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打过仗的沈括-启蒙篇 西夏篇

打过仗的沈括-启蒙篇
ZT
黄河故人

http://www.cchere.com/thread/1229283


沈括在军事上的成就不是很高,这和当时的条件有关,也和个人追求有关。我们不再这件事情上多说很多。

沈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并不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他的成长,还是要有一定的环境因素的。沈括的时代没有军校,也没有军事杂志,更没有各类军网,想学军事至少需要有书可看,有人可师,那时候还没有推广活字印刷术,想看到兵书战策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偏偏沈括就有这个条件。

沈括的妈妈许氏,娘家有个哥哥叫许洞,许洞写了一本传世兵书《虎*经》,并把它献给朝廷,想换个官做,原因当然是许洞科举不顺利,又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怜许洞一身本事,除留下一本兵书外,没做成任何事业。

许洞在沈括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才活了四十多岁,而生沈括的时候许氏已经四十七岁了。沈括有个哥哥,沈披,沈披比沈括大二十多岁。许氏把自己在哥哥那里学到的知识交给了兄弟二人,二人小时候就喜排兵布阵。沈括曾经在苏州许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他把舅舅的兵书和参考资料看了个够。这里多说一句,虽然沈括从他哥哥那里学了很多,而且沈披的箭射的要比沈括好得多,沈括还跛足病目,沈披后来遇到土匪的时候竟然惊慌失措,最后被人弹劾临阵脱逃。

关于沈括的母亲多加一句,许氏的墓志铭是曾巩写的,沈括的父亲墓志铭是王安石写的。

沈括后来查访河北防务,判军器监,奏对阵法,驻防西夏前线,这些事情办得很好,和当年的童子功基础好是密切相关的。
打过仗的沈括:西夏篇(上) [ 黄河故人 ] 于:2007-08-31 05:20:04 复:1229283
这里有一段直接复制粘贴的黄有财兄弟的文章,非常不好意思。黄兄写得非常明白清楚,俺就不再多嘴了。

西夏境内北有阴山与狼山保护着河套平原,西有贺兰山与黄河自西南向东北并行,首都兴庆府(银川)依山带河,形势雄固,其北方贺兰山和黄河之间的克夷门要塞更是北方进出银夏的咽喉要冲,蒙古第二次侵夏之战就被阻于克夷门外两月,最后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才攻克了克夷门,进抵兴庆府外,逼迫西夏纳女请和。夏之西南有祁连山,东南有六盘山,乌毛素沙漠在东,腾格里沙漠在西,巴丹吉林沙漠在西北,靠近宋朝边境的横山,更是其对宋的重要前哨基地和进攻跳板,其地“延袤千里……其城垒皆控险,足以守御。”宋若反击即使控制横山也要越过乌毛素和黄河才能对其根本造成威胁;而北方来的敌人辽、金、蒙古,也被阴山和黄河阻隔,即使翻阴山渡黄河后仍然要越沙漠穿黄土才能紧逼银夏,西夏人只要坚壁清野,在贺兰山以逸待劳即可稳胜不败

西夏的地形易守难攻,但也带来一个问题,自己扩张也困难。就那么大点地方,也就那么多人。西夏总的来说是很穷的,地方又小,说句站着说话不腰疼得话,要是北宋一仗一仗稳扎稳打,宋甚至有可能用一连串的失败换来西夏的灭亡。宋神宗是第一次伐西夏,宋惨败。但西夏惨胜如败,来年逼的他必须以全国之兵来攻。

不同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西夏从政权建立之初,就确立了蕃汉联合统治的原则。所谓“蕃汉联合统治”,指的是以皇族鲜卑拓跋氏(目前西夏研究者比较倾向于西夏皇族拓跋氏和北魏拓跋氏为同族,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被西秦灭掉后,拓跋(秃发)鲜卑一分为二,其时迁往青海的部分融入了当地的党项部落,成为党项八部之首)为核心,党项羌上层为主体,联合吐蕃上层,回鹘上层以及汉族地主阶级,共同治理西夏国家,早在李继迁重建夏州政权之时,最始“设官职,以定尊卑” 时建立的联合统治机构由十一人组成,其中汉姓三人,党项羌姓四人,鲜卑拓跋姓两人。此时蕃汉联合统治尚以蕃为主,以汉为辅。但到了李德明时期其官署总人数仍为十一人,但却变成了汉姓八人,蕃姓三人的以汉为主,蕃为辅,只不过这些汉人大多是蕃化的汉人而已,例如后来权极一时的梁氏。

