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 南怀瑾是怎样红起来的

本帖最后由 jjwxc 于 2012-10-30 05:10 编辑

青年南怀瑾.jpg     中年南怀瑾.jpg
                          青年南怀瑾                                                                        中年南怀瑾

那个人

  9月29日,南怀瑾在他创办于吴江的太湖大学堂去世。
  南怀瑾以其突出的文化传播业绩,驰名海峡两岸。但他既享不虞之誉,又遭求全之毁,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他是如何成长的?
  他在1960年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甚至过得相当凄惶。那么,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求学时代

  1918年农历二月初六(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小名银奶,谱名常铿。其父南仰周12岁便离开私塾,学做生意,置办下一份小康家业,一度当过乡长。
  南怀瑾直到7岁还吃奶,12岁前,他不爱吃饭,小病不断,结婚前还一直跟母亲睡。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
  南怀瑾6岁开蒙,11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乐清第一小学上学。半年后放寒假回家过年,其祖母六十大寿,家里从初一到十五天天大摆筵席。闹到元宵节,南怀瑾突然有一个念头:上学去。
  父母怎么都拦不住,他步行3个多小时到了城里。次日,父亲来城里告诉他,昨夜家里被海盗抢了。海盗撬门时,父亲光着脚逃跑了,母亲冒充佣人得以逃脱,家里被洗劫一空。
  13岁那年,他小学毕业考试考了个倒数第一,拿了个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3年里,他到表哥家听过浙江青田名儒朱味渊(陈诚的老师)的课,父亲还给他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他听说杭州浙江国术馆是公费,管吃管住,学两年毕业后分配到各地当武术教官。父母拦不住他,只好筹借路费,送他上路。
  在国术馆同班同学中,他个头最小,年纪最轻,但每门功课,每种武艺,他学得最快最好。他曾到之江大学旁听,觉得大学教师学问不过如此,就再也没有去了。杭州的英文补习班,他也去了几次,觉得太难,就放弃了。从此,南怀瑾一辈子不懂英文。
  其间,他读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在文渊阁接触过《四库全书》,在史量才姨太太沈秋水的家庙里,读过一些道家古籍,也曾研习《金刚经》。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
  
落魄台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毕业后的南怀瑾直接从杭州到了成都。他生活窘迫,甚至在他到成都时,已3天没吃一顿饭,饿急了的南怀瑾去偷了两个馒头充饥。
  他后来到川康边境办了个“大小凉山垦殖公司”,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人数曾多达万余人。但在地方军阀和军统特务的夹击下,不到一年就散了。
  不久,经熟人介绍,他在成都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袁焕仙。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禅宗道场),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的工作,追随而去。
  南怀瑾1949年2月只身跑到台湾岛时,他没有师友同盟相互照应帮衬,惊魂未定,住在基隆。一次,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叫杨向薇的吉林长春姑娘,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
  婚后的南怀瑾,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从琉球运货到舟山(被国民党占领),再从舟山运货到琉球。
  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他公司的船,他血本无归,一夜之间成为负债累累的穷光蛋。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他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
  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著书多为稻粱谋。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有人购买。
  后来,一商人出钱买下一些书,谁知这个商人原来是个肉商,把这些书买回去后,拆开来包肉用的。窘迫之极的他为了生存,一度靠典当衣物为生。
  
功成名就

  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南怀瑾因此逐渐被人知晓。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他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思虑之后,他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
  随后,他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情世故,讲什么都信手拈来。结果学生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字不胫而走。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有次在高雄冈山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还亲自到场聆听。
  此后,一些台湾政要也都拜在他门下。他每周四给这些政要开特别班,讲课内容偏重于历史哲学的发挥,如《史记》、《长短经》、《战国策》和《阴符经》等,不谈时政。这个班大约延续了四年,每个周四晚上门庭若市,街前停满了高级轿车,站满了警卫员、勤务兵。
  
大红大紫

  真正让南怀瑾“大红大紫”的则是一本《论语别裁》。1974年4月初,台湾某部门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讲稿后来在报纸上连载。
  南怀瑾“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报纸被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
  后来,时任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王雷泉拜访南怀瑾,经他介绍,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正式在大陆出版《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论语别裁》发行即过百万,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
  
争议人物

  对于纷繁扰攘的“南怀瑾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赞誉或者“南怀瑾就是一个走江湖的”的质疑,南怀瑾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他也没有辩驳的想法,“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甚至自嘲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就是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据说,南怀瑾常常对他的弟子说的一句话是,“拿得功夫以腿真”。修行人打坐,常常是腿痛和痒,南怀瑾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提醒修行的人,不要停留在感觉上,生命很短暂,要抓住修行的重点。不过,私下里,南怀瑾也不免常常叹气。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张耀伟说,做名人难,做一个要无时无刻都为人师表、做人楷模的名人更难。南怀瑾一生结识的人可谓三教九流,但真正惺惺相惜的恐怕也没有几人。这分热闹中的孤独别人怕是不知道,所以南怀瑾的那分叹息更是一种无奈。

