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人之两重性初探

本帖最后由 汉山 于 2013-12-25 07:43 编辑

人之两重性初探
张俊杰(江苏石油学校 江苏洪泽 223126) http://219.145.219.156:81/bbs/po ... &extra=page%3D1


  文革期间口诛笔伐,我有幸见到瞿秋白的《自白书》。那是他写给反动派看的。鲁迅转述过瞿秋白的一句话:“我们不骗人,难道连狗也不骗么?”瞿秋白从容坐地就义,证明了他人格的高尚。《自白书》是斗争的形式,连反动派都是不相信的,却给瞿秋白身后带来灾祸。我仔细看《自白书》,其中关于两重人格的话,令人深思良久。那时对瞿秋白大兴挞伐,两重人格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就给他冠以“两面派”,当成批判的靶子。

  此后经过苦苦思索,发现人的身上确实有两种东西同时存在,交替出现,那时叫“两种思想打架”,似乎与“一分为二”的观点差不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社会时兴“全盘否定” 和“全盘肯定”的风潮,上述观点无人敢于问津。是天才,可以从小时候擦屁股开始歌颂;是“坏蛋”,应该从他爷爷开始调查。美玉无瑕疵,榜样人物永远是榜样;反面人物,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真实形而上学猖獗!在这种绝对化的思潮中,就连“一分为二” 的哲学思想也行不通了。伊犁军区某教导员作总结报告,要求干部战士运用“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搞好年终总评。在回答战士提问时,他脱口说出对伟人也要一分为二的话。这便出现了“阶级斗争新动向”,立即内查外调,革除了他的军职。

  然而思想是无法禁锢的。“九.一三”事件动摇了个人迷信,这才敢于进一步了解人的本性。对人的本性的探讨,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三字经》上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人之初,性本善”, 一种是“人之初,性本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千百年来,善恶之争不休。“性本善”之说者,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由于后天环境经历和习惯的影响,逐步两极分化。这种观点得到党当时社会的认可,因为这观点有利于道貌岸然的权势者,且能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性本恶”之论者出言不逊,直接损及达官贵人的形象,提出“自私与生俱来”的观点,尽管也有解释社会现象的办法,却为封建社会所不容。

  这两种观点都不科学,但前者反映了教育的重要性,后者涉及到人类本身固有的品质----生物性。无论古人所说的“伪君子”,或者是今人所讲的“两面派”,都指出了古往今来许多人身上存在的两重性,瞿秋白把这叫做“两重人格”。譬如说,北京在1950年代末试办“无人书店”没有成功,1980年代开始自选售书,报载屡有窃书之现象,其中甚至有局长和学者。局长作报告,学者发论文,不是慷慨陈词,令人肃然起敬么,怎么背后也干起见不得人的勾当?特别是当此改革开放的年代,尔虞我诈、招摇撞骗,报端常见揭露和批判社会腐败现象。于是有人惊呼“道德沦丧”,人们的信仰发生了危机,甚至出现了愤世嫉俗的年轻的殉道者。在这种情况下,奇怪的是各地政治思想工作反而放松了,或者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甚至有人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为根据,任各种现象自由发展,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无用。但是,头脑清醒的人不能不正视,黄色书画泛滥与青少年犯罪增长,是成正比例的。既然反面教员在发生坏作用,我们搞正面教育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又怎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呢?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虚伪这种现象怎样产生,研究人的基本属性的禁区应该打破了。毋庸讳言,人的躯体属于高级动物,凡是高级动物生存所需要的,人类同样地也需要。“饮食男女”,古人认为是“人之所大欲焉”,直率地认为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不会因自然的进化而改变,人的动物性永远不会消失。社会在满足人们最基本需要的条件下才能活动,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尽管狼孩和猪孩现象的报道证明,人一出生就离开社会进入生物界,肯定只能是一个高级动物。然而,谁也不愿意说自己是“动物”,认为那是奇耻大辱。可见人类和高级动物毕竟是有区别的,这区别是进入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来自社会生产协作和交往活动之中。如果把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先天本能的需要,叫做人的自然属性。那么,人类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真善美” 和“假恶丑”,则是人类生存方式决定的社会属性。

