恩 藿香正气水肯定有效的啦  中暑的自是不用说 练车太热怕中暑喝上一瓶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鉴于最近大家文荒,推荐下我看的小说:禽兽不如的穿越女,制霸好莱坞,木兰无长兄,末代帝王求生记,故国神游,卿本绝味,没有来生,纸上人,等你的星光,【福尔摩斯】捕获一只侦探,末世之废物,巧言令色。不保证好看,仅作参考。

兔子君果然把小羊也救回来啦
有没有毒我不知道,有没有效我是知道了,自己喝过才能说这话,夏天喝效果还是杠杠的,虽然味道实在是难喝...
要看剂量。我自己前两天吃了一袋藿香正气丸(8小粒),休息2个小时后,生龙活虎了。。

不过,我在跟的一部小说的作者,据她说,估计喝到了剂量or浓度比较大的藿香正气水,她感觉她的小命当场去掉了半条,连忙拍照发微信圈:如果万一不幸死亡,就是某某牌子的藿香正气水害得,然后建议,身体不好的人,吃这个牌子的藿香正气水,真的不合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