                                            
摘自《广州日报》、《羊城晚报》
----------------------------------
转自http://news.hexun.com/2012-10-14/146735906.html
1、大气三国,女主争霸,广聚悍将名士,强推《凤穿残汉》

2、我在地狱里仰望天堂。。。虽坑仍推,最震撼网游文——《有阳光的世界》
不喜欢这个标题,很别扭。
我是他的big fan啊,崇拜他!
知道他过世,还是挺难过的。老先生,走好!
1、大气三国,女主争霸,广聚悍将名士,强推《凤穿残汉》

2、我在地狱里仰望天堂。。。虽坑仍推,最震撼网游文——《有阳光的世界》
南怀瑾在苏州辞世留下箴言以警世人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84cea42a9f48.shtml
不会发视频,自己看链接吧。

其中摘选了三段话:
1、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2、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3、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大气三国,女主争霸,广聚悍将名士,强推《凤穿残汉》

2、我在地狱里仰望天堂。。。虽坑仍推,最震撼网游文——《有阳光的世界》
真心不喜欢这个题目~~

我很喜欢我书架里那一排南怀瑾的书啊~~
标题很轻浮啊~~~这样不好不好╮(╯▽╰)╭
同样觉得标题不好,感觉像在说先生不是靠本事出名一样
和吉林的姑凉结婚了,那表姐老婆捏?咋办?
和吉林的姑凉结婚了,那表姐老婆捏?咋办?
够够机器猫 发表于 2012-10-30 09:02

南怀瑾逝世 揭秘其鲜为人知的婚姻往事
转自http://economy.caixun.com/content/20120930/NE037hme.html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而世人围绕他的作品的争议恐怕不会平息,而其那段鲜为人知的婚姻往事也被提及。
      时至今日,“南怀瑾”这个名字已经堪称“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大居士”;毁之者则直斥其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对于赞誉或者质疑,南怀瑾先生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他也没有辩驳的想法, “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甚至自嘲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就是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南怀瑾,1918年出生在出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战军兴,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入川任教於中央军校,报效国家。数十年来,虽旅居海外,然心怀故土乡梓,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其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三十多种著作,又经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八种语言翻译流通。
      南怀瑾曾说自己“并非学者,只是读了各式各样的书,又学了不少杂家的学术,希望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在社会上使人们落实于生活,达到知行合一”。在“东西精华协会”成立后,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应邀到各处演讲也愈发频繁,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除了上课和讲演,还要面对络绎不绝的访客。不过再繁忙,他都会尽量把每个周末的时间空出来,与妻儿共度。到台湾前,南怀瑾在乐清老家已经成婚,并有两个孩子,到台湾后无法和妻儿共聚,“随顺现实又结了婚”。
      对于这段过往,南怀瑾自己也曾经谈起:“在两岸情况好转后大陆的妻子曾带着两个孩子到过台湾,但那时正遇上他经营失败,生活也比较困难,就只好回去了。一别几十年,她在大陆伺候母亲直到去世,还带大了两个孩子,吃了不少苦,也受了很多委屈。但她却无怨无尤。”而台湾的这位夫人也很辛苦,“我又要讲演,晚上又要上课,回家很晚,没时间照顾她,而她还要教育四个儿女。孩子们很懂事,现在也都有了各自的事业。”
      1990年2月14日,南怀瑾母亲过世。当年秋冬,南怀瑾办了手续,邀请大陆的妻子王翠凤到香港会面。重逢时南怀瑾对她说:“过去几十年辛苦你了,日子不好过,让你受了许多委屈折磨。”可王翠凤却回答:“过去的事说它干什么,只管未来吧。”曾经50多年的夫妻,在一起的日子只有两年,再相逢的时间不过也只有两周。
      据说,南怀瑾先生到某地讲课时,一个女生写纸条问他如何解决爱情的苦恼。南先生的回答很妙:爱情是人最大的自私。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爱情只是爱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很多情况下,爱却要藉由爱情来学习。为何?原因在于爱情中的悖论,最大的自私和最大的无私如同硬币的两面,统一在这个让人类数千年都参不透的主题里。
      正应了那句:“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女人!男人!谁对?谁不对?”
很详细的生平~
嗯,标题确实不够恭谨,相对内容来说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很有道理
爱看书 题材不限
大半生沧桑,非是晚年事业得意便可忘却,身外榮辱几许存,身边唯有人最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很喜欢南怀瑾的书,很有深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