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长在餐桌旁

露丝瑞秋(Ruth Reichl,1948-)是美国著名的美食作家,担任过目前已经停刊的《美食》(Gourmet)杂志的总编、《纽约时报》的首席餐馆评论员、诸多美食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还曾经先后四次获得号称“食品奥斯卡奖”的詹姆斯彼艾德大奖 ( James Beard Awards ) :这个奖项每年由600多 名专家投票,选出最佳厨师、饭馆、品酒师、菜谱作者、新闻记者等。在美国餐饮业,瑞秋的只字片语评价都举足轻重,能让饭馆一夜成名或者身败名裂。对于美食 同好来说,她的回忆录三部曲更是唾珠咳玉,不仅把各种美食描绘得“活色生香”,而且也让读者了解到她成长为美食专家的曲折过往。

瑞秋回忆录的第一部名为《骨肉柔嫩:在餐桌旁长大》(Tender at the Bone: Growing Up at the Table),记述她从出生到三十岁的经历。在本书 中,我们结识了她另类却可人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对于食物特有的态度和举止在她的笔下也栩栩如生。比如说,她“完全没有味觉也不惧怕腐烂食品”的母亲,曾经 为瑞秋的哥哥举办订婚宴,不仅让每位来客付一百五十美元买票入场,以此帮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募捐,而且大肆购买、烹饪打折食品,造成集体食物中毒。瑞秋 说,从家中冰箱里的食物就可以判断母亲的心情如何,冰箱内容越古怪,就表示母亲的情绪越高昂。

瑞秋也描绘了她肠胃坚如钢铁、 无条件崇拜母亲“烹饪才艺”的父亲,手段高妙但酗酒成疾的家中大厨兼管家,宠爱自己、每周都给她买纽约最好的冰淇淋的继祖母(父亲第一任太太的母亲),因 为对于街边小吃的同好而结为朋友的寄宿学校的法国同学,饮食口味和父亲如出一辙的丈夫,七十年代在加州“公社”中一起居住、烹饪的嬉皮士同伴(他们的“食 物试验和历险”包括每天从柏克莱的垃圾箱里发掘食材)。这些人、这些事不但勾勒出作者生命不同阶段的轮廓,而且为读者呈献了精彩纷呈的美味佳肴。

瑞秋擅长通过丰富的感官知觉描写美食的滋味。在法国同学家第一次品尝到法式烤牛肉的蘸酱时,她写道:“我从来没有尝过这样的酱料,红酒、骨髓、牛油、香料和蘑菇混合在一起,好像整个秋天都蒸馏在你的调羹里。吃一口,一道颤栗在我的背部掠过。”第一次品尝法式点心蛋奶酥(soufflé), 她“闭着眼睛,嘴唇包住一团芳香的热空气。那团热气转瞬即逝,巧克力的滋味却留了下来,从口腔的这一头回荡到那一头。我又吃了一口,希望把那种口感保留得 更久一些,可是办不到。紧闭双眼,我继续努力,直到调羹碰到了空空如也的碟子。”阅读这样的段落,哪怕从没吃过蛋奶酥的读者也会口齿生津,饥肠如鼓吧。

瑞秋的人生当然不都是美酒佳 肴,烛光鲜花。实际上,她和心理疾患的母亲关系复杂,探索未来的目标时常常彷徨迷惘,在美国民权运动兴起、反战抗议盛行的六七十年代也目睹亲历了很多性别 歧视、种族歧视的不公平社会现象。可是瑞秋回忆录的魅力,我觉得在于她有勇气笑看人生,用坦率又幽默的叙事口吻、真切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把她眼中的世界再 现在餐桌上。正如瑞秋所说,从小到大,在观察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在哪里吃的过程中,她不但窥见他们的内心,而且开始洞察周围世界的奥秘和意义。
露丝瑞秋的美食回忆录三部曲之二题为《用苹果安慰我:餐桌旁的更多历险》(Comfort Me with Apples: More Adventures at the Table),集中描写的是她从而立之年受命成为餐馆评论员到第二次婚姻、怀孕的故事。

本书一开始就描写了生命新阶段 的新挑战:她的雕塑家丈夫终于成名,整日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表演,两人渐行渐远;她热爱自己的评论员工作,可是父母觉得她“不务正业”,嬉皮士伙伴觉得她 “变节投靠”了资产阶级。然后,变故和挫折接踵而来,丈夫外遇,自己也另有所爱,父亲中风住院。仿佛呼应作者亲历的困难艰辛,瑞秋这一阶段的美食经历也越 发复杂、新奇。她不但采访了那些在美国新近露面的“创新”大厨:例如试验“复式”(fusion)烹饪,把亚洲、欧洲各国的食材和烹饪技术融为一体的厨师;提倡食品本地化运动、饭店的所有食材都靠自己生产的厨师,而且远渡重洋,去中国、泰国等地方寻幽探秘。

这十年的故事,写的其实是瑞秋 怎么从一个“讨好别人”的乖乖女终于摆脱束缚,成为独立自强的女性的艰辛历程。这十年中,瑞秋的父亲过世,她和结婚十几年、熟悉得象“亲兄弟”的丈夫离 婚,接受了一个新的工作,离开柏克莱的“公社”搬到洛杉矶,然后又和第二任丈夫结婚。支撑着她度过这些巨变甚至是创伤的,还是她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自身的勇 气和幽默感。

