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美式中餐的兴衰

李珍妮(Jennifer Lee)的父母年轻时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她在纽约长大,曾留学北京大学,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纽约时报》当记者。她的畅销书《签语饼春秋》(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从一个谜团写起。2005年3月30日,美国彩票史被重写:共有110人同时赢得“Powerball”彩票大奖(8400万美元),而一般每次最多3、4人同时获奖。原来,这些中奖者不约而同,都根据他们在中餐馆获得的签语饼给的幸运数字购买了彩票。

签语饼是美国绝大多数中餐馆为顾客免费提供的饭后小点心,质地类似蛋卷或华夫饼干,小巧元宝状,里头有张印有“圣人言”或预测凶吉的小纸条,包括一串“幸运数字”。美国人对签语饼耳熟能详,中国人恐怕就莫名其妙了。书中,李珍妮横穿美国,从东向西拜访了各州的大奖获得者,品尝当地中餐,也探寻签语饼的发明者和发展史。部分历史,部分游记,部分美食点评,部分人物小传,本书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中餐馆在美国的发展演变,而且描绘了华裔移民在新大陆的甜酸苦辣。

此书开头几章轻松有趣,比如她提到“杂碎”(chop suey)被19世纪的美国人当成中国“国菜”,传说这是李鸿章发明的,其实更有可能是加州的华裔淘金客随便做出来糊弄白人的。在“左宗鸡”一章中,作者从这道她最爱的“中国菜”(鸡胸肉裹上面粉炸成金黄,加上酱油、糖与西兰花同煮,滋味甜酸)说起,讲到纽约唐人街两位台湾大厨同时开办湖南餐馆,互相竞争。其中一位大厨借用湖南将军左宗棠的名号,烹调出“左将军鸡”(General Tso Chicken),而另一位则用曾国藩的名头,发明了“曾将军鸡”(General Tseng Chicken)。美国食客更喜欢后者的滋味,但前者的名字却张冠李戴被保留下来了。故事曲折精彩,但美国中餐馆供应的“左宗鸡”显然不是地道的中国菜,更别说湖南菜了。难怪作者到左宗棠老家拜访时屡屡受挫,当地人对此完全闻所未闻。

书中后面说到美国排华法案歧视华裔,种族骚乱中华人遭劫杀,福建偷渡客丧生海上,中餐馆非法打工者被不良青少年抢劫、谋杀等,展示了华人居美史上沉重的篇章。但本书的最大看点是把“美式中餐”作为一扇窗户,揭示了美国人饮食习惯、思维方式和种族关系的方方面面。
例如,美国犹太人酷好中餐,有些不信犹太教的犹太人甚至觉得中餐比他们逾越节的食品更亲切熟悉。这不但因为中餐馆是唯一在圣诞节开门的饭店,还因为对犹太人来说,中餐曾经代表“异国情调”,可以证明他们不再是不见世面的东欧移民、乡巴佬,而是放眼世界的“美国人”。

作者还说,地道的中餐不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有以下几个原因。历史上,美国清教徒认为食物是生存需要,而不是享受,反对使用“招人”的香料,他们的料理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咸死人。现代社会,美国人习惯动物去皮、拆骨、分割后在超市出售,忌食内脏、脚爪、舌、耳、眼珠,不愿正视盘中餐曾是活物的现实。他们不喜欢透明食物,所以海蜇不能上桌。他们对食物质感的要求比较单一,海参、牛百页之类口感韧脆的敬谢不敏。他们对食物的颜色也讲究:原材料不可太黑(不吃香菇、紫菜),面粉制品不能太白。

说到底,此书不但是对美式中餐的剖析和刻画,更是作者对华裔美籍身份的反思。美国真是各民族融和的“大汤锅”(melting pot)吗?李珍妮却说:我们其实是炒菜,每种食材都保持了自己的样貌,但大家的滋味水乳交融,无法分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