说完了西夏的地理和政治,说一下西夏的历史。

党项人唐时归顺,赐姓李,其中拓跋部迁徙到夏州,被称为平夏部,唐末拓跋思恭镇压黄巢有攻,再被赐姓李,建夏州为“定难军”,名义上归属中央朝廷,实际上割据一方。宋建立后,对宋称臣。后来李继捧新任节度使之后,到开封见赵光义,结果被留下了,李继捧不得以献出土地。宋太宗这招有点流氓,但却还算有效,吴越国就是这么完的,这么被搞定的可不止一个。但是李继捧有个族第李继迁,不愿跪降,带了几十人到地斤泽开始打游击。那时候宋刚刚开国,精兵良将都在,李继迁被打得抱头鼠窜,虽然窜来窜去,但是竟然存活了下来。后来赵光义两伐契丹失败,失去信心,到了他儿子,李继迁又攻灵州干脆弃守灵州。灵州,古称朔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就这么离开了著名的外行领导内行的北宋。后面大家还会看到更多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

说一下放弃派的理由:

1打仗会花太多的钱,关中一带压力太大。(那是塞上江南,有宝竟然看不见!!!)

2.就算放弃灵州,他们只有几百户人口,能有什么作为?(放屁,有落水狗还不打!!!!)

3.只有放弃灵州,才能证明李继迁不讲道理,这样我们有道理,所以天地鬼神不容,李继迁必然自灭。(脑子有水啊!!!!)

当时有人主张封锁党项的青白盐入境,失去了支柱产业,党项不战自溃,放弃派头头竟然还要接济敌人粮食,还办到了。(KAO!!!!!)

1002年,李继迁克灵州,1003,迁都灵州。至此北宋再也得不到马匹,西北边境,又多了一个劲敌,所花的钱财,那更是无数了。1004,李继迁死。1038,孙李元昊建西夏。1040-1042,北宋三次惨败。

多说一句,宋朝的这些皇帝,也就赵匡胤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北宋不缺钱,赵匡胤曾经打算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没有办这件事就去世了。有笔记说,赵匡胤打算如果买不会燕云十六州,就用这些钱买契丹的人头,也差不了太多。
打过仗的沈括:西夏篇(中) [ 黄河故人 ] 于:2007-09-02 00:49:52 复:1229283
关于下面这写部分,请大家参考十月的《新宋》。如果说《新宋》是理想化小说的话,那么可以说十月把当时的计划变成了现实。

关于在西夏前线的战争,也许会把它们单独摘出来写,因为要是全写的话,这一部分就失去意义了。我们在这里只写一下沈括的工作。(越写越觉得自己写不好)

沈括跛足病目,指望他上阵提刀砍人只有可能在小说里看到,沈括是个文官,他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且完成得非常好。打仗也不仅仅是提把西瓜刀对着砍那么简单

1.练兵。宋一直径略西北前线,兵精粮足,但是有用还是当地土著百姓,沈括搞起了民兵。在沈括的经营之下,边境百姓以武为荣,并选拔了一批边地良家子,配合官军作战。这一千多人,能骑善射、骠悍勇猛、熟悉地形、语言精通。(79年好像也招了很多中越边境的民兵入伍)

2. 抚军。这个话题太大,恐怕一句话讲不完。

宋有禁军和厢军,除此之外还有乡兵、蕃军。禁军很受宠爱,沈括还刚到任,朝廷有诏书嘉奖禁军,却没有别的士兵的份。沈括认为赏罚不公,同样干活,却不同等待遇,会造成驻军不合,以致影响将来协同作战,甚至………沈括一方面压住诏书不公布,一方面矫诏给其它士兵奖赏,同时上书皇帝。神宗皇帝非常高兴,发金牌赞赏沈括,并且从此对所有士兵一视同仁。

五路伐西夏,种锷沈括一路共有十万大军,在西夏遭遇军粮不继和雪灾,大军溃散。刘体仁擅自带三万人逃回,结果剩下的七万人没回来几个。三万溃兵直抵成下,乱成一团。有人建议排兵讨伐。沈括不同意,他在城外给这些士兵慰劳,又重新整顿这些士兵。而主谋刘归仁回来后,刘某咋称回来调兵,沈括毫不留情,责之调兵为何无兵符,刘不能言,随被斩首于众将士面前。沈括对朝廷来使说,这些都是多年来练出的精兵,到万死一生之地征战,因为将帅的失误才逃生以归,应当体谅他们。