  人类社会正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发展动力的。人类的自然属性是不能缺少的,而社会属性是可以改变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属性的病态发展可以决定或改变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又可以作用于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存在的条件,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这种自然属性的需求应予承认和保护。自然属性的恶性膨胀,人就成为赤裸裸的动物,残忍而贪婪,无礼义廉耻可言。社会属性中的“真善美”,有利于社会的幸福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向心力,是正作用。而“假丑恶”的存在,则有害于社会的幸福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离心力,是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是人们自然属性病态发展,采用动物生存方式,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可以把“假丑恶”称做动物性,是有别于社会属性的正作用的。“真善美”是社会协作生产的需要,是劳动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劳动生存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协作、友爱、互助”的关系,于是人类倡导“真善美”。动物生存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发生“掠夺、残杀、寄生”的关系,是为人类社会所不齿的,因而“假恶丑”经常在隐蔽中存在,这就是虚伪。没有“真善美”就没有人类社会,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真善美” 是一定会战胜“假丑恶” 的,虽然要经历曲折的道路。

  没有了自然属性也就没有了人类,因而自然属性永远不会消失。动物性是自然属性在社会属性中的病态反映,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而趋向消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个人的身上同时存在,在非理想境界时期,自然属性随时因环境诱发而恶变为动物性,于是产生各种“假丑恶”的行为。社会属性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会起来与动物性搏斗,如果取胜,则会制止“假恶丑”行为的出现。这就是所谓“思想打架”,这种心理体验是无人不有的。动物性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目的是损人利己,甚至也有损人不利己的怪现象。动物性有些成为习惯,有些则是偶发,与经历和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减少“假丑恶”现象,要从青少年抓起,消除诱发环境和条件,诸如黄色书画和教唆犯等等。社会属性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尅星,学校要坚定不移地长期教育,是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社会属性不是先天的,,完全是社会实践产生的,市教育的结果,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此可见政治思想工作的长期性、必要性和普遍性。社会属性的“集体主义” 多一些,动物性的“个人主义” 就少一些。偶发的动物性一抬头,集体主义的社会属性就能战而胜之。可见“性本善” ,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是颇有道理的。自然属性永远不会消失,这就为动物性的弱肉强食提供了内在条件,肯定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是这样。那么,“性本恶” 论者动物性的普遍可能性,也是值得注意的。只是二者都没有找到“善恶”的来源,认为“善恶”是先天就有的,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瞿秋白在《自白书》中说的“两重人格”,反映了人类本性的两重性。不过,“两重人格”似有表里不一的含义,而我说的“人之两重性”,是讲人既有先天的自然属性,又有后天的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同时存在,本来是相得益彰的,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但自然属性在特定环境中,可以恶性膨胀,甚至形成痼疾,产生了动物性。这种动物性与人类的“真善美”激烈冲突决一雌雄,于是产生人的各种行为。两重性所揭示的虚伪,只是动物性要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附人之两重性示意图:
人之两重性示意图.jpg
2013-12-25 07:42

人之两重性示意图.jpg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物质生产供不应求,于是两种生存方式同时存在,动物生存方式必然不断干扰和破坏劳动生产方式。因此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同人的动物性作斗争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央再三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因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一起抓,这是一项不可偏废的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之际,在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为动物性的萌发提供了许多失控的空间和条件,商品激烈竞争中许多人“不择手段、惟利是图”,泛滥成灾的动物性自然会在法制失控的空间普遍发生,人的自然属性在内外环境诱发中经常及编程动物性,于是党内党外不正之风甚嚣尘上。尤其是中小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青少年对动物性的侵蚀毒害缺少免疫力;各行各业大谈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政治思想工作,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违法乱纪行为屡禁不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以悠久历史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将面目皆非,相互掠夺、尔虞我诈,岂不有退化为经济动物的危险?

