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纽约的教训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 Shinal)认为,美国的金融行业,乃至于整个经济都应该分散化配置,不能再集中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沿海地区。
以下即辛奈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桑迪飓风和海水的联合肆虐之下,纽约城还是活了下来。不过,仅仅活下来是不够的,纽约必须学会汲取教训。
小企业会重新建设,初创公司会重新开业,人们将会再度得到咖啡,纽约乃至于整个东海岸的人们都将重新振作起来。商业计划再度铺开。我们的世界原本如此。
尽管当地遭受的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但是风暴所造成的经济损害都是短期的,不足以对经济增长、失业率和股票价格等等造成任何长期影响。
1929年10月29日的大崩盘,纽约挺住了,整整八十三年后的同一天,桑迪冲上了纽约的街道,这一次纽约也会挺得住。不过,飓风所造成的巨大损害,某个角度说来,其实也是在以戏剧性的方式来告诫我们,金融服务行业(事实上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美国经济)应该更加分散,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变数。
周二,当全世界的人们想要买卖美国股票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交易所又没有开盘,因为纽约还没有准备好。这很容易理解,哪怕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夜以继日地努力,一切要恢复原状也是需要时间的。可是,与此同时,遍及全面的众多企业,他们的股市融资,他们的股票交易,也都不得不停了下来。对于纽约而言,时间是必需的,可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这是非常糟糕的。
飓风对这个城市的劳动力,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分散众多市场的一个理由,其实在有互联网存在的今天,这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金融服务行业应该使用自己所掌握的大量资源,来确保整个行业更加富有弹性和机动性。这对该行业大而不倒的业务是好事,对于美国经济也是好事。
企业使用技术,可以让美国经济能够更好地面对种种变数,无论这变数是来自于天气、政治还是别的什么——最终,他们是能够为这些理念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的。
如果不是在纽约,我们也可以在新泽西的大西洋(9.43,0.01,0.11%)城开始这些实验,那里的人们总是会乐于接纳新生事物,富有冒险精神。如果遭受灾害的地方得到了援助资金,我们当然希望资金能够有一部分用于确保下一次灾害对宏观经济的破坏可以压到最小化。
无论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气候的变化,我们眼前的现实至少是谁都不能忽视的。我们以前可曾想象过曼哈顿市中心会连续两年有洪水到访,或者是想象过风暴能够从大西洋城一路肆虐到芝加哥?
如果极端情况一再发生,显然就会改变当地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改变这一切的成本。我们面对的未来,很可能是一个充满更多更强烈海洋风暴的未来,这对于一个人口和经济主体都距离海岸线很近的国家,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要做出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重大的经济机会,只要企业家们有正确的理念,知道该如何让美国经济变得更有柔韧性——当然,美国的城市、美国的人民和基础设施在新的世纪当中,也会要求更大的安全性。
眼下的纽约是个典型的例子,让我们明了可能遇到的挑战,希望那些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人能够以此为契机开始思考。
如果好的理念在纽约能够行之有效,那么也就可以用于整个国家。(子衿)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