沈括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将士得到了将士的拥戴。

3。战略。

五路伐西夏,种锷沈括损失最大,成果也最大.出证的士兵,回来的不过十之二三,但却控制了横山。横山的重要性是什么呢?横山就象西夏功掠北宋的桥头堡。横山不大也不高,但是攻击北宋已经足够居高临下了。面向西夏一方向是沙漠,宋要是想进攻西夏,打完横山就要进沙漠,困难可想而知,而控制横山之后,天险已经与西夏共有。而且横山土地肥沃有水有草。西夏进攻北宋,可以在横山吃饱喝足、休息好了、居高临下看清楚了,然后从容不迫的发动进攻。失去了这个前沿阵地,西夏再也无力向宋发动大规模进攻。

横山还有个好处,就是特别适合宋的堡垒推进战术。因为横山自己可以供给自己,不用从后方运粮,省掉了相当一笔开支。西夏一方,若攻横山,必须先跨过毛乌素沙漠,未战师已疲,想进攻北宋在这里修建的乌龟壳,需要掂量掂量自己。

事实上也是这样,永乐一败,宋一共损失士兵一万一千多人,和以往相比损失少得可怜,西夏方面付出的是三十万大军来攻,国内要男丁十抽一,按照我们前面算得后勤比例,基本上西夏境内壮年男人什么都不用干了,而且西夏是重骑兵,后勤压力更大,他支撑不起。

4。筑城

在筑城的问题上,沈括和种锷要在乌延筑城,从朝廷来的徐禧要在永乐筑成。这时候的沈括权力已经基本被架空,无力也不敢与之抗争。

乌延城据险地,在横山中部偏北,到夏州80里,土地肥沃,地形险要,俯瞰平原,控制青白盐产地(这等于要饿死西夏,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换外汇的东西),北面是牧场,可以养马,出产铁矿。是在是块好地方。

永乐城呢?永乐城在衡山南部,好处是形势比乌延城更险要,扼无定河谷,直接堵死了西夏最后一条进攻的通路,还可以抚慰当时已经失陷百年的百姓,再就是将来替代银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修永乐城比较快。

永乐城离基地太远,而且没有水,最后终于到在了这上面。

说两句徐禧这个人吧。许洞献兵书未能求得一官,这人也是献书《治策》,结果求得大官,收术的人是吕惠卿,大宋朝奸臣榜数的着的人物。徐禧到前线,王安礼说“禧志大才疏,必误国”。看看此人在前线干的那些事情:

一道前线,先把沈括架空,然后准备争功。建永乐城的一大原因是乌延城是沈括他们提出来的,说什么也不能让功劳落入他们手里。

修永乐城和种锷争执。种锷从京城回来,强烈反对修永乐城,徐禧竟然欲斩种锷。种锷说:修城必死,不从汝命亦死,这样死了总比丧师辱国强。徐禧干脆把种锷的兵夺之一空。后来种锷在徐禧被围的时候不发兵,颇为人批评。可是批评的人也不想想,种锷只有4千人,夏是三十万,种锷丢了自己的阵地更麻烦。

西夏欲功永乐,徐禧收到十几份情报,但都不信。实在无法想象您在别人脖子上架了把刀,别人也和您一样迟钝!!

徐禧带2万5千人去就永乐,唯恐沈括争功,对他说,你是大帅,不可轻举妄动。可怜沈括这个有名无实的大帅。为什么呢?后面降到沈括的战例的时候就好说了,当年种锷带大军出征,沈括就凭这手底下一点留守人马,大了若干漂亮仗。再加一点,去永乐竟然没派斥侯。

西夏骑兵渡河,部将建议半渡而击。徐禧来了句“王师不鼓不成列”,这难道是那位著名的**公附体?

永乐城靠河椅山,却没有水源,靠河边水寨取水。西夏一上来就夺了水寨,目标非常明确。水寨被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需官觉得粮食金贵,不愿意给水寨守军多发粮食,结果士兵大乱,逃回永乐城。西夏自己估计也没想打这么顺利。

当时前线练了1000人的特种部队。西夏骑兵到了成下之后,徐禧令士兵背山面水列阵出战,西夏5万骑兵则背水接战。这时候耗也把这些重骑兵耗的累死了。徐先生好大喜功,却偏偏派这1000人对着骑兵猛攻,三鼓而不下。西夏反攻,大家一看精锐的特种部对都不行,于是阵脚大乱,全军溃回永乐城。

九月初六永乐城完工,九月二十一的太阳徐禧就没有看到。这一败,不是很大,但是打击了宋神宗那极为脆弱的神经,直接打消了他的信心,并间接在肉体上搞定了他。
打过仗的沈括:西夏篇(下) [ 黄河故人 ] 于:2007-09-02 08:02:46 复:1229283
沈括的几个具体战例:

沈括没打过几仗,所以我们也没有多少话好说。但是,沈括打的几仗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顺宁寨之战。