  我们是人,我们不愿去做动物,我们不能退化。但我们的远祖是动物,动物的遗传基因仍然维持着人的生命,对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无论是局长、学者,或者工人、农民,自己身上不仅有“仁义道德”的社会属性,也有可能转化为动物性的自然属性,二者同时存在。如果放纵个人贪欲,不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择手段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你的动物性的暴露。这时候赶快想一想人格,用做人的标准来量一量自己,也许能帮助你战胜动物性,不致继续堕落下去,被人骂做是“衣冠禽兽”。用刘少奇的话来说,这就叫做“慎独”,在具有犯错误客观条件,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思想交锋,消灭错误于萌动之中。这个道理连曾子也知道,他在2500年前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则行无过矣。但是,仅仅深度,要求大家讲良心,那是远远不够的。主要的还是要建设民主和法制,要动员全党来抓政治思想教育,要从党员做起从青年少年开始,要建立必要的群众监督和民主批评制度。搞任何承包都要承包政治思想工作,全国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的前面。各种改革方案都要考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铲除人们自然属性可能恶性膨胀的土壤。

  对于已经犯了错误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要找到错误的根源。就人类错误而言,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其一是事故,其二是认识性错误,其三是非认识性错误。事故的特点是,具有偶然突发性,如车祸、冰雹伤人,当事人并不愿意发生,却又无法避免。认识性错误的特点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如误诊、数学演算、青少年幼稚、政治偏激;出乎当事人预料,可以通过民主、实践检验和提高认识水平,来避免发生和中止错误。非认识性错误的特点,则具有目的性和主观必然性,如作弊、诽谤、谋杀,这类错误结果当事人可以预料,产生于思想品质,这就是本文所举的动物性。这种动物性的形成,一定有个人社会经历和环境的原因,也有偶然的触发,还有认识性错误的转化。犯错误的人,只有找到错误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改正错误。处理错误的部门,也必须找到错误根源,才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并找到减少和杜绝类似错误发生的社会性措施。人类的起点,都是从自然属性开始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由于每个人社会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同,便出现了功过是非和地位差别。我们应该憎恨犯罪的恶劣手段和社会危害,但罪犯本人也是客观的社会经历和所处环境制造出来的可悲产物。主管部门和周围群众,既要打击和惩处犯罪,也有责任帮助这些人,摆脱罪恶深渊、恢复人的本性,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即使处以极刑的罪犯,枪毙只是杜绝犯罪的必要社会措施,不应对其肉体进行侮辱和折磨。我们大家对罪犯和犯罪,能明确区分和正确对待,也是改造罪犯和防止犯罪的重要措施。

    虽然人类个体的社会经历和特定环境,为人的动物性的恶性发作提供了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条件和环境必然会日益减少,因而人的动物性恶性发作的可能性亦将减少。社会的变动也会引起一些反常,但经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人类长远的发展方向总是趋向美好的,共产主义将是人性解放的时代。我们始终要坚信这一真理,任何困难的时候,人类的大多数总是好的。社会人群一般都可以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而且中间部分较大,也就是过去常说的“两头小中间大”。做群众工作也有一个“抓两头带中间” 的办法,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敌斗争时,我们靠统战政策,那主要是团结和争取中间部分,孤立和打击极右分子。处在左派的位置的人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历史的先知先觉,是特定的社会经历和环境的铸造。这些人是非常光荣的,却丝毫没有骄傲的根据。先知先觉应该站在社会的中心、人群的前列,胸怀全局放眼未来,组织和团结各个阶层,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人类,就是这样具有两重性的物质。物质在运动,人类在发展。探索未来和人类本身的新课题,已经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瞿秋白和许多革命前驱,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开拓了一条道路,我们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乐观地奋勇前进!

(说明:本文是参加评定职称上报论文,期末仓促撰写,无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故引文均未注明出处。)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四日撰写于洪泽湖畔
                                          联系方式:zilixy@sohu.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