例如,在父亲去世、和丈夫离婚 的那年里,她的生活浓缩成四季的四道菜肴:红薯馅饼、杏子馅饼、巧克力蛋糕和蘑菇汤。只有在烹饪、食用这些菜品的时候,她才能忘却身外、心中的纷扰,获得 暂时的慰籍。瑞秋笔下,食物的滋味依然勾魂摄魄。比如她描绘在中国广东台山喝豆花,在曼谷街头品尝烤鸡,都令人如临其境。写到就着美酒品尝鹅肝时,她说: “鹅肝在我的嘴里象溶化的丝绒;呷一小口酒,滋味变得更加强烈、浓郁和丰满,一直蔓延到我的指尖。”但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她实话实说的胆色和文笔因此达到的 质朴洗练的境界。

作为饭馆评论员,她却敢于揭露 美食界人士的装腔作势,又自曝其短,说自己完全不懂品酒。她也记录了美食家、大厨们失败的创意。比如,某年感恩节,他们驾车三小时去参加号称仿制中世纪菜 谱的大餐。结果左等右等,烤火鸡始终没有露面。最后,厨房一阵浓香传来,食客垂涎欲滴,以为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大餐。不料被告知饭馆还是没法飨客,因为 他们按照中古食谱做的火鸡奇硬无比,刀子砍上去马上被弹开。

当然,瑞秋在这个阶段的经历并不都这么幽默滑稽、无伤大雅。在经历父亲去世的打击以后,她和第二任丈夫领养孩子的努力也以心碎告终,更不用说她在离婚、再婚期间遭受的其他心理创伤了。 可是,她不仅勇敢地描述了自己的想法、感情和行为——哪怕最私密的外遇问题,她也全无“为尊者讳”或者保护个人隐私的羞缩,而且字里行间无处不闪烁着活在 当下、尽情拥抱人生的热情。从书中可知,瑞秋返朴归真,拥有抓紧生活最根本元素的大智慧。和她热爱的美食一样,人生的要义在她看来其实很简单、很基本,就 是:“当发现自己最大的努力依旧不能带来成功时,你应该竭尽所能,然后继续前进。”
年过不惑, 露丝瑞秋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吃饭, 做饭,评论美食;也终于拥有了自己深爱的丈夫和儿子。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大蒜和蓝宝石:一个乔装评论家的秘密生活》(Garlic and Sapphires: The Secret Life of a Critic in Disguise),主要讲述她作为《纽约时报》的首席餐馆评论员、号称“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专业吃客”的经历。

瑞秋一家从加州搬到她的出生地 纽约市。但她还没开始工作,就发现纽约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饭馆早就把她的个人资料熟记在心,业内人士甚至到处张贴她的照片,发出悬赏,鼓励餐馆工作人员 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通报老板“评论员来了”。无奈之下,瑞秋找到她母亲生前的好友,通过这位剧院高人的帮助,开始了乔装改扮,和餐馆大厨斗智斗勇的日子。她 扮演的角色,包括从中西部小镇来的中年妇女,性感的金发女郎,象她母亲一样挑剔怪癖的老女人等。在“潜伏”饭馆的生涯中,她经受了因为文字出错彻夜不眠或 者读者抗议辗转不安的考验,但也通过对于不同角色的扮演了解了美国社会、特别是餐饮业根深蒂固的文化成见和自身性格中平时被压抑的层面。

比如说,纽约的昂贵餐馆对于外 地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顾客十分势利无礼,让他们花大钱买罪受。再比如,她装扮成一个行动迟缓、话音低柔的老妇人时,没有服务员会理会她。与此 同时,她也逐步发现自己性格中各种可爱和不那么可爱的方面:她假扮的红头发嘻皮女郎大受欢迎,从公寓门房到饭馆侍者都被她开朗、温暖的性格魅力吸引;可是 当她以“餐馆经理”的伪造身份去吃饭,指手画脚、百般挑剔时,朋友们一个个恨不得马上消失。

这个阶段,她在纽约光顾了更多亚洲餐馆,从狭窄拥挤的韩国面店、默默无闻的日本寿司店、到香港海鲜茶楼,她的文笔一如既往地活泼、传神。比方说,在日本餐馆品味荞麦面,她说:“面条像 活物一样在碗里颤动,蹦跳进我的嘴里之后,它们又开始震动,好像在演奏一首无声的乐曲”。瑞秋揭密:因为荞麦不含面筋(gluten),从谷物制作成面条的过程是对于厨师意志的考验。大师傅需要花一年时间学会和面,再用一年时间学揉面,最后一年才学怎么切面。

不过,瑞秋始终通过她品尝的食 物来再现自己的人生经历。本书着力描绘的,是她步入人生的秋天之后叶落归根,重新认识故乡、自我、和生命中最重要东西的过程。走过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大街小 巷,她回忆起父亲生前最爱的烤面包和母亲光顾过的乳猪店。在《纽约时报》工作,她在和同事、读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作为餐馆评论员的“权威”只是 一种幻象,是报纸的名声为她带来了目前的地位,而不是出于对她个人品格与能力的肯定。尽管美国国务卿路过纽约也要给她打电话询问去哪家餐馆吃饭、餐馆老板 争先恐后地阿谀讨好、读者声称象捧诵《圣经》一样阅读她的专栏,瑞秋还是担忧这个职位对自己的品格和亲子关系的腐蚀作用。最后,她从《纽约时报》毅然辞 职,放弃位高权重的风光,为的是能 多和亲人一起在家共进晚餐。

露丝瑞秋的回忆录三部曲终了,读者也伴随着她走过了一生的前半段。在她生花妙笔的蛊惑下,我们仿佛和她一起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获得了同样浓郁美妙的味觉记忆。
返回列表