顺宁寨在宋夏边境,庆历年间所建。当时是种锷带大军已经出发离开,顺宁寨里没有几个人了,西夏派兵数万(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大)来攻。守军想要关门自保,沈括不准。派景思谊、屈理带三千兵马进攻、又派人带了十万人的粮草,号称沈括将亲自带兵前往。西夏不知虚实,自溃而去,宋军乘势进攻,取摩崖寨。

这一仗的花絮。

守顺宁寨的时候,寨内有一个年老的妓女姓李,知道西夏梁太后的一些丑事,在城墙上大开个人talk show。西夏军将士苦不堪言,却又一时攻之不下,射箭还射不到。这个故事到了十月的笔下,这个老妓女变成了美貌歌伎李清清,后来还成了对西夏谍报部门的负责人之一。实际上宋对西夏的谍报工作做得非常之好,这一点十月没有夸大。神臂弓大家都知道的,神臂弓是北宋的国宝,但却是西夏原产,宋想办法把这个发明人叫李什么想不起来了,给挖到宋来了。现在知道为什么西夏的弓箭射不远了吧。这个损失对于西夏,估计和美国从中国把钱学森挖走差不多。

点评:

沈括作战攻心为上。

这一仗,好就好在主要是算中了对方主将的心态,高就高在冒险用真粮食吓唬人。对方劳师远征,必然派持重之人,并相当看重情报工作。西夏对宋的情报工作也不差,大规模运粮西夏肯定知道,如果运的是假粮食,西夏就知道宋是虚张声势,自然不会畏惧。现在运的是真粮食,对方就要琢磨一下,是不是真的来人了呢?要是真的来人,不用和我打,耗也能把我的粮食耗干净了,到时候必然失败,要是真来十万人,把我围在坚城下面,那还是要失败,还不如先撤去。这位要是一个二百五,上来就把沈括的粮食给抢了,沈括这条计策就白瞎了,可是西夏会打仗的能人不少,会派一个二百五来干孤师远征的危险活吗?

还有一点,如果顺宁寨失守,或被敌军团团围困长久,前线大军后路就被切断,沈括此举,实在是凶险万分。

不知道这位带队的西夏将领如果后来发现自己躲来躲去的大石头是块大馅饼,会怎么想?

看来不可能在“下”里面全讲完了,请大家等待下下。
打过仗的沈括:西夏篇(烷) [ 黄河故人 ] 于:2007-09-03 21:51:01 复:1229283
为什么沈括在徐禧到来前后会判若两人。

徐禧来之前,沈括干得风风火火,多次不按皇上的既定方针办事,比如矫诏分法奖赏,比如不按规定派兵出战(顺宁寨),比如假称皇帝的任命(三堡),比如越权指挥(金汤),奇怪的是这些事情都得到了皇上的夸奖,比如矫诏分法奖赏,皇上下金牌表扬他;不按规定派兵出战,皇上很称赞他;越权指挥,皇上降诏75,赦30,宣487,札86,给沈括,让沈括厚奖官兵。

徐禧来了之后呢?沈括唯唯诺诺,不敢有不平之声。

这中间的为什么转变呢?马甲推测来自于皇帝对沈括的信任和吕惠卿、蔡确等人的陷害。

沈括和皇帝的私交是不错的,随侍左右很长时间,皇帝对沈括的才能也是很赏识的,也知道沈括能打仗。沈括敢在前线自作主张,也是来自于皇帝对他的信任,掌兵之人能不被猜忌就不错了。但是吕惠卿等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试想一下,沈某人在权力中枢干过,在皇帝身边干过,查访地方干过,出使契丹干过,地方官也干过,他要是在西夏还能打上胜仗,那大概他的下一份工作只能是宰相了。他要是宰相,我吕惠卿、蔡确怎么办?我们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弄走;这人什么都懂,比王安石那个书呆子难骗多了。至于搞垮沈括西夏前线的军民怎么办,和我们一个副宰相一个御史有什么相干呢?

宋代的权利,最讲制衡。沈括正在风生水起,隐隐有前线总指挥的气象,这是朝廷突然来了一个人,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程度,沈括立刻怀疑起来,这也使得他缚手缚脚,唯唯诺诺。

这个情况下,胜了,功劳至少可以从沈括那里分走一大半;败了,就算连作责任,沈括也跑不了。最重要的是,在皇帝和沈括中间掺了一颗沙子,两人之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办事。

吕惠卿是个非常毒的奸臣,他阴毒到什么程度,看《新宋》,里面并没有把吕惠卿完整描述出来,已经很吓人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